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粵滬版九年級上冊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優(yōu)秀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第十一章第4節(jié)認識動能和勢能第1課時認識動能和勢能ppt、第十一章第四節(jié)認識動能和勢能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第四節(jié) 認識動能和勢能設計說明“能量”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聯系(功是能量變化多少的量度,做功的過程是能量改變或轉化的過程),是物理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本節(jié)教材,介紹能量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機械能。教學時首先通過教材圖11-19,在前面學習的功的知識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系引入能量的初步概念,再通過教材圖11-20和圖11-21列舉了風、海水能夠做功的例子,使學生對運動物體具有能量形成比較清楚的具體印象,由此引出了動能的概念,然后再通過“活動1”的實驗探究動能的大小跟速度、質量的關系。勢能的學習也是先通過圖11-25,從做功的角度引入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再通過“活動2”的實驗探究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大小分別跟哪些因素有關。在建立這些概念的基礎上,教材又給出了機械能的概念,并通過“活動3”研究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最后,教材指出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2.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并能解釋自然界中機械能相互轉化的現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描述所觀察各種能量現象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通過探究動能和勢能分別跟哪些因素有關,學習運用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進一步加強科學方法教育。【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探究實驗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敢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建立動能和勢能的概念。2.理解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教學難點形成能的初步概念。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及討論、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斜槽、鋼球、木球、紙盒、重物、沙箱、小方桌等。授課時數2課時第1課時 認識動能和勢能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一鐵路職工“中彈”昏倒:一乘客從疾馳的火車里扔下一個小小的饅頭,正好砸在一位在鐵路邊值班的工人的頭上,這位工人當即昏倒。為什么小小的饅頭能把人砸傷?學完這節(jié)課大家自然會明白。講授新課一、什么是能多媒體投影出教材圖11-19,形變的跳板把運動員彈起、拉開的弓能將箭射出、舉高的重錘將樁打入土中、流動的水推動水輪發(fā)電機發(fā)電。【提問】你能從以上四個所舉事例中,看出它們具有的共同點是什么嗎?【教師點撥】發(fā)生形變的跳板、被拉開的弓、舉高的重錘、流動的水都具有什么樣的本領呢?【分析】發(fā)生形變的跳板對運動員有一個向上的力,運動員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它對運動員做了功;被拉開的弓將箭射出,箭受力并且移動了距離,拉開的弓對箭做了功;舉高的重錘將樁打入土中,樁受力并移動了距離,舉高的重錘對樁做了功;流動的水推動水輪機轉動,水輪機受力并且移動了距離,流動的水對水輪機做了功。【總結】發(fā)生形變的跳板、被拉開的弓、舉高的重錘、流動的水都能對別的物體做功,都具有做功的本領,從物理學的角度說,它們具有能。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或能。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具有的能量越多。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樣,都是焦耳,符號為J。【拓展】對能的概念的理解1.在物理學中,能量這個概念跟前面學過的功的概念是有密切聯系的,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2.要注意對“物體能夠做功就具有能量”這句話的理解,能夠做功并非一定正在做功。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它可能正在做功,也可能目前沒有做功。比如:被舉高的重錘,當它靜止在空中時沒有做功,而當它下落將木樁打入地里時,它才對木樁做了功;又如空中飛行的子彈并沒有做功(不考慮空氣阻力),而當它擊穿木板或碰倒木板時就做了功。教師導入:我們知道一個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那么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二、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多媒體投影流水能夠推動水磨轉動,風能夠推動帆船前進,子彈能夠擊穿木塊,汽車撞擊木塊等。【提問】1.這些物體是否具有能量?為什么?2.它們?yōu)槭裁茨軌蜃龉Γ?/span>3.這種形式的能應該怎樣命名?能否試著給這種能下一個定義?【分析】因為它們都是運動的,都能夠做功,具有能量。【總結】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叫做動能。【拓展】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物體具有動能的實例教師導入:同一汽車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行駛時,速度越大,剎車距離越長,說明克服阻力做功越多,汽車的動能越大。針對這種情況你想提出什么?活動1 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1.提出問題: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猜想與假設:能是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動能大,表示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大,所以動能可能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還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3.實驗原理:讓小球從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并撞擊平面上的紙盒,被撞擊紙盒運動距離越長,小球具有的動能越大。4.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1)將紙盒放在水平面上,讓小球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撞擊紙盒,通過比較紙盒運動距離的長短,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2)比較紙盒分別被處于不同高度的同一小球撞擊后運動的距離。圖1(3)比較紙盒分別被處于同一高度的不同質量的小球撞擊后運動的距離。圖25.實驗器材:斜面、小球、紙盒、刻度尺。6.實驗步驟:(1)按照如圖1所示的裝置組裝,讓小球分別從斜面上不同高度滾下,比較它們在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長短。(2)讓小球分別從斜面上不同高度滾下,撞擊紙盒,觀察紙盒運動情況。【教師點撥】從圖1(a)實驗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長短不同,從A位置滾下運動的距離較長,說明小球在斜面上位置越高,滾到水平面上時的運動速度越大;從圖1(b)實驗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斜面上所處位置越高,紙盒在水平面上被推得越遠,表明小球此時具有的動能越大。(3)按照如圖2所示的裝置組裝,讓不同質量的小球分別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滾下,比較它們在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長短。(4)讓不同質量的小球分別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滾下,撞擊紙盒,觀察紙盒運動情況。【教師點撥】從圖2(a)實驗現象可以看出,不同質量的小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長短相同,說明小球從斜面上同一位置滾下,滾到水平面上時的運動速度相同.從圖2(b)實驗現象可以看出,小球的質量越大,紙盒在水平面上被推得越遠,表明小球此時具有的動能越大。【討論】(1)兩個不同的實驗中,分別控制哪些因素不變?哪些因素改變?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實驗?【教師點撥】第一次實驗中,小球的質量沒變,在斜面上的高度變了;第二次實驗中,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沒變,但小球的質量變了。因為有兩個因素(速度和質量)會影響動能的大小,所以當研究動能和其中一個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另一個因素不變(控制變量法)。(2)兩次實驗中,分別讓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或相同高度滾下,目的是什么?【教師點撥】使小球滾到水平面上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速度。(3)為什么讓小球推動紙盒?紙盒被推動距離的遠近說明了什么?【教師點撥】通過小球對紙盒做功的多少比較它所具有動能的大??;紙盒被推得越遠,小球能做的功越多,它所具有的動能越大(轉換法)。7.分析與論證:(1)當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釋放時,起點高的小球,到達底端的速度大,并且撞擊后使紙盒運動的距離長,表明它的動能大。(2)質量不同的小球當它們從同一高度被釋放時,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但質量大的小球撞擊紙盒運動的距離長,表明它的動能大。8.探究總結:(1)質量相同時,速度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大。(2)速度相同時,質量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大。(3)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思考】某段道路的標示牌顯示:小型客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0km/h;大型客車、載貨汽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80km/h。請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要對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進行限制?為什么在同樣的道路上,對不同車型設定不一樣的最高行駛速度? 【教師點撥】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限制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能夠保證機動車行駛的安全性。車型不同,載重量不同,如果車的行駛速度相同,質量大的,動能大,行駛的危險性大。【拓展】一些物體的動能拋出去的籃球約為30J,行走的牛約為60J,從10m的高處落下的磚塊約250J,跑百米的運動員約為3×103J,行駛中的小汽車約為2×105J,飛行的步槍子彈約為5×103J。【跟蹤訓練】1.一輛汽車加速運動,它的動能 增大 。2.火車進站時做減速運動,它的動能 減小 ;停止后,它的動能等于 0 。3.一輛灑水車在馬路上勻速前進并灑水,它的動能 減小 。4.汽車空載和滿載時以相同速度前進: 滿載 時動能大。5.某同學慢跑和快跑: 快跑 時動能大。教師導入:從我們前面所舉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不僅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靜止的物體也具有能,靜止的物體具有什么能呢?三、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多媒體展示被舉高的重錘能對木樁做功,變形的撐竿能對運動員做功的圖片等。【提問】1.被舉高的重錘具有能量嗎?為什么?2.變形的撐竿具有能量嗎?為什么?【教師點撥】1.重錘具有能量。因為重錘被舉高后,能夠在下落時把木樁打入地里,對木樁做功。2.變形的撐竿具有能量。因為撐竿發(fā)生彈性形變后,能夠把運動員彈出一段距離,對運動員做功。【總結】1.把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2.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3.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勢能。教師導入:打夯機被舉得越高,落到地面時,對地面做的功越多,說明打夯機的重力勢能越大。那么,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活動2 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按照科學探究步驟,引導學生完成下列問題。1.提出問題: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2.猜想與假設:由于重力勢能是物體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所以它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還可能跟物體被舉高的高度有關。3.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1)讓同一重物從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沖擊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釘,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圖甲、乙所示,比較小方桌下陷的深度。(2)讓兩個不同質量的重物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沖擊小方桌,比較小方桌下陷的深度,如圖乙、丙所示。4.實驗器材:裝有沙子的沙箱、重物、小方桌。5.實驗過程:(1)小方桌放在沙面上,讓同一重物從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沖擊小方桌,發(fā)現重物被舉得越高,桌腿陷入沙中越深。(2)用兩個質量不同的重物分別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沖擊小方桌,發(fā)現重物的質量越大,桌腿下陷得越深。6.探究總結:物體的位置越高,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1)質量相同時,物體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2)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3)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被舉的高度有關,物體被舉得越高,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活動3 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1.用相同彈弓射箭,讓學生觀察彈弓彈性形變的程度與射箭遠近的距離的關系,讓學生總結。2.用不同彈弓射箭,讓學生觀察彈弓彈性強弱與射箭遠近的距離的關系,讓學生總結。探究總結:彈性物體的彈性越強,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結論】重力勢能的大小與高度、質量有關,質量相同的物體,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重力勢能也越大。彈性勢能大小與形變大小、彈性強弱有關,彈性物體的形變越大,彈性越強,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課堂小結一、能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或能。二、動能1.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叫做動能。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與運動速度。三、重力勢能1.物理學中把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2.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與被舉高的高度。四、彈性勢能1.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2.決定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彈性形變的程度與彈性強弱。五、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當堂達標1.下列關于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B.掛在樹枝上的蘋果,沒有做功,所以沒有能C.一個物體做功的多少與這個物體具有的能有必然聯系D.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靜止的物體沒有能2.高速公路上對不同類型的車輛有不同的限速規(guī)定,這樣做可以控制汽車行駛時的( )A.慣性 B.阻力 C.動能 D.耗油量3.下列物體具有動能的是( )A.靜止不動的課桌 B.掛在樹上的椰子C.拉長了的橡皮筋 D.正在行駛的汽車4.草原發(fā)生大面積蝗災時,農業(yè)部門利用飛機噴灑農藥消滅蝗蟲。當飛機在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藥時,它的( )A.動能不變,勢能不變 B.動能減少,勢能增加C.動能增加,勢能減少 D.動能減少,勢能減少5.下列物體中具有動能的是 ;具有重力勢能的是 ;具有彈性勢能的是 ;既有動能又有勢能的是 。A.因擠壓而變形的氣球 B.在水平路面上飛馳的小轎車C.正在下落的重錘 D.停在空中不動的直升機E.鐘表中卷緊的發(fā)條 F.空中飛行的炮彈G.三峽水庫中的水 H.被推開的彈簧門的彈簧I.跑百米的運動員6.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紙,將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別從不同高度處自由下落,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球從較高處下落形成的圓斑是圖中的 (選填“A”或“B”),由此可知重力勢能大小與 有關。7.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示意圖。(1)該實驗裝置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 的關系(物體A、B質量不變)。(2)該實驗中所探究物體的動能是指物體 (選填“A”或“B”)的動能。(3)該實驗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 來反映的。(4)該實驗物體的速度是指物體A從斜面上由靜止?jié)L下與物體B即將碰撞時的速度,它是通過改變 (選填“高度”或“質量”)來改變的。(5)實驗表明,同一物體A從斜面高處滾下,高度越大,物體B被撞得越遠,可得結論 。(6)若要研究物體動能與質量的關系,則需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斜面上的 ________高度由靜止?jié)L下,并觀察記錄數據。參考答案:1.A 2.C 3.D 4.D 5.BCFGI CDFG AEH CFG 6.B 高度 7.(1)速度 (2)A (3)B被撞的距離大小 (4)高度 (5)當物體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6)相同板書設計一、動能定義: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影響因素:質量、速度。二、重力勢能定義:物理學中把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影響因素:質量、舉高的高度三、彈性勢能定義: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影響因素:彈性形變程度、彈性強弱。 教學反思
這是一份粵滬版九年級上冊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優(yōu)秀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第十一章第4節(jié)認識動能和勢能第2課時機械能及其轉化pptx、第十一章第四節(jié)認識動能和勢能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滬版九年級上冊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優(yōu)秀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第十一章第3節(jié)如何提高機械效率第3課時習題課pptx、第十一章第三節(jié)如何提高機械效率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一等獎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第十一章第3節(jié)如何提高機械效率第2課時測量滑輪組和斜面的機械效率pptx、第十一章第三節(jié)如何提高機械效率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