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雪地里的小畫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群、竹”等11個字。讀準多音字“著”的字音;會寫“竹、牙”等5個字,認識橫折彎鉤 1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出示圖片,練習學生口語表達,在美麗的雪景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課件出示2)(出示小雪花模型,用小雪花的語氣說話)我是小雪花,小朋友們好,秋去冬來,我又回到你們身邊了,你們高興嗎?那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嗎?快看,我們到了?。ㄕn件出示3)(出示情境圖)
誰能說說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學生看圖描述)
(師用小雪花在圖中飛舞演示)小雪花飄呀飄呀,飄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飄在樹枝上,樹枝白了;飄在大地上,大地像鋪了一層白色的地毯。在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來了幾位小動物,大家看是誰來了?(師在情境圖上貼上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的圖片。)
猜猜他們來干什么?(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認真讀課題,注意輕聲,讀準字音,自學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讀課文:
(1)給課文標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給生字找?guī)讉€朋友;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
三、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重點放在認字、識字上,認識生字是低年級的重中之重。對字音、字義的掌握,是打好基礎的根本】
出示生字(課件出示4)
qún zhú yá yònɡ jǐ bù wèi cān jiā dònɡ zhá mǎ
群 竹 牙 用 幾 步 為 參 加 洞 著 馬
1.指名領讀,正音。注意讀準平舌音“參”,翹舌音“竹、著”,“群”是前鼻音,“洞”是后鼻音,“加”是三拼音節(jié)。
重點指導多音字“著”,本文中讀“zhá”,組詞是“睡著”;還有一個讀音是“zhe”,組詞為“看著”。
2.自由練讀。開火車讀。
3.去掉拼音誰能讀好它們,試試看。指名讀。齊讀。
4.識記生字。
(1)加一加。如,“力”加兩點是“為”,“力”加“口”是“加”,“同”加三點水是“洞”。
(2)(課件出示5)圖示記字法。如,“牙”采用形象直觀法,可以提供大象牙齒的圖片,建立文字與圖片的聯(lián)系,突出“牙”字的一撇。“竹”字由兩個形似字組成,要引導學生分辨兩個字之間的異同。
(3)(課件出示6)圖片對照。如,呈現(xiàn)一個小朋友、兩個小朋友、一群小朋友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到“群”這個字是表示數(shù)量多的意思。
(4)用熟字組成新詞的方法。如“幾天、參加、竹子、一群、睡著、跑步、為了”。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讀課文,想一想,雪地里都來了哪些小畫家,他們都畫了些什么?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連一連。
竹葉 梅花 楓葉 月牙
小馬 小狗 小雞 小鴨
2.齊讀課文。
五、識記生字,寫字指導
【設計意圖:正確寫字更是低年級的重點,良好的寫字姿勢和正確的寫字方法是小學生必須養(yǎng)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br/>
1.(課件出示7)出示生字:“竹、牙、馬、用、幾”。
2.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好?
師重點指導“牙、馬、幾”。
“牙”豎鉤在豎中線偏右的位置,撇在書寫時要快,不要寫得太長。
“馬”上小下大,底橫要平,豎折折鉤的第一折要寫在橫中線上。
“幾”豎撇可先寫直一點,然后才撇出去;橫折彎鉤要一筆寫成。
注意學習新筆畫“橫折彎鉤”:先寫短橫,再向斜下寫豎,有點向左斜,最后向右側寫一個有弧度的鉤。鉤要小,彎要有弧度。
還有哪些字帶有“橫折彎鉤”?(九)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鞏固提高,反饋檢查
1.師生合作,老師抽讀生字卡片,學生比賽讀,看誰讀得又對又快。
2.小組合作,給生字找朋友,看哪個組找得多。
3.同桌合作,一人讀課文,另一人聽,指出讀得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拼一拼,寫一寫。
zhú zi bú yòng jǐ gè
( ) ( ) ( )
2.選字組詞。
①樹 ②加 ③走 ④群
參( ) 羊( ) ( )洞 ( )步
3.朗讀課文,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參考答案:
1.竹子 不用 幾個
2. ② ④ ① ③
3.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習性。
【設計意圖:出示歌曲,在美妙的音樂中,學生輕松愉快地復習舊知,進入了新課的學習中。】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聽歌導入,復習檢查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畫家》。
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畫家》原來還被編成了好聽的歌曲。想不想學唱這首歌?大家今天一定要認真聽課,積極發(fā)言,我們完成任務后就用剩下的時間學唱這首歌,好嗎?
2.(課件出示9)出示課件,依次檢查生字,認讀詞語。
3.指名朗讀課文,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聽課文歌曲再次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同時用學唱歌曲激勵學生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個教學策略。
二、理解課文,突破重點
1.讀第1句,問:小動物們要在雪地畫畫,看到下雪了高興嗎?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很高興?
(從第1句兩個“下雪啦”看出他們很高興。)
師述:這句話最后的標點符號叫嘆號,在這里是表示高興的語氣。你們自己練習讀出高興的語氣。
(自讀幾遍后指名讀)
2.讀第2句話。自由練讀,指名讀。
(1)這句話講在什么地方?來了誰?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下進行逐句閱讀?!?br/>
(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2)“一群”是多少?(好多個)
(3)這一群小畫家和“雪地”有什么關系?(雪地是小畫家畫畫的地方。)
3.讀第3句話。自由練讀,指名讀。
(1)誰在雪地上畫畫?(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畫畫。)(自己練說)
(2)他們都畫了什么?(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板書:小雞 竹葉 小狗 梅花 小鴨 楓葉 小馬 月牙
(課件出示10)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竹葉、梅花、楓葉、月牙的形狀,說出它們形狀上的特點,說說它們的名稱??磿喜鍒D與圖片比較,說說小畫家們畫得像不像。
(3)說說小畫家畫的畫是什么?(是他們在雪地上踩出的腳印)
(4)(課件出示11)為什么說小雞畫竹葉呢?(小雞的爪子印出的形狀像竹葉)依次問其他幾個動物畫的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墊像梅花;小鴨的腳趾間有蹼連著,印出的樣子像楓葉;小馬的蹄印像月牙。)
4.讀第4句話。(自己練讀后指名讀)
(1)你們平常畫畫時要用什么?
(2)這4位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呢?(不用……不用……幾步就成一幅畫)
(3)“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走過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或蹄印就是他們畫的畫。把他們各種形狀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麗的畫。)(自己練說后,指名回答)
5.讀第5、6兩句話。想一想,青蛙為什么沒有參加?他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著”了呢?(因為青蛙是一種冬眠動物。)
師述:因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為了減少消耗,就臥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像睡覺一樣,我們管這種現(xiàn)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氣暖和了,再恢復正常活動。
三、熟讀補白,背誦課文
1.師:小朋友們,咱們再讀一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背下來。
2.引導熟讀成誦。(課件出示12)課件出示:(老師可以讀【設計意圖:出示填空,提示學生背誦,降低了背誦的難。】
文字部分,學生讀出未顯示的部分。)
下雪啦,______________!
雪地里來了______________。
小雞畫竹葉,______________,
小鴨畫楓葉,______________。
不用顏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青蛙為什么沒參加?______________。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睡著了(zhe zhá) 參加(chān cān)
看著呢(zhe zhá) 一群(qún quén)
2.填一填。
(1)“牙”共 筆,第二筆是 。
(2)“幾”的第二筆的名稱是 。
(3)“月”加上一筆是 ,給這個字組詞: 。
3. 看圖回憶課文。選擇合適的序號填在“ ”上。
①小雞 ②小鴨 ③小馬④小狗
⑤⑥⑦⑧
我看見 從雪地上走來,它的腳印像 。
我看見 從雪地上走來,它的腳印像 。
我看見 從雪地上走來,它的腳印像 。
我看見 從雪地上走來,它的腳印像 。
4.選一選,填一填。
①群 ②只 ③幅
一( )小鴨 一( )畫 一( )小鴨
參考答案:
1.畫: zhá cān zhe qún
2.(1)4 豎折 (2)橫折彎鉤 (3) 用 不用
3. ① ⑧ ② ⑦ ③ ⑥ ④ ⑤
4. ② ③ ①
【板書設計】
雪地里的小畫家
小雞 竹葉
狗 梅花
小鴨 楓葉
小馬 月牙
青蛙 睡著啦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教師采用了以下方法來讓學生積極參與,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在解決“了解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這一教學難點時,則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竹葉、梅花、楓葉、月牙的形狀,這樣就使難點迎刃而解。再如讀中悟情,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但在讀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訴他們該怎樣朗讀,而是通過自己的范讀,請不同學生的個別朗讀,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讓他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diào)。
不足之處:
只是單一地使用激勵性評價,效果也不顯著,掌握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成為我努力的方向。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詩句節(jié)奏鮮明,音調(diào)和諧?!靶‘嫾摇?,就是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畫畫”,就是它們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腳印。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不同,說明它們的腳趾形狀不同。青蛙沒有參加“畫畫”,說明青蛙有冬眠的特點。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腳?。糠謩e像什么?
貓、老虎的腳印像梅花,
大象的腳印像圓盤,
牛的腳印像分開的葉子,
梅花鹿的腳印像分開的樹葉,
松鼠的腳印像小花。
課后作業(yè)
1.選字填空。
它 他
(1)弟弟和( )的同學去公園里玩。
(2)我家有一只小花貓,( )的尾巴長長的,毛茸茸的,很有趣。
2. 問一問,答一答。
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啦。
(1)媽媽為什么沒回來?
(2) 為什么 ?
3.讀一讀,回答問題。
臘梅花
臘梅花,臉兒黃,
身上不穿綠衣裳。
大雪當棉被,
風來挺胸膛,
別的花兒怕冬天,
只有臘梅開得旺。
(1)臘梅長得什么樣?用“ ”在文中畫出。
(2)臘梅把 當做棉被。
(3)臘梅有哪些特點?用“√”選出。
不怕冷□ 不怕風吹□ 穿綠衣裳□
參考答案:
1.(1)他(2)它
2.(1)她在忙著加班。(2)哥哥 生氣了 他的書被弟弟弄壞了。
3.(1)臘梅花,臉兒黃,身上不穿綠衣裳。
(2)大雪
(3)選:不怕冷 不怕風吹
教學目標
1.會認“群、竹”等11個字。讀準多音字“著”的字音;會寫“竹、牙”等5個字,認識橫折彎鉤 1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習性。
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難點:會寫“牙、馬、幾”等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這是一份語文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句,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人教部編版課文 412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12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yōu)質教案及反思,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課時,課時目標,教學過程,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