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加法
教材第24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五的第1題第一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需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和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重點難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計算4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教具學具
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4個圓片,3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 學前準備
1.從1數(shù)到5,再從5數(shù)到1。
2.看1~5的數(shù)字卡片讀數(shù)。
3.按順序填數(shù)。
()()3()5 ()2()
4.復習數(shù)的組成,填方框。
二 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感知:右手有3個氣球,左手有1個氣球,合在一起是4個氣球。
(2)學生之間交流感受與體會。
老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老師說明:把兩只手中的氣球握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老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右手和左手氣球的數(shù)量寫出數(shù)字3和1。
(2)老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同時老師在3和1中間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老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認、讀“+、=”。
(4)老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3+1=4,讀作:3加1等于4。
老師范讀,同桌互相讀,自由讀,注意“等于”要讀準。
提問:3+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和1合起來)
3+1=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和1合起來是4)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3.發(fā)散思維。
老師引導、啟發(fā)。生活中有哪些問題還能用3+1=4來表示呢?(我昨天得了3朵小紅花,今天得了1朵,兩天一共得了4朵小紅花,就用3+1=4來表示……)
三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24頁“做一做”。
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只要表達正確即可。
2.練習五的第1題第一小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說說圖的意思,體驗加法的含義,并填( )和。
在學生獨立做的基礎(chǔ)上組織集體交流,正確寫出得數(shù)。
四 思維訓練
1.填空。
( )+1=2 2+( )=3
( )+( )=3 2=( )+( )
2.看算式接著畫。(可以畫你喜歡的圖形)
1+3= 2+2=
△ △△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略
2. 4 1+3=4
思維訓練
1.(1)+1=2 2+(1)=3
(1)+(2)=3或(2)+(1)=3 2=(1)+(1)
2.1+3= 2+2=
△○○○ △△☆☆
板書設計
加 法
加法的含義: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用加法計算。
算式的讀法:3+1=4 讀作:3加1等于4。
備課參考
教材與學情分析
教材第24頁圖中,右手拿3個氣球,左手拿1個氣球,合在一起是4個氣球;用算式3+1=4來表示。滲透了可用一個抽象的算式來表達的數(shù)學思想,使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數(shù)學抽象的作用及數(shù)學的簡潔美。
課堂設計說明
教材第24頁,加法含義的教學是先從情境引入,通過直觀演示體會加法的含義,再通過過程圖進一步說明加法的含義,最后通過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幫助學生列算式。還可以用手勢表示,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和”是加法的基本含義,在頭腦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3 1~5的認識和加減法1-5的認識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前準備,探究新知,課堂作業(yè)新設計,思維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第3課時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前準備,探究新知,課堂作業(yè)新設計,思維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1-5的認識第2課時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前準備,探究新知,課堂作業(yè)新設計,思維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