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6,2)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 足球守門員戴有防滑手套 B. 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
C. 運動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D. 給自行車的車軸加潤滑油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涂抹潤滑油使接觸面光滑或減小壓力。戴防滑手套,是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通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A選項錯誤;騎自行車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故B選項錯誤;運動鞋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C選項錯誤。給自行車車軸加潤滑油可使接觸面光滑而減小摩擦,固D選項正確。
2. (貴州省遵義市,24題,3分)
【答案】C
【解析】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物體的重力無關(guān),A錯誤;大型載重汽車增加輪胎數(shù)量是為了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壓強,B錯誤;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爬桿運動時運動員從桿頂下滑時受到的摩擦力與運動員的運動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豎直向上,C正確;用手把玻璃杯握住停在空中,此時玻璃杯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手對其的摩擦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玻璃杯的重力;增大手對玻璃杯的壓力,玻璃杯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此時摩擦力仍等于玻璃杯的重力,摩擦力大小不變,D錯誤.故選C.
3. (龍東市,1,2分)
【答案】B
【解析】人覺得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為25℃,故A不符合題意;中學(xué)生的身高約為162cm,故B符合題意;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C不符合題意;托起兩只雞蛋的力約為1N,故D不符合題意.
4. (江蘇省揚州市,題號12,分值2)
【答案】D
【解析】繩子拉力等于B的重力,由于不知道A的重力沿著斜面方向的分力與細(xì)線拉力的大小關(guān)系,故不能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靜摩擦力可能沿著斜面向下,也可能沿著斜面向上,還可能為零,故ABC錯誤,D正確。關(guān)鍵點解讀:物體A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拉力的合力等于靜摩擦力,整體保持靜止,合力為零,根據(jù)平衡條件討論A受到的摩擦力的變化。
5. (山東德州,5,3) 在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自行車的車閘
B.
冰壺運動
C.
滾動軸承
D.
氣墊船
【答案】A
【思路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
【解題過程】解:A、自行車的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
B、用冰刷擦冰使冰壺運動,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
C、滾動軸承,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C不合題意;
D、氣墊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6.(山東青島,4,2) 下列物體的受力分析,錯誤的是( )
A.
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
B.
掛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
靜止在斜面上的木塊
D.
被細(xì)線拉住的氫氣球
【答案】C
【思路分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在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時,一定要找到對應(yīng)的受力物體,否則這個力就是不存在的。
(2)地球表面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3)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觸面的。
(4)在分析摩擦力時,要注意兩點:①摩擦力的方向:阻礙相對運動,即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②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有壓力并且要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
【解題過程】解:
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故A正確。
B、掛在天花板上的小球受到重力和線的拉力的作用,故B正確。
C、靜止在斜面上的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由于木塊有向下滑動的趨勢,所以斜面還會給它一個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斜面還要對它施加一個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木塊沒有受到下滑的力F;故C錯誤。
D、被細(xì)線拉住的氫氣球受重力、細(xì)線的拉力、浮力三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
故選:C。
7. (四川眉山,6,3)小王同學(xué)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用同一木塊和同一砝碼等器材,做了如圖所示a、b、c三次實驗,他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三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
A.a(chǎn)圖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最大
B.b圖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最大
C.c圖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最大
D.b、c圖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
【思路分析】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題思路】解: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由圖可知,ba中接觸面相同,b的壓力大,則b中受到的摩擦力大,cb中,壓力相同,c的接觸面粗糙,則a中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一些,故a中的摩擦力是最大的;故C正確。
故選:A。
8. (四川綿陽,10,3) 遼寧號航母的艦載機殲﹣15著艦時在攔阻索作用下停下來,這個過程中( )
A.?dāng)r阻索對戰(zhàn)機的作用力使攔阻索發(fā)生形變
B.?dāng)r阻索對戰(zhàn)機的作用力使戰(zhàn)機運動狀態(tài)改變
C.戰(zhàn)機對攔阻索作用力與攔阻索對戰(zhàn)機作用力的受力物體相同
D.戰(zhàn)機對攔阻索作用力與攔阻索對戰(zhàn)機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A
【思路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解題過程】解:A、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攔阻索對戰(zhàn)機的作用力使戰(zhàn)機發(fā)生形變,故A錯誤;
B、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攔阻索對戰(zhàn)機的作用力使戰(zhàn)機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B正確;
C、戰(zhàn)機對攔阻索作用力受力物體為攔阻索,攔阻索對戰(zhàn)機作用力的受力物體為戰(zhàn)機,故受力物體不相同,故C錯誤;
D、作用效果不同,戰(zhàn)機對攔阻索作用力使攔阻索發(fā)生形變,攔阻索對戰(zhàn)機作用力使戰(zhàn)機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9.(浙江杭州,3,3) 如圖,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塊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撤去水平拉力,物塊仍繼續(xù)運動,到C處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 AB 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 10 牛
B.在 AB 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 20 牛
C.在 BC 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 10 牛
D.在 C 點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 30 牛
【答案】C
【解析】解:AB、在 AB 段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物體向右運動,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 10 N,故A錯誤,B錯誤;
C、在 BC 段物塊做減速運動,到C處靜止,BC段滑動摩擦力大小只與壓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故滑動摩擦力不變,還是10N,故C正確;
D、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 C 點物塊靜止,在水平方向不收力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10. (浙江杭州,4,3) 如圖為擲出的實心球的運動軌跡,實心球離開手后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最高點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氣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氣阻力和手的推力
【答案】B
【解析】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點,豎直方向速度為零,水平速度不為零,故在最高點,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
故選:B。
11. (浙江杭州,7,3) 測量是一個把待測的量與公認(rèn)的標(biāo)準(zhǔn)進(jìn)行比較的過程。下列實驗過程中沒有用到這一科學(xué)原理的是( )
A.用天平測出某物體的質(zhì)量
B.用彈簧秤測出測出某物體的重力
C.用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的血液流動
D.用 PH 試紙測出某溶液的 PH
【答案】C
【解析】解:
A、用天平可以測出某物體的質(zhì)量,通過物體質(zhì)量與砝碼的比較得出測量值,故A正確;
B、用彈簧秤測出測出某物體的重力,通過物體的重力與彈簧的伸長的比較得出測量值,故B正確;
C、用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的血液時,通過血液的位置變化得出結(jié)論,是觀察法,故C錯誤;
D、用 PH 試紙測出某溶液的PH值,通過對比得出測量值,故D正確。
故選:C。
12. (浙江湖州,1,3) 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rèn)知是科學(xué)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下列對一些科學(xué)量的估測中,比較貼近事實的是( )
A.一位中學(xué)生受到的重力約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約0.9千克/米3
C.一間教室的體積約200米3
D.中學(xué)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0米/秒
【答案】C
【思路分析】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jìn)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jìn)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解題思路】解:A、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不符合實際;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食用油的密度略小于水,在0.9×103kg/m3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一般教室的長、寬、高分別在9m、8m、3m左右,教室體積在V=abh=9m×8m×3m=216m3,接近200m3.故C符合實際;
D、中學(xué)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C。
13. (浙江省衢州市,題號6,分值4)用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溫度計內(nèi)煤油液面慢慢升高?!懊河鸵好嫔摺笔且驗槊河偷模? )
A.體積變大
B.重力變小
C.質(zhì)量變大
D.密度變大
【答案】A
【解析】溫度升高,煤油受熱體積膨脹,質(zhì)量不變,所以密度減小,根據(jù)G=mg知重力不變,故A正確,BCD錯誤。
14. (廣西玉林,3,3) 下列物體重力約為1N的是( )
A.一枚大頭針 B.兩個雞蛋 C.一頭奶牛 D.一個籃球
【答案】B
【思路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個物體的重力有個初步的了解,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yuǎn)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題過程】解:A、一枚大頭針的質(zhì)量約80mg,其重力約8×10﹣4N;故A錯誤;
B、一斤(500g)雞蛋可稱8﹣﹣10個,那么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50g;故2個雞蛋的質(zhì)量為100g,故其重力約為1N;故B正確;
C、奶牛的質(zhì)量約2t,其重力約2×104N;故C錯誤;
D、一個籃球的質(zhì)量約600g,其重力約6N;故D錯誤;
故選:B。
15. (廣西玉林,10,3)下列測量工具使用方法錯誤的是( )
A.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視線應(yīng)正對刻度線
B.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時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用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時,應(yīng)左盤放砝碼,右盤放物體
D.機械停表大盤記錄的單位是秒,小盤記錄的單位是分鐘
【答案】C
【思路分析】(1)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2)弄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明確分度值,每一個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個小格表示多少牛,根據(jù)指針位置讀數(shù)。
(3)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時應(yīng)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
(4)機械停表大盤記錄的單位是秒,小盤記錄的單位是分鐘。
【解題過程】解:A、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并正對刻度線,故A正確;
B、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時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故B正確;
C、稱量時,應(yīng)該是左物右碼,且加減砝碼用鑷子,故C錯誤;
D、機械停表大盤記錄的單位是秒,小盤記錄的單位是分鐘,故D正確。
故選:C。
16.(湖北十堰,1,1.5) 小天同學(xué)對自已身體涉及的一些物理量進(jìn)行估測,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身高170cm B.心跳80次/s C.體溫37℃ D.體重500N
【答案】B
【思路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jìn)行單位的換算,最后確定不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解題過程】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xué)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cm左右。故A符合實際;
B、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臟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B不符合實際;
C、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實際;
D、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D符合實際。
故選:B。
17. (湖北襄陽,1,2) 列是初中生熟悉的事物,你認(rèn)為哪項數(shù)據(jù)估測是合理的( )
A.鞋長約0.7m B.體重約500N
C.跳遠(yuǎn)約10m D.物理課本質(zhì)量約2kg
【答案】B
【思路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jìn)行相應(yīng)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yuǎn)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題過程】解:A、中學(xué)生的鞋長在25cm左右;故A錯誤;
B、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據(jù)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B正確;
C、中學(xué)生跳遠(yuǎn)成績在7m左右;故C錯誤;
D、物理課本質(zhì)量約200g;故D錯誤;
故選:B。
18. (吉林長春市,8,2分)
【答案】D
【解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A、舉重運動員手涂防滑粉,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B、足球守門員戴防滑手套,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C、長跑運動員的鞋底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D、自行車運動員捏閘剎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
綜上分析,只有D選項增大摩擦的方法與其他三個不同。
19.(吉林,3,2分)
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軸承中加潤滑油 B.行李箱安裝滾動輪子
C. 運動鞋底刻有花紋 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
【答案】C
【解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
A、軸承中加入潤滑油,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
B、行李箱安裝滾動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故B不合題意;
C、運動鞋底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
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故D不合題意。
20. (江蘇省徐州市,第4題,2分) 4.用橡皮筋、回形針、棉線、小瓶蓋、牙膏盒、鐵絲、鉤碼和刻度尺等,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橡皮筋測力計.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刻度可以標(biāo)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針上端當(dāng)作指針
C.可以利用鉤碼拉伸橡皮筋標(biāo)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測力計量程都相同
【答案】D
【解析】牙膏盒相當(dāng)于彈簧測力計的外殼,刻度可以標(biāo)在牙膏盒上,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回形針接在橡皮筯上,可以當(dāng)作指針,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可以利用鉤碼拉伸橡皮筯,根據(jù)橡皮筯在不同拉力作用下伸長的長度來標(biāo)注刻度,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不同的橡皮筯,其彈性強度不同,做成的測力計的量程也不同,故D錯誤,符合題意。
21. (呼和浩特,4,2)下列估測數(shù)據(jù)中,最不符合實際的是 ( )
A.人散步時的速度約為1m/s
B.一個普通成年人身體的體積約為60dm3
C.我國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蛟龍?zhí)枴碧綔y器,目標(biāo)探測深度是1.1×104m
D.一本人教版初三物理教科書的重力約為20N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不同物理量的估測。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因此人散步時的速度約為1m/s符合實際,故A正確;普通成年人的質(zhì)量在60kg左右,密度在1.0×103kg/m3左右,因此體積V===0.6m3=60dm3,符合實際,故B正確;我國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蛟龍?zhí)枴碧綔y器,目標(biāo)探測深度是1.1×104m,符合實際,故C正確;一本人教版初三物理教科書的重力約為20N,根據(jù)m===2kg,不符合實際, 故D錯誤。
22. (廣東深圳,3,3) 對下列圖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錯誤的是( )
A.
物體的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
B.
該物質(zhì)可能是水
C.
該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D.
黑龍江北部(最低溫度﹣52.3℃)可以使用水銀溫度計
【答案】D
【思路分析】明確橫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再結(jié)合相關(guān)的公式或原理進(jìn)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解題過程】解:A、圖為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關(guān)系,G=mg,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故A正確;
B、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并且橫縱坐標(biāo)相同,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可能為1g/cm3,故該物質(zhì)可能為水,故B正確;
C、隨著時間的推移,路程不變,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故C正確;
D、黑龍江北部(最低溫度﹣52.3℃)低于水銀的凝固點,故不可以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氣溫,故D錯誤。
故選:D。
23. (廣東深圳,6,3)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個中學(xué)生的重力約500N B.人步行速度約10m/s
C.人體的正確體溫約37℃ D.人體平均密度約1g/cm3
【答案】B
【思路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jìn)行相應(yīng)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yuǎn)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題過程】解:A、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據(jù)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A合理;
B、人步行的速度約1.1m/s;故B不合理;
C、人體的正常體溫約37℃左右;故C合理;
D、人體的平均密度與水接近,即1g/cm3;故D合理;
故選:B。
24. (廣東省廣州,8,3分)如圖7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已收到的摩擦力
【答案】B
【解析】對甲進(jìn)行受力分析,甲受F1拉力與桌面對它的摩擦力f1,因為甲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所以甲受力平衡,故甲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同理乙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故選B。
2.(山東省濱州市,6題,3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明找來了量程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長木板兩塊(一塊光滑,另一塊粗糙)、長方體木塊一塊(帶有掛鉤)、鉤碼一盒,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測量摩擦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B.通過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保持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C.此實驗中應(yīng)用了一種重要的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控制變量法
D.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答案】D
【解析】實驗中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故A說法正確;圖甲、乙壓力相同,乙中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更粗糙,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更大,說明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B說法正確;本實驗分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用了控制變量法,分別控制壓力或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另一個量進(jìn)行探究,故C說法正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guān),所以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故D說法錯誤.故選D.
3.(山東濱州,6題,3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明找來了量程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長木板兩塊(一塊光滑,另一塊粗糙)、長方體木塊一塊(帶有掛鉤)、鉤碼一盒,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測量摩擦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B.通過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保持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C.此實驗中應(yīng)用了一種重要的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控制變量法
D.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答案】D
【解析】實驗中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故A說法正確;圖甲、乙壓力相同,乙中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更粗糙,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更大,說明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B說法正確;本實驗分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用了控制變量法,分別控制壓力或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另一個量進(jìn)行探究,故C說法正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guān),所以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故D說法錯誤.故選D.
4.(四川省樂山市,題號9,分值2.5)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 )
A.向機器的滾動軸承內(nèi)加潤滑油
B.在浴室的地面鋪上防滑墊
C.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
D.皮帶傳動中,要張緊皮帶
【答案】A
【解析】向機器的滾動軸承內(nèi)加潤滑油,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在浴室的地面鋪上防滑墊,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會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題意;在皮帶傳動中中,要張緊皮帶,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
5.(年山東省濰坊市,15,4分) 如圖所示,物體A、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受的摩擦力為0
B.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為F
C.A對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為F
D.地面對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為F
【答案】BD
【解析】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均為零,先分析A的受力,由平衡條件分析摩擦力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確定A對B的摩擦力方向.地面對B有滑動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A、B.對A研究: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由平衡條件得知:B對A有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又由于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力的大小為F,故A錯誤,B正確;
C.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知,B受到A的摩擦力A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故C錯誤;
D.B相對于地面向右運動,對整體,根據(jù)平衡條件得知,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水平向左,由于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為F,故D正確。
6.(湖北武漢,5,3) 在做“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有的同學(xué)提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guān)。要做這項研究,可選取如圖中的兩個實驗是( )
A.甲與乙 B.甲與丁 C.乙與丙 D.丙與丁
【答案】B
【解析】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guān)系,需使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積大小不同。解:要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的關(guān)系,需要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積大小不同,可將長方體木塊分別平放、側(cè)放、豎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進(jìn)行比較,故ACD錯誤,B正確。
7.(山東省菏澤市,5,2分)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
A. 汽在輪胎劃有花紋 B. 軸承中裝有滾珠 C. 運動鞋底上的鞋釘 D. 用力據(jù)緊球拍
【答案】B
【解析】A.汽在輪胎劃有花紋,是利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題意;
B.軸承中裝有滾珠,是用滾動摩擦來代替滑動摩擦,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
C.運動鞋底上的鞋釘,是利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用力據(jù)緊球拍,是利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題意;
二、填空題
1. (龍東市,18,2分)
【答案】運動;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解析】遙控飛機相對于小明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遙控飛機相對于小明是運動的;小明調(diào)整遙控器,使飛機轉(zhuǎn)彎,這是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 (龍東市,23,2分)
【答案】變??;重力
【解析】強降雨時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來不夠穩(wěn)固的山體的不同地質(zhì)層之間摩擦力變??;由于重力大于摩擦力,部分山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動而導(dǎo)致山體滑坡.
3. (湖南省懷化市,17,2分)
【答案】形狀;運動狀態(tài)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用力拉弓,弓被拉彎,說明弓的形狀變了;松手后箭飛出,由靜止變?yōu)檫\動的了,說明它的運動狀態(tài)變化了。
4. (遼寧省撫順,第14題,4分)
【答案】漫 遵守 變小 重力
【解析】能夠從不同位置看到屏幕上的畫面,是因為光在屏幕上發(fā)生了漫反射;漫 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過程中,粉筆含有的物質(zhì)減少,質(zhì)量變?。恢亓Φ姆较蚴秦Q直向下的,粉筆灰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5. (山東臨沂,24,3) 年5月13日清晨,我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離港海試,向作戰(zhàn)艦艇邁出關(guān)鍵一步。當(dāng)艦載機在甲板上著陸時,由于 會繼續(xù)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攔索的拉力才能盡快停止,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在 防治噪聲。
【答案】慣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人耳處
【思路分析】(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解題過程】解:(1)艦載機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艦載機原來處于運動狀態(tài),由于慣性還會繼續(xù)向前滑行;
(2)阻攔索的拉力使艦載機由運動變?yōu)殪o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人耳處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慣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人耳處。
6.(山東泰安,19,1) 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同時物塊乙相對于地面靜止,已知此時墻壁對物塊乙的拉力F2=4N.則木板甲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N。
【答案】6
【思路分析】物體乙處于平衡狀態(tài),據(jù)此判斷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據(jù)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斷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對甲進(jìn)行受力分析,再進(jìn)一步確定地面對甲的摩擦力大小。
【解題過程】解:此時墻壁對物塊乙的拉力F2=4N,方向向左;乙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與拉力應(yīn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為4N;摩擦力水平向右;
以甲為研究對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為10N,同時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和物體乙對它的摩擦力,二者之和為10N,
所以地面對物體甲的摩擦力為f=10N﹣4N=6N。
故答案為:6。
7. (綏化市,15,2分)
【答案】跳水運動員;形狀
【解析】跳板被跳水運動員壓彎的過程中,施力物體是跳水運動員;此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8. (湖北襄陽,12,2)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10N和F2=4N的作用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如圖所示。此時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是 N;如果將F1撤去,物體所受合力為 N。
【答案】6;0
【思路分析】先對物體進(jìn)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據(jù)物體受力情況計算出摩擦力的大?。辉俅_定物體的狀態(tài),即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0,否則根據(jù)力的合成計算合力的大小。
【解題過程】解:
因為物體在水平力F1=7N和F2=3N的作用時,物體靜止,所以物體受平衡力作用,則物體還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F1﹣F2=10N﹣4N=6N;
如果將 F1撤去,物體受到10N水平向左的力,此時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故受到的摩擦力不變,仍為4N,且水平向右,所以物體仍然靜止,故合力為0。
故選:6;0。
9.(湖北省宜昌市,題號20,分值2)如圖7冰壺比賽時,運動員需要不斷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運動,一名運動員穿的兩只鞋的鞋底材質(zhì)并不相同:蹬冰鞋的鞋底為橡膠制成,而滑行鞋的鞋底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斷______(選填“橡膠”或“塑料”)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運動的冰壺最終會慢慢停下來,是因為摩擦力改變了冰壺的_______________。
圖7
【答案】橡膠;運動狀態(tài)。
【解析】滑行時,鞋底與冰面間的摩擦力越小越好,滑行鞋的鞋底為塑料制成,說明塑料的粗糙程度小,橡膠的粗糙程度大;冰壺最終會慢慢停下來,是因為受到冰面對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是摩擦力改變了冰壺的運動狀態(tài)。10. (吉林長春市,13,2分)
【答案】運動狀態(tài);運動;
【解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fā)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
(1)球員將飛來的足球頂進(jìn)球門,足球在力的作用下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以飛行的足球為參照物,足球和球門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改變,則球門是運動的。
11. (吉林,13,2分)
測力計是測量 (選填:“質(zhì)量”或“力”)的大小的儀器;在圖2中,
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 N。
【答案】力;4.4;
【解析】
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
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時首先認(rèn)清分度值,然后根據(jù)指針位置讀數(shù)。
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
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指針在4N以下兩格處,則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4N。
12. (遼寧省遼陽市,第13題,3分)
【答案】信息 振動 增大摩擦
【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chǎn)生與利用以及增大摩擦的方法。導(dǎo)盲杖會產(chǎn)生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圍有障礙物,說明聲能傳遞信息;提示間是發(fā)聲體振動產(chǎn)生的;導(dǎo)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紋,是通過使接觸面粗糙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13. (江蘇常州,20,2)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貨物隨水平傳送帶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貨物 ▲ (受到向左的/不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貨物被傳送到水平桌面上滑動時,貨物 ▲ (受到向左的/不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不受 受到向左的 【解析】本題考查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不計空氣阻力,貨物隨水平傳送帶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貨物受平衡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是對平衡力,貨物不受摩擦力作用;貨物被傳送到水平桌面上滑動時,貨物做減速運動,是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14. (四川巴中,18,2) 如圖A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大小為20N的水平拉力F拉著物體勻速運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撤去力F后,物體由于會繼續(xù)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20;不變
【思路分析】(1)首先對物體進(jìn)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jù)平衡力條件,判斷滑動摩擦力大小。
(2)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積大小都沒有關(guān)系。
【解題過程】解:(1)物體勻速運動時,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大小是20N,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是20N。
(2)撤去力F后,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保持20N不變。
故答案為:20;不變。
15. (四川成都,19,4) 佑佑同學(xué)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得木塊的質(zhì)量如圖所示,則木塊的質(zhì)量為 g.記錄數(shù)椐時,用橡皮擦檫去錯誤數(shù)據(jù),手按壓橡皮擦的力越大,紙張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答案】11.2;越大
【思路分析】(1)天平在讀數(shù)時,物體的質(zhì)量=右盤砝碼的質(zhì)量+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2)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增大摩擦的辦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題過程】解:
(1)由圖知,標(biāo)尺的分度值為0.2g,其示數(shù)為1.2g,砝碼的質(zhì)量為10g,
則木塊的質(zhì)量為:10g+1.2g=11.2g;
(2)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用橡皮擦檫去錯誤數(shù)據(jù)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手按壓橡皮擦的力越大,壓力越大,則紙張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為:11.2;越大。
16.(山東臨沂,題號24,分值3分) 年5月13日清晨,我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離港海試,向作戰(zhàn)艦艇邁出關(guān)鍵一步。當(dāng)艦載機在甲板上著陸時,由于___ _會繼續(xù)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攔索的拉力才能盡快停止,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帶有耳難的頭盔是為了在 防治噪聲。
【答案】慣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人耳處。
【思路分析】(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1)艦載機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艦載機原來處于運動狀態(tài),由于慣性還會繼續(xù)向前滑行;
(2)阻攔索的拉力使艦載機由運動變?yōu)殪o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人耳處減弱噪聲。
17.(白銀市,10,2分)游泳時小濤向后劃水以獲得向前的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到達(dá)終點時,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運動,這表明作用力改變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互的;運動狀態(tài)
【解析】游泳時小濤向后劃水以獲得向前的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到達(dá)終點時,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運動,這表明作用力改變了他的運動狀態(tài).
18.(陜西省,30題,3分)請按要求填空
(1)如圖-1所示的甲乙兩次實驗中,分別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一長方體木塊,使其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勻速
直線運動,這是為了了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_______的關(guān)系,甲圖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_________N。
(2)如圖-2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用A、B 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移動B 蠟燭尋找A
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_______(選填“A”或“B”)蠟燭一側(cè)觀察。
【答案】(1)面積 1.4 (2)A
【解析】甲乙控制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變了接觸面面積,故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關(guān)系;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相等,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4 N,故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1.4 N;(2)平面鏡成像原理理為光的反射,故應(yīng)在物體一側(cè)觀察像,即A側(cè).
三、解答題
四、實驗探究題
1. (北京,23,4)(1)如圖12所示,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 ℃。
(2)如圖13所示,彈簧到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思路分析】測量類儀器一定要看清量程、分度值。讀取整數(shù)部分再加上格數(shù)乘以分度值。
【解題過程】(1)體溫計示數(shù)
(2)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2. (廣東省,題號17,分值7))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如題17-1圖所示.
(1)讓同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同一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運動的距離最長,表明它在該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_.
(3)假設(shè)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不受任何阻力,則它會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運動.
(4)如圖題17-1圖丙所示,讓同一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則還可以探究小車的_______關(guān)系(選填序號).
①重力勢能與質(zhì)量;②重力勢能與高度;③動能與質(zhì)量;④動能與速度
(5)如題17-2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長木塊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N.
(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同一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可探究木塊的___________關(guān)系(選填序號).
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
【答案】(1)使小車到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2)?。唬?)勻速直線;(4)②(5)0.8(6)①。
【解析】(1)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2)實驗中同一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運動的距離最長,表明它在該表面受到的阻力最??;(3)假設(shè)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不受任何阻力,則它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4)由圖丙可知,讓同一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則還可以探究小車的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guān)系,故選②;(5)由圖2可知,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8N;(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同一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可探究木塊的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故選①。
3. (湖南婁底,21,6)小王同學(xué)用下列器材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一塊,質(zhì)景相等的木塊和鋁塊各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只。如圖所示,4次實驗中他都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動物塊,使其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1)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2)分析 兩次實驗,可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guān)。圖乙與圖丁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選填“相等”、“不相等”或“不確定”)
【答案】(1)3.2;(2)甲、丙;相等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1)由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可知,其分度值為0.2N,故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2N;(2)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時,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因此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guān)時,應(yīng)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應(yīng)用甲、丙兩次實驗;圖乙與圖丁中鋁塊對接觸面的壓力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故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4. (山東聊城,22,5)如圖甲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所用的長木板,一面比較光滑,另一面比較粗糙。同學(xué)們根據(jù)猜想進(jìn)行了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長木板表面
木板放置方式
拉動木塊的個數(shù)
彈簧測力計實數(shù)/N
①
較粗糙
平放
1
1.5
②
較粗糙
平放
2
3.0
③
較光滑
平放
2
1.6
④
較光滑
豎放
2
1.6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實驗序號 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guān)。
(3)由實驗序號②③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 有關(guān)。
(4)同學(xué)們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對實驗裝置進(jìn)行改進(jìn),用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測量滑動摩擦力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圖乙實驗中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
(5)根據(jù)你在本實驗中的收獲,請寫出一種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的具體做法: 。
【思路分析】(1)實驗中,要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拉力與摩擦力相等,是一對平衡力;
(2)(3)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要探究摩擦力與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需要控制其他量相同;
(4)可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判斷是否容易操作和便于讀數(shù),據(jù)此找出兩種方式的不同;
(5)首先思考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的原因,再思考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應(yīng)該采取什么措施。
【解題過程】解:(1)實驗中要求彈簧測力計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此時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即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接觸面所受的壓力的關(guān)系,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觀察拉力的大小也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表中①②兩次符合題意;
(3)由實驗序號②③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4)在實驗中,采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操作上必須要水平勻速直線拉動物塊,操作較為困難。
實驗改進(jìn)后,用圖乙所示的裝置進(jìn)行實驗,操作上不一定要勻速直線拉動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相對固定,便于讀數(shù)。
(5)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是由于下雪后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減小造成的,因此要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就要想辦法增大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比如:在路面上撒爐渣,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路面上撒鹽加速雪的熔化;換防滑輪;安裝防滑鏈;在車上放重物,增大壓力等。
故答案:(1)二力平衡;(2)①②;(3)粗糙程度;(4)不一定;(5)在路面上撒爐渣;在路面上撒鹽加速雪的熔化;換防滑輪;安裝防滑鏈;在車上放重物等。
5. (廣西玉林,25,5) 為了探究“當(dāng)接觸面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小明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 (選填“必須”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在同一次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當(dāng)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物塊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次數(shù)
1
2
3
4
5
6
A的重力(N)
2.0
3.0
4.0
5.0
6.0
7.0
測力計讀數(shù)(N)
0.8
1.3
1.6
1.9
2.4
2.8
(3)在實驗中小明通過改變物塊A的重力進(jìn)行多次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上表。通過分析可知,當(dāng)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如果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等于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則該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為 。(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
【思路分析】(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
【解題過程】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故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在同一次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當(dāng)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物塊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
(3)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當(dāng)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測力計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如果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等于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則該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為 =0.4。
故答案為:(1)必須;等于;(2)無關(guān);(3)大;0.4。
6.(湖南婁底,21,6) 小王同學(xué)用下列器材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一塊,質(zhì)景相等的木塊和鋁塊各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只。如圖所示,4次實驗中他都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動物塊,使其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1)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2)分析 兩次實驗,可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guān)。圖乙與圖丁中幫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選填“相等”、“不相等”或“不確定”)
【思路分析】(1)由圖示彈簧測力計確定其分度值,讀出其示數(shù);
(2)分析圖中所示實驗,根據(jù)實驗控制的變量與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蚋鶕?jù)實驗結(jié)論確定所利用的圖中哪兩個;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解題過程】解:(1)由圖丙所示測力計可知,其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3.2N;
(2)由題甲、丙兩圖所示實驗可知,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同,由此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圖乙與圖丁中鋁塊對接觸面的壓力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故答案為:(1)3.2;(2)甲、丙;相等。
7. (江蘇南京,26,4)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木塊、鉤碼、水平木板和毛巾,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甲、乙、丙三次實驗中,每次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操作是為了測量 。
(2)比較 兩次實驗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
(3)鞋底做的凹凸不平,應(yīng)用了比較 兩次實驗所得的結(jié)論。
(4)從本實驗的器材中選擇 ,并添加斜面和小車還可以做“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實驗。
【思路分析】(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2)(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圖中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4)“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時是通過小車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動能大小的。
【解題過程】解;(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受平衡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此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故選擇甲乙兩圖進(jìn)行實驗;
(3)鞋底做的凹凸不平,表明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時,控制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故選擇甲丙兩圖進(jìn)行實驗;
(4)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時,應(yīng)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這樣小車在到達(dá)水平木板時的速度是不同的,通過比較小車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動能的大?。还蕦嶒炛羞€需要用到木塊和水平木板。
故答案為:(1)滑動摩擦力大小;(2)甲乙;(3)甲丙;(4)木塊、水平木板。
8. (湖北荊門,17,4) 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實驗研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2)王利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要保持木塊勻速運動很困難,改用知圖乙所示裝置,在用力將本板向左拉出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 (選填“A”或“B”)的示數(shù)反映了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3)實驗部分?jǐn)?shù)據(jù)如下表,要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壓力的關(guān)系,應(yīng)選用第①組和第 組數(shù)據(jù);比較第③組和第④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木板所受拉力的大小 。
實驗序號
木塊質(zhì)量m(g)
接觸面粗糙程度
彈簧測力計的FA示數(shù)(N)
彈簧測力計的FB示數(shù)(N)
①
200
較粗糙
2.00
0.40
②
200
粗糙
2.00
0.70
③
300
較粗糙
2.00
0.60
④
200
較粗糙
2.40
0.40
【答案】(1)控制變量法;(2)B;(3)③;無關(guān)
【思路分析】(1)(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圖中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2)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解題過程】解:(1)實驗研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分析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因圖中木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到的測力計拉力與木板對其的摩擦力為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反映了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br />
(3)實驗部分?jǐn)?shù)據(jù)如下表,要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壓力的關(guān)系,要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應(yīng)選用第①組和第③組數(shù)據(jù);
比較第③組和第④組數(shù)據(jù),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而拉力不同但測力計示數(shù)相同,即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故可以看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木板所受拉力的大小無關(guān)。
故答案為:(1)控制變量法;(2)B;(3)③;無關(guān)。
9.(江蘇淮安,26,6)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利用長木板、毛巾、木塊、砝碼及彈簧測力計進(jìn)行實驗。
(1)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應(yīng)使其做
運動。圖甲中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
(2)比較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有關(guān);比較 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
(3)實驗現(xiàn)象說明,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yīng)選體重 (選填“大”或“小”)的。同學(xué)參加比賽,同時在比賽中選用圖丁中 (選填“(a)”、“(b)”或“(c)”)類型的鞋。
【思路分析】(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根據(jù)測力計分度值讀數(shù);
(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圖中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3)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解題過程】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故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應(yīng)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圖甲中測力計分度值為0.2N,木塊與木板表面間滑動摩擦力大小為3.6N。
(2)比較甲、乙兩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測力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故比較甲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
(3)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yīng)選體重大的。同學(xué)參加比賽,同時在比賽中選用圖丁中類型的鞋。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3.6;(2)壓力大小;甲丙;(3)大;(a)。
10. (四川成都,28,8) 在“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
(1)測量物體瑯力前,除了觀察彈簧測力汁的簞程和分度值外,還應(yīng)將彈簧測力計在 方向調(diào)零。
(2)測量物體重力時,應(yīng)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讓它處于 狀態(tài),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拉力大?。┚偷扔谖矬w的重力。
(3)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測量出了不同質(zhì)量鉤碼所受重力的多組數(shù)據(jù)^其中一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為 N。
(4)實驗小組的小虹同學(xué)提出:“還可以測量鉤碼以外的其它物體的質(zhì)量和重力,將這呰數(shù)據(jù)與鉤碼的數(shù)據(jù)放到?起來尋找規(guī)律?!倍M的小宇同學(xué)不贊同,他認(rèn)為“必須全部用鉤碼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數(shù)據(jù)來尋找規(guī)律”。你認(rèn)為 同學(xué)的觀點是正確的。
【思路分析】(1)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根據(jù)二力平衡分析;
(3)根據(jù)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
(4)為了得到普遍的規(guī)律,應(yīng)該在實驗中采用不同的物體。
【解題過程】解:
(1)測量物體重力時,由于重力是豎直向下的,應(yīng)將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diào)零;
(2)測量物體重力時,當(dāng)物體靜止時,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3)由圖可知,測力計的量程為0﹣5N,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1.8N;
(4)為了得到普遍的規(guī)律,應(yīng)該在實驗中采用不同的物體,這樣結(jié)論根據(jù)有普遍性,故小虹同學(xué)的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1)豎直;(2)靜止;(3)1.8;(4)小虹。
11. (四川省廣安市,題號24,分值4)小君同學(xué)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的原理,可知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
(2)小君分析甲和乙,發(fā)現(xiàn)F甲小于F乙,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 有關(guān)。
(3)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應(yīng)比較 兩圖。
(4)小君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轉(zhuǎn)換法。
【思路分析】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該實驗應(yīng)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化法。
【解題過程】(1)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2)小君分析甲和乙,發(fā)現(xiàn)F甲小于F乙,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3)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應(yīng)比較乙、丙兩圖;(4)小君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化法。故答案為:(1)二力平衡;(2)粗糙程度;(3)乙、丙;(4)控制變量法。
12.(湖南省邵陽市,31,6分)某物理實驗小組做了下圖所示的探究實驗。
(1)實驗中木塊在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比較甲圖和 圖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知,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甲圖和丙圖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發(fā)現(xiàn),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 。運用控制變量法得出,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思路分析】(1)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判斷木塊處于平衡態(tài),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出答案;(2)觀察實驗的圖可以發(fā)現(xiàn),甲乙接觸面相同,但壓力不同,由此得出結(jié)論;(3)觀察實驗的圖可以發(fā)現(xiàn),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解題過程】(1)由實驗中木塊在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可知木塊受力平衡,受到的拉力與滑動摩擦力平衡,因此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甲乙兩圖接觸面相同,壓力不同,因此比較甲圖和乙圖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知,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比較甲圖和丙圖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發(fā)現(xiàn),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3.(四川省樂山市,題號37,分值7)在學(xué)習(xí)摩擦力時,小強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1)接觸面所受的壓力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他通過如下圖所示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1.如圖甲,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的滑動摩擦力;
2.如圖乙,在木塊上加一砝碼,從而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
3.如圖丙,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測出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
實驗次數(shù)
接觸面
壓力
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1
木板面
4N
0.6N
2
木板面
6N
0.9N
3
毛巾面
6N
3N
①以上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1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為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2N時,木塊做加速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為_______ N
②比較第1、2次實驗得出結(jié)論: 。
③比較第2、3次實驗得出結(jié)論: 。
④如圖丁所示,小強還利用以上器材來研究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他水平拉動木板向右加速運動的過程中,木塊相對地面保持靜止,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方向是 。
【答案】(1)二力平衡;0.6;0.6;(2)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等于;水平向右。
【解析】①在以上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辉诘?次實驗中,測力計示數(shù)為0.6N,故滑動摩擦力為0.6N;若拉力增大到2N,木塊做加速運動時,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滑動摩擦力不變,仍為0.6N;②比較第1、2次實驗得出結(jié)論: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③比較第2、3次實驗得出結(jié)論: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④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到的摩擦力與測力計拉力為平衡力,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與木板的運動無關(guān);對物體的拉力方向是水平向左,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
14. (年山東省濰坊市,22,6分)某同學(xué)在探究彈性勢能大小與形變量的關(guān)系時,猜測彈性勢能可能與形變量x成正比,也可能與形變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圖裝置進(jìn)行探究,將彈簧套的光滑豎直桿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與桿平行,進(jìn)行了如下操作:
① 彈簧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讀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 將中間有孔的小鐵塊套在光滑豎直桿上放于彈簧上端,豎直向下按壓鐵塊,讀出此時彈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 釋放小鐵塊,當(dāng)鐵塊上升到最大高度時,讀出鐵塊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 改變彈簧的壓縮長度,重復(fù)步驟②③,將測出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并計算出彈簧的形變量x,形變量的平方x2和小鐵塊上升的距離.
(1) 實驗中彈簧的形變量x= (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2) 本實驗中,彈簧彈性勢能大小是通過 來間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o D.h2-h1
(3)該同學(xué)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別做出和圖像,由此得到的結(jié)論是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
與 成正比.
【答案】(1)h0-h1;(2)D;(3)形變量的平方(或x2)。
【思路分析】(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題意來分析解答;
(2)根據(jù)表中各行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合題意來分析解答;
(3)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圖像來分析解答。
【解題過程】
(1)由表中第二列、第三列和第五列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中彈簧的形變量x= h0-h1;
(2)由題意可知,實驗中彈簧彈性勢能大小是通過來間接反映的,由表中第三列、第四列以及第七列數(shù)據(jù)可知,,故選C;
(3)由表中的第五、六、七列數(shù)據(jù)可知,與x2的比值是一定值,與x的比值不是定值,所以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形變量的平方(x2)成正比。
五、作圖題
1. (桂林市,21,2分)請在圖中畫出放在在斜面上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物體在斜面上靜止時,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在重心.
【解題過程】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示意圖如下:
.
2. (河南省,題號15,分值2)如圖9所示,一物塊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請畫出物塊的受力示意圖。
【答案】
【解析】這個受力分析的作圖比較簡單,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光滑斜面”,所以沒有摩擦力;而且要注意支持力長度應(yīng)該小于重力。
3. (山東聊城,20,2)踢出去的足球在操場上慢慢滾動后停下來,在圖中請畫由在操場上向左滾動的足球受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先對物體進(jìn)行受力分析,然后確定物體的重心,再用示意圖表示物體所受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解題過程】解:
因為足球在操場上慢慢滾動后停下來,所以足球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同時足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過球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此外,足球還受到地面對它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點可以畫在足球的球心上,如圖所示:
4. (山東臨沂,29,3) 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請畫出物體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動摩擦力f的示意圖(O為物體的重心)。
【思路分析】對物體進(jìn)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觸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重心都在物體的重心。
【解題過程】解:
物體受到的重力G豎直向下、支持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動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從重心開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5. (山東泰安,21,2) 如圖所示,一小球靜止在水平面上,請你畫出物體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力的示意圖是來體現(xiàn)力的三要素,本題的關(guān)鍵是找對重力的作用點及方向。
【解題過程】解:重力G的作用點在重心,方向豎直向下,答案如下圖所示:
6.(云南省,第19(2)題,3分)
【答案】
【解析】明確雨滴的運動情況:勻速下落,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的作用;分析雨滴的受力情況:雨滴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過重心O分別作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阻力F,并使兩個力大小相等,即長度相同;標(biāo)上箭頭和相應(yīng)的字母符號。
7. (廣西玉林,23,2) 如圖所示,請畫出熱氣球在豎直方向加速上升時的受力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思路分析】熱氣球在豎直方向加速上升時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由于熱氣球加速上升,因此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解題過程】解:熱氣球在豎直方向加速上升時,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過熱氣球的重心,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分別用G和F浮 表示。如下圖所示:
8. (湖北十堰,17,3) 如圖,物體M沿斜面勻速下滑,請畫出它的受力示意圖。
【思路分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同時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情況分析出物體所受到的力:確定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解題過程】解:物體M沿斜面勻速下滑,因此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Ff,從重心開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圖,如圖示。
9.(江蘇南京,21,2) 如圖所示,小明沿滑道下滑,畫出滑道對小明作用力的示意圖。(作圖時用方框代替小明)
【思路分析】首先對所要表示的力進(jìn)行分析,再用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解題過程】解:小明沿滑道下滑,則滑道對小明有垂直于滑道向上的支持力F和摩擦力f,因小明沿滑道下滑,故小明受到平行于滑道向上的摩擦力,如圖所示:
10. (江蘇省徐州市,第34(2)題,2分)(2)如圖乙所示,小華用繩拉著箱子行走,請畫出繩對箱子拉力F的示意圖.
【答案】
【解析】繩對箱子的拉力F方向沿繩向右上方,作用點在繩與箱子的接觸點。
11. (四川遂寧,16,2)(2)如圖2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擋板A擋住,請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qū)醢錋的壓力示意圖.
【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重力和壓力.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點在規(guī)則物體的中心,故小球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圖如圖所示,而壓力始終垂直于受力物體的表面,故小球?qū)醢錋的壓力F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12. (四川省資陽市,9,3分)
【答案】
【思路分析】(1)重力是物體受到的力,因此根據(jù)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過物體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2)壓力是接觸面受到的力,因此壓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然后根據(jù)壓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過壓力作用點表示出壓力的方向即可。
【解題過程】
解:(1)過物體重心畫帶箭頭的線段,方向豎直向下,符號為G;
(2)壓力的作用點在物體與接觸面上,為A;過壓力作用點A畫垂直于斜面、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壓力,符號為N;如圖所示:
13. (福建B卷,23,2) 如圖,水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O是水杯的重心。在圖中面出水杯受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水杯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作用點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
【解題過程】解:
桌面上水杯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因水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此時二力為一對平衡力;兩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O處,注意表示兩力的線段長度要相等。如圖所示:
14. (廣西北部灣,23,2)在圖中畫出南瓜受到重力G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即是力的示意圖,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作用點在其重心上,重力的表示符號為G。
【解題過程】解:由圖可知,重力的作用點在其重心上,方向是豎直向下的,表示符號為G;如圖所示:
15. (海南,19,2)如圖所示,畫出蘋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蘋果所受的重力豎直向下,從重力的作用點,沿重力的方向作有向線段,即可作出重力的示意圖。
【解題過程】解:蘋果所受的重力豎直向下,從重力的作用點﹣﹣蘋果的重心豎直向下作有向線段,即可作出蘋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16.(江蘇淮安,20,1)畫出圖中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壓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解題過程】解:畫水杯對桌面的壓力,受力物體是桌面,所以作用點在桌面上,從力的作用點起,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如圖:
17. (四川巴中,25,2) 細(xì)線懸掛的小球擺到最高點時如圖甲所示,試畫出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根據(jù)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然后過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
【解題過程】解:過球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G表示;過球心沿繩子向上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F表示,即為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18. (貴州黔三州,15,3) 如圖所示,一物體靜止在斜面上,請你畫出該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思路分析】畫重力的示意圖關(guān)鍵是要明確它的三要素,這里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這種表示方法叫力的示意圖。重力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作用點畫在物體的幾何中心,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解答過程】解:過物體的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符號G表示。如圖所示:
19.(山東臨沂,題號29,分值3分)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請畫出物體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動摩擦力f的示意圖(O為物體的重心)。
【思路分析】對物體進(jìn)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觸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重心都在物體的重心。
物體受到的重力G豎直向下、支持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動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從重心開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20.(四川省廣安市,題號20,分值1)如圖所示,一小球正在斜坡上向下滾動,請畫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
【解析】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如圖所示:
21.(四川省內(nèi)江市,20題,3分)如圖所示為足球運動員頂出去的足球,畫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示意圖
(不計空氣阻力)。
【答案】如答圖所示
【解析】頂出去的足球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
22.(省山東省威海市,21題,2分)如圖10所示,小球從A點沿光滑軌道下滑,依次經(jīng)過B點、C點和D點,請畫出小球在C點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思路分析】小球在C點除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外,軌道還對小球施加一個與軌道垂直的支持力,故畫出小球在C點受力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解題過程】
23.(安徽,9,2分)如圖甲所示,物塊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靜止,可將物塊A看成一個有質(zhì)量的點(見圖乙)。請在圖乙中畫出物塊的受力的示意圖。
【答案】如圖所示。
【解析】在斜面靜止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到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受到地球的吸引產(chǎn)生的重力G,由于物體在斜面上有下滑的趨勢,所以受到一個沿斜面向上的靜摩擦力f.
24.(四川省樂山市,題號35,分值3)如圖所示,物體在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上以速度v向下勻速運動,請在圖中畫出此過程中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答案】
【解析】在斜面上運動的物體首先要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另外,由于斜面粗糙,物體向下運動,所以物體還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
25.(年山東省濰坊市,16,2分)一木塊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沖上斜面,請在圖甲中畫出以下力的示意圖:(1)木塊水平向左滑行時所受的摩擦力;(2)木塊對斜面的壓力。
【答案】
【思路分析】根據(jù)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始終與物體移動的方向相反,壓力的方向始終垂直于接觸面向下,結(jié)合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來分析解答。
由題意可知,在水平面上,木塊向左滑行,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木塊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于斜面向下,力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