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jié) 壓強
教學設計圖示:
第一節(jié) 壓 強:
引入壓力的概念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
效果
得到壓強的概念、計算公式、單位,
通過例題練習壓強計算公式
分析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
全國最大最齊全的教學課件資源網(wǎng):
QQ:1805986694,597161994
更多資源下載地址:
更多資源下載地址:
資料來源::1805986694,597161994
資料來源::1805986694,597161994
教學課題
第八章第一節(jié): 壓 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理解壓強的概念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壓力.
知道壓強的國際單位時牛/米2,又叫帕斯卡.
能用壓強公式p=F/S,進行簡單計算.
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是改變壓力和受力面積的大小,了 解它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習控制變量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⑵.在壓強概念的學習中,理解比值定義的方法.
⑶.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壓強現(xiàn)象的解釋,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⑴.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⑵.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壓強現(xiàn)象的解釋,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精神和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生產(chǎn)的意識.
教學重點
壓力的概念,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
壓強的概念、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回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教學難點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壓強概念、壓強的計算公式(比值定義的方法)
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它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儀器材料
實物投影儀、橡皮泥、泡沫塑料、壓力小桌、200g的鉤碼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探究式
板書設計
§8.1: 壓力和壓強
一、壓力:(F)
⒈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⒉方向:垂直受力物體表面,并指向受力物體.
⒊壓力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二、壓強:(p)
⒈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例題:
例1:一塊石頭重2000N,與地的接觸面積是5m2,這臺機器重5000N,與地的接觸面積是100m2,比較一下石塊與機器對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⒉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⒊公式: p=
⒋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 1牛頓”.
例題2:
人可以安全地通過一個沙灘.現(xiàn)有一輛履帶式拖拉機要從這個沙灘上通過.已知這輛拖拉機的質(zhì)量為5150kg,它的每條履帶跟地面的接觸面積約為0.75 m2,從壓強的角度考慮,這輛拖拉機能否安全地通過沙灘?
三、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
⒈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增大壓強;增大受力面積,可減小壓強.
⒉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可減小壓強;增大壓力,可增大壓強.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一、壓力:
通過實物投影儀給出教材第111頁的圖8-1,提出問題:壓路機對路面,運動員對跳板、圖釘對墻壁有沒有力的作用?
提出問題:這些力作用點和方向各如何,怎樣用共性語言來描述它們?并組織學生討論,得到結論.
學生回答:有
進行討論,總結出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它有“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作用效果.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組織學生用手邊的鉛筆作教材圖8-2的實驗,體會“筆尖處比筆尾處疼”,緊接著提出問題:結合這個小實驗分析一下,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進一步設想“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壓力及受力面積有關
給出實驗器材,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并設計一個驗證性實驗,選擇實驗效果最好的器材.學生設計時教師給予適當提示和點評,確立統(tǒng)一的實驗方法: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在壓力大小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安排學生分組完成實驗,交流討論,得出實驗結論.
完成這個簡單的實驗,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受力面積有關”.
設計實驗,理解選用橡皮泥最好,它能夠持久的記錄深淺的印記.
分組完成實驗.
交流討論,得出實驗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有關”.
二、壓強:
在實驗結論的基礎上用與速度做類比,用比值定義法給出壓強的概念,
利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出例題1,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引導學生得出壓強計算公式、單位.
舉出實例,讓學生感知壓強單位的大?。?br>學生動手計算例題1,感悟到壓強計算公式、壓強單位的推導過程.
體會出壓強單位的大?。?br>應用壓強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利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出例題2,
安排學生分組討論人對沙灘的壓強是多大?指導學生考慮:“人的體重大于多少?”,“怎樣估測鞋底的面積?”,啟發(fā)學生在白紙上引出鞋印,用畫小方格的方法,求鞋底面積.
提示學生計算人通過沙灘時對沙灘的壓強,只是計算單腳的面積,而對于坦克卻注意它是兩條履帶的面積.
分組討論,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積.
領悟到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積的方法.
在討論基礎上,進行計算.
三、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
四、小結:
提出問題:“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哪些?”,組織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討論人們是怎樣根據(jù)實際需要增大和減小壓強的.
利用壓強公式得出答案.
在發(fā)言過程中體會怎樣將物理的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解決實際問題.
課后作業(yè)
課本第114頁1-3題,探究活動1、2(見下文)
教學反饋
壓力與壓強的知識歷來是教學的難點,本節(jié)課的設計始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第一位,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自己設計試驗、選擇儀器、層層深入,步步遞進,得出了壓力、壓強的概念和計算公式,進行了適當?shù)木毩?,使學生在課上就能掌握相關知識.并通過分析“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應用知識的興趣.
本節(jié)課調(diào)動了學生的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探究思路和設計實驗等探究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備注
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級下冊2 液體的壓強獲獎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學目標 , 教學重點 , 教學難點 , 教學過程 , 實踐活動 , 教學反饋 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級下冊2 液體的壓強公開課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液化的方法,小結,練習與回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下冊2 液體的壓強獲獎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總結壓強特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