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周圍的植物》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土壤與動植物》中的第1課時。內(nèi)容屬于生命科學領域, 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是圍繞生命體的基本特征來設計的,以學生能接受的程度來組織學習活動。觀察、比較是本單元的主要技能,按照一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學生通過經(jīng)歷:提問——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探究過程;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學習科學知識;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形成探究能力。目錄能呈現(xiàn)教材主要內(nèi)容,主題圖和文字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單元內(nèi)容以科學概念、科學探究和科學態(tài)度三大主線并行發(fā)展的方式進行。
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動準備,選擇學生熟悉的有顯著特點的植物,通過觀察,幫助學生認識周圍常見的植物及生長環(huán)境,增加對植物的感性認識。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一說一說它們的名稱,找一找它們的特征。通過對身邊植物的分析,能準確的說出名稱,知道菠菜、柳樹等都是植物,植物屬于生物。二我們這樣認植物。由于不同的植物特點不同,學會通過看花認植物、看葉認植物、看莖認植物。三說一說,植物生長在哪里。發(fā)現(xiàn)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有的生長在陸地上,有的生長在水里等等。四它們有什么不同?比較相似的植物的區(qū)別,引領學生進行細致觀察,深入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拓展活動,到田野里看一看,認識更多的植物。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產(chǎn)生情感體驗。在生活中懂得“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huán)境”。
【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一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guī)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以及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文、數(shù)學的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diào)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nèi)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diào)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什么是植物,并能認識生活中的常見植物。
2.觀察、比較植物的異同,了解辨別植物的方法。
科學探究目標:
能對植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并能用圖和文字表達觀察結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愿意合作交流,能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難點】
知道我們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生長環(huán)境;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常見植物。
【教學準備】
[PPT 2出示] 學生準備: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蓚€謎語,看誰能最快的猜出答案。
[PPT 3出示]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荷花)
[PPT 4出示]一物長得真奇怪,腰里長出胡子來,撥開胡子看一看,露出牙齒一排排。
(玉米)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認識常見的植物。
1.說說你還認識哪些植物(可以說名稱,猜謎語,也可以描述外形),師生交流。小組內(nèi)互相介紹一下自己帶來的植物或圖片,說清楚植物的名字和特點。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熟悉的植物名稱及特點。(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能從植物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進行描述,老師及時評價。)
2. [PPT 5出示]認識常見的植物。
課件出示常見的植物,說一說它們的名稱,找一找它們的特征。
師:出示學校內(nèi)各種植物的圖片,讓學生找一找照片中認識的植物。
老師及時評價、鼓勵。
3. 除了圖片中認識的植物外,有沒有不認識的植物?再讓學生找一找。
老師提出問題:你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名字,但為什么能確定它是植物呢?讓學生說一說。(本環(huán)節(jié)讓孩子認識到不同的植物有一些相同的特點。)
老師提示學生,可以和認識的植物進行對比。(課件出示四種常見植物:柳樹、月季花、狗尾巴草、大蔥)老師根據(jù)學生總結的內(nèi)容及時板書(因為是一年級的孩子,考慮到識字量較少,所以板書盡量用圖片表示。)
4.總結:[PPT 6出示] 我們周圍常見的大部分植物都有以下共同點:有根、莖、葉、花、種子,大都生長在土壤里,所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植物。
活動二:探究辨別植物的方法。
(一)看花認植物。
1.提出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通過什么方法認識不同的植物?
2.學生交流。
3. [PPT 7出示]桃花、梨花圖片。
師:春天到了,有的植物等不及長樹葉就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來裝扮春天,同學們認識這兩種植物嗎?
生:交流、討論。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善于觀察是一種重要的探究方法。這兩種植物花的顏色是不同的,粉紅色的是桃花,白色的是梨花。
4.總結方法:[PPT 7出示]看花認植物。
5.聯(lián)系生活: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植物花的特點?
(二)看葉認植物。
1.提出問題:有些植物不開花,只長葉我們該怎么分辨呢?
2. [PPT8出示]松樹、柏樹圖片。
3.比較兩種葉片,看看它們的區(qū)別。
4.集體討論交流:葉子像針的是松樹,葉子像鱗片的是柏樹。
5.總結方法:看葉認植物。
6.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生活中你知道的植物葉子的特點。
(三)看莖認植物。
1.提出問題:還可以通過什么認識植物呢?
2. [PPT 9出示]圖片:青桐樹和猴面包樹。
3.比較兩種植物的不同之處。
4.交流:青桐的莖是綠色的,表面光滑;猴面包樹的莖很粗壯,表面粗糙。
5.總結方法:看莖認植物。
6.拓展:[PPT 10出示]比較竹子和白樺樹的區(qū)別。
(四)探究技能[PPT 11出示]
1.什么是比較:了解松樹的葉和柏樹的葉的相同和不同,這就是在比較。
2.比較在實際中的應用。
活動三:了解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
1.我們認識了植物的樣子,知道了它們的名字,你知道它們生長在哪里嗎?
2.[PPT 12出示],說一說這些植物分別生活在哪里。
3.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
4. [PPT 13出示]總結:不同的植物生活環(huán)境也不相同。
活動四:比較芫荽和芹菜的不同。
1.出示圖片[PPT 14出示]。課件出示芹菜和芫荽,活動要求。
師:認識這兩種植物嗎?
老師揭曉答案,它們分別是芹菜和芫荽。每個小組分發(fā)一株芹菜和芫荽,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并提問:我們可以利用哪些感覺器官來分辨它們的不同?
2.小組活動合作探究。
師:可以利用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鼻子聞一聞、嘴巴嘗一嘗。
老師繼續(xù)問,用眼睛看能看到什么?怎么看?用小手摸一摸可以摸出什么?怎么摸?鼻子聞一聞可以聞出什么?可以怎么聞?(強調(diào)必須保證所辨認的植物是安全的、衛(wèi)生的前提下,才能嘗一嘗、聞一聞、摸一摸。一定要注意安全。)
3. [PPT 14出示]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植株大小、葉子形狀、根、氣味、味道等方面進行比較。
總結:芹菜植株較大,芫荽植株較??;芹菜根較大,芫荽的主根細;芹菜葉柄細長,芫荽葉柄較短;芹菜的莖內(nèi)有纖維且較粗,芫荽無纖維;芫荽有強烈的香氣等。
三、課后拓展[PPT 15出示]
老師總結:除了課上學習到的植物,世界上還有三十多萬種植物,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植物,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到田野里看一看,認識更多的植物。
【板書設計】
我們周圍的植物
1.看花認植物
2.看葉認植物 比較
3.看莖認植物
不同的植物生活環(huán)境不同。
這是一份小學第四單元 土壤與動植物11 我們周圍的植物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題導入,探究新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青島版 (五四制2017)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地球和地表11 地球引力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器材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青島版 (五四制2017)第四單元 動物與環(huán)境11 動物的皮膚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重 難 點,器材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