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夠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把握意象所蘊含的深刻含義,了解李白詩作的豪放風格。
2、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品味詩歌語言,簡單學習詩歌鑒賞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詩人送別友人的真摯而復雜的感情,樹立積極向上的正確友情觀。
教學重點難點:1.把握詩歌傳統(tǒng)意象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2.理解李白這首送別詩的特色。
課前幾分鐘讀李白送別詩幾首
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學過李白寫的詩嗎?(預設:《靜夜思》《贈汪倫》《望廬山瀑布》)請大家齊讀《贈汪倫》,想一想: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汪倫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的一生,朋友遍天下。他有許多送別詩,今天,我們又將學習李白的另一首送別詩《送友人》。
新課教學
初讀感知
1、齊讀《送友人》,正音,理解詩題。
2、讀了這首詩,那你讀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預設:孤獨、傷感、失落)
問題引領,分析研討
1、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孤蓬萬里征)
2、為什么說“孤蓬萬里征”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很孤獨呢?(孤蓬)
3、你們知道蓬草嗎?這是一種很小很輕的草,隨風飄飛,古人總喜歡用“征蓬”來象征天涯游子。
4、為什么詩人在“蓬”前面用了一個“孤”字?(更加突出孤獨)
5、請問是詩人孤獨?(即將遠征的朋友孤獨,朋友還未遠征,可李白就已擔憂,說明他對友情非常珍視)
6、“孤蓬”是一種事物,那這首詩中還寫了哪些事物?你可以找出來嗎?(預設: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班馬)
7、詩人是如何來描繪青山白水的?(預設: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8、“橫”寫出了青山什么特點?(連綿、靜態(tài)美)那“繞”呢,寫出了流水什么特點呢?(動態(tài)美)(你知道其他古詩句中用字用得特別好的例子嗎?預設“春風又綠江南岸”我這里也有兩例,出示PPT: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9、雖是別離,可全不見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反而給人以色彩明麗、節(jié)奏明快的感覺。詩人又是怎樣來描繪浮云落日這美景的呢?(預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與落日,本是兩種自然景觀,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嗎?有什么作用呢?(預設:比喻,天空中的浮云隨風漂浮,好像友人即將遠行,行蹤不定。夕陽徐徐而下,不忍離去,就好像此時的詩人舍不得又友人的離去。所以這首詩詩人借浮云和落日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10、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詩人又是怎樣與友人作這最后一別的呢?(預設: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大家想一想:詩人當時對友人說什么了嗎?(預設:說了,要珍重,后會有期!沒有說,只寫了馬兒蕭蕭長鳴)此時無聲勝有聲,不需要太多的話語,一次次灑脫的揮手告別,包含著詩人對友人最誠摯的祝福。)
11、無論是青山流水還是浮云落日,無論是孤蓬飄飛還是班馬嘶鳴,這些事物在古詩里面,我們稱之為“意象”。那你知道什么叫意象嗎?(簡單介紹“意象”“意境”的概念)
12、其實,古人特別喜歡借助意象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兩句詩不知大家聽說過嗎?(出示PPT: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你可以說出這兩句詩中的意象嗎?)
13、(出示PPT)背景鏈接:這首詩寫于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左右。李白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東游。那時的李白漫游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所謂志同道合,天涯難遇一知己,為了實現(xiàn)自己與朋友的理想,所以縱然有萬般的不舍還是蕭灑的揮別。)
14、此景此情,蕭蕭馬鳴,浮云落日,略顯惆悵與感傷,可完全不會感到灰心頹廢。這就是李白,樂觀豁達,豪放灑脫的李白。
反復誦讀古詩:齊讀,分角色讀,指名讀,注意朗讀時的重音、停頓及語氣。
15、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來源:學.科.網]
拓展延伸:賞析《送元二使安西》(機動安排)[來源:學+科+網]
我們了解了以《送友人》為代表的李白的送別詩豪放灑脫的風格,下面來看看王維的 《送元二使安西》,找一找意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結束語:李白的一生,風流倜儻,豪邁灑脫,明月相伴,美酒相隨,朋友遍天下,詩作傳古今,我們在八年級下學期還將會學習他的《渡荊門送別》,在那里我們會再一次與他相約。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這是一份語文八年級下冊送友人教學設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送友人教學設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導入,整體感知,研讀賞析,拓展延伸,課后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送友人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美讀悟情感,繪圖背誦古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