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結(jié)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
2、能用自選單位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
4、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能表示簡單的分數(shù)。
計劃課時:6課時
什么是面積教案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四對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體或圖形,直觀說明面積的含義。
2、通過觀察和直接對比容易得出誰大誰小。教學中還可以鼓勵學生舉例說明身邊物體的表面或圖形面積的大小,豐富學生對面積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面積的含義。
2、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授
1、比一比:
(1)學生自己自己閱讀課文;
(2)同桌互相說一說;
(3)指名匯報,什么叫面積?
(4)集體讀兩次:物體的表面或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比一比:哪個圖形的面積大?(把附頁2中的圖5剪下)
我先用硬幣擺一擺,再數(shù)一數(shù)。
我可以剪一剪,拼一拼。
我先畫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
(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單純依靠觀察和直接對比難以判斷,學生需要尋找其它的比較手段。教材中提供了三種辦法,不僅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其中擺硬幣或畫格子的辦法所蘊含的思想,為后繼學習面積的度量奠定了基礎。)
3、畫一畫
在下面的方格里畫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
三、練一練
1、下面方格中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2、說一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小。并指出周長,用彩筆描出來。
3、說一說每種顏色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4、這兩個圖案哪個面積大?
四、小結(jié)
教學后記:學生通過身邊的事例,以及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剪一剪等活動,正確理解面積的概念。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什么是面積教案及反思,共9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什么是面積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分析,學情分析,教具學具,課堂教學過程結(jié)構(gòu)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什么是面積優(yōu)質(zhì)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課題,導入新課,動手操作,合作探究,鞏固練習,深化提升,課堂總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