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九年級化學科粵版上冊同步測試含答案
化學九年級上冊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練習題
展開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上冊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練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質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圖1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對于圖3理解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下列物質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鐵(Fe)B.氧氣(O2)C.汞(Hg)D.紅磷(P)
2.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B.原子的質量很小,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在不斷運動
D.原子之間有間隔
3.圖1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結合示意圖,用“分子”和“原子”填空。
圖1
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學性質的微粒,在化學反應中,氧化汞 分解成汞 和氧 ,汞 直接構成汞,每兩個氧 構成一個氧 ,很多氧 構成氧氣。
知識點 2 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構成分子,分子分解為原子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或原子間的距離變化可能導致物質的狀態(tài)變化
5.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物理變化中,分子、原子種類都不發(fā)生改變
B.分子的質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質量
C.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都在不斷運動
知識點 3 從微粒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
6.圖2是二氧化碳在高溫下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圖2
A.反應中二氧化碳分子分解為碳原子和氧原子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C.該化學變化中發(fā)生改變的微粒是原子
D.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構成新的物質
7.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間隔,分子之間間隔較大,原子之間間隔較小
8.對于圖3理解錯誤的是( )
圖3
A.原子可結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氫分子的形成過程
C.物質都由分子構成
D.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9.下列關于微觀粒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B.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發(fā)生變化
10.[2020·聊城改編] 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結成冰,水分子停止了運動
C.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D.金屬和稀有氣體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第2課時 原子的結構 原子結構示意圖
知識點 1 原子的結構
1.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是可分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C.原子中一定有質子、中子和電子
D.原子里有相對很大的空間,電子在這個空間里做高速運動
2.下列關于原子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體積相當于原子 ②由質子和電子構成 ③帶正電荷 ④不顯電性 ⑤不能再分
⑥質量相當于原子
A.①⑥B.③⑥C.①②③D.②⑥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 構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 和 兩種微粒構成的。中子不帶電,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 ,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 ,由于質子數和電子數 ,所以原子不帶電。
知識點 2 原子結構示意圖
圖4
4.如圖4是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x表示 ,y表示 ,z= 。
(2)若該微粒為原子,當x=12時,y= 。
5.如圖5所示是幾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圖5
A.②原子有三個電子層
B.②和③原子都容易失去電子
C.①和②兩種原子都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
D.根據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不能確定中子數
6.钚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中的一種。一種钚原子核外電子數為94,中子數為145。下列關于該钚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質子數為94B.原子核帶51個正電荷
C.核電荷數為94D.钚原子不顯電性
7.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質子和中子
B.原子核外,能量高的電子在離核近的區(qū)域里運動
C.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為8
D.原子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不一定相等
8.如圖6所示是4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B中x= 。
(2)C原子屬于 (填“金屬原子”或“非金屬原子”),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
(3)以上4種原子結構示意圖所表示的原子中,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是 (填字母)。
(4)D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m= ,該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 (填“得”或“失”)電子。
考|題|展|示
9.[2020·濟南改編] 模型認知是科學研究的一種方法。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完成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下列各項關于原子結構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原子中的質子均勻地分布在原子中
B.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帶正電荷
D.電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間中運動
10.[2020·廣州] 如圖7為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獲得的信息是( )
A.氧原子核內質子數為8、中子數為0,核外電子數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層上有6個電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個原子中所占體積極小
D.氧原子在核外有兩個電子層
第3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離子
知識點 1 相對原子質量
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該原子的質量與一個C-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
B.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沒有意義
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質量
D.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 g
2.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 g,又知原子核里含質子、中子各6個的碳原子的質量為N 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12MNB.12NMC.N12MD.M12N
3.原子的質量很小,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的 上;相對原子質量在數值上約等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與 之和。
知識點 2 認識離子
4.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如圖8為氯化鈉形成的結構示意圖。根據所給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鈉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是 ,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 (填“陰”或“陽”)離子。
(2)決定化學性質的主要是原子的 。
(3)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
(4)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
B.氯原子和氯離子都不顯電性
C.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5.下列關于離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
B.離子一定是帶電荷的微粒
C.離子分為陰離子和陽離子
D.原子得到電子形成陽離子
6.已知某種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4,核外電子數為55,則該原子的中子數為( )
A.34B.55C.79D.134
7.R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下列關于R原子和R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相同B.電子層數相同
C.化學性質相同D.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8.下列有關微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離子是帶電的微粒,所以帶電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C.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該微??赡苁窃右部赡苁请x子
D.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原子核不發(fā)生變化
9.已知某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 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6。有一種銪(Eu)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則銪(Eu)原子的質量為( )
A.152m16 gB.152m16C.152m12 gD.152m12
10.圖9是A、B、C、D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中屬于離子的是 。
(2)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m= ,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B的核電荷數是 。
11.[2020·包頭節(jié)選] 如圖10所示A、B、C是三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
(1)若B表示原子,則x= 。
(2)A、C表示的微?;瘜W性質相似的原因: 。
教師詳解詳析
1.B [解析] 每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無數個氧分子聚集成氧氣,氧氣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2.B [解析]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而是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3.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分子
4.A [解析]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5.B [解析] 自然界中原子的種類很多,構成的分子的種類更多,有些原子的質量差別很大,所以沒有指出具體的分子和原子無法比較質量的大小。
6.C [解析] 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變。
7.D [解析] 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間隔,但分子之間的間隔不一定比原子之間的間隔大。
8.C [解析] 氫氣、氧氣、水等是由分子構成的,汞、鐵等金屬和磷、硫等非金屬固體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9.B [解析] 分子和原子有很多種,分子一定比組成它的原子質量大;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原子的種類不變。
10.D [解析] 分子比構成它的原子大;分子在不斷運動,水結成冰,水分子仍在運動;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教師詳解詳析
1.C [解析] 有一種氫原子中沒有中子。
2.B [解析] 一般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所以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的體積與原子相比非常小,但卻集中了整個原子的主要質量,因為電子質量太小了,所以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基本微粒是質子和中子,即原子核。
3.原子核 電子 質子 中子 正電荷
負電荷 相等
4.(1)核電荷數 最外層電子數 2
(2)2
5.C [解析] ①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層,該層上有2個電子,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②原子最外層的2個電子容易失去。
6.B [解析] 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钚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94,則核電荷數、質子數都是94。
7.D [解析] 有一種氫原子的核中沒有中子;原子核外,能量低的電子在離核近的區(qū)域里運動;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不一定為8,氦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2。
8.(1)10
(2)金屬原子 13
(3)A、B
(4)7 得
9.A [解析] 原子中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體積很小,幾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質量。
10.D [解析] 從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可以知道核內質子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8,氧原子核外第一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層上有6個電子;而氧原子的中子數、原子核的體積大小,都無法從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獲取。
教師詳解詳析
1.A
2.A [解析] 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gNg12=12MN。
3.原子核 中子數
4.(1)3 失去 陽
(2)最外層電子數
(3)鈉離子和氯離子
(4)B
[解析] (1)鈉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是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2)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4)離子是帶電的微粒。
5.D [解析] 原子得到電子,電子數大于質子數,帶負電荷,形成陰離子。
6.C [解析]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4,核外電子數為55,則該原子的中子數為134-55=79。
7.A [解析] 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電子的質量很小,幾乎不影響原子的質量,故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最外層電子數為2,失去2個電子形成陽離子,故電子層數不同,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也不同。
8.B [解析] 質子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原子核帶正電荷,這些微粒都不是離子;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若x=10是氖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若x=11是鈉離子的結構示意圖,若x=8是氧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9.A [解析]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設銪(Eu)原子的質量為x,故m g∶x=16∶152,解得x=152m16 g。
10.(1)B (2)7 得到
(3)11
11.(1)7 (2)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科粵版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當堂達標檢測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判斷題,填空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粵版九年級上冊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課后測評,文件包含23構成物質的微粒2原子和離子試題含答案docx、23構成物質的微粒2原子和離子試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粵版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綜合訓練題,共10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