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針是根據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制成的,繼學習了《有趣的磁鐵》后的延伸。了解指南針的構造、用途,并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及動手能力。了解我國古代發(fā)明的科學創(chuàng)舉。
教學目的:
1、認識指南針,知道指南針的原理;了解指南針的用法及用途。
2、會利用指南針測定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初步學會制作簡易指南針。
3、使學生知道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借此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指南針,知道指南針的原理;了解指南針的用法及用途。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初步學會制作簡易指南針。
教學準備:
1、分組觀察材料:指南計。2、分組制作材料:磁鐵,鋼針,大碗,水,薄泡沫塑料片(長9cm,寬1cm,厚5cm),分別寫有東、西、南、北的紙片,膠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提問:磁鐵有哪些性質?
出示指南針。談話:(1)這是什么?(2)關于指南針你有什么問題?
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有關指南針的知識。
二、新授
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教師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小組討論、交流。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 學生匯報。
2、認識指南針的構造及原理
(1)講述: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關于指南針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先來觀察一下指南針。
(2)分組觀察:指南針的構造可以分為哪幾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樣的?
(3)提問:a.指南針為什么能指南?你認為與指南針的哪部分有關系?b.你還見過別的樣子的指南針嗎?
(4)講解:
指南針的種類很多,外觀、構造不完全相同。但是,無論哪種指南針,都有兩個基本的部分──磁針和刻度盤。磁針是一塊小小的磁鐵,指南針所以能指南,就是因為有這個小小的磁針。磁針的兩極是尖的,漆著不同的顏色。磁針中間的下面有一個小穴,被一個上端是尖的支柱支撐著,能自由旋轉??潭缺P上標有東、西、南、北,在這4個基本方向之間還有刻度,表示這4個基本方向之間的更精確的方向。
3、了解指南針的歷史:讓學生匯報搜集的資料。
4、制作簡易指南針
(1)談話:剛才,我們知道了指南針的用途和用法。你希望有個指南針嗎?下面,我們來制作一個簡易指南針。學生分組制作。匯報制作結果,各組相互檢查制作的指南針的效果。
三、應用:1、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指南針的知識。
2、提問:(1)指南針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2)指南針是哪個國家的人最先發(fā)明的?
四、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指南針的用途,課下請同學們用自制指南針測定:學校、副食店在你家的哪個方向?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資料:
指南針
古代,我國人民發(fā)現有一種石頭能吸鐵,就把它叫做磁石或吸鐵石。后來,又發(fā)現磁石能指南,就把磁石磨成一個勺,把勺放在一個光滑的標有方向的銅盤上。這個磁石磨成的勺在銅盤上會旋轉,停下來后,勺柄正好指著南方。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儀器,人們把它叫做“司南”。(板書“司南”)
后來,人們學會了人工制作磁鐵,就制成了磁針,把磁針放在一個盛有水的、邊上標有方向的盤子里;磁針浮在水上,能自由旋轉,靜止時兩端分別指向南北方向。這種指南儀器比司南進了一步,比較好制作,也更靈敏。人們把這種指南儀器叫做羅盤。
到了宋代,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指南儀器進行了改進,制作出各種樣式的指南針。
幾百年前,指南針傳到歐洲。從此,世界各國才逐漸有了指南針。
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級下冊6、污水和污水處理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找茬游戲,導入新課,活動探究,獲取新知,情感提升,爭做衛(wèi)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四年級下冊6.面對幾種不知名礦物教案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探究過程,課外延伸,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7.做一個指南針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7.做一個指南針,回顧導入,做磁針,安裝磁針,拓展延伸,課外活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