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記住所用藥品的色、態(tài),初步學會正確書寫和閱讀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理解該反應的裝置特點、操作順序和原理并能指出用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區(qū)別。
認識催化劑概念的要點,能說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并學會區(qū)別和判斷這些反應。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體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結合給出的藥品和條件,進行實驗裝置的設計。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藥品選擇、儀器組裝、氣體收集和檢驗、驗滿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操作能力,通過實驗,豐富科學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
重 點
難 點
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
難點: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教學
資源
多媒體,課本,伴你學,
教法與學法
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演示
通案內容設計
個案內容設計
教
學
內
容
活動一:
指導題目(一):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獲得氧氣的方法有以
下幾種:
一、分離液態(tài)空氣
二、電解水
三、光合作用
四、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五、過氧化氫分解
上述方法你認為適合在實驗室中制得氧氣嗎?談談你的看法。
2用什么方法證明所制得的氣體是氧氣?
木條沒有復燃,說明了什么?你還有哪些思路進一步展開探究?
活動二:以提問的形式進行反饋矯正
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的反應中,起了什么作用?我們把這樣的物質稱為什么?
你能總結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及文字表達式嗎?
(三)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
排水法
信息提示:1. 氧氣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2.空氣的密度:1.293g/L. 氧氣密度:1.429g/L
思考:收集氧氣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氣體收集方法的選擇依據(jù)制取氧氣
一、目標定向
1.知識與技能:
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記住所用藥品的色、態(tài),初步學會正確書寫和閱讀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理解該反應的裝置特點、操作順序和原理并能指出用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區(qū)別。
認識催化劑概念的要點,能說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并學會區(qū)別和判斷這些反應。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體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結合給出的藥品和條件,進行實驗裝置的設計。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藥品選擇、儀器組裝、氣體收集和檢驗、驗滿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操作能力,通過實驗,豐富科學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自學嘗試
實驗室制取氣體物質的思路分析
1、選擇反應物
2、如何控制反應條件
3、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4、審查反應體系是否環(huán)保、安全
三、小組合作
1、選擇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物
2、選擇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依據(jù)
3、討論課本86頁實驗裝置,如何檢驗氣密性
4、嘗試組裝實驗裝置
四、交流展示
小組展示實驗方案,實驗裝置,演示檢驗氣密性的方法
五、點播引領
1、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
排水法
2、催化劑
3、文字表達式
六、當堂訓練
七、課堂反饋
導學案習題
板
書
設
計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一
一、實驗室制取氣體物質的思路
1、選擇反應物
2、如何控制反應條件
3、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4、審查反應體系是否環(huán)保、安全
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1、組裝實驗裝置
2、檢驗氣密性
3、進行試驗,收集氧氣
三、文字表達式
課外作
業(yè)布置
必作
伴你學 本節(jié)習題
選作
整理本節(jié)內容
教后心得
這是一份魯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第四單元 金屬到實驗室去:探究金屬的性質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魯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全冊到實驗室去: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標定向,自學嘗試,小組合作,交流展示,點播引領,當堂訓練,課堂反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八年級全冊第四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到實驗室去: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教案設計,共1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與氧化物的判斷,探究收集裝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