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認識星座【教材簡析】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4課。從本節(jié)課開始,教材通過兩課時開展對星座的學習和認識。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初步了解星座,并通過北斗七星模型的建立,去客觀真實地了解星座并建立星座的正確概念。聚焦部分通過提問,調查學生對星座的前概念和原認知。學生的星座概念很多是通過神話故事,動畫作品,星座運勢等非正式的學習渠道,缺乏科學性。探索部分分為兩個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初步了解星座。通過介紹星座的由來,強調星座是人類認識星空的產物,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僅此而已。二是建一個星座模型。將小球用長短不同的細線懸吊在一些特定的位置,通過照射投影出北斗七星的樣子。但隨著照射角度的變化,七顆星星投影組成的圖案也隨之變化。通過不同角度的觀察,研討分析觀察結果的成因,通過這樣的模型讓學生了解到星座只是不同遠近互不相干的一些星星在夜空的組成的圖案而已,并非神話傳說中的神仙或動物的塑像,更不能決定人的命運,建立起星座的客觀認知。拓展部分引入了光年這個科學詞匯,并一一介紹了北斗七星七顆恒星與地球的距離,給學生帶來震撼的同時,使得學生對宇宙的空間產生新的認識。【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雖不是學生初次聽說星座這個詞匯,但學生對于星座的認知往往受到現實生活中一些錯誤概念的影響,需要教師通過引導,為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同時,星座的知識已跳脫太陽系,來到了更廣闊的宇宙空間。學生需要發(fā)揮更充足的空間想象能力,讓自己逐步從平面走向立體,從模型走向宇宙空間,建立起正確的星座概念。【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科學探究目標]制作星座模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釋。[科學態(tài)度目標]1.認識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培養(yǎng)對天文方面的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會越來越多。【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星座模型,建立星座的正確概念認知。[難點]對星座模型不同視角的觀察結果,進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釋。【教學準備】[教師]班級記錄表。[小組]紙板、細線、橡皮泥、手電筒、記錄單等。【教學過程】一、聚焦:(預設5分鐘)1.談話:你知道哪些有關星座的知識?是如何知道的?學生暢談對對星座的了解。教師課件出示:為了方便辨認,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出不同的區(qū)域。根據形態(tài)想象成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他們命名。天空中這些被人們分成的許多區(qū)域就稱為星座。2.板書課題:認識星座。二、探索和研討:(預設30分鐘)[材料準備:紙板、細線、橡皮泥、手電筒、記錄單等](一)認識星座1.教師課件出示:為了方便辨認,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qū)域。根據形態(tài)想象成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他們命名。天空中這些被人們分成的許多區(qū)域就稱為星座。2.展示全天88星座圖:不同的國家一開始對星座的劃分有所不同,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統(tǒng)一將全天星空劃分為88個星座。3.小結:星座是人類認識星空的產物,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并非什么神話傳說中所謂的神仙或其他動物的塑像,更不能決定人的命運等。(二)建一個星座模型1.課件展示:北半球天空最重要的星象之一:北斗七星2.建立北斗七星模型1)模型制作:找一張邊長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紙板,按圖所示打上7個小孔。在1~7號小孔上分別掛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長的細線,并在細線下端掛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2)投影觀察:將模型懸掛,用手電筒從不同的角度照射,投下一組影子,并將多組投影記錄下來。3)說一說你的發(fā)現。(預設:不同角度投影的結果不同,當手電筒從正面照射時,投影的結果正好是北斗七星的勺子形)(三)研討1.研討問題1:我們畫下來的星座圖像相同嗎?為什么會不同呢?學生將不同視角的投影結果匯總,比較各個投影圖像的區(qū)別,討論產生區(qū)別的原因。(預設:不同角度產生的投影結果各不相同,有些小球影子靠得更近了,有些小球的影子離得更遠了。這是因為視角的不同而產生的變化。)2.研討問題2:哪一個圖像和北斗七星的形狀相同?(預設:當模型按設計圖擺放,并從正面照射時,橡皮泥小球的影子構成了一個北斗七星的勺子形。)教師補充,這個角度正是從地球看過去的角度。3.研討問題3: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動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我們對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學生暢言自己對星座新的認知。教師補充:在用投影機的光從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時,我們看到的七顆星組成的不同圖形,就如同我們坐在宇宙飛船上,繞這七顆星轉動一周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三、拓展(預設:3分鐘)1.認識距離單位“光年”:北斗七星的七顆星分布在距離我們幾十到一百多光年遠的宇宙空間里。光年:光年是一個長度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之間的距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光速大約是30萬千米/秒,那么一光年大約是94600億千米。2.了解北斗七星中七顆恒星距離地球的實際距離。搖光距離地球約101光年,開陽距離地球約78光年,玉衡距離地球約81光年,天權距離地球約81光年,天璣距離地球約84光年,天樞距離地球約124光年,天璇距離地球約79光年。四、課堂小結(預設:2分鐘)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的星座的由來,了解了星座的形成。一個星座實際是由遠近不同、沒有關聯的恒星在天空中組成的視覺圖像而已。星座是人類認識星空的產物,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并非什么神話傳說中所謂的神仙或其他動物的塑像,更不能決定人的命運。【教學后記】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4.認識星座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4.認識星座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1.太陽系大家庭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1.太陽系大家庭教案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后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2.八顆行星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2.八顆行星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后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2021學年6.浩瀚的宇宙教案設計

2021學年6.浩瀚的宇宙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7.探索宇宙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7.探索宇宙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4.認識星座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4.認識星座教案

科學4.認識星座教案

科學4.認識星座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4. 認識星座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六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