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進一步探究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能清楚地表述兩個量成反比例或不成反比例的理由。
2、利用反比例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抽象、概括能力。
【學習重點】利用反比例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能清楚地表述兩個量成反比例或不成反比例的理由。
【學法指導】
1.自學課本第47頁試一試,通過思考、合作、交流,學會解決問題。
2.針對自主學習中找出的疑惑點,課上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
【課前熱身】
1.(自學課本P47頁試一試)
2.想一想,填一填
(1)單價=( ),數(shù)量=( ),總價=( )。
(2)如果兩個量相關聯(lián),并且它們的( )一定,這兩個量就成反比例。
【自主學習】(觀察,思考,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1、買蘋果定的總錢數(shù)一定,蘋果的單價與數(shù)量成反比例嗎?
(1)我來列個表格,假設買蘋果的總錢數(shù)為( )元。
(2)把表格填完整。
(3)在表中,( )和( )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買蘋果定的總錢數(shù)一定,也就是它們的( )一定,所以它們成反比例。
2、奇思讀一本書,已讀的頁數(shù)與剩下的頁數(shù)的情況如下:
(1)觀察:表中有( )和( )這兩個量。
(2)結(jié)論:這兩個量的( )一定,所以,它們( )反比例。
【合作探究】(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聯(lián)系上述兩道題歸納總結(jié))
1、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首先( ),然后( ),最后( )。
2、舉一個成反比例的例子,小組交流。
成反比例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填空。
(1)=本數(shù)(一定),書的總價和單價成( )比例;=單價(一定),書的總價和本數(shù)成( )比例;單價×本數(shù)=書的總價(一定),書的單價和本數(shù)成( )比例。
(2)=c,當b是不變量時,a和c成( )比例。
(3)從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時間和速度成( )比例。
2、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1)小紅有20本練習本,用完的本數(shù)與剩下的本數(shù)。( )
(2)食堂購進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用煤量與用的天數(shù)。( )
(3)長方形的周長一定,它的長和寬。( )
(4)長方體的體積一定,底面積與高。( )
3、把32本圖書分給小朋友們,每人分到的本數(shù)和人數(shù)如下表。
(1)上表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用X表示人數(shù),用y表示每人分到的本數(shù),寫出它們的關系式。
4、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作業(yè)數(shù)量一定,完成的與沒有完成的。
圓柱的體積一定,底面積和高。
(3)一本書的總字數(shù)一定,每頁的字數(shù)和頁數(shù)。單價
數(shù)量
總價
已讀的頁數(shù)
1
2
3
4
……
剩下的頁數(shù)
79
78
77
76
……
人數(shù)
2
4
8
16
本數(shù)
16
8
4
2
這是一份小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舊知鋪墊,自主學習,鞏固練習,課堂檢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二 比例比例的應用學案及答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準備,導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學案設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法指導,合作探究,學以致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