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閱讀教學和既有寫作積累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2、寫作實踐,指導學生在寫作時從生活中選材,圍繞中心選材,并努力做到真實、新穎。
一、學會圍繞中心(主題、主旨)選材
作者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在文中的集中體現(xiàn),它是一篇文章的靈魂。
所謂“材料”,就是作者為了某一寫作目的從生活中搜集,攝取并寫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實或論據(jù)。
(做生活有心人) 從 生 活 中 尋 找
2.親眼所見 親耳所聞
(做閱讀有心人) 從 閱讀 中 挖掘
典型的形象及經(jīng)典的情感寄托與描寫
直接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經(jīng)歷,包括各類人、事、景、物等。作者對這類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運用于寫作時得心應手,更便于表達真情實感。例如《秋天的懷念》一文中,史鐵生寫自己雙腿殘疾后種種暴怒無常的行為,寫母親的體諒、寬容、默默忍受乃至發(fā)病離世,都取材于自己的真實生活經(jīng)歷。這種經(jīng)歷與體驗刻骨銘心,所以寫得格外真切,讀來催人淚下。間接材料,來自他人敘述、書報雜志、影視節(jié)目、博客空間等。這類材料面廣樣雜,有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例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寫于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閱讀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藝術地構思并呈現(xiàn)了客人對貝多芬的一次訪問,成功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內(nèi)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所選皆為間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豐滿,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都是寫作所需要的。
一、直接材料與間接材料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從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觀察。法國作家莫泊桑初學寫作時,一次想把聽來的幾個故事寫成小說,就去請教老師福樓拜,福樓拜聽后,勸他不要寫聽的故事,出去轉轉,把所見所聞記下來?!敖窈?,當你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就描寫這個廠的守門人,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守門人的身材、姿態(tài)、面貌、衣著及全部精神、本質(zhì)都表現(xiàn)出來,讓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農(nóng)民、馬車夫或其他任何守門人混同起來?!鄙朴谟^察生活,才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素材。其次,要用心感悟。莫懷戚與家人散步,在這樣一件尋常生活小事中,體會到肩頭的責任和使命感;冰心凝視雨中荷葉護蓮,感悟到母愛的無私偉大;泰戈爾由金色花,聯(lián)想到母愛的圣潔與人類天性的美好。用心感悟,就是在對生活的體驗中,發(fā)現(xiàn)人、事、景、物蘊含的深意,獲得啟迪。再次,要學會篩選。身邊的人誰更有特點?哪件事最使你難忘?生活的地方哪處風景最獨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東西很多,要在腦海中過濾,從中選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觸動心靈的片段寫進文章,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例如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感覺,捕捉魯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包括日常起居、會見朋友、與家人相處等,以多個片段的形式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個真實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魯迅形象。
2.注意材料的真實與新穎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需要通過材料支撐與表現(xiàn)。圍繞中心選材,就要選取最能突出中心的典型材料,果斷舍棄與中心無關的材料。例如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選取修改文章、送客、復信等事,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則從作文與做人兩方面取材表現(xiàn)其嚴于律己的品質(zhì),選材很好地突出了中心。文章的中心決定著材料的取舍,也決定著詳略的安排,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要詳寫,對表現(xiàn)中心起輔助作用的材料應略寫。如魏巍《我的老師》,文章共寫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從“面”上略寫;后兩件事,給“我”印象最深,也最能表現(xiàn)老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思念與依戀,從“點”上詳寫。點面結合,有詳有略,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文章結構疏密有致。此外,圍繞中心選材,還要注意材料使用的切入角度,明代畫家董其昌說:“山行見奇樹,須四面取之,樹有左看不入畫,而右看入畫者;前后亦爾?!比〔娜氘嬋绱耍x材成文亦然。
中學生寫作,取材強調(diào)親歷,以突出真實性,道聽途說或無中生有,多催生虛情假意,并讓寫作變成一種粗制濫造。取材新穎,要做到選別人未選,寫別人未寫,或者就平常素材翻出新意,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悟。例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自己小時候一次冒險爬懸崖受困最終在父親的鼓勵下成功脫險的經(jīng)歷,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寫事小,也并非新奇,但以小見大,感悟深刻,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
四、注意材料的真實與新穎
練習:請根據(jù)《阿長與》的內(nèi)容,思考下面的材料與中心關系的密切關系,以及作者相應的詳略安排是否合適。
中心:阿長不無愚昧、可笑之處,但她對“我”的無私關懷,讓“我”永遠感念
材料:1、阿長名字的由來;2、阿長喜歡切切察察;3、阿長睡覺擺“大”字;4、阿長正月初一早晨讓“我”吃福橘;5、阿長講“長毛”的故事;6、阿長為“我”買《山海經(jīng)》
要圍繞中心,圍繞著主旨選材。表現(xiàn)中心的主要材料要有用、典型、新穎、具體,這是文章的主要構成部分,輔助材料要適當選取,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回家路上“糟了,沒帶傘,這該怎么回家啊?!苯虒W樓門外,無數(shù)雨珠自上而下墜落,砸在瀝青地面上,自中心向外迸裂,形成一個個類似于環(huán)形的小水圈,轉瞬即逝。真是的,平白無故下什么雨。我向來不喜雨,突然襲來的雨總是會讓人措手不及。有些煩悶地看著一個個被家長接走的同學,我呆站在大廳,最終是向英語辦公室的老師借了把傘,才走上回家的路??諝庵袕浡缓寐劦哪嗤翚?,天霧蒙蒙的,眼鏡也因口罩中溫熱的空氣起了霧,行走在這樣的雨幕里,什么都看不真切。我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幾乎無處不在的水坑,不讓鞋子染上泥污。走著走著,便到了小區(qū)大門所在的那條胡同。站在胡同口,揉揉被書包帶勒的酸痛的肩,一手撐著傘,一手拄著膝蓋,暫做歇息,停駐不動。突然,胡同兩邊的路燈全都亮了,抬起頭,望著眼前的景象,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句“華燈初上”。暖黃的光自高處闖進了雨幕,撞進了朦朧,打破了單調(diào)的灰,一切霎時間變得明晰起來了。
濕潤的路面布滿了水,原本是漆黑的,卻在暖黃下映著光,粼粼的,闖入視者的眼簾。左側的青磚院墻被洗刷得通透,青磚層層堆疊,水深深地浸染其中,于是滿墻便是深淺不一的青灰,就這樣鎮(zhèn)靜地立在路邊,給人以悠遠。右側的老墻好像也有了新的生機,不甘于只是蒙塵破敗,墻面上分布不均的滄桑的白也爭先恐后地涌了出來,訴說歷史的痕跡,卻爽朗清新。我的身體連帶著仿佛也舒展了,被這難以言喻的氛圍所滲透。好像,下雨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呀。邁開輕盈的步子,聽著雨珠落地清脆的聲響,撐著淡紫色的傘繼續(xù)向前走著?;匚堵飞弦馔獾拿篮?,走回家的路。
前幾日放學時,突然下了一場大雨,正值晚高峰,交通一片混亂,人們?nèi)粘5纳罟?jié)奏都被打亂了。但是小作者卻在這突然的變化中察覺到了意外的美好。小作者用筆下的文字再現(xiàn)當時的美景,不僅記錄了生活,也加入了個人的思考與感受,讓這份美成為了獨特的體驗。生活中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仔細觀察,變化中可能隱藏著屬于你自己的風景。
回家路上放學了,沉甸甸的書包壓在肩膀上,我拖著沉重的步伐像個蝸牛一樣慢吞吞地走在回家路上。累了一天了,也厭倦了學校那快節(jié)奏的生活,便放慢腳步,讓自己慢下來,放松一下,看看這學習生活之外的世界。回家的路上,我總是能路過一個老爺爺開的自行車修理攤兒。有時候沒什么生意,他便半躺在他那舊的躺椅上,瞇著雙眼,愜意地享受著下午時溫暖的陽光;又或者也會有四五個老爺爺在下午時分出來曬曬太陽,享受午后的暖意。他們圍坐在一起,聊著天兒,聊著只屬于他們的世界。我從他們圍成的圈中間穿過,聽到草叢中有“沙沙沙”的聲音。我低頭往聲音來源處看去,一只小狗從草叢里鉆了出來,鼻子貼在地上不停地嗅著,匍匐向前挪動著它的小短腿,突然一抬后腿,在地上留下了專屬于它的“氣味”。“汪汪汪”,它突然沖前方叫著,向前跑去,迎面跑來了另一只小狗,兩只狗互相嗅著,好像對方身上有很好聞的香氣似的。
“今天在學校怎么樣啊?”“今天我們吃了大雞腿!特好吃!”我抬起頭,視線從小狗移到了身邊正在說話的母子身上。周圍也都是剛放學的小學生,正嘰嘰喳喳地和家長討論著一天的趣事,熙熙攘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他們無憂無慮的可愛的模樣,我的嘴角自然地上揚起來。一路上,有享受午后陽光的老爺爺,有出來玩耍的小動物,有嘰嘰喳喳剛放學的小朋友,有暖暖的陽光灑到身上,而和煦的微風從耳畔掠過,帶來了花的香氣……放松一下,看看周圍的世界,也許會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番韻味呢。
這篇習作采用了并列式結構,描繪了回家路上遇見的三幅畫面,既有老爺爺享受午后陽光這樣閑適安靜的場景,也有小動物出來玩耍、小朋友嘰嘰喳喳放學這樣活潑熱鬧的場景,動靜結合,緊密圍繞中心,寫出回家路上偶爾放松一下的日常體驗。幾處過渡句從聽覺角度引入新的畫面,流暢自然,很有代入感。即使是在重復的生活中,只要偶爾換個角度,也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素材,體會生活的不同趣味。
回家路上 “我們勝利了!我,終于回家了!”信使菲迪皮茨獨自站在馬拉松平原的中央,看到雅典的旗幟插在遠處的山頂,沉甸甸的心便落了下來。他們勝利了。當他得知雅典勝利的這個消息,頓時有一股熱血涌上心頭,不自主地就撒開腿來往回家的路跑去。他跑得飛快,卻又滿是輕盈。他還來不及感受戰(zhàn)爭勝利的喜悅,就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回到雅典城去,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城里的人,讓他們高興高興。鳥兒在他耳邊悅耳地唱著,林中的松鼠跟著他跑著,風也推動著他往家送著,好像全世界都在和他一同慶祝著這一喜訊。雅典城邦與波斯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持續(xù)了近十年,馬拉松戰(zhàn)爭是雅典依靠自己力量迎戰(zhàn)波斯的第一次勝利,城里的人知道了,一定會很開心吧。菲迪皮茨想著這些,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心里滿是澎湃。跑了一天多,菲迪皮茨沒有一點休息的意思,身體不禁感到了些許的不適。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陽刺著他裸露的肌膚,嘴唇微微發(fā)裂,眼中充斥著血絲。他感受著汗珠一點點沁滿他的額頭,然后放任汗水在他的背上靜靜流淌,不曾停止。
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把消息帶回家。野草刺著他的赤腳,荊棘刮著他的雙臂,他卻忽略一切痛苦,往家跑著。他將所有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呼,吸,在心中默念道,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家鄉(xiāng)的人就可以得知這個喜訊了。就這樣,他不顧勞累地奔跑了兩天。兩天,他從來沒有停下來過。在回家路上奔波了四十多公里的他,突然發(fā)現(xiàn)眼前的景象熟悉了起來——那片幽靜的小樹林,承載著許多美好祝愿的噴泉,還有那每晚都會傳來圣歌的神廟。菲迪皮茨終于到家了?!拔覀儎倮耍∥?,終于回家了!”他滿懷熱情地喊出了這一直壓在心底的話,眼泛淚光地暈倒在地?!拔覀儎倮?!”“我,終于回家了?!狈频掀ご穆犚娙罕妭円魂嚫吆?,但漸漸的,聲音有些稀奇了,音調(diào)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沒有什么高低。他面帶微笑,吐出了最后一口氣,便離開了人世。馬拉松這一項目為紀念菲迪皮茨而設——我們將始終銘記他為了送信在回家路上所經(jīng)歷的艱辛,也將永遠敬佩那個為了完成使命而奉獻出生命的他。
這篇習作的素材來自于間接材料,但依然表現(xiàn)出動人的細節(jié)和真摯的情感。小作者在解題時就嘗試打開思路,她認為家不僅能理解成普通的家庭,還可以理解成家鄉(xiāng)、國家等更大的概念。這樣想著,馬拉松的故事就出現(xiàn)在腦海中。小作者緊緊圍繞中心,刻畫人物在回家路上的所見所想所行所感,是一次對于閱讀經(jīng)驗的成功的再創(chuàng)作。除了生活中的直接材料,間接材料也可以成為我們寫作時豐富的素材。圍繞中心進行選材,設身處地刻畫細節(jié),故事中的人物也能承載著我們對于生活的理解。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寫作 怎樣選材試講課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寫作《怎樣選材》教學課件pptx、人教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寫作《怎樣選材》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寫作 怎樣選材教學課件ppt,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材料分類,直接材料,間接材料,怎樣選材,一材料積累,二材料選擇,要圍繞中心選材,選真實的材料,選典型的材料,選新穎的材料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寫作 怎樣選材公開課教學課件ppt,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寫作怎樣選材,學習目標,第一部分,整體感知,第二部分,材料分類,直接材料,間接材料,怎樣選材,一材料積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