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jié) 鈉及其化合物
第1課時 活潑的金屬單質——鈉
1.鈉的原子結構
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在化學反應中很容易失去1個電子。因此,鈉的化學性質非?;顫?,表現(xiàn)出很強的還原性。
2.鈉的性質
(1)鈉與氧氣的反應
注:鈉除了能與O2反應外,還能與Cl2等非金屬單質直接化合。
(2)鈉與水的反應
1.鈉露置在空氣中的變化
(1)金屬鈉長期露置于空氣中最終完全轉變?yōu)镹a2CO3粉末,此過程中的主要變化與現(xiàn)象如下所示。
銀白色,金屬鈉(Na))eq \(――→,\s\up7(O2),\s\d5(①))eq \x(\a\al(表面變暗,(生成Na2O)))eq \(――→,\s\up7(H2O),\s\d5(②))eq \x(\a\al(出現(xiàn)白色固體,(生成NaOH)))eq \(――→,\s\up7(H2O),\s\d5(③))
eq \x(\a\al( 表面潮濕,(NaOH潮解)))eq \(――→,\s\up7(CO2),\s\d5(④))eq \x(\a\al(白色塊狀物質,(生成Na2CO3,·10H2O)))eq \(――→,\s\up7(風化),\s\d5(⑤))eq \x(\a\al(白色粉末狀物質,(生成Na2CO3)))
(2)發(fā)生的主要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④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
⑤Na2CO3·10H2O===Na2CO3+10H2O。
2.鈉與酸溶液反應
鈉先與酸中的H+反應,離子方程式:2Na+2H+===2Na++H2↑。如果鈉過量,鈉把酸耗盡后,再與水反應。
3.鈉與鹽溶液反應
鈉與鹽溶液反應時,首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然后NaOH與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若氫氧化鈉不與鹽反應,則只有鈉與水的反應)。例如:Na與CuSO4溶液的反應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1.下列關于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鈉是銀白色金屬,硬度很大
B.將鈉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鈉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焰,生成過氧化鈉
C.金屬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鈉
D.金屬鈉的熔點很高
解析:選B。鈉是銀白色的固體,硬度小,密度也小,熔點很低,分析各選項,只有B正確。
2.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A.溶液中有藍色沉淀生成
B.有氣體生成
C.有紅色物質析出
D.鈉熔化成小球浮在液面上
解析:選C。鈉的化學性質活潑,將鈉投入CuSO4溶液中時鈉先和H2O反應,不能將銅置換出來,C項錯誤。
3.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 )
A.鈉與水反應:Na+2H2O===Na++2OH-+H2↑
B.鈉與CuSO4溶液反應:2Na+Cu2+===Cu+2Na+
C.鈉與鹽酸反應:Na+2H+===Na++H2↑
D.鈉與氯化鉀溶液反應:2Na+2H2O===2Na++2OH-+H2↑
解析:選D。B中鈉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質是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再與CuSO4反應,總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Cu2+===Cu(OH)2↓+H2↑+2Na+。A、C中電荷不守恒、得失電子不守恒。
合格考訓練
1.金屬鈉是一種活潑金屬,除了具有金屬的一般性質外,還具有自己的特性。下列關于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鈉是銀白色金屬,熔點低,硬度大
B.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黃色的氧化鈉
C.在氧氣中加熱時,金屬鈉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D.金屬鈉可存放于燒杯中
答案:C
2.取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燃燒匙里加熱,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①金屬鈉先熔化 ②在空氣中燃燒,放出黃色火花 ③燃燒后得到白色固體 ④燃燒時火焰為黃色 ⑤燃燒后生成淡黃色固體物質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④⑤D.④⑤
解析:選C。由于金屬鈉的熔點比較低,所以金屬鈉放在燃燒匙中加熱先熔化,然后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物質并且伴有黃色火焰。
3.向一小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該燒杯中輕緩地加入一綠豆大小的金屬鈉,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解析:選A。Na的密度比煤油大,但比水小,故Na處于水與煤油的界面處上下跳動,且Na與H2O反應能產生H2。
4.將一小塊鈉投入FeCl3溶液中,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預測正確的是( )
A.鈉溶解,有鐵析出,并有氣體產生
B.只有氣體產生
C.只有沉淀產生
D.既有沉淀產生,又有氣體產生
解析:選D。當鈉投入FeCl3溶液中時,鈉首先與H2O反應生成H2和NaOH,生成的NaOH再與FeCl3發(fā)生反應:3NaOH+FeCl3===Fe(OH)3↓+3NaCl,故D項正確。
5.A、B、C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三種物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部分反應條件及產物略去):
eq \x(A)eq \a\vs4\al(\(――→,\s\up7(O2),\s\d5( )))eq \x(B)eq \a\vs4\al(\(――→,\s\up7(O2),\s\d5( )))eq \x(C)
(1)若A是一種金屬,C是淡黃色固體,則B的化學式為________,A→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種非金屬,其常見單質為黑色固體,C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則C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C能否反應?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此空不填)。
解析:(1)根據C為淡黃色固體,推知C為Na2O2,則B為Na2O,A為Na,A→C的反應為2Na+O2eq \(=====,\s\up7(△))Na2O2。(2)根據C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推知C為CO2,則A為C,B為CO,A和C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CO2eq \(=====,\s\up7(△))2CO。
答案:(1)Na2O 2Na+O2eq \(=====,\s\up7(△))Na2O2
(2)CO2 2CO+O2eq \(=====,\s\up7(點燃))2CO2 能 C+CO2eq \(=====,\s\up7(△))2CO
等級性測試
1.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各種金屬都能與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
B.根據金屬與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可比較金屬的活潑性
C.金屬都是銀白色
D.金屬都具有較高的熔點
解析:選B。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之前的金屬可與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A錯;根據金屬與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可比較金屬的活潑性,B正確;大多數金屬為銀白色,但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C錯;金屬的熔點有的較高,有的較低,如Na、K、Hg等都是熔點較低的金屬。
2.下列關于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屬鈉和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B.鈉長期置于空氣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鈉與水反應時,鈉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四處游動
D.由于鈉比較活潑,所以它能從鹽溶液中置換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鈉后面的金屬
解析:選D。鈉與鹽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因此不能從鹽溶液中置換出其他金屬。
3.鈉與水反應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鈉的物理性質有( )
①銀白色金屬 ②質軟,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點低于100 ℃ ④密度比水小 ⑤熱和電的良導體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選C。鈉與水反應時,鈉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個閃亮的小球,說明鈉的熔點比水的沸點低,密度比水小。
4.將適量金屬鈉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氣體放出,但無沉淀生成的是( )
A.鹽酸B.飽和氫氧化鈉溶液
C.FeCl3溶液 D.CuSO4溶液
解析:選A。鈉與水溶液反應均放出氫氣。A項,發(fā)生反應為2Na+2HCl===2NaCl+H2↑,有氣體放出,但無沉淀生成;B項,NaOH溶液是飽和溶液,投入鈉后,消耗水,析出氫氧化鈉晶體;C項,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還能進一步與FeCl3反應產生氫氧化鐵沉淀;D項,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還能進一步與CuSO4反應產生氫氧化銅沉淀。
5.等質量的兩塊鈉,第一塊在足量氧氣中加熱,第二塊與足量氧氣在常溫下充分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塊鈉失去電子數多
B.兩塊鈉失去電子數一樣多
C.第二塊鈉的反應產物質量較大
D.兩塊鈉的反應產物質量一樣大
解析:選B。根據得失電子守恒,不論是加熱還是緩慢氧化,最終都是Na→Na+,故二者失去的電子數一樣多;但加熱時生成Na2O2,而常溫時生成Na2O,故第一塊鈉反應產物質量大。
6.將一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放在空氣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表面迅速變暗是因為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過氧化鈉
B.表面“出汗”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CO2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變成碳酸鈉粉末
D.該過程的所有化學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選C。鈉在空氣中迅速變暗是因為與O2反應生成了Na2O,A錯;表面“出汗”是因為NaOH吸收了空氣中的水蒸氣,B錯;Na在空氣中最終生成Na2CO3粉末,C正確;Na2O與H2O的反應、NaOH與空氣中的CO2的反應均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錯。
7.將2.3 g金屬鈉放入100 g水中,完全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A.eq \f(4,100+2.3)×100%
B.eq \f(4,100+4-0.1)×100%
C.eq \f(4,100+4)×100%
D.eq \f(4,100+2.3-0.1)×100%
解析:選D。2.3 g Na與100 g水反應生成4 g NaOH和0.1 g H2,故溶液的質量為(100+2.3-0.1) g,溶質質量分數為eq \f(4,100+2.3-0.1)×100%。
8.若m g Na在足量氯氣中燃燒,生成固體的質量為(m+3.55) g,則m g Na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的質量可能為( )
①(m+0.8) g ②(m+1.0) g ③(m+1.2) g ④(m+1.6) g ⑤(m+1.8) g
A.①④B.①⑤
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選D。由題所給數據計算可知,m=2.3,m g Na與O2反應可能生成(m+0.8) g Na2O,也可能生成(m+1.6) g Na2O2,還可能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其質量在兩者之間。
9.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檢驗鈉與水反應的產物,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內加入少量煤油和幾粒綠豆大小的金屬鈉,再從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趕出空氣,然后點燃酒精燈加熱銅絲。
根據反應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過程中金屬鈉除了逐漸變小外,還有什么現(xiàn)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銅絲的變化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金屬鈉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反應時在水和煤油的界面處上下跳動;金屬鈉與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2)生成的氫氣通過表面有氧化銅的銅絲,氫氣會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CuO+H2eq \(=====,\s\up7(△))Cu+H2O;銅絲由黑色變?yōu)榧t色。
答案:(1)在水和煤油的界面處上下跳動 2Na+2H2O===2NaOH+H2↑
(2)由黑色變?yōu)榧t色 CuO+H2eq \(=====,\s\up7(△))Cu+H2O
10.(1)如圖Ⅰ所示,在平底燒瓶的底部有一塊鈉,平底燒瓶內是干燥的空氣。過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同學用如圖Ⅱ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點燃鈉,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鈉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
①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eq \f(1,5),乙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eq \f(1,5)。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甲同學可能使用鈉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
b.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鈉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
c.乙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鈉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d.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解析:(1)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a2O,使鈉表面變暗,同時燒瓶內壓強降低,氣球會膨脹。
(2)②a項,若鈉的量不足,則氧氣消耗不完,造成進水量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eq \f(1,5),造成結果偏低,合理;b項,若瓶塞未塞緊,鈉熄滅冷卻,瓶內氣體收縮,外面的空氣會進入瓶內,使氣體得到補充,造成結果偏低,合理;c項,若彈簧夾未夾緊,鈉燃燒時,瓶內氣體膨脹,使部分氣體從導管口逸出,造成結果偏高,合理;d項,若插入燃燒匙太慢,鈉燃燒時,瓶內氣體膨脹,在塞緊瓶塞前,瓶內部分氣體從瓶口逸出,造成結果偏高,合理。
答案:(1)鈉表面變暗,氣球膨脹 4Na+O2===2Na2O
(2)①2Na+O2eq \(=====,\s\up7(△),\s\d5( ))Na2O2 ②abcd
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yǎng)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鈉的主要性質。
2.初步形成基于原子結構對物質的性質進行預測和檢驗的認識模型。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基于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探究鈉的性質。
2.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通過對鈉的性質探究等一系列科學探究活動,增強安全意識和培養(yǎng)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條件
常溫
加熱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新切開的鈉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在空氣中很快變暗
鈉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劇烈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固體
實驗結論
①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金屬,硬度小,熔點低,密度:ρ(H2O)>ρ(Na)>ρ(煤油),通常保存在石蠟油或煤油中。
②鈉與氧氣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常溫下:4Na+O2===2Na2O;
加熱時:2Na+O2eq \(=====,\s\up7(△))Na2O2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原因解釋
鈉浮在水面上
鈉的密度比水小
鈉熔化成閃亮的小球
鈉熔點低,反應放熱
小球在水面上四處游動,最后完全消失
反應產生的H2推動小球運動
與水反應發(fā)出“嘶嘶”響聲
鈉與水反應劇烈
溶液的顏色變紅
反應生成NaOH
實驗結論
鈉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課堂小結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鈉及其化合物學案設計,共1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鈉元素的存在,鈉的物理性質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鈉及其化合物第1課時導學案及答案,共13頁。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鈉及其化合物學案,共1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鈉的存在與物理性質,鈉的原子結構與化學性質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