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10,2)小軍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位于凸透鏡兩側,蠟燭放置在35cm刻度線處,如圖4所示。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光屏上呈現(xiàn)的是燭焰的虛像
B. 光屏上呈現(xiàn)的是燭焰正立的像
C. 光屏上呈現(xiàn)的是燭焰放大的像
D. 該實驗現(xiàn)象能說明照相機的成像特點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蠟燭放置在35cm刻度線處,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光屏上可以呈接的像都是實像,故A選項錯誤;實像都是倒立的,故B選項錯誤;像是倒立、放大的,故C選項正確;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倒立、放大的像的有:投影儀、幻燈機。故D選項錯誤。
2. (廣西柳州,9,3)如圖6所示,能正確表示照相機成像原理的是

【答案】D
【解析】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發(fā)生偏折,經(jīng)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另一側的焦點,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而ABC三個圖中光線沒有經(jīng)過光心,傳播方向也沒有變化故均是錯誤的,D是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故D正確。
3. (河南省,題號11,分值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圖5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圖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
C. 透鏡不動,蠟燭向左移動,光屏向右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透鏡不動,將蠟燭與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物距小于像距,該圖與投影儀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A對,B錯;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物和像移動方向相同,C選項中蠟燭左移,光屏也應該左移,才能再次成像;D根據(jù)光路是可逆的,蠟燭與光屏互換位置后仍可成清晰的像。

4. (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1,3分)

【答案】AC
【解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結合題意來分析解答;
A.幻燈機的工作原理是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二倍焦距之間時呈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
B.放電影時,使用是投影儀,工作原理為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二倍焦距之間時呈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
C.放大鏡的工作原理是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一倍焦距時呈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正確;
D.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生活中用凸透鏡矯正遠視眼,故D錯誤。

5. (湖北省黃石市,題號25,分值3)

【答案】D
【解析】玻璃杯中裝水形成一個柱形水凸透鏡,當從水面上方觀察到的指路牌箭頭指向右方,指路牌在水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經(jīng)過水凸透鏡相變成指向左方的實像,故A錯誤;由于水凸透鏡是柱形的,指路牌上下寬度不變,故B錯誤;指路牌上的字上下不不變,故C錯誤;此原理類似于照相機成像,故D正確。關鍵點解讀:因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是一個弧形樣子,中間厚邊緣薄,這種圓柱形凸透鏡會使物體的左右方向長度發(fā)生變化,而上下方向長度不變。

6.(湖南省衡陽市,題號4,分值2)如圖所示,下列光學現(xiàn)象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A.圖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
B.圖乙中,人配戴的回透鏡可以正遠視眼
C.圖內中,海市質樓是由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
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析】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A錯誤;佩戴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B錯誤;海市蜃樓是由于光通過密度不均勻的空氣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C正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錯誤。

7. (湖南省衡陽市,題號7,分值2)如圖所示,小剛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度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80cm起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到燭焰請晰的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應用在放大鏡上
C.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光屏也要向左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D.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在蠟燭與光屏之間移動,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物距u=50cm-35cm=15cm,像距v=80cm-50cm=30cm,像距大于物距,且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以7.5cm<f<15cm,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原理應用于投影儀等設備上,所以A、B錯誤;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物距變大,像距將變小,要成一個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左移動,C正確;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在蠟燭與光屏之間移動,根據(jù)光路可知可知,只要物距等于30cm,像距等于15cm,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像,D錯誤。

8. (山東聊城,11,4) 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虛像
B.在平靜的東昌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這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C.燭焰經(jīng)凸透鏡成實像時,當燭焰靠近透鏡,燭焰的像一定遠離透鏡
D.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的
【答案】BCD
【思路分析】(1)(2)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光現(xiàn)象: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的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
(4)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解題過程】解: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故A錯誤;
B、在平靜的東昌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確;
C、燭焰經(jīng)凸透鏡成實像時,當燭焰靠近透鏡,物距減小,像距變大,燭焰的像一定遠離透鏡,故C正確;
D、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故D正確。
故選:BCD。
9.(山東臨沂,15,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實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將蠟燭移動到2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
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為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
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為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
【答案】C
【思路分析】(1)根據(jù)像距和物距的關系焦距的大??;
(2)根據(jù)焦距的大小,由物距與焦距的關系進行判斷;
(3)凸透鏡成實像時,具有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
(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題過程】解:A、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則u=2f,故f=10cm,故A錯誤;
B、將蠟燭移動到20cm刻度處時,物距為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
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距應大于二倍焦距,故應向右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故C正確;
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u=50cm﹣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錯誤。
故選:C。

10. (山東泰安,13,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離透鏡16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②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該透鏡的焦距f一定滿足8cm<f<15cm
④將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要使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光屏應靠近透鏡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答案】C
【思路分析】凸透鏡成像時,得到的實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時,在透鏡的另一側的16cm處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以得出物體的位置,根據(jù)物體位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結果。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
【解題過程】解: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16cm處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實像,是照相機的原理;故①錯誤,②正確;
此時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即30cm>2f;2f>16cm>f,
解得:8cm<f<15cm。故③正確;
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所以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像將延遲會聚,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為:使光屏遠離透鏡,使像成在光屏上,故④錯誤。
故選:C。

11. (山東省煙臺市,8,2分)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焦距為10cm.當蠟燭從如圖4所示的A位置逐漸移到B位置的過程中,像距及其像的變化情況是
A.像距增大,像變大 B.像距減小,像變大
C.像距減小,像變小 D.像距增大,像變小
【答案】A
【解析】掌握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離凸透鏡越遠,像也越大。
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點燃的蠟燭從A位置逐漸移到B位置的過程中,由于物距減小,則像距變大,像變大。
故選:A。

12. (山東棗莊,5,2) 近年來流行一種“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
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縮短景物到鏡頭距離 D.增大取景范圍
【答案】D
【思路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題過程】解: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自拍神器”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增大物距,減小像距,減小人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取得更好的拍攝效果,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3. (山東淄博,第10題,2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鏡后20 cm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將蠟燭移動到凸透鏡前25cm處,則( )
A. 光屏上會出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
B. 將光屏靠近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
C. 將光屏遠離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
D. 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透鏡相關知識。光屏上出現(xiàn)倒立等大的像,說明u=v=2f=20cm,f=10cm;蠟燭移動到凸透鏡前25cm處,u>2f,f<v<2f,光屏要靠近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A 、C、D錯誤。

14. (天津,11,3) 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guī)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jù)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實驗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當u=25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C.當v=24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相機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cm處向距凸透鏡32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小
【答案】ACD
【思路分析】(1)當u=v=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2)(3)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v=2f,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和老花鏡。
(4)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
【解題過程】解:
A、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3中,u=v=30cm,此時u=2f,f=15cm,故A正確;
B、當u=25cm時,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故B錯誤;
C、當v=24cm時,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則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相機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故C正確;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cm處向距凸透鏡32cm處滑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D正確。
故選:ACD。

15. (云南省昆明市,第5題,3分)如圖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鏡右邊的光屏上(圖中光屏未畫出)得到一個燭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點燃的蠟燭應置于圖中的( )

A.a(chǎn) 點 B. b 點 C.c 點 D.d 點
【答案】C
【解析】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必須滿足f<u<2f,則點燃的蠟燭應置于圖中的C點,故選C。

16.(浙江湖州,5,3) 小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厘米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接著把光源換成蠟燭,調整好相關器材的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蠟燭到光具座的左端并點燃,再移動光屏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中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況符合實際的是( )

A.若蠟燭放置在1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蠟燭放置在3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縮小的像
C.若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蠟燭放置在45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答案】C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凸透鏡焦距和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的關系,(1)根據(jù)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焦點,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焦距,讓平行光射到凸透鏡上,調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為凸透鏡的焦點,亮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焦距;
(2)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像在凸透鏡的異側。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來解答此題。
【解題思路】解:A、若蠟燭放置在10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10cm=40cm,滿足u>2f,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A錯誤;
B、若蠟燭放置在30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30cm=20cm,滿足u=2f。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B錯誤;
C、若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35cm,滿足2f>u>f,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C正確;
D、若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45cm=5cm,滿足u<f,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錯誤。
故選:C。

17. (哈爾濱市,17,2分)



【答案】B
【解析】甲圖:墻上出現(xiàn)手影——手擋住了光沿直線傳播的路徑,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乙圖:從不同角度能看見光屏上的實像——光發(fā)生漫反射,故B不正確,符合題意;丙圖:平行光經(jīng)凹透鏡后的現(xiàn)象——凹透鏡對光由發(fā)散作用,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丁圖:小明通過平面鏡看到小貓,同時小貓通過平面鏡也看到小明——反射時光路可逆,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18. (綏化市,4,2分)

【答案】C
【解析】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用凹透鏡矯正,故A不正確,C正確;遠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用凸透鏡矯正,故B、D不正確.

19.(湖北咸寧,4,2)由我國成功發(fā)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墨子第一次用科學方法解釋了光沿直線傳播,啟發(fā)了量子通信。如圖所示各選項中光現(xiàn)象的原理與墨子的這一解釋相符的是( )
A.
日食現(xiàn)象
B.
雨后“彩虹”
C.
水中“倒影”
D.
放大鏡把字“放大”
【答案】A
【思路分析】(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如:透鏡的應用、池水變淺了等。
(2)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的實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現(xiàn)象;
(3)光的反射是指光線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xiàn)象,比如我們平時看到的物體,平面鏡成像等。
【解題過程】解:A、日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
B、雨后天空中出現(xiàn)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B錯誤;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其實質是光的反射,故C錯誤;
D、用放大鏡觀看報紙是利用了凸透鏡可以成放大的、正立的虛像的原理,屬于光的折射,故D錯誤。
故選:A。

20. (湖北咸寧,6,2)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40cm處沿主光軸移到2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A.像變大,像距變大 B.像變小,像距變小
C.像變大,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
【答案】A
【思路分析】掌握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離凸透鏡越遠,像也越大。
【解題過程】解: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40cm處移到20cm處的過程中,物距始終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鏡成實像,由于物距減小,則像距變大,像變大。
故選:A。

21. (湖北省孝感市,題號2,分值3)

【答案】A。
【解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引起的,當月亮運動到陰影部分,不反射太陽光就看不到月亮形成月食,選項A正確;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塔在其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選項B錯誤;放大鏡是凸透鏡成像原理的應用,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選項C錯誤; 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過凸,焦距較短,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帶凹透鏡糾正。選項D錯誤。故選A。

22. (遼寧省遼陽市,第8題,2分)

【答案】A
【解析】電影放映機是幻燈機,其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故A正確;國旗是紅色的,因為它反射紅光,吸收其它色光,故B錯誤;電影放映廳的燈可以單獨工作,是并聯(lián)的,之所以能夠同時亮,同時滅,是因為控制它們的開關接在干路中,故C錯誤;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黃光不是三原色之一,故D錯誤。
23. (內蒙古自冶區(qū)包頭市,4,3分)
如圖所示,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此時在光屏中心已成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此時燭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點于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
B.若蠟燭移至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縮小的像
C.若蠟燭移至4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放大的像
D.在圖示中的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近視鏡,將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結合題意來分析解答;
A.由題意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此時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25cm,大于二倍焦距,此時呈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成像的特點與之相同,故A錯誤;
B.將蠟燭移至20cm處,此時物距為30cm,大于二倍焦距,可在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
C.若蠟燭移至45cm處,此時物距為5cm,小于一倍焦距,此時呈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故C錯誤;
D.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所以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近視鏡后,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右移,故D錯誤.

24. (四川省德陽市,20,3分)
對一些實例和對應解釋,下列說法中中正確的是( )
A. 看見水中的魚兒---光的直線傳播
B. 太陽下人影相隨---光的反射
C.近視眼鏡的鏡片----凸透鏡
D. 用鏡子增大空間感---平面鏡成像
【答案】D
【解析】生活中的光現(xiàn)象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1)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的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如:筷子彎折、池水變淺、凸透鏡成像等。
A、看見水中的魚兒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折射形成的虛像,不是光的直線傳播,故A錯誤;
B、太陽下人影相隨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B錯誤;
C、近視眼鏡的鏡片對光的發(fā)散作用,屬于凹透鏡,故C錯誤;
D、用鏡子增大空間感是利用了平面鏡成像,故D正確。
故選:D。

25. (四川省資陽市,4,3分)

【答案】A
【解析】(1)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和物體大小相同,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遠視眼和老花眼是由于晶狀體太薄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故用凸透鏡來矯正。
(3)影子是光照在不透明的物體上,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不能照到物體的背面,就在物體的背面形成一個黑暗的區(qū)域。
(4)凸透鏡成實像時,2f>u>f時,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解答】解:
A、因為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同,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所以小明后退時,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將不變,故A錯誤;
B、老花眼可以利用凸透鏡進行矯正,所以老花鏡是凸透鏡,故B正確;
C、當光遇到不透明物體時,在物體的后方形成一個暗區(qū),這就是所謂的影子;“對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正確;
D、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燭焰從1.1f處移到1.8f處,滿足2f>u>f,燭焰移動了0.7f,則v>2f;因為物距增大時,像距增大,像移動的距離大于物體移動的距離,所以燭焰的像移動距離大于0.7f,故D正確。
故選:A。

26.(福建B卷,9,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此時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沿光具座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10cm,調節(jié)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 )

A.縮小的實像 B.放大的實像 C.縮小的虛像 D.放大的虛像
【答案】A
【思路分析】(1)u=v時,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
【解題過程】解: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20cm,像距為20cm,物距等于像距,物體在二倍焦距處,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
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沿光具座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10cm,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成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
故選:A。

27. (廣東深圳,2,3)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放大鏡來觀察郵票細節(jié),放大鏡與郵票的距離應(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與20cm之間
【答案】C
【思路分析】凸透鏡成像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
【解題過程】解:用凸透鏡觀察較小的郵票圖案,要使郵票放大,把凸透鏡作為放大鏡使用,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一定小于凸透鏡的焦距10cm。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28. (廣西北部灣,7,2)如圖所示,使用手機攝像頭掃描維碼時,成縮小的實像。下列儀器成像特點與共相同的是(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顯微鏡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
【解題過程】解:已知手機攝像頭是一個凸透鏡,使用手機攝像頭掃描維碼時,成縮小的實像。
A、放大鏡是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工作的。不符合題意。
B、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符合題意;
C、投影儀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工作的。不符合題意。
D、由顯微鏡成像原理知:物體經(jīng)物鏡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這個像正好處在目鏡的焦點之內,又經(jīng)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的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9.(湖北荊門,4,3) 關于生活中的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成實像時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成虛像時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B.平面鏡成像時,物體與平面鏡距離越遠,所成的虛像越小
C.眼睛近視了看不清書本上的字,應該配戴用凸透鏡做成的眼鏡,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因為光的折射,我們觀察到日出的時刻會比實際日出時間早
【答案】D
【思路分析】(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2)平面鏡成像特點,物像等大;
(3)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方,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4)由光發(fā)生折射時的光線偏折情況和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解答。
【解題過程】解:
A、不管凸透鏡成實像還是成虛像,凸透鏡對光線都有會聚作用,故A錯誤;
B、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物像等大,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遠近無關;因此,平面鏡成像時,物體與平面鏡距離越遠,所成的虛像也不會變小,故B錯誤;
C、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形成的像就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近視眼應該佩戴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加以矯正(使光線延遲會聚,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鏡做成的眼鏡,故C錯誤;
D、地球表面上有大氣層,且大氣層并不是均勻的,陽光射入大氣層時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由于光的折射,人們能夠提前觀察到日出,即觀察到日出的時刻會比實際日出時間早;故D正確。
故選:D。

30. (江蘇常州,14,2) 蝴蝶研究專家章麗暉在茅山首次發(fā)現(xiàn)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風蝶,他先用相機拍攝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為了拍攝照片乙,應
A.相機適當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外伸
B.相機適當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內縮
C.相機適當遠離蝴蝶,鏡頭略向外伸
D.相機適當遠離蝴蝶,鏡頭略向內縮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照相機等知識點。甲照片的像比較小,乙照片的像比較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動態(tài)規(guī)律“物近像遠像變大”得到:要減小物距,增大像距,相機適當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外伸,A選項符合題意。

31. (江蘇淮安,7,2) 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焦距為18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虛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蠟燭向左移動所成的像變大
D.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答案】B
【思路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等于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小于像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2)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變小,像變小。
【解題過程】解:
ABD、由圖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物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用是投影儀,故AD錯誤、B正確;
C、蠟燭向左移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所成的像變小,故C錯誤。
故選:B。

32. (四川成都,30,2)下列對光現(xiàn)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近視眼鏡的鏡片采用凹透鏡是因為凹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B.眼睛能看見物體是因為眼睛發(fā)出的光到達了該物體
C.興隆湖中出現(xiàn)科學城建筑的倒影是因為光從空氣進入了水
D.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是因為水珠對不同顏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
【答案】D
【思路分析】(1)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2)能夠看到周圍的物體,是因為有光線或反射光線射入人的眼睛;
(3)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
(4)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解題過程】解:
A、近視眼鏡的鏡片采用凹透鏡是因為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故A錯誤;
B、能夠看到周圍的物體,是因為有光源或反射光線射入人的眼睛。眼睛不是光源,不會發(fā)光,故B錯誤;
C、興隆湖中出現(xiàn)科學城建筑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
D、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xiàn)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因為水珠對不同顏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白光經(jīng)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D正確。
故選:D。

33. (廣東省廣州,12,3分)將物體分別放在甲、乙凸透鏡前,物距相同,通過甲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像,通過乙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像,圖11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甲透鏡的光路圖,圖12中哪副圖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乙透鏡的光路圖( )


【答案】A
【解析】由圖11可知,甲透鏡的焦距為20cm,將物體分別放在甲、乙凸透鏡前,物距相同,通過甲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像,通過乙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像,所以物距小于甲的焦距20cm,大于乙的2倍焦距,可以得出乙的焦距小于10cm,結合四個選項,故選A。

34.(河北,19,2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鎖和光屏的位置如圖6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照相機應用了這一成像規(guī)律
B.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光屏上的像會向下移
C.蠟燭不動,將透鏡移至35cm處,移動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消晰像
D.更換一個焦距小的凸透鏡,只移動透鏡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有圖可以看出像距大與物距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是投影儀幻燈機,故A選項錯誤;當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蠟燭向下移光屏上的像會上移,故B選項錯誤;現(xiàn)在物距,當透鏡移到35cm處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選項錯誤;排除法選D。

35.(湖北省黃岡市,2題,3分)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
A.醫(yī)生用小鏡子檢查牙齒利用了平面鏡成像 B.近視眼應配戴合適的凸透鏡來矯正
C.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由光的折射產(chǎn)生的 D.手機拍照時成的是物體縮小的實像
【答案】B
【解析】醫(yī)生為了看清牙齒的背部使用的平面鏡一方面利用了平面鏡成像,另一方面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故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近視眼是因為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的前面,所以要使用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由光的折射產(chǎn)生的,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用照相機拍照,可以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

36.(山東臨沂,題號15,分值2分)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實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將蠟燭移動到2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
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為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
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為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
【答案】C
【解析】解:A、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則u=2f,故f=10cm,故A錯誤;
B、將蠟燭移動到20cm刻度處時,物距為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
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距應大于二倍焦距,故應向右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故C正確;
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u=50cm﹣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錯誤。

37.(四川省廣安市,題號5,分值1.5)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岸邊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物體離平面鏡越近像越大
C.使用投影儀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光在屏幕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D.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可用來矯正近視眼
【答案】D
【解析】岸邊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選項A錯誤;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與物體離平面鏡的遠近無關,選項B錯誤;使用投影儀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光在屏幕上發(fā)生了漫反射,選項C錯誤;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可用來矯正近視眼,選項D正確。故選D。

38.(四川省自貢市,題號11,分值2)關于凸透鏡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成的像都是實像
B.照相時,景物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內
C.投影儀中的投影片放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外
D.遠視眼鏡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答案】D
【解析】凸透鏡既可以成實像,也可以成虛像,選項A錯誤;照相時,景物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外,選項B錯誤;投影儀中的投影片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選項C錯誤;遠視眼鏡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選項D正確。

39.(山東省威海市,4題,2分)下列關于光學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硬紙板可以顯示光的傳播路徑
B.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使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點時,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會發(fā)生改變
D.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當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
【答案】C
【解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硬紙板可以顯示光的傳播路徑,A正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使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B正確;探究光的折射特點時,若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不變,C錯誤;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當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D正確。

40.(山東省威海市,10題,2分)下列關于凸透鏡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近視眼需要佩戴凸透鏡來矯正
B.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C.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一倍焦距之內
D.要使投影儀成像變大,應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同時使鏡頭靠近投影片
【答案】D
【解析】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來矯正,A錯誤;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不是實像,B錯誤;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跟照相機的原理相同,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的二倍焦距之外,C錯誤;在凸透鏡的焦距以外,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故要使投影儀成像變大,應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同時使鏡頭靠近投影片,D正確。

41.(安徽,12,3分)下列光路圖錯誤的是( )
A.放大鏡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氣斜射到水面 D.近視眼的矯正
【答案】C
【解析】 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眼睛的矯正。.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是由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得到的,故A正確;小孔成像是實際光線通過小孔時沿直線傳播會聚成的實像,故B正確;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應靠近法線,折射角應小于入射角,故C錯誤;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物體“發(fā)出”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像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為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應讓光線發(fā)散一些,所以近視眼應佩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D正確。

42.(長沙,19,3分)現(xiàn)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下列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答案】A
【解析】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或視網(wǎng)膜太靠后,導致眼睛折光能力太強,光線還沒有到達視網(wǎng)膜就已經(jīng)會聚,可佩帶凹透鏡矯正,所以甲是近視眼成因圖,乙是矯正近視眼圖,丙是遠視眼成因圖,丁是矯正遠視眼圖,故A正確;B、C、D不正確.
11.(湖南省常德市,題號15,分值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儀
B.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會在光屏上
成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像
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放到刻度線45cm處,適當移動
光屏也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D.若將蠟燭稍稍靠近凸透鏡,則應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蠟燭在二倍焦距之外,光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利用這一原理 可以制成照相機,選項A錯誤;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則蠟燭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選項B錯誤;由題圖可知:u=30cm>2f, f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