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鐵的兩極》是二年級《磁鐵》單元的第三課,學生在認識了磁鐵能吸引鐵一類物體,了解到磁鐵具有一種看不見的磁力后,引向磁力大小的教學研究。教材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通過讓學生推測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了解學生的前概念,聚焦本次研究主題。第二部分探索:借助回形針用感覺器官感受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用數(shù)據(jù)記錄相同直徑的鋼珠被磁鐵不同部位吸引的多少以及借助鐵粉盒觀察鐵粉在磁鐵上的分布等方法驗證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第三部分研討:進一步構建磁極的概念。第四部分拓展:運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方法認識其他磁鐵的磁極。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上節(jié)課用磁鐵吸引小車運動的實驗時,可能會用條形磁鐵的兩極吸引,隱約知道磁鐵兩端磁力大,從而為本節(jié)課埋下伏筆。學生對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概念是不清晰的,教師幫助學生從借助感受——用數(shù)據(jù)說話——利用鐵粉等方法,逐漸遞進式指導。巧妙地利用了學生的科學前概念,學生用彩筆畫出條形磁鐵磁力各部分大小,合理的引出認知沖突,再通過學生合作交流,幫助學生將所要學習的科學概念和原有的想法建立起了聯(lián)系,修正了學生的錯誤概念,促進了學生概念的轉變。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 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 條形磁鐵的磁力分布是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
科學探究目標
能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問題做出推測。
通過實驗測試獲得證據(jù),用證據(jù)檢驗預測。
能運用多種方法檢驗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能初步運用證據(jù)進行信息描述。
科學態(tài)度目標
能體會認真實驗、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能初步了解研究一個問題可以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法。
能體會到多個證據(jù)對研究結論的得出具有重要作用,嘗試用多種方法認識事物。
初步養(yǎng)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知道運用適當?shù)膶嶒灧椒苁寡芯扛由钊搿?br>初步運用簡單材料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分組準備:實驗記錄單、17cm條形磁鐵、回形針、鋼珠軌道。
演示準備:5cm條形磁鐵、鐵粉盒、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
【教學過程】
前測:課前全班用不同顏色的彩筆畫出心中條形磁鐵的磁力分布。
一、喚醒原有認知,聚焦本課主題
1. 匯報原認知,拋出問題
展示學生關于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示意圖。
2. 交流原認知,聚焦問題
學生對于磁鐵各個部分的磁力都有自己的想法,到底誰的猜測是對的呢,從而聚焦本節(jié)課研究的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課前學生畫的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示意圖,了解學生前概念,引發(fā)認知沖突,明確研究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主題。)
二、體驗觸覺力量,感受磁力強弱
1.探討實驗方法
(1)教師出示條形磁鐵和回形針這兩種實驗材料,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借助一個回形針來感受條形磁鐵的磁力大小。
(2) 全部集體討論,交流并完善實驗方法達成共識。
2. 學生感受磁力
學生感受磁力大小同時教師參與討論。
3. 研討感官體驗
(1) 說一說是根據(jù)什么感覺來判斷磁力大小的?手指拿著回形針放在條形磁鐵的各個部位,手部有什么樣的感受?感覺一樣嗎?
(2) 磁鐵各個部位的磁力可能是怎樣的?磁力是不是和同學們感受的一樣呢?
(設計意圖:通過借助回形針感受磁力的大小,讓學生借助感覺對磁力有直觀體驗,需要進一步用數(shù)據(jù)去說話。)
三、記錄吸引個數(shù),實驗比較磁力
1. 討論檢測方法,推測磁力大小
(1) 老師帶來了一個更高級實驗材料——鋼珠軌道。怎樣利用這個材料去測量條形磁鐵各部分磁力的大小呢?
(2) 推測:可以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來判斷磁力的大小?
2. 學生實驗,繪制統(tǒng)計圖
3. 交流研討,數(shù)據(jù)分析定義磁鐵兩極
(1) 提問: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各個軌道吸引鋼珠數(shù)量一樣嗎?
(2) 提問:哪些小組的結果是和他們一樣的?有不一樣的嗎?
(3) 聚焦問題沖突,引發(fā)鐵粉實驗
完成實驗后,學生更加明確“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認識。但是,條形磁鐵的中間部分是否一點磁力也沒有呢?從而引發(fā)用鐵粉盒來檢驗條形磁鐵各部分磁力的大小。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磁鐵不同部位吸鋼珠的個數(shù),比較磁力的大小,進一步豐富磁鐵各個部位磁力不同的證據(jù)。)
四、鐵粉 微觀演示,明晰磁力分布
(1) 出示鐵粉,比較實驗前后鐵粉的變化。
(2) 提問:中間部位有沒有磁力?吸的鐵粉多說明什么?中間吸的鐵粉少又說明什么?
(3) 小結引導,建構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回形針、鋼珠、鐵粉等不同的實驗材料,讓學生知道研究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利用鐵粉來檢驗條形磁鐵磁力大小,讓學生知道運用適當?shù)难芯糠椒ㄊ寡芯扛由钊?。?br>五、總結研討,建構概念
通過逐漸遞進的實驗研究,學生可能會提出“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等觀點。教師適時構建磁極概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多個證據(jù)的重要性。)
六、巧用方法,拓展延伸
回憶第1課中了解的多種形狀的磁鐵,那么蹄形磁鐵的磁力分布是什么樣的,怎樣找到蹄形磁鐵的磁極呢?
(設計意圖:通過本課學習的實驗方法,讓拓展活動能實際開展。)
【板書設計】
磁鐵的兩極
磁極 磁極
這是一份二年級下冊3.磁鐵的兩極公開課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下冊3.磁鐵的兩極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調動原有經(jīng)驗,聚焦研究主題,感官體驗力量,實驗檢測磁力,拓展延伸,方法應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下冊3.磁鐵的兩極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