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物體的運動》(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物體的運動》(含答案),共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計算題,綜合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1.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沿直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前2s內(nèi),小明跑得更快
C.8s內(nèi),小明跑的路程更長 D.8s內(nèi),小明的速度是5m/s
2.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3.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 m/s B.學(xué)生期末考試試卷厚度大約150 nm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37℃ D.全新的2B鉛筆長約18 cm
4.臨時停車場內(nèi),旅游車和卡車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車內(nèi)看著旁邊的卡車,突然感覺旅游車在向后運動.下列關(guān)于旅游車和卡車的運動情況中,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
A.旅游車靜止,卡車向前運動 B.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卡車運動更快
C.旅游車向后運動,卡車靜止 D.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旅游車運動更快
5.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空氣被嚴(yán)重污染,有害物質(zhì)含量嚴(yán)重超標(biāo),其中PM2.5是天氣陰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單個PM2.5是隱藏在空氣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關(guān)于PM2.5顆粒物直徑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2.5μm=2.5um×10﹣6m B.2.5μm=2.5×10﹣5d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6.小明在馬路邊上拍街景照片,先后連續(xù)拍了兩張,如圖甲、乙所示,根據(jù)照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照物,運動的物體中速度最小的物體是大卡車
B.以自行車為參照物,馬路旁的樹木是靜止的
C.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左運動的
D.以卡車為參照物,路燈是向左運動的
7.甲乙兩同學(xué)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xué)比乙同學(xué)晚出發(fā)4s B.4s~8s內(nèi),甲乙同學(xué)都勻速直線運動
C.0s~8s內(nèi),甲乙兩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xué)速度相等
8.中學(xué)生小明從學(xué)校步行回家,隨身攜帶的手機記錄共走了5000步,則小明從學(xué)校步行到家的時間最接近實際的是( )
C.1h D.1.5 h
9.甲、乙兩位同學(xué)進行百米賽跑,假如把他們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處理,他們同時從起跑線起跑,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在圖中分別作出的在這段時間內(nèi)兩人運動路程s、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像,正確的是( )
A. B. C. D.
10.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地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比乙先運動2秒,甲運動6秒時通過的路程為6米,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米,在圖所示的a、b、c三條圖線中,乙的s﹣t圖( )
A.一定是圖線a B.一定是圖線b C.可能是圖線b D.可能是圖線c
11.據(jù)報道,中國人民銀行2016年起在部分省份啟動實施“1元劵硬幣化工程”,用1元硬幣取代1元紙幣,其原因是硬幣比紙幣壽命長、整潔度高、利于環(huán)保、便于自動化處理等.以下關(guān)于我國1元硬幣的有關(guān)參數(shù)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直徑約為2.5cm B.厚度約為1.8mm C.質(zhì)量約為0.6g D.體積約為0.8cm3
二、計算題(共1題;共5分)
12.出租車司機在機場高速公路的入口處看到如圖所示的標(biāo)示牌.
(1)標(biāo)示牌上各數(shù)字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2)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該司機從入口處出發(fā),至少行駛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機場?
三、綜合題(共4題;共50分)
13.從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表1所示,從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動車時刻表如表2所示. 表1:
表2: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動車比K1158次快速列車節(jié)省的時間為多少小時?
(2)求 G7013次高速動車的由南京開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時?
(3)G7013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過全長為3200m的大橋,列車全部通過橋所用的時間多少秒?(列車長為150m)
14.隨著中國鐵路的高速發(fā)展,高鐵時代已經(jīng)來臨,下表為某次高鐵列車從上海到南京的運行時刻表.
請根據(jù)列車運行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
(1)列車由上海駛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列車從上海到蘇州和從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運行得較快?請通過計算比較。
15.用激光器向月球發(fā)射激光信號,2.7秒后接收到從月球返回的信號,(光速c=3×108m/s)問:
(1)月球距離地球多遠?
(2)如果一輛賽車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經(jīng)過多長時間才能跑完這段路程?
(3)若夜晚時月亮在平靜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則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離是多少?
16.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fā)開往乙地,途中??苛藥讉€車站,在當(dāng)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5s.求:
(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四、填空題(共12題;共28分)
17.近幾年,不少地區(qū)推行的“區(qū)間測速”也作為判斷是否超速的依據(jù)之一.所謂的“區(qū)間測速”,就是在兩監(jiān)測點安裝監(jiān)控和測速探頭,測出同一輛車通過兩個監(jiān)測點的時間,再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算出該車在這一區(qū)間路段的平均車速,如果這個平均車速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若監(jiān)測點A、B相距14.4km,該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一輛轎車通過兩個監(jiān)測點的時間如圖所示,通過兩監(jiān)測點的速度分別為110km/h和100km/h,該車在此路段的平均車速為________m/s,該車________(“會”、“不會”)被判為超速.
18.在“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的活動中
(1)如圖甲所示兩個等大的圓紙片,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圖乙所示的A、B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將兩個錐角不同的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時,應(yīng)該選擇圖中的________ (選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觀察紙錐下落的快慢時,小明比較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較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________ 所運動的距離.
(3)在接下來的“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活動中,將A和B在同一高度釋放,________ 下落快一些(選填“A”或“B”).
19.如圖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做的是________運動(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其中,小球從B點到D點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20.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的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圓圈是下車到達A、B、C三處的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①該小車是根據(jù)公式 ________ 進行測量的;
②小車從A到B的過程中平均速度為 ________ cm/s(厘米每秒);
③實驗前必須練熟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__.(“大、小、不變”)
21.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是________cm;溫度計的讀數(shù)________℃;秒表顯示的是________s;
22.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質(zhì)的運動.如圖1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每隔0.01秒的不同位置.在底片記錄的時間內(nèi),________ 球運動平均速度大,圖2中的圖象描述的是________ 球的運動.
23.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以甲車為參照物,則丙車________(選填“靜止”、“向前運動”或“向后運動”).
24.某同學(xué)用同一把刻度尺對某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四次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12.50cm、12.52cm、12.29cm、12.51cm,這四次測量記錄中,________cm是錯誤的,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錄為________cm。
25.A、B兩輛汽車各自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速度之比為3∶2,當(dāng)它們各自運動時間之比為3∶4時,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
26.一只小蟲跌落在小李的新鉛筆上,小李突發(fā)奇想,驅(qū)趕小蟲從鉛筆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時5s,并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是________ cm;那么小蟲爬行的平均速度約是________ m/s;如果以小蟲為參照物,鉛筆是________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27.甲、乙兩物體保持速度不變,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過的通路是甲的 ,則甲運動的時間是乙運動時間的________倍.如圖是汽車上的速度計,一輛汽車以此速度從南京駛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離為4.9×105m,則該汽車________h后可以從南京到達上海.
28.智能手環(huán)可以記錄佩戴者的運動情況,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手環(huán)是________的;手環(huán)數(shù)據(jù)可由藍牙通過________發(fā)送給手機,使用戶在朋友圈獲得排名和點贊.
五、實驗探究題(共1題;共11分)
29.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小明取長50cm的細玻璃管注滿水,管中留一個小氣泡,將玻璃管反轉(zhuǎn)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如圖1所示.
(1)小明將實驗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請你在圖2的坐標(biāo)中畫出s﹣t圖象.
(2)從實驗數(shù)據(jù)和所畫的圖象,小明認(rèn)為:小氣泡所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他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可求出小氣泡上升時的速度為________cm/s.
(3)小明換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_(選填“大”或“小”)氣泡運動較快.由于氣泡上升較快,會造成時間的測量難度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困難,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提出一點建議:________.
(4)本次實驗中,小明還發(fā)現(xiàn),玻璃管與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氣泡的上升要比豎直放置快一些;而當(dāng)玻璃管水平放置時,氣泡幾乎不動. ①根據(jù)此現(xiàn)象你猜測:隨傾斜角度的增大,氣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將________.
②玻璃管與水平方向夾角α成60°角放置時,氣泡速度是不是最大呢?為了驗證此猜想,他該如何操作?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華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華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分析圖象可知,在前2s內(nèi),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較快,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兩人在8s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為40m,故C錯誤;
D、時間t=8s,由圖象可知,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是v==5m/s,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是成正比的,在圖象上表現(xiàn)為一條直線;
(2)要判斷前2s內(nèi)誰跑得快,我們可采取相同時間比較路程,在相同時間內(nèi)誰的運動路程長,誰就跑得快;
(3)用8s通過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兩人的平均速度,從而進行比較.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鉛筆沒有緊靠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cè).此方法錯誤;
B、刻度尺刻線一側(cè)沒有靠近鉛筆.此方法錯誤;
C、鉛筆左側(cè)與刻度尺0刻度線對齊,并且緊靠刻線.此方法正確;
D、鉛筆左側(cè)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此方法錯誤.
故選C.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①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②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jié)果要減去前面的數(shù)值;③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④讀數(shù)時結(jié)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shù)據(jù)要寫單位.
3.【答案】D
【解析】【解答】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A不符合題意;
B、一張試卷厚度的大約10-4m約105nm,B不符合題意;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23℃左右,C不符合題意;
D、新的2B鉛筆長約18cm,D符合實際情況.
故答案為:D.
【分析】對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質(zhì)量、長度、溫度等進行準(zhǔn)確的估測,是要求初中學(xué)生掌握的一種基本能力,平時注意觀察,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多加思考,逐漸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旅游車和卡車原來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A、當(dāng)旅游車仍然靜止,卡車向前運動時,以卡車為參照物,旅游車向后運動.此選項可能;
B、當(dāng)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卡車運動更快時,以卡車為參照物,旅游車向后運動.此選項可能;
C、當(dāng)旅游車向后運動,卡車靜止時,以卡車為參照物,旅游車向后運動.此選項可能;
D、當(dāng)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旅游車運動更快時,以卡車為參照物,旅游車向前運動.此選項不可能.
故選D.
【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fā)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2.5μm×10﹣6m得到的單位不存在.此選項錯誤;
B、C、D、∵1μm=10﹣6m=10﹣5dm=10﹣4cm,∴2.5μm=2.5×10﹣6m=2.5×10﹣5dm=2.5×10﹣4cm.
故選B.
【分析】物理量不同單位的換算正確與否包括兩方面:進率和過程.據(jù)此作出判斷.
6.【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以地面為參照物,在相同時間內(nèi)大卡車通過的距離最短,所以大卡車的速度最小,A符合題意。B.以自行車為參照物,樹木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以自行車為參照物,樹木是運動的,B不符合題意;C.小轎車和大卡車都向左運動,小轎車的速度快,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右運動的,C不符合題意;D.以卡車為參照物,路燈是向右運動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分析】相當(dāng)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就是運動的,通過圖片比較物體運動的方向和位置變化.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圖可知,甲同學(xué)是在4s時才開始行走,他比乙同學(xué)晚出發(fā)4s,A不符合題意;
B、4s~8s內(nèi),甲乙的圖象都是一條直線,表明他們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不符合題意;
C、0s~8s內(nèi),甲乙通過的路程都是5m,則甲乙兩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相等,C不符合題意;
D、甲同學(xué)從4s開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時4s,則甲的速度:v甲= =1.25m/s;
乙同學(xué)從0s開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時8s,則乙的速度:v乙= =0.625m/s.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圖像的理解和掌握,甲乙的圖象都是一條直線,表明他們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8s末甲乙兩同學(xué)速度相等.
8.【答案】B
【解析】【解答】中學(xué)生的步幅在50cm=0.5m左右,學(xué)校到家的距離約s=5000×0.5m=2500m,中學(xué)生步行的速度在v=1.2m/s左右;因為v= ,所以小明從學(xué)校步行到家的時間約t= = ≈2000s=0.56h.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jù)步幅的長度和步行速度計算所用的時間.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題意知甲乙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與乙的速度保持不變,在相等時間t內(nèi)s甲<s乙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條件的圖象是B.
故答案為:B.
【分析】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由圖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乙通過的路程大于甲通過的路程 .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
由題,甲比乙先運動2秒,甲運動6s,所以乙運動時間t=4s,
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m,所以乙運動的路程可能是s=s甲+2m=6m+2m=8m,也可能是s′=s甲﹣2m=6m﹣2m=4m,
由v= ,
乙的速度可能是v= = =2m/s,也可能是v′= = =1m/s.
由圖線a,當(dāng)s=8m時,t=4s,所以圖線a表示的速度va= =2m/s;
由圖線b,當(dāng)s=8m時,t=5.5s,所以圖線b表示的速度vb= ≈1.45m/s;
由圖線c,當(dāng)s=6m時,t=6s,所以圖線c表示的速度vc= =1m/s.
由此可知,a、c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圖線,所以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由甲運動時間可得到乙的運動時間,由甲、乙6s后相距2m,得到乙通過的距離,由此計算出乙的速度.根據(jù)圖象得到a、b、c的速度判斷即可.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中學(xué)生大拇指的寬度在1.5cm左右,一元硬幣的直徑略大于1.5cm=1.5×104μm.故A不符合實際;
B、中學(xué)生食指的寬度在1cm左右,5枚一元硬幣的厚度接近1cm,一枚的厚度在2mm=0.2cm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一塊橡皮的質(zhì)量在5g左右,一元硬幣的質(zhì)量比橡皮的質(zhì)量略大一些,在6g左右.故C符合實際;
D、一元硬幣體積約為V= = =10cm3 , 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C.
【分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不同物理量的估測及材料的選擇,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不同物理量單位的認(rèn)識,選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二、計算題
12.【答案】解:(1)標(biāo)志牌上的“100”指:此路段限速100km/h,30km意思是:此處到機場的距離是30km;
(2)∵v=?,
∴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
到達機場的最短時間t===0.3h;
答:(1)“100”指:此路段限速100km/h,30km意思是:此處到機場的距離是30km;
(2)司機從入口處出發(fā),至少行駛0.3h才能到達機場.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交通標(biāo)志牌含義的掌握分析答題.
(2)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可以求出汽車的行駛時間.
三、綜合題
13.【答案】(1)解:G7013次高速動車的由南京開往上海的全程時間t=14:30﹣13:00=1h30min=1.5h; 乘坐K1158次快速列車由南京開往上海的全程時間t′=17:00﹣12:30=4h30min=4.5h,
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動車比乘坐K1158次快速列車節(jié)省的時間=4.5h﹣1.5h=3h;
(2)解:G7013次高速動車的由南京開往上海的路程s=300km, G7013次高速動車的由南京開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200km/h;
(3)解:列車過橋時通過的距離為s′=s橋+s車=3200m+150m=3350m, 由v= 得:t′= = =67s.
【解析】【分析】(1)由表2讀出G7013次高速動車的由南京開往上海的全程時間;由表1讀出乘坐K1158次快速列車由南京開往上海的全程時間,從而求出節(jié)省的時間;(2)由表2讀出G7013次高速動車的由南京開往上海的路程,根據(jù)v= 求出平均速度;(3)列車車頭通過大橋時,車身還在橋上,所以列車還要向前行駛自身長度的距離才算通過大橋,據(jù)此求出過大橋需要通過的路程.根據(jù)列車的速度可求得列車上的司機經(jīng)過大橋所用時間.
14.【答案】(1)解:上海到南京的時間為t=1h30min=1.5h,又知全程s=300km,根據(jù)
答:列車由上海駛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00km/h;
(2)解:上海到蘇州的時間為25分鐘,路程為84km,平均速度:
常州到南京的時間為31分鐘,路程為300km-165km=135km,平均速度為:
故常州到南京的運行速度比上海到蘇州的平均速度大。
答:常州到南京的運行得較快。
【解析】【分析】(1)先根據(jù)高鐵列車從上海到南京的運行時刻表得出由上海駛往南京的時間及路程,再根據(jù)v=求解;(2)根據(jù)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分別求出常州到南京的時間和上海到蘇州的時間及對應(yīng)的路程,再根據(jù)v=求出速度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1)解:由題知,激光從月球傳到地球所用的時間:
t= ×2.7s=1.35s,
由v= ,
得月球到地球的距離s=vt=1.35s×3×108m/s=4.05×108m=4.05×105km
(2)解:一輛賽車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完月球到到地球的距離所用時間,
t′= = =810h
(3)解:夜晚時月亮在平靜的湖水中成像,以湖面為平面鏡的反射面,月亮在湖中所成的像與月亮到地球的距離相等,即為4.05×108m
【解析】【分析】(1)求出激光從月球傳到地球(走單趟)所用的時間,再利用速度公式計算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2)已知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和速度,由速度的變形公式t= 可求;(3)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同.
16.【答案】(1)解: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fā)開往乙地,途中??苛藥讉€車站,在當(dāng)日16:30到達乙地,則甲地開往乙地所用時間t1=9h.
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 = =100km/h
(2)解:v′=144km/h=40m/s,
由v= 得:火車過橋通過的總距離:
s′=v′t′=40m/s×25s=1000m,
所以火車的長度s火車=s′﹣s橋=1000m﹣400m=600m
【解析】【分析】(1)已知甲乙兩地的距離和甲地開往乙地的時間,利用v= 即可求得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已知速度和時間可求火車和橋梁的總長,總長減橋梁長就是火車的長度.
四、填空題
17.【答案】40;會
【解析】【解答】根據(jù)圖示可知,轎車行駛的時間:t=10:37?10:31=6min=0.1h;
轎車的平均速度:v= = =144km/h>120km/h,所以轎車超速。
144km/h=144×13.6m/s=40m/s.
?故答案為:40;會.
【分析】利用路程和時間計算速度,并比較是否超速.
18.【答案】乙 ;相同時間 ;B
【解析】【解答】解:(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圖乙中兩紙錐的下端高度相同,圖丙中兩紙錐的上端高度相同,故應(yīng)選圖乙的位置釋放.
(2)實驗中既可記錄下落至地面的時間,也可測出紙錐下落下落到同一時間的高度進行比較;
(3)比較A和B可知,兩者形狀相同,但B底面積較小,阻力較小,若將A和B在同一高度釋放B下落速度較快.
故答案為:(1)乙;(2)相同時間;(3)B.
【分析】(1)若使紙錐從同一高度落下,應(yīng)使紙錐的尖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處.
(2)比較快慢時,即可采用相同時間比距離,也可采用相同距離比時間的方法;
(3)將A和B在同一高度釋放,紙錐下落速度較快,根據(jù)形狀選擇阻力較小的一個.
19.【答案】變速直線;0.2
【解析】【解答】由圖可知,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物體運動越來越快,即速度越來越大,故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從D到F,由圖中刻度尺可量出DF間的距離為12.5cm-4.5cm=8cm;小球運動的時間t=0.4s;則小球的平均速度為:v=s/t=8cm/0.4s=20cm/s=0.2m/s。
故答案為:變速直線;0.2.
【分析】由照片求出小球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路程,由相等時間內(nèi)的路程關(guān)系判斷物體做什么運動;照片中小球兩位置之差就是小球的路程;數(shù)出時間間隔,求出用的時間;由速度公式v=求平均速度.
20.【答案】;2;大
【解析】【解答】解:(1)計算速度的公式是v=;
(2)小車從A到B的路程s=4cm,所有的時間是2s,小車從A到B的過程中平均速度v==2cm/s;
(3)計時晚,所計時間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
故答案為:
(1)v=;(2)2;(3)大.
【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勻速直線運動求速度,又能用于變速直線運動求平均速度.
(2)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計時過晚,使所計時間偏?。?br>21.【答案】1.50;-4;217.5s
【解析】【分析】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且要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木塊的長度是1.50cm;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溫度計的讀數(shù)-4℃;秒表顯示的是(3×60+37.5)s=217.5s;
22.【答案】乙;甲
【解析】【解答】解:根據(jù)圖1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乙通過的路程大于甲通過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 由于甲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勻速直線運動,而圖2中,s與t成正比,因此圖2描述的是甲的運動狀態(tài).
故答案為:乙;甲.
【分析】比較相同時間通過路程的多少即可比較平均速度的大??;
先根據(jù)圖1判斷甲乙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s﹣t圖象判斷所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從而得出結(jié)論.
23.【答案】甲;乙;向后運動
【解析】【解答】甲圖像是v-t圖像,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定值,速度大小v甲=4m/s;乙圖像是s-t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說明乙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知,當(dāng)t=2s時,s=8m,則v乙 =s乙/t乙=8m/2s=4m/s;丙圖像是s-t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說明丙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知,當(dāng)t=4s時,s=4m,則v丙 =s丙/t丙=4m/4s=1m/s;可見甲車和乙車的速度相同;由于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丙的速度最慢,以甲車為參照物,丙車向后運動.
故答案為:甲,乙,向后運動。
【分析】根據(jù)v=及圖像提供的信息分別將甲、乙、丙的速度求出,再根據(jù)運動的相對性判斷丙的運動情況。
24.【答案】12.29;12.51
【解析】【解答】解:12.29cm 與12.50cm、12.52cm、12.51cm這三個數(shù)相比,測量結(jié)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12.29cm 物體長度應(yīng)記錄為:
故答案為: 12.29;12.51【分析】先根據(jù)同一物體的長度不變 、所測出的物體的長度相差不大判斷出錯誤的數(shù)字;根據(jù)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25.【答案】9∶8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為:9∶8。【分析】根據(jù)v=求解。
26.【答案】18.00;0.036;運動
【解析】【解答】解:(1)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起始端從零開始,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該物體的長度為18.00cm=0.1800m.(2)小蟲爬行的速度v= = =0.036m/s(3)以小蟲為參照物時,鉛筆和小蟲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說鉛筆是運動的.故答案為:18.00;0.036;運動.
【分析】(1)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讀數(shù).刻度尺的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注意起始端從零刻度線開始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根據(jù)公式v= 計算出小蟲的爬行速度;(3)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相對于參照物來說,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就說它運動.
27.【答案】2;7
【解析】【解答】(1)已知:v甲=2v乙 , s甲=4s乙;
那么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之比:
t甲:t乙= : = × = × = × =2:1
t甲=2t乙;(2)由速度計可知此時的速度為70km/h;
兩地的距離S=4.9×105m=490km;
由v= 可得,南京到達上海需要的時間:
t= = =7h.
?故答案為:2;7.
【分析】根據(jù)速度和路程比計算時間比,利用路程和速度計算時間.
28.【答案】靜止;電磁波
【解析】【解答】解: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huán)相當(dāng)于手腕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智能運動手環(huán)是靜止的; 智能運動手環(huán)還是通過電磁波以無線的方式向手機發(fā)送運動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故答案為:靜止;電磁波.
【分析】(1)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這個被選作標(biāo)準(zhǔn)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2)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WiFi在2.4Ghz頻段工作,屬于微波.
五、實驗探究題
29.【答案】(1)
(2)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2
(3)大;使氣泡更小點
(4)先變大后變??;在60°附近多取幾個α值,測出對應(yīng)時間,比較速度大小得出結(jié)論
【解析】【解答】解:(1)橫坐標(biāo)軸每小格表示1s,將表一中的坐標(biāo)點(0,0),(5.1,10),(10,20),(14.9,30),(20,40)在s﹣t坐標(biāo)系中逐一描出,連接各點即為氣泡運動的s﹣t圖象,如圖: ;(2)從數(shù)據(jù)和圖象上可以看出,氣泡每5s通過的路程均為10cm,即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氣泡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小氣泡上升的速度是v= = =2cm/s;(3)從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運動路程20cm、40cm、60cm、80cm時,大氣泡用的時間較短,所以大氣泡運動的較快;由于氣泡上升較快,會造成時間的測量誤差較大,所以應(yīng)盡量的選較小的氣泡進行試驗,以減小時間測量上的誤差.(4)①玻璃管與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氣泡的上升要比豎直放置快一些,說明玻璃管由豎直位置傾斜過程中,運動速度變大了,到水平位置,氣泡幾乎不動,說明運動速度又變小,可得隨傾斜角度的增大,氣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將先變大后變?。跒榱蓑炞C玻璃管與水平方向夾角α成60°角放置時,氣泡速度是不是最大,他該在60°附近多取幾個α值,測出對應(yīng)時間,比較速度大小得出結(jié)論.
故答案為:(1)見解答圖;(2)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2;(3)大;使氣泡更小點;(4)①先變大后變??;②在60°附近多取幾個α值,測出對應(yīng)時間,比較速度大小得出結(jié)論.
【分析】(1)先分好橫、縱坐標(biāo)軸的標(biāo)度,將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在s﹣t坐標(biāo)系中描出各點,連接各點即可得到氣泡運動的路程﹣時間圖象;(2)要判斷氣泡做什么運動,關(guān)鍵是看它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何變化.利用v= 計算小氣泡上升時的速度;(3)從表二中分析長、短氣泡運動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的時間,找到長氣泡和短氣泡誰運動得快,根據(jù)題干條件,運動慢的誤差較小,從而也找到減小誤差的方法.(4)①根據(jù)管在傾斜過程中氣泡上升的快慢情況與開始比較,得出結(jié)論.②在60°附近多取幾個α值,測出對應(yīng)時間,比較速度大小得出結(jié)論.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里程/km
1
南京
起點站
12:30
O
2
常州
14:05
14:08
136
3
無錫
14:38
14:40
175
4
蘇州
15:14
15:22
217
5
上海
17:00
終到站
300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里程/km
1
南京
起點站
13:OO
O
2
常州
13:39
13:40
136
3
無錫
13:50
13:56
175
4
蘇州
14:12
14:13
217
5
上海
14:30
終到站
300
從0點開始的距離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氣泡從0點開始的時間t/s
0
5
10
15
20
從0點開始的距離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氣泡從0點開始的時間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氣泡從0點開始的時間t/s
0
3.2
6.4
9.6
12.8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專題05 物體的運動-中考物理實驗與探究專題訓(xùn)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5物體的運動解析版docx、專題05物體的運動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5 物體的運動- 2023 中考物理實驗與探究專題訓(xùn)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5物體的運動解析版docx、專題05物體的運動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5 物體的運動- 中考物理實驗與探究專題訓(xùn)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5物體的運動解析版docx、專題05物體的運動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