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認識本課“棗、饞”等11個生字,會寫“刺、棗”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扎”,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學習刺猬偷棗過程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的感悟和訓練,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棗的本領大,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發(fā)揮想象,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棗、饞”等11個生字,會寫“刺、棗”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扎”,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層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眼饞(chán cán) 緩慢(hǎn huǎn) 刺猬(cì chì)
恍然(huǎng guāng) 聰明(cōng chōng) 偷棗(tōu tū)
二、比一比,組詞語。
棗( ) 棵( ) 匆( ) 緩( )
束( ) 顆( ) 溝( ) 暖( )
三、照樣子寫詞語。
1.晃來晃去:
2.一舉一動:
3.一顆顆:
參考答案:
chán√ huǎn√ cì√ huǎng√ cōng√ tōu√
二、甜棗 一棵 匆忙 緩慢
結束 顆粒 山溝 暖和
三、1.爬來爬去 想來想去 走來走去
2.一言一行 一心一意 一草一木
3. 一個個 一片片 一只只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學習刺猬偷棗過程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偷棗的事。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動物的關注與喜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圈出下列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興許(xīnɡ xìnɡ) 著急 (zhe zhá) 扎針(zā zhā)
掃興(xīnɡ xìnɡ) 怎么著(zhe zhá) 扎辮子(zā zh?。?br> 二、說說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驚愕( ) 詭秘( )
本事( ) 清楚( )
興許( ) 徑直( )
朦朧( ) 欽佩( )
三、閱讀選段,完成練習。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1.標出選段中描寫刺猬動作的詞語。
2.用上描寫刺猬動作的詞語,按照“先、再、接著、然后、最后”的順序,以刺猬的口吻描述片段敘述的事情經(jīng)過。
參考答案
一、xīnɡ zhá zhā xìnɡ zhe zhá zā zhā
二、驚訝 神秘 本領 清晰 或許 直接 模糊 佩服
三、1.爬 歸攏 打 扎 馱 跑
2.我先慢慢地活動起來,再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接著就地打了一個滾兒,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我的背上了。然后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板書設計】
23、帶刺的朋友
偷棗兒 →爬樹搖棗、逐個歸棗、打滾扎棗、馱棗快跑 →本事高明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1.抓住了刺猬的可愛及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讀—找—議,再讀”的過程中體驗。應該說,學生基本走進了文本,理解了文本,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體現(xiàn)出來了。
2.這篇課文重點講了刺猬偷棗,在組織學生交流時對刺猬偷棗的過程肯下功夫,重錘出擊,層層推進,培養(yǎng)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通過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刺猬的句子;圈出表示刺猬動作的詞;用簡要語言概括刺猬偷棗的過程;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自學要求及自學收獲。整個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學為主教師教為輔的教學理念。在檢查學生學習情況時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運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抓住重點詞概括事情主要內(nèi)容方面,力圖讓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學會理解概括課文的的方法,不放過文章中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整節(jié)課有放有收,旋律和諧。
不足之處: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xiàn),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是教師應該好好把握的。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帶刺的朋友》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記述刺猬偷棗的本事高明這件事,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全文的語言生動、明快,用詞準確,條理清楚。特別是把刺猬偷棗的過程描寫得淋漓盡致,充分表現(xiàn)了刺猬的聰明、機靈。
【作者介紹】
宗介華:北京人。中共黨員。著有長篇兒童小說《山猴子》《太陽花》《金銀花》,中篇童話《紅狐偵探》,共出版文學作品39部。電影文學劇本《傻大洋與精二洋》獲1992年全國兒童讀物獎,長篇兒童小說《太陽花》獲2001年文化部蒲公英兒童讀物獎金獎。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帶刺的朋友》原文第二件事——擊退黑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縫里緩緩地游動著,時隱時現(xiàn),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飯,剛到草棚前,幾個圓乎乎的東西,正從草棚里滾出來。啊,刺猬一家子出來散步了!
突然,身邊傳來“汪汪”的叫聲,原來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來了。我剛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經(jīng)向那幾只刺猬撲去。刺猬可真鬼,一個個把身子緊緊地縮成一團,灑滿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長著幾個“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過頭去,“嗚嗚”地哀叫著溜走了。
爸爸走過來,笑著說:“俗話說:狗啃刺猬——沒處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著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護身法寶?!卑职纸又f,“甭說貓、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沒有辦法呀?!?br>“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興得直拍手。
【其他資料】
《動物的本領與智慧》用生動樸實的語言,詳細介紹了動物的智慧及奇異本領,動物的婚戀、生育、情感及家庭生活,動物的自我醫(yī)療保健奇觀,動物防寒御暑的種種招數(shù)等?!秳游锏谋绢I與智慧》故事鮮為人知,生動感人,具有很強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輕松找朋友。
huǎn chán zǎ huǎng
恍 饞 棗 緩
二、仿寫詞語。
黑洞洞:
斑斑駁駁:
噼里啪啦:
躡手躡腳: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重點段落品析。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
cōnɡ cōnɡ( )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nà duī( )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欽佩:cōnɡ mínɡ( )的小東西,tōu zǎ( )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看拼音,把文中的詞語補充完整。
2.請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上文的主要內(nèi)容。
3.正確朗讀。
“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 币x出 的語氣。
參考答案:
zǎ chán huǎn huǎng
棗 饞 緩 恍
綠油油 白茫茫 黑乎乎 明明白白 高高興興 大大方方 叮叮咚咚 叮叮當當 滴滴答答 礙手礙腳 畢恭畢敬 獨來獨往
三、1.聰明的小東西 2.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br>3.欽佩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27篇,其中精讀課文21篇,略讀課文6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課例一般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有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提示語,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資料袋”。
教材繼續(xù)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每個專題內(nèi)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要求認識250個字,會寫2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田字格里,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讀課文后。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三、四、六、八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
在一、四、七、八單元課文后,分別安排了一篇口語交際,八個單元都安排了一篇習作。第五單元安排了一篇“習作例文”。每個語文園地有“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等欄目。第三單元語文園地后,安排了一個“快樂讀書吧”。
全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導語、課后練習、資料袋和語文園地里的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書第一次出現(xiàn)時注音,后面出現(xiàn)均不注音;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了不認識的字,出現(xiàn)一次注一次音,直到這個字要求學生認識為止。課文中的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學習伙伴的話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課文的生字標的是本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境中讀音要發(fā)生變化,標住的是變調(diào)音或輕聲。
二、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chǎn),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認識250個字,會寫250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學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義、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段)。聯(lián)系復述課文。
10.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開始練習寫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教學應采取的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已經(jīng)掌握的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識字、寫字的學習中,尊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準許學生在一定的時間以內(nèi)在識字數(shù)量、識字能力上有差異。
隨著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經(jīng)常要做的一項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學的生字讓學生多接觸、多見面,特別是在閱讀中多見面,特別是在閱讀中多見面。
要繼續(xù)加強寫字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板書示范,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為避免學生的疲勞,每次寫的字不要太多,適當分散寫。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寫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講求寫字的質(zhì)量。
(二)閱讀教學
1.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詞、句訓練。積極引導,及時檢查,適當表揚和激勵。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能力。
(4)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悟的過程。
(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質(zhì)疑問難。
2.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nèi)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三)口語交際的教學
1.明確教學要求,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2.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進行。
3.全員參與。
4.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四)習作教學
1.重視培養(yǎng)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2.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15~17課時 第五單元15~18課時
第二單元13~15課時 第六單元14~16課時
第三單元15~18課時 第七單元15~18課時
第四單元15~18課時 第八單元15~18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今天還要介紹一位神秘的朋友給你們認識,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一起說出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課件出示2)它有什么特點?(渾身長滿刺)刺猬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人們都喜歡它,甚至有人稱它為——( 帶刺的朋友)(板書:23 帶刺的朋友)(課件出示1)
2.(課件出示3)刺猬的資料,學生閱讀了解。
刺猬是屬于哺乳動物中的猬形目。最普遍的刺猬種類是學名為“歐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這種刺猬冬天冬眠,在江蘇又被叫做“偷瓜獾”。
刺猬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消滅害蟲因此有利于農(nóng)業(yè)。刺猬的主要天敵是貂、貓頭鷹和狐貍等食肉動物。
3.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跟這位“帶刺的小動物”交個朋友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在整體感知中“走近”刺猬。
1.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了,下面打開課文,快速瀏覽一遍,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刺猬的什么事?
2.交流展示:本文主要寫刺猬夜晚在我家后院偷棗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同座互讀,互相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小組同學讀書比賽。
四、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4)文中的會認字。
zǎ chán huǎn yà cè jiān huǎng wù zhú zhā cōnɡ
棗 饞 緩 訝 測 監(jiān) 恍 悟 逐 扎 聰
指名讀,教師及時糾正錯音:讀準平舌音“棗、測、聰”,翹舌音“饞、扎”,前鼻音“緩、監(jiān)”。
指名領讀、學生齊讀、開火車讀……
2.自由交流:怎樣記住這11個生字伙伴的樣子呢?自由地和同座說一說,記一記。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生字的識記方法。(學生自愿舉手發(fā)言)
形近字比較:束—棗 暖—緩 側(cè)—測
組詞擴展:饞嘴 監(jiān)視 掙扎 聰明
4.(課件出示5)會寫字。
cì zǎ kē hū hū àn shēn cōnɡ ɡōu cōng tōu zhuī yā
刺 棗 顆 忽 乎 暗 伸 匆 溝 聰 偷 追 腰
指名讀,注意正音:平舌音“刺、棗、匆、聰”,翹舌音“伸、追”,前鼻音“暗”。
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
五、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6)刺 棗 顆 忽 乎 暗 伸 匆 溝 聰 偷 追 腰
同學們在課前練寫生字的時候,發(fā)現(xiàn)哪些字容易寫錯?或者不好寫?
預設:刺、追
大家一起讀一讀,記住每個字的字形。
形聲字結構特點:如“伸”,形旁“亻”表義,表示和人的動作有關,聲旁“申”表音,表示讀音。另外,“忽、伸、溝、聰”,可以用這種方法識記。
形近字比較:刺—棗 棵—顆 呼—乎
組詞擴展:黑暗 聰明 偷東西 追趕
①這幾個字怎樣寫才能做到規(guī)范、美觀?(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對照例字認真觀察讀帖)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寫哪個字的時候注意什么?
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示范:
預設:“刺”左寬右窄,注意左邊不是“束”。
④學生再次練寫。一生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寫,教師評價。
六、再讀課文,積累詞句。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標出和“圓乎乎”相似的詞語,認真體會。
【設計意圖:出示課件,介紹刺猬的形式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br>【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多元識字的理念。這是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對重難點生字的書寫指導,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
一、復習導入,鞏固舊知。
1.聽寫課文中的生詞。
2.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文主要講誰的一件什么事情。(刺猬偷棗的事)
3.出示課題,板書課題。(板書:帶刺的朋友)
二、細讀課文,“親近”刺猬。
(一)了解紅棗,感悟誘人。
1.(課件出示8)句子:
(1)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
(2)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shù)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
2.指名朗讀。
引導學生對比朗讀,鼓勵學生相比較,交流兩個句子有什么區(qū)別。(前一個句子簡明扼要,第二個句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句子生動形象。)
3.指導朗讀:這是怎樣一種誘人的棗啊,連人都眼讒,更何況刺猬呢。誰能把這種讒人的感覺讀出來呢?(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4.談話過渡:正因為這些棗那樣誘人,才引來了一個小家伙,那就是——刺猬,它偷棗兒來啦!
(二)學習“偷棗”,感悟聰明。
1.談話過渡: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老師聽著你們朗朗的讀書聲仿佛聞到了陣陣棗香。小刺猬聽見你們的朗讀,它也忍不住來偷棗啦。你們預習過了課文,你們可以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刺猬偷棗的本事嗎?(高明)理解“高明”(技藝高超)
2.那么小刺猬究竟是怎樣偷棗的呢?為什么說刺猬偷棗本事很高明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9小節(jié),按照順序找出刺猬偷棗的句子,讀一讀,并圈出它偷棗時的動作。
3.學生自由閱讀,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4.小組派代表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棗的動作。
(1)(課件出示9)
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慢地往樹上爬……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①引讀2—5自然段。理解:監(jiān)視、詭秘。自由朗讀。
②這兩句話中有哪些刺猬偷棗的動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詭秘)理解詭秘(隱秘)說明了什么?(小刺猬偷棗小心謹慎。)(板書:爬樹)
③指導朗讀,小刺猬偷棗可真小心謹慎啊,所以——(學生接讀:緩慢地往樹上爬……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2)談話過渡:小刺猬爬上樹是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應的句子,互相交流。
(課件出示10)
掛滿紅棗的枝杈慢慢彎下來。
后來,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①交流動作“搖”。理解“興許”(也許)。了解擬聲詞:嘩嘩、噼里啪啦。爬上了樹,小刺猬開始搖紅棗了,搖紅棗的時候刺猬先停住腳,然后——(學生接讀:用力搖晃)
②小刺猬偷棗的第一步是爬樹。從這兩句描寫刺猬偷棗的句子我們又了解到刺猬偷棗的第二步是什么?(板書:搖棗)
③指導朗讀6—7自然段。從擬聲詞中感受刺猬的聰明。
(3)過渡:紅棗兒掉到地上了,小刺猬還呆在樹上呢?它該怎么辦呀?(學生自由發(fā)言。)
(課件出示11)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
①交流動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來的?(噗的一聲),理解“噗的一聲”,這句話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刺猬偷棗很高明?(速度特別快)
②指導朗讀,對呀,刺猬這小家伙不僅聰明,而且速度特別快,趁我還沒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樹上那家伙就——(學生接讀: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③自由朗讀課文第8—9自然段。
(4)談話過渡:刺猬從樹上掉下來是為了干什么?能用你畫的句子說說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課件出示12)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①學生自由朗讀,交流動作“歸攏、打滾、扎、馱”、跑。理解詞語“歸攏”(把散落的東西堆到一起)。(板書:逐個歸棗 打滾扎棗 馱棗快跑)
②對于散落一地的紅棗,小刺猬可不是束手無策,而是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這小家伙偷棗可真高明呀!
③指導朗讀:看你們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把這段話讀好,老師讀每一句話的開頭,你們接下去。
(5)小刺猬偷棗時的這一連串機靈、聰明的舉動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難怪他會由衷地發(fā)出感慨——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學習生字:聰)
如果你看見了這樣聰明機靈的小刺猬,你會怎樣夸夸這只聰明,機靈的小刺猬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5.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動作的描寫,把它偷棗的過程寫得活靈活現(xiàn)。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動作的詞語?(生讀圈出的有關動詞:爬、搖、歸、打滾、扎、馱、跑。)把詞連起來讀一讀。
6.同學們能否試著用這些詞概括一下刺猬偷棗的過程呢?(老師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關系的詞語)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指名回答,教師平移并小結。
(課件出示13)
(刺猬先“爬樹搖棗”,再“跳樹歸棗”,然后“ 打滾扎棗”, 最后“馱棗快跑”。 )
7.分自然段合作朗讀課文2—11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
8.(課件出示14)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離這兒遠不遠?窩里還有沒有伙伴?好奇心驅(qū)使我躡手躡腳地追到水溝眼兒,彎腰望去,水溝眼兒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經(jīng)沒了蹤影。
(1)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
(2)指名發(fā)言,教師小結:迅速逃跑——聰明。(板書:高明)
四、總結全文,善待動物
1.學了課文,說說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刺猬?(聰明的小刺猬)為什么要以“帶刺的朋友”為題呢?(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進行體會——“小東西”)
(課件出示15)
后來,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
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讀讀這三個句子,特別是加點的詞語“那個東西”“那個家伙”“聰明的小東西”,你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在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交流:從陌生到欽佩,到非常喜歡。
2.教師小結:作者已經(jīng)把刺猬當作了家庭的一員,這種情感只有那些與小動物有親密接觸的人才能體會。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近小動物,去做動物們最親密的——朋友。
五、感情朗讀,練習復述。
1.自由朗讀課文,讀出對小刺猬的喜愛之情。
2.以“小刺猬偷棗的本領真高明”為開頭,按照“爬樹搖棗一逐個歸棗一打滾扎棗一馱棗快跑”的順序講講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1)自由練習。
(2)小組交流。
(3)小組派代表講給全班同學聽。
看著板書抓住動詞,結合課文,把刺猬偷棗的過程說清楚,還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再次感受字里行間表達的對刺猬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比較句子,感悟紅棗的誘人,體會比喻句的好處。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br>【設計意圖:巧妙地設計問題,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并在此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設計意圖:分析刺猬偷棗的過程,抓住關鍵動詞去理解,學習用詞的準確、生動,為習作做積累。】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字詞總結分析,明確愛護動物的主題,增強對文本的理解?!?br>
這是一份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23 帶刺的朋友,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三年級上冊23 帶刺的朋友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課題, “認識”刺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3 帶刺的朋友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 填空,按要求寫詞語,寫話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