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講 原子結構與性質
【知識梳理】
一、原子結構
1. 能層和能級:在多電子原子中,電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能層,同一能層的電子能量也可能不同,還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級。
電子層(能層)
原子軌道類型(能級)
原子軌道數(shù)目
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
K(1)
1s
1
2
L(2)
2s 2p
4
8
M(3)
3s 3p 3d
9
18
N (4)
4s 4p 4d 4f
16
32
O(5)
5s 5p 5d 5f 5g
25
50
……(n)
n 2
2n 2
(1)任一能層,能級數(shù)等于能層序數(shù);
(2)s、p、d、f……的軌道數(shù)依次是1、3、5、7……,s、p、d、f……可容納的電子數(shù)依次是其軌道數(shù)1、3、5、7……的兩倍;
(3)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2n2個。最外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次外層最多容納18個(若此外層為1或2,最多只能有2或8個電子);倒數(shù)第三層最多只有32個電子(若該層n=1,2,3,最多只能有2,8,18個電子)
2. 原子軌道:不同能級上的電子出現(xiàn)概率約為90%的電子云空間輪廓圖 稱為原子軌道。
(1)s電子的原子軌道呈球形對稱,ns能級各有1個原子軌道;p電子的原子軌道呈紡錘形,np能級各有3個原子軌道,相互垂直(用px、py、pz表示);nd能級各有5個原子軌道;nf能級各有7個原子軌道。
(2)相同能層上原子軌道能量的高低:nsN>C
C.電負性:F>P>O
D.基態(tài)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Mn>Si>Cl
3.以下有關元素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具有下列價電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s23p2?、?s23p3 ④3s23p4電負性最大的是③
B.某元素氣態(tài)基態(tài)原子的逐級電離能(kJ·mol-1)分別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當它與氯氣反應時可能生成的陽離子是X2+
C.①Na、K、Rb?、贜、P、As?、跲、S、Se ④Na、P、Cl,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遞增的是④
D.具有下列電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 原子半徑最大的是①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I1
I2
I3
I4
I5
I6
I7
578
1 817
2 745
11 575
14 830
18 376
23 293
A.HF、HCl、H2S、PH3的穩(wěn)定性依次增強
B.在①P、S,②Mg、Ca,③Al、Si三組元素中,每組中第一電離能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41
C.某主族元素的電離能I1~I7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單位:kJ/mol),可推測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
D.按Mg、Si、N、F的順序,原子半徑由小變大
5.人們通常將在同一原子軌道上運動、自旋方向相反的2個電子,稱為“電子對”,將在某一原子軌道上運動的單個電子,稱為“未成對電子”。下列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6 B.1s22s22p63s23p63d54s2
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1
6.下列各組原子中彼此化學性質一定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的X原子與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層上僅有兩個電子的X原子與原子核外N層上僅有兩個電子的Y原子
C.2p軌道上有一對成對電子的X原子和3p軌道上只有一對成對電子的Y原子
D.最外層都只有一個電子的X、Y原子
7.下列表達方式錯誤的是
A.四氯化碳的電子式: B.氟化鈉的電子式:
C.硫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D.碳-12原子:
8.現(xiàn)有四種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s22s22p63s23p3?、?s22s22p3?、?s22s22p5
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A.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徑:④>③>②>①
C.電負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
9.科學研究證明:核外電子的能量不僅與電子所處的電子層、能級有關,還與核外電子的數(shù)目及核電荷數(shù)有關。氬原子與硫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都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粒子的1s能級上電子的能量相同
B.兩粒子的3p能級上的電子離核的距離相同
C.兩粒子的電子發(fā)生躍遷時,產生的光譜不同
D.兩粒子最外層都達8電子穩(wěn)定結構,化學性質相同
10.已知某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結構示意圖中x=4
B.該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4
C.該原子的電子排布圖為
D.該原子結構中共有5個能級上填充有電子
11.元素X、Y、Z、M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已知M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ns2pn+1,且最外層有9個原子軌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X
Y
M
Z
A.M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3s23p4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A族
C.X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兩個未成對電子
D.Z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12.宋代張杲《醫(yī)說》引《集驗方》載:每每外出,用雄黃桐子大,在火中燒煙薰腳繃、草履、領袖間,以消毒滅菌,防止疫菌通過衣物的接觸而傳染。雄黃(As4S4)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雄黃中硫的價態(tài)為+2 價
B.As 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4s24p3
C.As4S4 分子中 As 原子和 S 原子的雜化類型都為 sp3 雜化
D.古代熏蒸的消毒原理與 H2O2、酒精相同
13.黑色金屬是指鐵、鉻、錳及其合金,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鉻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能量最高的原子軌道有____________種空間伸展方向。
(2)[Cr(H2O)3(NH3)3]3+中,與Cr3+形成配位鍵的原子是____________,NH3的VSEPR模型為____________,H2O中氧原子的雜化類型為____________。
(3)H2O的穩(wěn)定性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H3的穩(wěn)定性,請用共價鍵知識解釋原因:____________。
(4)元素鐵和錳的逐級電離能如圖所示,元素X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
(5)Fe與CO能形成一種重要的催化劑Fe(CO)5,該分子中σ和π鍵個數(shù)比為_____,C、O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是C____________O。(填“>”“<”或“=”)
(6)Fe3+可用SCN-檢驗,類鹵素(SCN)2對應的酸有兩種,分別為硫氰酸(H—S—CN))和異硫氰酸(H—N=C=S),這兩種酸中沸點較高的是_____(填名稱),原因是_______。
14.在一定條件下,金屬相互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稱為金屬互化物,如Cu9Al4、Cu5Zn8等。
(1)某金屬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維空間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該金屬互化物屬于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
(2)基態(tài)銅原子有________個未成對電子;Cu2+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在CuSO4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充分反應后加入少量乙醇,析出一種深藍色晶體,該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其所含化學鍵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分子中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
(3)銅能與類鹵素(SCN)2反應生成Cu(SCN)2,1 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________。(SCN)2對應的酸有硫氰酸(H—S—C≡N)、異硫氰酸(H—N===C===S)兩種。理論上前者沸點低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
(4)ZnS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在ZnS晶胞中,S2-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
(5)銅與金形成的金屬互化物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其晶胞邊長為a nm,該金屬互化物的密度為________ g·cm-3(用含a、NA的代數(shù)式表示)。
15.黃銅礦是工業(yè)冶煉銅的原料,主要成分為 CuFeS2。試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硫原子核外電子有_____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能量最高的電子所占據(jù)的原子軌道形狀為_________。
(2)基態(tài)Cu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Cu、Zn的第二電離能大小I2(Cu) _________I2(Zn)(填“>”“O>C、②N>P>S、③N>C>Si、④F>N>O;O>S>H N +3 O>C>Si(3)鉻:1s22s22p63s23p63d54s1;銅:1s22s22p63s23p63d104s1;鐵: 1s22s22p63s23p63d64s2;錳:1s22s22p63s23p63d54s2;3s23p5;K、Cu;I1(N)>I1(O)>I1(C) (4)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N>O>C(5)3s23p63d5 7 4s24p1 15 3s23p3 F>N>O>B(6)3d104s24p2 ;2;O>Ge>Zn(7)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 3d84s2 ;2;金屬;銅失去的是全充滿的3d10電子,鎳失去的是4s1電子(8)①三 ⅣA?、?s22s22p3 1③> <?。尽。?9)O 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10)N (11)①Al?、?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GeCl4?、跜D(12)b
【解析】(1)As的原子序數(shù)為33,則基態(tài)As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故原子半徑Ga大于As,As原子的4p軌道處于半滿的穩(wěn)定結構,所以第一電離能Ga小于As。(2)鎳是28號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則,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 2p63s23p63d84s2;3d能級有5個軌道,根據(jù)洪特原則,先占滿5個自旋方向相同的電子,再分別占據(jù)三個軌道,電子自旋方向相反,所以未成對的電子數(shù)為2;同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左往右一般逐漸增大,但IAⅢA;ⅣAⅥA,同主族從上往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同周期電負性從左往右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往下電負性逐漸減小。(3)24號Cr元素核外24個電子,最后6個電子的排布有兩種可能:3d44s2或3d54s1。根據(jù)半滿、全滿規(guī)則可知后者更穩(wěn)定。同理,可知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除了K,還有3d104s1的Cu;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氮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3,2p軌道達到半充滿穩(wěn)定結構,故氮的第一電離能大于氧。(4)Co的原子序數(shù)為27,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27,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C、N、O元素處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N處于第ⅤA族,所以第一電離能大小為N>O>C。(5)P屬于15號元素,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共有15種,其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3;。(6)Ge是32號元素,與碳元素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IVA族;基態(tài)G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 4s24p2,也可寫為3d104s24p2;在其原子的最外層的2個4s電子是成對電子,位于4s軌道,2個4p電子分別位于2個不同的4p軌道上,所以基態(tài)Ge原子有2個未成對的電子;光催化還原CO2制備CH4反應中,帶狀納米Zn2GeO4是該反應的良好催化劑。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吸引電子的能力就越強,元素的電負性就越大。元素Zn、Ge、O的非金屬性強弱順序是:O>Ge>Zn,所以這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是O>Ge>Zn 。(7)鎳是28號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則,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 2p63s23p63d84s2,3d能級有5個軌道,先占滿5個自旋方向相同的電子,剩余3個電子再分別占據(jù)三個軌道,電子自旋方向相反,所以未成對的電子數(shù)為2;銅失去的是全充滿的3d10電子,鎳失去的是4s1電子,所以ICu>INi。(8)①Si是14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②N是7號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Cu是29號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最外層有1個電子。③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越大,原子半徑越小,故原子半徑:Al>Si;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越大,電負性越強,故電負性:N<O;金剛石和晶體硅都是原子晶體,但鍵能:CC>SiSi,故熔點:金剛石>晶體硅;CH4和SiH4都是分子晶體,且兩者結構相似,SiH4的相對分子質量大,故沸點:CH4<SiH4。(9)O、Na、P和Cl四種元素中,O元素的電負性最大。P原子核外有15個電子,其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10)由原子序數(shù)最小且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其電子層數(shù)相同,確定a為H元素,由價電子層中的未成對電子有3個,確定b為N元素,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其內層電子數(shù)的3倍,確定c為O元素,由d與c同主族,確定d為S元素,由e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且次外層有18個電子,確定e為Cu元素。N、O同周期第一電離能N>O,O、S同主族,第一電離能O>S,即N、O、S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N元素;Cu的價電子排布為3d104s1,其價層電子軌道示意圖為。(11)①由電離能數(shù)據(jù)可知,該元素呈+3價。②Ge的最高正價為+4價。③Ge位于金屬和非金屬的分界線上,故其可做半導體材料,其氯化物和溴化物為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其沸點越高。(12)P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3,當P原子失去3個電子后,形成一個較穩(wěn)定的3s2全滿結構,再失去一個電子需要的能量較多,即第四電離能較大,符合此情況的曲線為b。
【課時練習】
1.D【解析】A.多電子原子中,根據(jù)構造原理,各能級能量高低順序為①相同n而不同能級的能量高低順序為:ns<np<nd<nf,②n不同時的能量高低:2s<3s<4s,2p<3p<4p;③不同層不同能級ns<(n-2)f<(n-1)d<np,所以同一原子中,3s、3p、4s、3d 能量依次升高,故A錯誤;
B.3s能級上的電子比3p能級上的電子能量更低,所以原子核外電子由 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13p2,原子要吸收能量,故B錯誤;
C.p軌道是啞鈴形的,任何能層的p能級都有3個原子軌道,與能層的大小無關,故C錯誤;
D.在多電子的原子中,電子填充在不同的能層,能層又分不同的能級,同一能級又有不同的原子軌道,每個軌道中最多可以填充兩個電子,自旋相反,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相同的電子,故D正確;
故選D。
2.D【解析】A、電子層數(shù)越多,半徑越多;電子層數(shù)相同時,半徑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減小,因此離子半徑大小順序是:S2->O2->Na+,故A錯誤;B、同周期從左向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 ,但IIA>IIIA,VA>VIA,因此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是N>O>C,故B錯誤;C、同周期從左向右電負性增大,同主族從上到下電負性減小,F(xiàn)的電負性大于O,N的電負性大于P,O的電負性大于N,因此電負性大小順序是F>O>P,故C錯誤;D、Mn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5,S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2,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2,Cl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7,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1,因此順序是F>Si>Cl,故D正確。
3.A【解析】A. ①3s23p1符合該排布的為鋁元素;②3s23p2符合該排布的為硅元素;③3s23p3符合該排布的為磷元素;④3s23p4符合該排布的為硫元素;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電負性增大,因此電負性最大的是④;A錯誤;
B. 第三電離能遠大于第二電離能,所以是第ⅡA族元素,形成的陽離子是X2+,B正確;
C. 同一周期,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弱,①Na、K、Rb,②N、P、As,③O、S、Se均符合此規(guī)律,同一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④Na、P、Cl符合此規(guī)律,C正確;
D. 具有下列電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符合該排布的為硅元素;②1s22s22p3符合該排布的為氮元素;③1s22s22p2符合該排布的為碳元素;④1s22s22p63s23p4 符合該排布的為硫元素;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因此原子半徑最大的為①,D正確;
正確選項A 。
4.B【解析】A.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越穩(wěn)定,非金屬性F>Cl>S>P,所以HF、HCl、H2S、PH3的穩(wěn)定性依次減弱,故A錯誤;
B.①P、S中由于P原子3p能級半滿,所以第一電離能較大;②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電離能減小,所以Mg、Ca中Mg的第一電離能較大;③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所以Al、Si中Si的第一電離能較大,P、Mg、Si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15+12+14=41,故B正確;
C.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該元素的第三電離能和第四電離能相差較大,所以應為第ⅢA族元素,故C錯誤;
D.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shù)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小半徑越大,所以按Mg、Si、N、F的順序,原子半徑由大變小,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B。
5.C【解析】A.1s22s22p63s23p6中每個軌道上都達到飽和,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0,A不選;
B.1s22s22p63s23p63d54s2中3d軌道上有5個電子沒成對,其他軌道達到飽和,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5;B不選;
C.1s22s22p63s23p63d54s1中的3d、4s軌道上各有5、1個未成對電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6;C選;
D.1s22s22p63s23p63d104s1只有4s上有1個電子沒成對,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1,D不選;
綜上所述,本題選C。
6.C【解析】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是He,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是Be,二者性質不同,故A項錯誤;
B.原子核外M層上僅有兩個電子的X為Mg元素,原子核外N層上僅有兩個電子的Y可能為Ca、Fe、Zn等元素,價電子數(shù)不同,性質不相同,故B項錯誤;
C.2p軌道上有一對成對電子的X為O元素,3p軌道上只有一對成對電子的Y為S元素,二者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性質相似,故C項正確;
D.最外層都只有一個電子的X、Y原子,可能為H與Cu原子等,性質不同,故D項錯誤;
綜上,本題選C。
7.A【解析】A.四氯化碳的電子式:,故A錯誤;
B.氟化鈉為離子化合物,電子式:,故B正確;
C.硫離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18,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故C正確;
D.在表示原子組成時元素符號的左下角表示質子數(shù),左上角表示質量數(shù),則碳-12原子可表示為:,故D正確;
答案選A。
8.A【解析】由四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是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是P元素、③1s22s22p3是N元素、④1s22s22p5是F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故第一電離能N<F,但P元素原子3p能級容納3個電子,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所以第一電離能S<P,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電離能降低,所以第一電離能N>P,所以第一電離能S<P<N<F,即④>③>②>①,故A正確;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所以原子半徑P>S,N>F,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故原子半徑P>S>N>F,即②>①>③>④,故B錯誤;
C、同周期自左而右電負性增大,所以電負性P<S,N<F,N元素非金屬性與S元素強,所以電負性P<N,故電負性P<S<N<F,即②<①<③<④,故C錯誤;
D、最高正化合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但F元素沒有正化合價,所以最高正化合價:①>②=③,故D錯誤。
故選A。
9.C【解析】A、雖然電子數(shù)相同,但是核電荷數(shù)不同,所以能量不同,故A錯誤;
B、同是3p能級,氬原子中的核電荷數(shù)較大,對電子的引力大,所以電子離核較近,故B錯誤;
C、電子的能量不同,則發(fā)生躍遷時,產生的光譜不同,故C正確;
D、硫離子是得到電子之后變成這種結構,有較強的失電子能力,所以具有很強的還原性,二者性質不同,故D錯誤。
答案選C。
10.D【解析】A.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K層電子排滿時為2個電子,故x=2,該元素為硅,故A選項錯誤。
B.該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2,故B選項錯誤。
C.硅的電子排布圖為,故C選項錯誤。
D.原子結構中共有1s、2s、2p、3s、3p這5個能級上填充有電子,故D選項正確。
故答案選D。
11.B【解析】M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ns2npn+1,且有9個原子軌道,可知n=3時符合,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4,M為S;由X、Y、Z、M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X為O、Y為P、Z為Ge,以此來解答。
A.M為S,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價電子排布為3s23p4,故A正確;
B.Y為P,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故B錯誤;
C.X為O,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p軌道上有兩個未成對電子,故C正確;
D.Z為Ge,原子序數(shù)為32,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故D正確;
故選:B。
12.C【解析】A.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砷元素,由結構示意圖可知,雄黃中硫元素的價態(tài)為—2價,故A錯誤;
B.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VA族, As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104s24p3,故B錯誤;
C.由結構示意圖可知,S和As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均為4,則As4S4 分子中 As 原子和 S 原子的雜化類型都為 sp3 雜化,故C正確;
D.古代熏蒸和雙氧水的消毒原理均屬于化學變化,而酒精的消毒原理為物理變化,原理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13.(1)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5(2)O、N;四面體;sp3(3)大于;因為O-H鍵長 (3)sp2;V形;O3(4)4;5∶2 (5)硫酸分子中的非羥基氧原子數(shù)比亞硫酸多,硫酸中心原子硫價態(tài)高,易于電離出H+(6)
【解析】 (1)硫元素為16號元素,基態(tài)硫原子核外電子有16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能量最高的電子為3p電子,3p電子的原子軌道形狀為紡錘形,故答案為:16;紡錘形;
(2)Cu為29號元素,基態(tài)Cu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104s1;Zn為30號元素,基態(tài)Z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104s2,Cu的第二電離能失去的是3d電子,失去后不穩(wěn)定,第二電離能大于Zn的第二電離能,即I2(Cu)>I2(Zn),故答案為:3d104s1;>;
(3)SO2分子中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2+(6-2×2)=3,軌道雜化類型為sp2,分子的空間構型為V形;與SO2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有O3,故答案為:sp2;V形;O3;
(4)Cu(CH3CN)4中的中心原子為Cu,配位數(shù)為4;配位體為CH3CN,其中σ鍵有3個C-H、1個C-C和1個C≡N,共5個σ鍵,只有C≡N中含有π鍵,有2個π鍵,σ鍵與π鍵個數(shù)之比5∶2,故答案為:4;5∶2;
(5)同一元素的不同含氧酸中,非羥基氧原子數(shù)越大其酸性越強,硫酸分子中的非羥基氧原子數(shù)比亞硫酸多,所以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的酸性,故答案為:硫酸分子中的非羥基氧原子數(shù)比亞硫酸多,硫酸中心原子硫價態(tài)高,易于電離出H+;
(6)設晶胞的參數(shù)為dnm,該晶體儲氫時,H2分子在晶胞的體心和棱心位置,則距離最近的兩個H2分子之間的距離為晶胞面上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即anm=×d nm,則d=anm=a×10-7cm,該晶胞中Mg原子個數(shù)是8、Fe原子個數(shù)=8×+6×=4,所以Mg、Fe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8∶4=2∶1,所以其化學式為Mg2Fe,該合金的密度為==g/cm3,故答案為:。
16.(1)3d104s1;ds (2)O>S>H (3)4;正四面體(4)2(5) ①19②大于;NH3中成鍵電子偏向 N,斥力大,鍵角大,NF3中成鍵電子偏向F,斥力小,鍵角?。?)12;
【解析】 (1)Cu是29號元素,根據(jù)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規(guī)則,基態(tài)銅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104s1;Cu屬于ⅠB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區(qū);
(2)元素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所以電負性O>S>H;
(3)的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無孤電子對,所以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
(4)根據(jù)冰的晶體結構圖,可知每個水分子與4個水分子形成氫鍵,1mol冰中含有2mol氫鍵;
(5) ①單鍵為σ鍵,雙鍵中有1個σ鍵,1mol中σ鍵的數(shù)目為19 NA;
②F吸引電子能力大于H,NH3中成鍵電子偏向 N,斥力大,鍵角大,NF3中成鍵電子偏向F,斥力小,鍵角小,所以NH3的鍵角大于NF3的鍵角;
(6)根據(jù)銅的晶胞結構圖,銅的配位數(shù)為12,銅為面心立方堆積,若銅原子的半徑為a pm,則晶胞的邊長為pm,1個晶胞含有銅原子數(shù)是,則銅晶胞的密度為g?cm3。
這是一份第33講 有機推斷與合成-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名師精講練,共27頁。
這是一份第31講 烴和鹵代烴-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名師精講練,共21頁。
這是一份第28講 物質的制備-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名師精講練,共2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