一、現(xiàn)代文閱讀(3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19分)
材料一:
歷史地理學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禹貢》。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實際產(chǎn)生在戰(zhàn)國后期。《禹貢》雖以記載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狀況為主,但也包含了對以往地理現(xiàn)象的追溯,含有歷史地理學的成分。
成書于公元1世紀的《漢書·地理志》對見于典籍記載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國、歷史政區(qū)、地名、河流、山嶺、古跡等都做了記載和簡要考證,并不局限于西漢一朝。作者班固比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記載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初具雛形。同樣,成書于公元6世紀的《水經(jīng)注》也從傳世的數(shù)百種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證和研究。今天,我們之所以還能知道先秦的某一個地名在現(xiàn)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漢以降的疆域范圍,能夠大致了解黃河早期的幾次改道,都離不開這兩種著作。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權的興衰、疆域的盈縮、政區(qū)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斷發(fā)生;黃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頻繁決溢改道又經(jīng)常引起有關地區(qū)地貌及水系的變遷,給社會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繁榮的文化使這些變化大多得到了及時而詳盡的記載,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和時間中所發(fā)生的變化是如此復雜,已不是一般學者所能隨意涉足,因而產(chǎn)生了一門專門學問——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內容關系到國計民生,也是治學的基礎,例如歷史地名的注釋和考證、歷代疆域和政區(qū)的變遷、黃河等水道的變遷,特別是與儒家經(jīng)典和傳統(tǒng)正史的理解有關的地理名稱和地理知識,都被看成是治學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達到高峰,很多乾嘉學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歷史地理學,二者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區(qū)別。就研究內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區(qū)、地名和水道的變遷,后者卻涉及地理學的各個分支。就研究的性質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對現(xiàn)象的描述和復原,很少涉及變化的原因,后者則不僅要復原各種以往的地理現(xiàn)象,而且要尋找它們變化發(fā)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規(guī)律。由于產(chǎn)生于西方的現(xiàn)代地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很遲,加上我國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科學基礎,中國沿革地理雖然早已成為專門學問,卻一直未形成新的學科。歷史地理學則有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和理論,是現(xiàn)代地理學的一部分。
顯然,歷史地理學形成和發(fā)展的一個決定因素是現(xiàn)代地理學的建立,中國到20世紀初葉才逐漸具備這一條件。中國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是30年代以后才開始的。由顧頡剛等發(fā)起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及其主辦的《禹貢》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發(fā)展沿革地理為宗旨。1935年,《禹貢》開始以The Chinese Histrical Gegraphy (中國歷史地理)作為刊物的英語名稱,這說明禹貢學會的學者們已經(jīng)受到現(xiàn)代地理學的影響,產(chǎn)生了將傳統(tǒng)的沿革地理向現(xiàn)代的歷史地理學轉化的愿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學科發(fā)展?jié)M懷熱情的學者及時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學的歷史系以歷史地理學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機構和專業(yè)人員已經(jīng)粗具規(guī)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歷史地理學者繼承和發(fā)揚沿革地理注重文獻考證的傳統(tǒng),充分運用地理學和相關學科的科學原理,引入先進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不斷開拓新的學科分支,擴大研究領域,在歷史地圖編繪、行政區(qū)劃史、人口史、區(qū)域文化地理、環(huán)境變遷、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有的已居國際領先地位。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在整體上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標志著這門具有悠久傳統(tǒng)的學科迎來了一個向現(xiàn)代化全面邁進的新階段。
(摘編自葛劍雄《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基礎和前景》)
材料二:
歷史地理學在以空間為研究對象的地理學的龐大家族中,具有獨特性,即空間過程和時間過程相結合。英國近代地理學創(chuàng)建人麥金德,主張地理學者應當嘗試重建過去的地理,如果不是這樣,地理學就只是當代現(xiàn)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時間的尺度,才能考察變化的過程,并顯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過是一系列階段的最新一個階段。
歷史地理學把空間和時間結合起來的特征,體現(xiàn)了發(fā)生學原理的應用,意味著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的空間關系的研究,要從產(chǎn)生、形成、演變的過程來探尋其規(guī)律,這是近現(xiàn)代科學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環(huán)境的演變往往需要經(jīng)歷漫長的時間過程,如長江三峽、黃土高原、長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變,時間之漫長達到十萬至數(shù)千萬年;我國許多城市的興起距今已有1 000年,而像武漢如從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達4 000~5 000年,從原始城址的出現(xiàn)算起距今也有3 100~3 600年。這種形成的演變過程,只有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觀察和研究,才能探尋出規(guī)律性的內容。有了客觀的規(guī)律,方能預測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摘編自劉盛佳《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禹貢》和《漢書·地理志》都對以往的地理現(xiàn)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識,也含有歷史地理學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國古代較為發(fā)達,是因為古代學者需要借助它來開展儒學和歷史研究,但它并沒有獨立的學術空間。
C.學科意義上的歷史地理學興起于西方,它的研究體現(xiàn)了發(fā)生學原理的應用,最能彰顯現(xiàn)代地理學的科學特征。
D.地理環(huán)境由自然環(huán)境和城市環(huán)境構成,兩者的形成和演變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而且都會經(jīng)歷較為漫長的演變過程。
A [B項,“但它并沒有獨立的學術空間”表述錯誤,原文是“中國沿革地理雖然早已成為專門學問,卻一直未形成新的學科”。C項,“最能彰顯現(xiàn)代地理學的科學特征”于文無據(jù),原文是“這是近現(xiàn)代科學的重要特征”。D項,“地理環(huán)境由自然環(huán)境和城市環(huán)境構成”錯誤,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變作為例證,并沒有說“地理環(huán)境由自然環(huán)境和城市環(huán)境構成”。]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如果我們今天想要了解戰(zhàn)國時期某個諸侯國轄域的大致情況,《漢書·地理志》應是重要的參考書目。
B.通過對比1935年《禹貢》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這個刊物兼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學術視野。
C.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史地理學的一些研究在國際上領先,主要得益于學科分支的開拓和研究領域的擴大。
D.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區(qū)運河開鑿的路線選擇,可以為該地區(qū)未來的運河網(wǎng)規(guī)劃提供重要參考。
C [C項,“主要得益于學科分支的開拓和研究領域的擴大”錯誤,原文是“改革開放以來,……有的已居國際領先地位”,并沒有說哪個是主要原因。]
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疇的一項是(3分)( )
A.歷代州域形勢變遷研究 B.赤壁之戰(zhàn)地名考釋
C.隋唐時期海河水道研究D.黃土高原溝壑演變研究
D [根據(jù)材料一第五段,“沿革地理”研究的主要內容為“疆域政區(qū)、地名和水道的變遷”,一般只是“對現(xiàn)象的描述和復原”,A、B、C三項分別對應“疆域政區(qū)、地名和水道的變遷”,而D項“黃土高原溝壑演變研究”,更多的會側重分析演變原因與過程,因此不屬于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疇。]
4.請結合材料內容,給歷史地理學下一個簡要定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篩選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學的各個分支”“后者則不僅要復原各種以往的地理現(xiàn)象,而且要尋找它們變化發(fā)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規(guī)律”“歷史地理學把空間和時間結合起來的特征,體現(xiàn)了發(fā)生學原理的應用,意味著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的空間關系的研究,要從產(chǎn)生、形成、演變的過程來探尋其規(guī)律,這是近現(xiàn)代科學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謂賓,即歷史地理學是學科。再將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
[答案] ①歷史地理學是現(xiàn)代地理學的分支學科,②具有時空結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形成及其演化的過程為研究對象,④探尋這些現(xiàn)象產(chǎn)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規(guī)律。
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內容的能力。需要學生認真閱讀原文,結合文章內容劃分段落層次,厘清文章思路。在劃分層次時重點關注觀點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論點。第一段,分析歷史地理學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禹貢》;第二段,以《漢書·地理志》《水經(jīng)注》為例,介紹歷史地理學,引出傳統(tǒng)的沿革地理。第三、四段,介紹沿革地理產(chǎn)生的原因和發(fā)展情況。第五段,比較歷史地理學與沿革地理的區(qū)別,指出歷史地理學依托現(xiàn)代科學。第六段,論述了我國歷史地理學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和改革開放后的研究成果。
[答案] ①首先對歷史地理學進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獻引出傳統(tǒng)的沿革地理;②進而將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學對比,指出歷史地理學依托現(xiàn)代科學;③按年代介紹我國歷史地理學在現(xiàn)代以來的發(fā)展,以及改革開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19分)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跡,加上此前《三體》的熱銷,劉慈欣的作品影響巨大,但社會各界的評價卻頗有兩極分化之勢。
劉慈欣的大多數(shù)作品都沒有精巧的劇情或百轉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個個宏大震撼的設定,靠設定本身為讀者帶來審美快感。在他筆下,主人公與他人的情感聯(lián)結不過是宇宙規(guī)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類命運、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劉慈欣自稱是“一個瘋狂的技術主義者”,他坦承自己“喜歡文學因素較少、科幻因素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認為,透視現(xiàn)實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說的任務,更不是它的優(yōu)勢”,甚至有過“把科幻從文學剝離出來”的激進想法。在寫作的過程中,劉慈欣卻逐漸意識到需要保持“科學性與文學性的平衡、思想性與可讀性的平衡、作為文學的科幻與作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來的作品“正是這些平衡的結果”,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劉慈欣對文筆也并不是沒有自覺。他評價阿西莫夫的文筆,“平直、單色調、剛硬、呆板……幾乎所有這類文學上的負面詞都可以用來形容他的文筆”,卻又話鋒一轉,表示“這種筆調無論如何是不適合文學的,但卻很適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說風靡世界”。劉慈欣對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顯然也適用于他自己的文風。
(摘編自冰村《劉慈欣:黃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為什么有人認為科幻小說欠缺文學性?
科幻小說描繪幻想世界,我們當然能夠發(fā)現(xiàn)幻想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細節(jié)設置和整體結構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結構和人的行為心理的。一般的小說在進行情節(jié)描繪的時候,存在一種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費筆墨在整個世界的構想上,細節(jié)的描繪和推陳出新就成了這些小說的長處。作家也不必為新的人際關系、社會行為、世界結構負責,只需直接去描繪既有世界下細微的情感波瀾和社會反應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說都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每個細節(jié)都牽涉新世界的結構,要為人物的行動設計好相應情境,因此他們必須不斷插入結構因素的解釋。作家一旦將筆墨只集中在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體的文風就不免顯得疏闊。讀者依據(jù)傳統(tǒng)的閱讀體驗去衡量,往往就會覺得科幻小說過于粗陋,即便是《三體》,在人物設置和情感描寫上也顯得新異有余,細致不足。
從題材來說,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fā)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這對細致的形式也產(chǎn)生排斥,從客觀上導致了科幻小說文學性的欠缺。探索的樂趣在于驚奇,要達到驚奇,必須在情節(jié)設計上出乎意料。遙遠星系、微觀世界、新奇未來、不斷穿越……在這些或恢宏或奇詭的題材的映襯下,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為形式探索無法與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閱讀快感。
可見,科幻小說的特性導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會是傳統(tǒng)的文學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荒軌蚍催^來看待科幻小說呢?文學理論家卡勒提出,文學性其實就像雜草。沒有任何一種草天生就是雜草,雜草是根據(jù)人們的目的來劃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種的是鮮花,那么任意生長起來的蕨類植物就是雜草;如果希望種植野菜,那么偶爾生長的鮮花就是雜草。文學史中的文學性已經(jīng)形成慣性,但是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學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變革意識,那么我們就會陷入將文學性純粹化、永恒化的誤區(qū),而這種態(tài)度忽視了文學性形成的機制。
文學性重要嗎?重要。一種文學范式穩(wěn)定之后,各種文學規(guī)則才得以確立。但當新的文學樣式崛起,挑戰(zhàn)既有文學范式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原有的文學性不足以涵蓋新的文學樣式,這時文學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顧時代的要求,把文學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說會沿著自己的方向掘進,而將基于文學史樹立起來的文學性拋在腦后。
(摘編自王峰《科幻小說何須在意“文學性”?》)
材料三:
科幻小說是姓“科”還是姓“文”,一直有爭論。就如武俠小說是武俠題材的小說,不等于武術和俠行;偵探小說是偵探題材的小說,不等于刑偵偵破;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題材的小說,不等于科學技術??苹眯≌f當然姓“文”,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學文類。以劉慈欣、王晉康和韓松這“三劍客”的作品為代表的當代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學思維有了明顯變化:一是因果關系的時間敘事結構已被打破,現(xiàn)實和虛擬交織的時空組織造就了結構的精美;二是類型小說的通俗化和現(xiàn)代主義的意念化成為小說情節(jié)模式的重要形態(tài)。
《三體》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還是時間敘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時間敘事漸漸弱化,空間敘事上升為敘事主體;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結合在一起,小說敘事由空間對抗變成融合循環(huán),形成一個精美的輪回式的敘事結構。類型小說的情節(jié)模式在劉慈欣和王晉康的小說中相當明顯,而韓松的敘事有著鮮明的現(xiàn)代主義的變異風格。
(摘編自湯哲聲《論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思維和邊界》)
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科幻小說注重對幻想世界的描繪,集中于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框架,無暇對具體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做細致描繪。
B.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fā)現(xiàn),更看重題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講究,所以在文體形式的探索上較為隨意。
C.材料二可以從學理上解釋材料一中的現(xiàn)象,并指出被傳統(tǒng)的文學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風恰是科幻文學需要的。
D.材料三認為當下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學思維”有變化,這里“文學思維”的含義不同于材料二論及的科幻小說的“文學性”。
D [A項,原文中說“即便是《三體》,在人物設置和情感描寫上也顯得新異有余,細致不足……探索的樂趣在于驚奇,要達到驚奇,必須在情節(jié)設計上出乎意料”,可見科幻小說對具體情節(jié)會進行細致描繪,而對人物設置和情感描寫顯得不足。而且這種不足是客觀性的,并非“無暇”。B項,“所以在文體形式的探索上較為隨意”錯。原文為“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C項,材料二并未談及“被傳統(tǒng)的文學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風”,只是談到了科幻文學“對細致的形式也產(chǎn)生排斥”。]
7.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劉慈欣看重科學設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他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也有借鑒和吸收。
B.《三體》被一些讀者評價為“細致不足”,是因為這些讀者還是以閱讀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形成的審美習慣來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發(fā)的閱讀快感通常是一種令人倍感驚奇的體驗,也是比傳統(tǒng)的文學的細膩表達更有力的一種體驗。
D.“文學性”這個概念應該與時俱進,避免固化,保持邊界的開放,以更公允地評價科幻文學等文學樣式。
C [文章并未將“傳統(tǒng)的文學的細膩表達”與“科幻作品”激發(fā)的閱讀快感進行比較,也未得出哪一種更有力的結論。]
8.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
A.“科幻小說定義的困難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說是一種跨門類的、延展廣闊的文學?!?br>B.“科幻文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其豐富的故事資源,這種資源由科技的進步源源不斷地提供著?!?br>C.“只要不違反基本的科學原理,作家完全有權利在作品中加進自己的天才臆測?!?br>D.“現(xiàn)代科幻文學對科學最新進展的表現(xiàn)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學?!?br>B [材料二的觀點是:“科幻小說……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盉項,談到了科幻文學的最大優(yōu)勢是科技的進步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豐富的故事資源,“科技的進步”即對新世界的探索,“新世界人性結構”即科技進步帶來的豐富的故事,能夠支撐材料二的觀點。A項,涉及的是對科幻小說定義的問題; C項,涉及的是作家對自己作品的建構權利;D項,論據(jù)內容正好與材料二的觀點相反。]
9.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文章以設問開篇,引起讀者對后文的關注。②文章第一至三段為立論,第四段為駁論。③文章第四段運用引證法,間接引用了文學理論家卡勒的觀點。同時也運用例證法,列舉《三體》小說的例子。還運用喻證法,“文學性其實就像雜草”。第二段運用對比論證,將一般小說的文學性與科幻小說的文學性進行對比。
[答案] ①以設問開篇,引發(fā)關注;②采用辯駁的論證結構,先立再駁;③論證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等。
10.用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來評價科幻小說是否合理?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可以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進行合理地探究。注意觀點要明確,論據(jù)要充分。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觀點一)不合理。①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是基于文學史建構起來的,已經(jīng)形成一種相對封閉的審美慣性,不適用于評價科幻小說這種文類;②科幻小說依托科技發(fā)展,長于構建幻想的新世界,給讀者提供一種驚奇的審美體驗,這是一種新的“文學性”。
(觀點二)有一定的合理性。①科幻小說畢竟還是一種文學體裁,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類;②科幻小說可以借鑒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在細節(jié)描寫、敘事形式探索和情節(jié)模式等方面取長補短。
二、古代詩歌閱讀(13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
山中問答①
李 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②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注】 ①此詩題一作《山中答俗人》。②窅然:遠去貌,指幽深遙遠的樣子。
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 )
A.詩的第一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離。俗人之問,就是問詩人為何要隱居,讓人覺得親切、自然、饒有情趣。以提問的形式領起全篇,突出題旨,引起讀者的注意。
B.第二句,當人們正要傾聽答案時,詩人筆鋒卻故意一晃,“笑而不答”。既表現(xiàn)出詩人喜悅而矜持的神態(tài),還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fā)讀者思索的興味。
C.三、四句,寫“碧山”之景,其實也就是“何意棲碧山”的答案。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寫花隨溪水,窅然遠逝的景色,和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D.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是有問、有答,有敘述、有描繪、有議論,其間轉接輕靈,活潑流利。虛實對比,實處的描寫很形象,虛處的用筆一觸即止,詩意淡遠,蘊意幽邃。
C [C項,“異曲同工之妙”錯誤,李煜詞充滿傷感,李白詩溢滿喜悅之情。]
12.這首詩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相比,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手法不同,本詩運用設問,《望廬山瀑布》運用了夸張手法;②風格不同,本詩落筆委婉含蓄,《望廬山瀑布》風格大氣豪放;③情感不同,本詩傳達出詩人閑適喜悅之情,而《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的豪邁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
(2)姜夔《揚州慢》中虛寫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實寫現(xiàn)在揚州的凄涼情形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歸有光《項脊軒志》中描寫項脊軒有書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飛湍瀑流爭喧豗 砯崖轉石萬壑雷 (2)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青青 (3)借書滿架 偃仰嘯歌
四、語言文字運用(23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
秋日的下午,搬一把椅子,到庭院的水泥臺上小憩。用火爐燒沸的滾燙的水沏一壺“碧螺春”,斜倚在靠在墻根下的椅子里,小瓷杯被我捏在手里,輕輕地啜飲。淡淡的清香,隨著裊裊升騰的一縷煙霧,蔓延開來。看小院上空的懶懶飄移的白云,看掠過天空的銀色的機翼,看幾串圓溜溜的黑紫的葡萄在黑褐色的藤蔓上晃悠,煦暖的陽光鋪灑下來,碎金流銀。七星瓢蟲爬到身上,搖頭晃腦若有所思,忽然展翅飛走了;一只青蟲蠕動著胖胖的身子,奮力爬樹;兩只螞蟻沿著墻根疾行,觸碰到一起,進退不得。靜謐,恬淡。門外有人路過,先是一陣喧囂,一會兒又漸行漸遠,最后歸于靜寂。
而今,別離小屋已有十余年,午夜夢回,多次夢見她的倩影。小屋簡陋,卻贈我寧靜,慰藉我的心靈,最重要的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 ),讓我在喧囂繁雜的俗世中,不經(jīng)意間,時時憶起那美好的過往,從而,內心變得柔軟起來。
14.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她怡悅了我的精神,豐盈了我的靈魂,給予我一段恬適淡然的桃源生活
B.她怡悅了我的精神,豐盈了我的靈魂,我擁有了一段恬適淡然的桃源生活
C.她給予我一段恬適淡然的桃源生活,我的精神怡悅了,我的靈魂豐盈了
D.她給予我一段恬適淡然的桃源生活,怡悅了我的精神,豐盈了我的靈魂
D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首先從主語一致的角度考慮,可以排除B、C兩項。從語序的角度考慮,D項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邏輯思維順序,語序更恰當,據(jù)此可排除A項。故選D。]
15.下列各項中,和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
A.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B.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B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畫波浪線的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是擬人,賦予瓢蟲人的動作、情態(tài)。A、C、D三項中有“怨”“偷眼”“斷魂”“無情”“護花”之詞,都是寫人的詞語,用來寫物,故均為擬人修辭。B項未使用擬人修辭。故選B。]
16.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從“斜倚在靠在墻根下的椅子里”和“輕輕地啜飲”來看,這幾句的主語都是“我”,都是省略了主語“我”的句子,“小瓷杯被我捏在手里”的主語是“小瓷杯”,與前后兩句的主語不同,把這個被動句改成主語是“我”的主動句即可。
[答案] 斜倚在靠在墻根下的椅子里,捏著手里的小瓷杯,輕輕地啜飲。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孩子玩具弄了一屋子,不用反復念叨,但要告訴他,這是你的玩具, ① 。也許孩子收拾起來很慢,但只有這樣他才能體會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而不是袖手旁觀。
要讓孩子參與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因為這些都是在告訴孩子,我們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責任付出, ② ,做“小公主”“小皇帝”。幼兒園,小學,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真實的社會。他要明白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玩具需要輪流玩,上洗手間需排隊等待,要學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此谱詈唵蔚纳缃欢Y儀,卻是孩子融入社會的基礎。
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終都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而有擔當?shù)膫€體。學習成績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③ ,成績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產(chǎn)物而已。
17.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補寫語句的能力。第①空,由下句“也許孩子收拾起來很慢,但只有這樣他才能體會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而不是袖手旁觀”可知,應該是讓孩子收拾他的玩具,所以此處應該填寫“玩好需要歸位”。第②空,由上文“要讓孩子參與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可知,是在說孩子應該付出;再結合下文“做‘小公主’‘小皇帝’”可知,此處為轉折語氣,做“小公主”“小皇帝”是享受,所以此處應該填寫“而不是一味享受”。第③空,由上文“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終都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而有擔當?shù)膫€體”可知,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而有擔當?shù)膫€體,當孩子既獨立又有擔當時,成績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產(chǎn)物而已。所以此處應該填寫“孩子既獨立又有擔當時”。
[答案] ①玩好需要歸位 ②而不是一味享受 ③孩子既獨立又有擔當時
18.請分別用一個肯定句概括上文第一、二、三段的主要意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概括要點的能力。第一段:由原文“也許孩子收拾起來很慢,但只有這樣他才能體會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而不是袖手旁觀”可概括為“要培養(yǎng)孩子主人翁意識”。第二段:由原文“要讓孩子參與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因為這些都是在告訴孩子,我們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責任付出,而不是一味享受,做‘小公主’‘小皇帝’”可概括為“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第三段: 由原文“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終都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而有擔當?shù)膫€體”可概括為“要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意識”。
[答案] 第一段:要培養(yǎng)孩子主人翁意識。第二段: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第三段:要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意識。
五、寫作(40分)
1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孔子曾自述心志:“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彼址Q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與顏回樂在何處?所樂何事?周敦頤曾要求程頤、程顥好好參悟。
作為儒家思想重要內容的“孔顏之樂”,千百年來,一直啟迪與引導著無數(shù)人積極探索人生真諦,努力實現(xiàn)人生價值。它對生活在新時代、擔當著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著重要意義。
語文老師計劃在課堂上舉行“品孔顏之樂,做幸福青年”主題交流會。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發(fā)言稿,談談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思想內涵:儒家思想“孔顏之樂”,啟迪并引導著無數(shù)人積極探索人生真諦,努力實現(xiàn)人生價值。
人生真諦:修身立己,堅守仁義、本性、初心,貧賤不改,富貴不移。
人生價值:堅守信仰,堅定原則,不為物欲與誘惑改變本心,更不為環(huán)境所苦而憂愁于外物。樂于心之所向,堅持理想。
具體寫作時,可圍繞“品孔顏之樂,做幸福青年”的主題進行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設課堂交流會情境,抒發(fā)自己在此情境之下產(chǎn)生的心理情感,充分結合寫作主題及任務,抒發(fā)自己真實的感悟與思考。
【參考例文】
品孔顏之樂,逐幸福之光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這便是圣人孔子的樂趣。這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孔顏之樂流傳千古,啟迪、引導了無數(shù)尋找人生價值的人們。而今天,生活在新時代,擔當著新使命的我們,應思考孔顏之樂的真諦,將其踐行于我們的人生旅途。
清淡乏味的食物,破舊簡陋的房屋,這便是孔顏二人的生活常態(tài)。但無肉之香,便以書香彌補;無生活之富足,便以精神之富足補償。在艱苦之時,他們以學習知識為快樂,以豐富涵養(yǎng)為幸福。面對高官厚祿,他們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臂`行不慕名利之品格,追逐私人教育之夢想,讓人生有價值,生活有意義,這便是孔顏之樂。他們用行動告訴后人:即便“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只要心中有堅定的操守,有美麗的夢想,有豐富的知識,便能“不改其樂”,沐浴幸福之光。
孔顏之樂隨五千年歷史長河流淌,滋潤了無數(shù)人干涸的心靈。從“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的宋濂,到別無長物,自己種菜而將一生心血投入為百姓謀福祉之偉大事業(yè)的海瑞,古人們甘于清貧,樂于孔顏之樂。當我們將目光聚焦于今日,許多可愛可敬的身影熠熠生輝。我們看到,留守女孩鐘芳蓉毅然選擇沒有“錢途”的考古系,只為一腔熱愛;我們聽到,大漠風沙聲中有一位守夜人在說“簡單相信,傻傻堅持”,伴著數(shù)字敦煌的動人樂音,我們看見,一個身拖二十余種疾病的老校長將全部捐款用于孩子,用青春讓一千八百名大山里的女孩走向遠方的未來;我們聽見,山洪暴發(fā)時,那個30歲的年輕姑娘在她“心中的扶貧長征路”的盡頭說“為我祈禱”。他們不懼風雨,無畏清貧,因為心中有光、有夢,便收獲最純粹的幸福與快樂。
蘇格拉底曾說道:“一個時代的精神,應是青年人的精神?!睍r代對幸福的定義,便來自我們對幸福的闡釋。當金錢的誘惑遍布大地,我們應想起前人們真摯樸素的孔顏之樂。唯有懷有甘于清貧、勇于逐光的信念,我們青年人的人生價值才能得到升華。而這也正是這個時代,我們中華民族正呼喚的品性,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我們對夢想與光亮的追逐,無論以后我們身處何方,都會背朝名利、面向春光。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不變的是人們對于孔顏之樂的不懈追求。同學們!在我們的時代,請讓我們一道,將孔顏之樂、幸福之光發(fā)揚!
我的發(fā)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點評】 文章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直接闡述流傳千古的“孔顏之樂”在新時代依然值得我們思考與踐行,旗幟鮮明地表明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思考“孔顏之樂”的真諦,并付諸實踐,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切入寫作。第二段從“知”的角度完成了“品孔顏之樂”的任務。第三段從“行”的角度,運用事實論據(jù)闡述了從古到今的人們在踐行“孔顏之樂”中,可以收獲純粹的快樂和幸福,是對前面認識的進一步論證。第四段從“行”的角度完成了“做幸福青年”的任務,從青年的角度闡述了我們在新時代踐行“孔顏之樂”依然可以獲得幸福。最后用號召式結尾,再次強調當代青年應該堅持對“孔顏之樂”的追求,從而獲得幸福。

相關試卷

2021學年單元研習任務當堂檢測題:

這是一份2021學年單元研習任務當堂檢測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單元研習任務一課一練: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單元研習任務一課一練,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學年第四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課后練習題: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四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課后練習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測試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測試題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單元研習任務同步達標檢測題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單元研習任務同步達標檢測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第二單元單元研習任務同步達標檢測題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第二單元單元研習任務同步達標檢測題

高中單元研習任務課時練習

高中單元研習任務課時練習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電子課本

單元研習任務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