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標導航] 1.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2.了解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實質(zhì),理解化學反應吸熱或放熱的原因。3.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zhuǎn)化,理解中和熱的概念。4.了解人類能源利用的歷史和前景,提高節(jié)能意識。
一、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微觀角度
(1)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
原子的重新組合,即反應物中舊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學鍵的形成過程。
(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
①原因
②實例
斷裂1 mol H—H鍵(H—H―→2H)吸收436 kJ能量,
形成1 mol H—H鍵(2H―→H—H)放出436 kJ能量;
斷裂4 mol C—H鍵(CH4―→C+4H)吸收1 660 kJ能量,
形成1 mol C—H鍵(C+H―→C—H)放出415 kJ能量。
③結(jié)論
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決定因素——宏觀角度
結(jié)論: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點撥 物質(zhì)具有的能量越低,斷開其中的化學鍵需要的能量越多,該物質(zhì)越穩(wěn)定;物質(zhì)具有的能量越高,斷開其中的化學鍵需要的能量越少,該物質(zhì)越不穩(wěn)定。
議一議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化學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學鍵形成會放出能量( )
(2)化學反應必然伴隨能量變化( )
(3)相同條件下由原子形成1 mol H—Cl 鍵所放出的能量與斷開1 mol H—Cl 鍵吸收的能量相等( )
(4)放出能量越多的反應通常生成物越不穩(wěn)定( )
答案 (1)√ (2)√ (3)√ (4)×
二、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1.兩個基本自然規(guī)律——“質(zhì)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1)質(zhì)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轉(zhuǎn)化時總質(zhì)量保持不變。
(2)能量守恒定律:不同形式的能量發(fā)生轉(zhuǎn)換時總能量保持不變。
2.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1)定義
吸熱反應: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
放熱反應: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
(2)實驗探究
①鋁和稀鹽酸的反應
實驗現(xiàn)象
有氣泡產(chǎn)生;用溫度計測量,水銀柱上升
離子反應
2Al+6H+===2Al3++3H2↑
實驗結(jié)論
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是放熱反應
②Ba(OH)2·8H2O和氯化銨反應
實驗現(xiàn)象
聞到刺激性氣味,燒杯壁發(fā)涼;玻璃片和燒杯黏結(jié)在一起,混合物呈糊狀
化學反應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實驗結(jié)論
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③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
實驗現(xiàn)象
混合后溶液溫度比原兩種溶液的溫度高
離子反應
H++OH-===H2O
實驗結(jié)論
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
3.中和熱
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 1_mol水時所釋放的熱量。
點撥 常見的吸熱反應有:大多數(shù)的分解反應,C和CO2、C和H2O的反應,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等。常見的放熱反應有:大多數(shù)的化合反應,酸堿中和反應,金屬與酸或水的反應,燃燒反應,爆炸反應等。
議一議
1.做實驗時,不管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都可能用到酒精燈,怎樣根據(jù)加熱的方法判斷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放熱反應加熱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持續(xù)用酒精燈加熱,撤掉酒精燈反應就停止的反應是吸熱反應;開始用酒精燈加熱,反應開始后,撤去酒精燈仍能繼續(xù)進行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放熱反應加熱的目的一般是引發(fā)反應進行或加快反應速率。
2.放熱反應一定容易發(fā)生,吸熱反應一定難發(fā)生嗎?
答案 不一定。反應放熱和吸熱與反應的條件無關,有些放熱反應必須加熱才能發(fā)生,如木炭的燃燒;而有些吸熱反應在常溫下就能發(fā)生,如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例1 化學反應A2+B2===2AB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斷裂1 mol A—A鍵和1 mol B—B鍵放出x kJ的能量
C.斷裂2 mol A—B鍵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總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總能量
解析 從題圖可以看出,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該反應是放熱反應,A、D項錯誤;斷鍵時需要吸收能量,B項錯誤,C項正確。
答案 C
規(guī)律總結(jié)
1.如果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反應物轉(zhuǎn)化為生成物時化學反應放出能量,反之,化學反應吸收能量。
如圖所示:
2.既可以利用所有化學鍵的鍵能計算具體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又可以根據(jù)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計算某一個具體的化學鍵的鍵能。計算公式: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值=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計算出的數(shù)值如果為正值,意味著吸熱反應;計算出的數(shù)值如果是負值,意味著是放熱反應。
變式訓練1 根據(jù)下面的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的同時釋放能量
B.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的同時吸收能量
C.1 mol H2跟 mol O2反應生成1 mol H2O一定釋放能量245 kJ
D.2 mol H2(g)跟1 mol O2(g)反應生成2 mol H2O(g)吸收能量490 kJ
答案 A
解析 由題中信息可知,1 mol H2(g)的共價鍵斷裂吸收能量436 kJ, mol O2(g)的共價鍵斷裂吸收能量249 kJ,兩項共吸收能量685 kJ;形成2 mol H-O鍵時共釋放能量930 kJ。在1 mol H2(g)跟 mol O2(g)反應生成1 mol H2O(g)的過程中,放出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多245 kJ,C項中缺少物質(zhì)的狀態(tài),所以釋放的能量不一定是245 kJ。
二、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理解
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诜艧岱磻诔叵乱欢ê苋菀装l(fā)生 ③反應是放出能量還是吸收能量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苡械姆艧岱磻訜岬揭欢囟纫l(fā)后,停止加熱反應也能繼續(xù)進行
A.只有③④ B.只有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如銅在氯氣中燃燒;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不一定容易發(fā)生,如N2與H2合成NH3;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取決于反應物、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放熱反應,如果反應放出的熱量達到反應所需要的熱量,停止加熱反應也能繼續(xù)進行,如Fe+SFeS。
答案 A
點撥 化學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取決于反應物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與反應條件無關。
規(guī)律總結(jié)
1.易錯點提示
(1)“三個不一定”。①需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如碳和氧氣的反應;②放熱反應常溫下不一定容易發(fā)生,如鋁熱反應;③吸熱反應也不一定需要加熱,如Ba(OH)2·8H2O晶體和NH4Cl晶體的反應。
(2)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都是化學變化,如NaOH固體溶于水是放熱過程,但不是放熱反應;如升華、蒸發(fā)等過程是吸熱過程,但不是吸熱反應。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變式訓練2 將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燒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燒杯中。然后向小燒杯中加入鹽酸,反應劇烈,醋酸逐漸凝固。由此可知( )
A.NH4HCO3和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B.該反應中,熱能轉(zhuǎn)化為產(chǎn)物內(nèi)部的能量
C.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NH4HCO3的能量一定低于NH4Cl的能量
答案 B
解析 醋酸逐漸凝固,說明NH4HCO3與鹽酸反應使醋酸的溫度降低,因此該反應為吸熱反應,A錯誤;吸熱反應中反應物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轉(zhuǎn)化為產(chǎn)物內(nèi)部的能量儲存在產(chǎn)物中,B正確;由于NH4HCO3和鹽酸的反應是吸熱反應,故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錯誤;NH4HCO3粉末與鹽酸的反應是吸熱反應,是各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各生成物的總能量,而NH4HCO3僅是兩種反應物之一、NH4Cl僅是三種生成物之一,故無法得出NH4HCO3的能量一定低于NH4Cl的能量的結(jié)論,D錯誤。
1.下列各圖中,表示該化學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吸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A項正確。
2.已知斷裂1 mol共價鍵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H—H:436 kJ,I—I:151 kJ,H—I:299 kJ,下列對H2(g)+I2(g)2HI(g)的反應類型判斷錯誤的是( )
A.放出能量的反應 B.吸收能量的反應
C.氧化還原反應 D.可逆反應
答案 B
解析 依題意,斷裂1 mol H—H鍵和1 mol I—I鍵吸收的能量為436 kJ+151 kJ=587 kJ,生成2 mol H—I鍵放出的能量為299 kJ×2=598 kJ,因為598 kJ>587 kJ,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出能量的反應,即該反應是放出能量的反應;根據(jù)反應式可知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也是氧化還原反應。
3.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
A.灼熱的碳與CO2的反應
B.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
C.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
D.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反應
答案 A
解析 灼熱的碳與CO2的反應生成CO,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也是吸熱反應,A正確;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生成BaCl2、NH3和H2O,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放熱,C錯誤;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反應放熱,D錯誤。
4.飛機用鋁粉與高氯酸銨(NH4ClO4)的混合物作固體燃料,點燃時鋁粉氧化放熱引發(fā)高氯酸銨反應,其方程式可表示為2NH4ClO4N2↑+4H2O+Cl2↑+2O2↑ ΔH=-Q(Q>0)。下列對此反應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上述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上述反應瞬間產(chǎn)生大量高溫氣體推動航天飛機飛行
C.從能量變化上說,此反應主要是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闊崮芎蛣幽?br />
D.在反應中高氯酸銨只起氧化劑作用
答案 D
解析 由一種反應物發(fā)生化學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的反應為分解反應,反應物高氯酸銨為一種物質(zhì),產(chǎn)物為N2、H2O、Cl2、O2四種物質(zhì),符合定義,A正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瞬間產(chǎn)生大量高溫氣體推動航天飛機飛行,B正確;航天飛機用的鋁粉與高氯酸銨(NH4ClO4)的混合物為固體燃料,燃料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從能量變化上說,主要是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闊崮芎蛣幽埽珻正確;2NH4ClO4N2↑+4H2O+Cl2↑+2O2↑,2 mol NH4ClO4參加反應,2 mol的+7價Cl原子變成0價的1 mol Cl2轉(zhuǎn)移14 mol電子,NH4ClO4中氮、氧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還原,高氯酸銨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D錯誤。
5.如圖所示,把試管放入盛有25 ℃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試管中開始放入幾小塊鎂片,再滴入5 mL稀鹽酸。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實驗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總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鎂片和鹽酸的總能量。
答案 (1)鎂片上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鎂片逐漸溶解,燒杯中溶液變混濁
(2)鎂與鹽酸反應放熱,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有固體析出
(3)Mg+2H+===Mg2++H2↑、Ca2++2OH-===Ca(OH)2↓
(4)小于
解析 (1)鎂與鹽酸劇烈反應,可觀察到產(chǎn)生大量氣體,反應放出熱量使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析出固體溶質(zhì),觀察到溶液變渾濁。
(3)鎂與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H+===Mg2++H2↑,析出固體的離子方程式為Ca2++2OH-===Ca(OH)2↓。
(4)當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反應是放熱反應,則 MgCl2溶液和H2的總能量小于鎂片和鹽酸的總能量。
基礎過關]
題組1 化學變化的判斷
1.下列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會引起化學鍵的變化
B.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
C.必然引起物質(zhì)狀態(tài)的變化
D.必然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答案 C
解析 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表現(xiàn)為有新物質(zhì)生成,并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化學變化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在反應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C正確。
2.從宏觀來看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是有新物質(zhì)生成。從微觀角度來看,下列變化不能說明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變化時有電子的得失或共用電子對的形成
B.變化過程中有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C.變化時釋放出能量
D.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改變,分子種類增加了
答案 C
解析 某些物理變化也能釋放能量,如濃H2SO4、NaOH等溶于水放出熱量,白熾燈工作時發(fā)光、發(fā)熱等。
題組2 放熱反應、吸熱反應的判斷
3.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①液態(tài)水汽化?、趯⒛懙\加熱變成白色粉末 ③濃硫酸稀釋?、苈人徕浄纸庵蒲鯕狻、萆腋磻墒焓?br />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都是化學反應。放熱反應為⑤,吸熱反應為②④,液態(tài)水汽化是吸熱過程,濃H2SO4稀釋是放熱過程,二者均為物理變化。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H2O(g)―→H2O(l)該過程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該過程是化學變化
C.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都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
D.對于如圖所示的過程,是吸收能量的過程
答案 A
解析 任何化學反應都有能量的變化,但有能量變化的過程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物質(zhì)的三態(tài)變化,雖然存在能量變化,但不存在舊化學鍵的斷裂與新化學鍵的形成,故不是化學變化,A正確,B錯誤;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形式有多種,除熱能外,還有光能、電能等,C錯誤;由圖像知,該過程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該過程中放出了能量,D錯誤。
5.下列反應一定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
A.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晶體的反應
B.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的反應
C.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學鍵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應
D.不需要加熱就能發(fā)生的反應
答案 C
解析 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晶體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生成物的總能量比反應物的總能量多的反應為吸熱反應;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學鍵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發(fā)生的反應可能為吸熱反應,也可能為放熱反應。
題組3 化學鍵、能量變化、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
6.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的單質(zhì),石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為金剛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時,要吸收a kJ的能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石墨不如金剛石穩(wěn)定?、诮饎偸蝗缡€(wěn)定?、鄣荣|(zhì)量的石墨和金剛石完全燃燒,金剛石放出的能量多
④等質(zhì)量的石墨和金剛石完全燃燒,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由石墨完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時吸熱,說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低,石墨比金剛石更穩(wěn)定;同質(zhì)量的石墨和金剛石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的量相同,生成同樣多的二氧化碳,由于金剛石的能量高,所以金剛石燃燒后放出的能量要多。
7.已知2 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放出能量484 kJ,且氧氣中1 mol O===O鍵完全斷裂時吸收能量496 kJ,水蒸氣中1 mol H—O鍵形成時放出能量463 kJ,則氫氣中1 mol H—H鍵斷裂時吸收能量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答案 C
解析 設1 mol H—H鍵斷裂時吸收能量為x kJ。首先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2H2+O22H2O,然后分析過程,2H—H+O===O2H—O—H,由過程可知2 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應該拆開2 mol H—H鍵、1 mol O===O鍵,吸收的能量為(2x+496)kJ;生成2 mol H2O形成4 mol H—O鍵,放出的能量為4×463 kJ=1 852 kJ,依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放出能量484 kJ=1 852 kJ-(2x+496)kJ,即可求出x=436。
8.已知化學反應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熱反應。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其他條件相同)( )
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總能量
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總能量
D.將一定質(zhì)量的C燃燒,生成CO2比生成CO時放出的熱量多
答案 A
解析 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和CO的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C+O2CO2必定是放熱反應,所以,B、C正確。12 g C并不代表反應物的全部,O2也是反應物,因此A項不正確。由于CCO放熱、COCO2放熱,所以CCO2比CCO放出的熱量要多,因此D正確。
9.在25 ℃、101 kPa的條件下,斷裂1 mol H—H鍵吸收436 kJ 能量,斷裂1 mol Cl—Cl鍵吸收243 kJ 能量,形成1 mol H—Cl鍵放出431 kJ能量。H2+Cl2===2HCl的化學反應可用下圖表示: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為________。
(2)生成物成鍵放出的總能量為________。
(3)判斷H2+Cl2===2HCl反應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4)反應物的總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總能量。
答案 (1)679 kJ (2)862 kJ (3)放出 (4)>
解析 (1)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應該是斷裂1 mol H—H鍵與1 mol Cl—Cl鍵吸收的能量之和,即436 kJ+243 kJ=679 kJ。
(2)生成物成鍵放出的總能量為2×431 kJ=862 kJ。
(3)、(4)由于吸收的總能量小于放出的總能量,所以反應放熱即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能力提升]
10.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瘜W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 mo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分子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現(xiàn)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mol-1):P—P:198 kJ·mol-1、P—O:360 kJ·mol-1、O===O:498 kJ·mol-1,則P4(白磷)+3O2===P4O6的反應是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生成1 mol P4O6________的熱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放熱 放出 1 638 kJ
解析 斷開舊鍵吸收的能量為198×6 kJ+3×498 kJ=2 682 kJ,形成新鍵放出的能量為12×360 kJ=4 320 kJ,故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生成1 mol P4O6放出的熱量為4 320 kJ-2 682 kJ=1 638 kJ。
11.2012年發(fā)射的“神舟九號”宇宙飛船有兩個重大使命,一是航天員在太空首次進行手動交會對接,二是實現(xiàn)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內(nèi)進行實驗操作?!吧裰邸毕盗谢鸺闷纂?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
(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斷開化學鍵________的總能量_________
鍵________的總能量。
答案 (1)C2H8N2+2N2O42CO2↑+3N2↑+4H2O (2)放熱 大于 吸收 小于 放出
拓展探究]
12.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約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Ba(OH)2·8H2O],將小燒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內(nèi)加入約10 g氯化銨晶體,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實驗中沒有看到“結(jié)冰”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個或三個以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沒有看到“結(jié)冰”現(xiàn)象,我們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來說明該反應吸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種方案)。
(5)“結(jié)冰”現(xiàn)象說明該反應是一個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應。即斷開舊化學鍵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 放出
(6)有的吸熱反應不需要加熱也可發(fā)生
解析 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與反應條件的關系。以Ba(OH)2·8H2O與NH4Cl固體的反應為背景考查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可以通過觸覺感知,也可以通過溫度計測量。
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學必修2暑期練習:2.1. 化學能與熱能 Word版含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中和熱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學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2-1-2化學能與熱能,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學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2-1-1化學能與熱能,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