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下面:左圖實線為等壓線,虛線為近地面風向軌跡,④是穩(wěn)定風向;右圖是④處各種受力的示意圖,F(xiàn)4是風向。完成下列各題。
1.上面圖中④地風向,正確的是( )
A.西南風B.東北風C.東南風D.西北風
2.關于右圖中各箭頭說法正確的是( )
①F1從高壓指向低壓,垂直等壓線,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②F3是摩擦力,它不影響風速,只影響風向
③F2是地轉(zhuǎn)偏向力,它影響風向,也影響風速④該地風向向右偏轉(zhuǎn),位于北半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下列各風向示意圖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A.B.C.D.
下圖為某時段全球部分氣壓帶、風帶緯度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下列有關甲、乙兩氣壓帶所處位置及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氣壓帶位于南半球,成因為熱力原因
B.甲氣壓帶位于北半球,成因為動力原因
C.乙氣壓帶位于南半球,成因為動力原因
D.乙氣壓帶位于北半球,成因為熱力原因
5.此時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下圖為某氣壓帶所處位置及氣流運動狀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6.該氣壓帶為
A.赤道低氣壓帶B.副熱帶高氣壓帶C.副極地低氣壓帶D.極地高氣壓帶
7.此時,M地盛行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讀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及移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8.甲地( )
A.冬季吹西北風B.冬季吹西南風
C.夏季吹西北風D.夏季吹西南風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冬至至春分甲地風力增大B.春分至夏至甲地風力增大
C.夏至至秋分甲地風力減小D.秋分至冬至甲地風力增大
下圖為“全球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圖中①處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
A.多上升氣流B.多下沉氣流
C.多氣旋控制D.寒流影響
11.圖中②處的盛行風向是 ( )
A.西北風B.西南風C.東北風D.東南風
讀北半球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題。
12.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風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風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讀亞洲某月季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關于圖中A、B、C三種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此時可能為1月份B.三種風都是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導致的
C.受三種風影響的地區(qū),都易出現(xiàn)降水D.B風是C風越過赤道后偏轉(zhuǎn)而形成的
15.圖示季節(jié)( )
A.亞歐大陸上被印度低壓控制B.亞歐大陸上的溫度低于同緯度海洋
C.亞洲東部地區(qū)低溫少雨D.全球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南
二、綜合題
16.讀“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中注出各風帶的風向箭頭,并把氣壓帶或風帶的名稱填在下面: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從大氣運動與降水的關系來看,空氣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則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斷上圖中降水較多的氣壓帶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7.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為______ (1或7)月氣壓分布狀況。
(2)A氣壓中心的名稱是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處盛行________風,D處盛行______風。
(4)夏季,D處盛行______風,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示季節(jié),下列說法可信的是______。
①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②學校的石榴花盛開
③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臺風活動頻繁 ④從大西洋駛入地中海的輪船順風順水
⑤巴西高原的熱帶草原一片枯黃
⑥南極科考隊正進行開展南極地區(qū)天文學、冰川學、測繪學、地球物理等多學科綜合科學考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參考答案
【答案】1.A 2.C
【解析】1.圖中④風向與等壓線呈一定角度,為近地面的風向,根據(jù)左上角的指向標可判斷出風向為西南風,故A項正確。故選A。
2.圖中F1從高壓指向低壓,垂直等壓線,是水平氣壓梯度力,故①正確;F3是摩擦力,它影響風速,也影響風向,故②錯誤;F2是地轉(zhuǎn)偏向力,它只影響風向,不影響風速,故③錯誤;該地風向向右偏轉(zhuǎn),說明位于北半球,故④正確。結合選項,故選C。
【答案】3.C
【解析】高空氣壓較低,近地面氣壓較高,AB選項應表示高空等壓面(且B選項應表示北半球高空等壓面),AB錯;南半球受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近地面水平氣流應向左偏轉(zhuǎn),風向最終與等壓線斜交,C正確;D選項表示北半球近地面等壓面以及水平氣流運動情況,D錯。故選C。
【答案】4.C 5.A
【解析】4.根據(jù)圖示的西北風風向和緯度信息可知,該圖示意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西風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甲、乙兩氣壓帶分別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均由動力原因形成。ABD錯誤,C正確。故選:C。
5.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甲氣壓帶位于南回歸線以南,此時氣壓帶、風帶南移,為北半球的冬季。4月為北半球春季,7月為北半球夏季,10月為北半球秋季,1月為北半球冬季。BCD錯誤,A正確,故選:A。
【答案】6.A 7.B
【解析】6.根據(jù)圖示氣壓帶緯度位置,該氣壓帶為赤道低氣壓帶,位于赤道附近,A對。副熱帶高氣壓帶分布在30°緯線附近,B錯。副極地低氣壓帶分布在60°緯線附近,C錯。極地高氣壓帶分布在兩極地區(qū),D錯。
7.結合緯度,M地位于北半球東北信風帶,此時,M地盛行東北風,B對。信風帶,風向沒有季節(jié)變化,A、C、D錯。
【答案】8.B 9.D
【解析】8.據(jù)圖可知,冬季甲地在西風帶的控制下,盛行西南風,夏季甲地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氣流下沉。故選B。
9.秋分至冬至期間,甲地逐漸受西風帶控制,因此風力逐漸增大。故選D。
【答案】10.B 11.A
【解析】10.讀圖,根據(jù)圖示的緯度,結合氣壓帶、風帶分布規(guī)律可知,圖中①處對應的是30°N附近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受其影響降水偏少,A錯誤,B正確;氣旋控制區(qū)是多雨區(qū),C錯誤;寒流影響導致沙漠延伸到西海岸,不是降水量少的主要因素,D錯誤。故選B。
11.讀圖,根據(jù)緯度可知,圖中②處位于40°S~60°S,位于南半球的西風帶范圍內(nèi),盛行風向是西北風。故選A。
【答案】12.C 13.C
【解析】12.材料信息表明,圖示區(qū)域為北半球,在地轉(zhuǎn)偏向力作用下,風向順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轉(zhuǎn)而成。根據(jù)圖中等壓線的數(shù)值和形態(tài)判斷,圖中①處水平氣壓梯度力應由東南指向東北,而圖中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大致相反,因此不正確,排除A;讀圖可知,圖中②地位于低氣壓中心,氣流應輻合上升,而圖中風向指向氣旋中心外面,因此不正確,排除B;圖中③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東,在地轉(zhuǎn)偏向力作用下右偏一個銳角,應形成西北風,與圖中風向吻合,C正確;圖中④處水平氣壓梯度力應由西北指向東南,而圖中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的夾角大于90°,風大致由低氣壓吹向高氣壓,因此不正確,排除D。故選C。
13.風力主要取決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在等壓線圖中,等壓線的疏密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小,等壓線越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讀圖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四處中③處等壓線最為密集,因此當?shù)厮綒鈮禾荻攘ψ畲螅虼孙L力最大,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
【答案】14.D 15.A
【解析】14.圖中A,B,C三種風分別是東南季風、西南季風、東南信風,其中,東南信風常年存在,東南季風是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導致的;東南信風影響的地區(qū),一般不易出現(xiàn)降水;西南季風是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后偏轉(zhuǎn)而形成的。B、C錯誤,D正確。圖中風由海洋吹向陸地,說明亞歐大陸受低壓控制,應為夏季;1月份代表北半球冬季,A錯誤。故選D。
15.圖中東亞和南亞盛行偏南風,說明海洋氣壓高于陸地氣壓,亞歐大陸上被印度低壓控制,A正確。北半球陸地形成低壓,北半球為夏季。亞歐大陸上的溫度高于同緯度海洋;亞洲東部地區(qū)高溫多雨;全球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北。B、C、D錯誤。故選A。
16.【答案】(1)信風帶 副熱帶高壓帶 西風帶
(2)赤道低壓帶 副極地低壓帶
【解析】(1)風向主要從高壓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處于低緯度地區(qū),介于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是信風帶;C位于副熱帶地區(qū),氣體以下調(diào)為主,是副熱帶高壓帶;D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處于中緯度地區(qū),是西風帶。
(2)根據(jù)題意可知,空氣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則不易形成降水。赤道低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垂直氣流都以上升運動為主,故降水較多。
17.【答案】(1)1
(2)亞洲高壓(或蒙古高壓) 冬季大陸溫度低
(3)西北 東北
(4)西南 夏季,隨著氣壓帶、風帶的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后,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右偏轉(zhuǎn)成西南風
(5)C
【解析】(1)據(jù)圖可知,該季節(jié)亞歐大陸形成高氣壓中心,東部的太平洋形成低氣壓中心,可判斷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
(2)據(jù)圖可知,A是位于亞歐大陸的亞洲高壓,又叫蒙古高壓,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陸氣溫低,盛行下沉氣流,形成高壓。
(3)據(jù)圖可知,C位于亞洲東部地區(qū),D位于亞洲南部地區(qū),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冬季C處吹西北風,D處吹東北風。
(4)夏季,亞歐大陸形成低氣壓中心,受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D處盛行西南風,是有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受向右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形成。
(5)據(jù)上題分析可知,該季節(jié)為北半球冬季。北方下雪,①正確;石榴花開在夏季,臺風多盛行在夏秋季節(jié),②③錯誤;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風帶影響,實際風向為西南風,從大西洋駛入地中海的輪船順風順水,④正確;巴西高原在南半球,此時一片繁茂,⑤錯誤;南半球為夏季,南極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南極科考隊正進行開展南極地區(qū)天文學、冰川學、測繪學、地球物理等多學科綜合科學考察,⑥正確。故選C。

相關試卷

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優(yōu)秀練習:

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優(yōu)秀練習,文件包含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和移動作業(yè)案教師版docx、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和移動作業(yè)案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時作業(yè):

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時作業(yè),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后測評,共11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地理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精品課后練習題

地理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精品課后練習題

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后復習題

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后復習題

湘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達標測試

湘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達標測試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時訓練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時訓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電子課本

第一節(jié)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

版本: 湘教版 (2019)

年級: 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