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塞軍旅詩
綜合提升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1—2)題。(9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 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東③。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注 ①虜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東: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二句以“金”“鐵”飾“鞭”“驄”平添力度,“行子”意氣昂揚的英姿如在眼前。
B.頷聯(lián)緊承送別。“萬里外”展現(xiàn)出巨大的空間,“一杯中”回到別筵,極富開闔之力。
C.頸聯(lián)對比,連用地名盡顯意境之廣闊,使人聯(lián)想到安西與長安萬里之遙,歸鄉(xiāng)無望。
D.末句以看寶刀的動作,表現(xiàn)豪壯氣概,鼓勵友人昂揚奮發(fā)地踏上征途,盡掃愁緒。
2、此詩作為邊塞詩,有哪些典型特征?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試作說明。(6分)
答案
1、C解析 C項“對比”錯,“歸鄉(xiāng)無望”解讀不準確。
2、①內(nèi)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萬里外”表明友人到邊關建立功名。
②景物上:“金鞭”“鐵驄”“虜障”是赴邊關途中或是邊塞特有的景物。
③意境上:“對飛蓬”“萬里外”“燕支北”空闊遼遠,雄渾闊大。
④情感上:“看取寶刀雄”表達了激昂壯別、激勵友人立功異域的豪壯之情。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9分)
關 山 月
鮑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遼陽城①。
塞迥光初滿,風多暈更生。
征人望鄉(xiāng)思,戰(zhàn)馬聞鼙②驚。
朔風悲邊草,胡沙暗虜營。
霜凝匣中劍,風憊原上旌。
早晚謁金闕,不聞刁斗聲。
【注】①遼陽城:唐時邊防要地,戍卒很多。②鼙:古代軍中所擊的小鼓。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地一項是( )(3分)
A.一二句描寫了邊地遼陽城籠罩在一片月光中的景象,點明了具體的時間和地點。
B.三四句描寫因為邊地有風雨使月亮周圍生成月暈,表現(xiàn)了風凄月昏的慘淡景象。
C.五句直抒胸臆,用“望”描寫戍卒抬頭看天的動作,用“思”表達戍卒的思鄉(xiāng)之情。
D.最后兩句卒章顯志,詩人希望能建功立業(yè),在班師回朝時謁見天子,獲得獎賞。
4.詩歌的七到十句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寫了邊地怎樣的艱辛生活狀態(tài)?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
3、D (詩人發(fā)出的是對和平的呼喚,不是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4、①七、八句用比擬、襯托的手法表現(xiàn)邊地的荒寂悲涼和戍卒戍邊的艱辛。七句,用邊地草木的悲鳴來襯托北風的猛烈;八句,用沙暗虜營來襯托唐軍的艱辛。②九、十句,用夸張、比擬的手法描述戍邊征戰(zhàn)的困苦。詩人寫“佩劍凝霜”用的是夸張的手法,寫“旌旗疲憊”用的是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戍邊生活的艱辛和困苦。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5—6)題。(9分)
賀新郎·別茂嘉①十二弟
辛棄疾
綠樹聽鵜②,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③,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④、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棄疾族弟,時因事貶官。此詞乃詞人閑居瓢泉之作。②鵜:《離騷補注》說:“鵜、杜鵑實兩種?!雹垩嘌啵骸对娊?jīng)·鄴風》有《燕燕》詩,相傳為衛(wèi)莊公之妻莊姜送別衛(wèi)莊公之妾戴媯而作。④向河梁:指李陵送別蘇武歸漢。
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
A.開頭借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戚氣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以啼鳥只解春歸之恨來反襯人間恨事的悲痛,為下句轉(zhuǎn)入送別正題作了鋪墊。
C.詞中大量引述歷史故事,用簡練的語言鋪敘了古代的人間種種離情別恨。
D.結(jié)尾點題,將上文中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迅速地歸結(jié)到送別茂嘉的事。
6.簡要賞析“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答案】
5、B (“反襯”錯,這是典型的正襯手法。)
6、①此句化用了燕太子丹易水送別荊軻前往刺殺秦王的典故,渲染出一種慷慨激昂、沉重悲壯的氛圍。②借易水送別表達自己與族弟分別時內(nèi)心的沉痛與不舍。③借荊軻刺秦的失敗,抒發(fā)自己對族弟因事貶官的同情與悲慨以及自身壯志難酬的憤慨。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7—8)題。(9分)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①
李 綱②
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敵,索虜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牧③,倏忽長驅(qū)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④,從容頤指。 奇?zhèn)ィ′撬?,八千戈甲,結(jié)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shù)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⑤何曾專美。
【注】①淝上:淝水之濱,晉軍在此以少勝多擊敗前秦。②李綱:宋高宗時曾任宰相。③阿堅:指前秦皇帝苻堅。南牧:南侵。④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處畫:處理籌劃。⑤周雅:指《詩經(jīng)》“大雅”和“小雅”中贊頌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詩篇。
7.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天險難逾,人謀克敵”,指出了晉師擊敗前秦的兩個條件,即地利和人的謀劃。
B.“結(jié)陣當蛇豕”,寫晉師以八千兵力布陣對抗百萬敵軍,贊美了晉師戰(zhàn)力之強。
C.“夜聞數(shù)聲鳴鶴”,運用典故,巧妙地表現(xiàn)出百姓得知晉師將要到來時的欣喜之情。
D.“周雅何曾專美”,以反問形式,高度贊美晉師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8.李綱與辛棄疾同為主戰(zhàn)派,這首詞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7、C (“巧妙地表現(xiàn)出百姓得知晉師將要到來時的欣喜之情”錯,選項對典故的解讀有誤。從詞中來看,“夜聞數(shù)聲鳴鶴”說的是“風聲鶴唳”的典故,意為前秦軍隊潰敗,非常驚慌,聽到鶴鳴都以為是晉師追過來了。)
8、李綱以東晉以少勝多擊敗前秦的歷史,勸喻宋高宗積極抗金恢復中原,表現(xiàn)出必勝的信心。辛棄疾這幾句,以劉義隆草率北伐落敗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準備,不思收復中原,導致國土淪喪。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9分)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 甫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①。
【注】①嫖姚: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版我Α蓖柏庖Α保羧ゲ≡浴版我πN尽币粦?zhàn)成名。
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杜甫的邊塞詩寫得獨具特色,他的《前后出塞》共十四首。本詩以一個剛剛?cè)胛樾卤目谖牵瑪⑹隽顺稣麝P塞的軍營生活。
B.“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交代了入伍的時間、地點、出征的去向。敘寫了一個戰(zhàn)士早上報到,晚上就要隨隊伍向邊關開拔的經(jīng)歷。
C.“中天懸明月”至“壯士慘不驕”描寫了一輪明月高懸的夜晚,軍紀森嚴嚴明,將士們聽到悲笳陣陣,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倍感寂寥。
D.全詩寫景抒情層次井然,步步相生,有聲有色。故宋人劉辰翁贊云:“其時、其景、其情,真橫槊間意,復欲一語似此,千古不得?!?br>10.這首詩,勾畫出哪幾個軍旅生活的圖景,請結(jié)合詩句簡析。(6分)
【答案】
9、C (“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分析不當,根據(jù)詩句“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的意思“夜空中,高高懸掛朗朗明月,軍令森嚴,整個營地寂然無聲。幾聲悲咽的茄聲劃破長空,從軍壯士神情肅然,失去了往日驕縱之情”可以看出,詩句只是點出“出征的戰(zhàn)士肅然而生凄慘之感”,沒有對家鄉(xiāng)思念的表達。)
10、①日暮:傍晚行軍圖,寫出了軍隊生活的緊張多變,時間緊湊,體現(xiàn)軍隊氣勢凜然和莊嚴的行軍場面。②傍黑:沙地宿營圖,平坦的沙地上,整齊地排列著帳幕,行伍中的將領,正在召集自己屬下的士卒,不僅體現(xiàn)了千軍萬馬的氣勢,而且顯現(xiàn)出這支隊伍的整備有素。③月夜:月夜靜營圖,明月高懸,萬籟俱寂,軍中軍紀嚴明,軍容壯闊。忽而悲咽的笳聲劃破夜空,使戍邊的戰(zhàn)士肅然而升悲涼之感。
題材特征
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
常見標志
①標題中往往有“行”“軍”“征”“塞”“戍”等與軍旅有關的字。
②常見意象:自然景物類(黃沙、秋月、大漠、孤城、邊關、雨雪、風沙等),地理區(qū)域類(塞外、雁門、玉門關、黃河、陰山、樓蘭、薊北等),戰(zhàn)事器具類(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戰(zhàn)馬等),樂曲類(《梅花落》《折楊柳》《關山月》《陽關三疊》《渭城曲》等),人物類(戍卒、將帥、胡人、單于等)。
內(nèi)容情感
①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名的壯志豪情。
②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
③雄奇瑰麗、奇異獨特的邊塞風光。
④征人思鄉(xiāng)、閨婦盼歸的兩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戰(zhàn)情緒,凄厲沉痛的反戰(zhàn)思考。
⑥對和平安寧的邊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來的喜悅。
常用手法
①修辭方面:主要有夸張、對比、互文、用典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側(cè)面烘托、動作肖像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
③意境的營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虛實結(jié)合。等。
這是一份8邊塞詩 教案-2022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詩歌鑒賞),共1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經(jīng)典誦讀,2018年全國II卷,詩歌翻譯,提升訓練,課堂總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二輪復習:托物言志詩專練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四句描寫白蓮的清雅風姿,六句描寫白蓮的孤獨情態(tài),八句轉(zhuǎn)寫對白蓮命運的關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二輪復習:送別懷人詩專練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