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1.了解新聞評論的相關知識,把握本文的主要內容。2.學習新聞評論的寫法,結合具體語句分析本文的語言特色。(重點)3.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重點)
1.點明了這則新聞評論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目的。2.標題簡明、醒目,能夠引起讀者的關注。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5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鐘聲”是“中國之聲”的簡稱,暗中蘊含有“警世鐘聲”的寓意。它是人民日報國際評論,以“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自2008年11月推出后產生了較大影響。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
新聞評論就是對當前發(fā)生的新聞及其新聞中的事實或者新聞中表現(xiàn)出的乃至隱藏的問題,作者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者歸納、整理出新的結論、觀點。簡單地說,就是評說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或者幾件事情、幾個問題。
新聞評論一般具有時效性、針對性、準確性、說理性和思想性的特點,也就是: ①因時而評,新聞性強; ②緣事而發(fā),寓理于事; ③內容貼近,題材廣泛; ④大眾視角,公民寫作。
同學們,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我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不僅屬于南京,屬于中國,更屬于全世界!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牢記南京大屠殺給我們帶來的傷痛,勿忘國恥!
2017年12月13日,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本文是作者就此事件寫的新聞評論。
關于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你知道多少?請互相討論交流。
在戰(zhàn)爭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為目標實施空襲,突破了戰(zhàn)爭倫理的底線。
對南京居民隨時隨地任意殺戮之外,還對中國人,特別是解除了武裝的軍警人員進行若干次大規(guī)模的“集體屠殺”。大規(guī)模屠殺方法有機槍射殺、集體活埋等,手段極其殘忍。
預習檢查1:重點字注音
公祭( ) 寶鼎( ) 國殤( )殺戮( ) 悼念( ) 慘絕人寰( )篡改( ) 抵賴( ) 妄圖( )警惕( ) 囈語( ) 振聾發(fā)聵( )遁形( ) 矢志( ) 捍衛(wèi)( )誓言( ) 彰顯( ) 磅礴( )
正義之士 日本右翼 (對比)
南京命運變遷的意義 (表態(tài))
銘記歷史 維護和平與正義
揭示史實 表明公祭目的
預習檢查2:歸納出文章的層次及層意。
第一部分(第1段)點明主要事件,交代事件背景。第二部分(第2~4段)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論證,闡明國家公祭的意義和必要性。第三部分(第5、6段)簡述南京的命運變遷,堅定維護和平的信念。
1.這篇文章是怎樣開頭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一句采用了什么記敘順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日軍罪行可謂罄竹難書,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我國舉行公祭,其目的是什么呢?請結合第一段的內容進行闡述。
4.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二、三自然段,看看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5.如何理解第四段最后一句話?
6.南京的命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遷?這種變遷的意義是什么?
2.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一句采用了什么記敘順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這篇文章是怎樣開頭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引用寶鼎銘文,既交代了南京大屠殺的史實,又點明了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語言莊重嚴肅,富有感染力。也奠定了全文隆重哀悼的感情基調。
插敘。這句話交代了“南京大屠殺”的時間和死亡人數(shù),補充說明文章的背景,使情節(jié)更加完整。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3.日軍罪行可謂罄竹難書,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我國舉行公祭,其目的是什么呢?請結合第一段的內容進行闡述。
文章開篇簡要揭示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明確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難同胞,讓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第二段主要列舉了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死難者。表明全世界正義之士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尊重和對正義的堅持。第三段主要列舉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歷史,顛倒黑白的丑態(tài),與上文正義之士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對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將“國家公祭日”比作“長鳴警鐘”,生動闡明了銘記歷史、牢記國恥的決心,不給任何妄圖扭曲歷史、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右翼分子以可乘之機。
變遷的意義:(1)有利于國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從中汲取力量,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2)說明了和平對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至關重要;(3)彰顯中國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捍衛(wèi)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
變遷:南京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寫作方法1.運用對比。 文章第2段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死難者和第3段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美化戰(zhàn)爭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對日本右翼分子頑固態(tài)度的強烈批判。
2.列舉大量事實。 本文列舉了大量事實,如全世界的正義之士紀念死難者的事例、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事例。這些事例的羅列凸顯了本文內容的真實性,強化了文章主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則新聞評論針對2017年12月13日第四次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公祭一事展開,闡明了國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義,同時也表達了捍衛(wèi)世界和平,中國有能力、有力量的堅定信念。
當堂檢測:請為下面的新聞擬寫標題。
2021年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間我國組織開展的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活動??疾礻犛?月12日從上海起航,歷時79天,航程1.4萬海里。
今年4月19日上午,沙塵天氣突襲天山北坡一帶,沙塵籠罩了烏魯木齊、百河子和昌吉等城市及周邊村鎮(zhèn)。這是近年來首府最大的沙塵天氣。所有受沙塵襲擊的區(qū)域,空氣質量均為重度污染。由于首府沙塵可吸入顆粒的濃度已超過監(jiān)測器檢測上限,所以無法監(jiān)測到具體濃度值。
這是一份2021學年5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教課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詩人簡介,書法作品,寫作背景,字詞全解1,字詞全解2,解讀1,解讀2,解讀3,詞類活用,唐詩賞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5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教學ppt課件,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新課導入,背景資料,文體知識,新聞評論的特點,慘絕人,字詞梳理,整體感知,精讀細研,疑難探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5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課堂教學課件ppt,共5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