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A.
向盛有高錳酸鉀酸性溶液的試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靜置
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靜置后溶液分層
B.
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集滿CO2的集氣瓶
集氣瓶中產(chǎn)生濃煙并有黑色顆粒產(chǎn)生
C.
向盛有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溶液變渾濁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過量鐵粉,充分振蕩后加1滴KSCN溶液
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后溶液顏色不變
A [乙烯中含有雙鍵,可以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靜置后溶液不分層,A不匹配;鎂條與二氧化碳在點燃條件下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Mg+CO22MgO+C,所以集氣瓶中產(chǎn)生濃煙,并有黑色顆粒產(chǎn)生,B匹配;根據(jù)反應(yīng)Na2S2O3+2HCl===2NaCl+S↓+SO2↑+H2O,SO2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硫是淡黃色沉淀,可使溶液變渾濁,C匹配;根據(jù)反應(yīng)2Fe3++Fe===3Fe2+,可得隨Fe3+逐漸消耗,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溶液后,溶液顏色不變,D匹配。]
2.(2018·全國卷Ⅰ)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D [A項裝置用于制備乙酸乙酯,B項裝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純化),C項裝置用于分離乙酸乙酯,D項裝置用于蒸發(fā)濃縮或蒸發(fā)結(jié)晶。只有D項操作在制備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未涉及。]
3.(2018·全國卷Ⅲ)下列實驗操作不當(dāng)?shù)氖? )
A.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時,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yīng)速率
B.用標(biāo)準(zhǔn)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選擇酚酞為指示劑
C.用鉑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灼燒,火焰呈黃色,證明其中含有Na+
D.常壓蒸餾時,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
B [加幾滴CuSO4溶液后,Zn與CuSO4反應(yīng)生成Cu,從而形成無數(shù)細小的原電池,加快了生成H2的速率,A不符合題意;酚酞的變色范圍為8.2碳酸>硅酸
B [③中有AgNO3,H2S可與AgNO3反應(yīng)生成Ag2S,不能說明AgCl是否轉(zhuǎn)化為Ag2S,A錯;SO2通入Ba(NO3)2溶液中,H+、NO可將其氧化為SO,產(chǎn)生BaSO4沉淀,不能由此推斷其它可溶性鋇鹽(如BaCl2)能與SO2反應(yīng),C錯;HNO3易揮發(fā),進入③中,不能證明結(jié)論正確,D錯。]
“實驗?zāi)康摹獙嶒炑b置”的評價
3.(2019·沈陽模擬)下列實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 )
A.圖A裝置Cu和濃硝酸制取NO
B.圖B裝置實驗室制備Cl2
C.圖C裝置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
D.圖D裝置實驗室分離CO和CO2
C [乙酸乙酯不能用NaOH溶液作吸收劑,應(yīng)用飽和Na2CO3溶液,C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
4.分析下述實驗所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① ?、凇 、邸 、?br />
A.①中所示實驗可證明元素的非金屬性:Cl>C>Si
B.②中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說明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反應(yīng)
C.③與碳酸氫鈉相連的a試管先渾濁,說明熱穩(wěn)定性:Na2CO3>NaHCO3
D.④中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則產(chǎn)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D [①中現(xiàn)象可以得酸性HCl>H2CO3>H2SiO3(并非最高價含氧酸HClO4),但不能說明Cl的非金屬性強弱,A錯;HNO3受熱分解也產(chǎn)生NO2等氣體,B錯;放NaHCO3處的溫度高,NaHCO3分解,不能說明Na2CO3與NaHCO3的穩(wěn)定性強弱,C錯。]
C D
C [除去Br2可以用SO2,原理是:Br2+ SO2+2H2O===H2SO4+2HBr,A正確;苯和溴苯的混合液與酸溶液互不相溶,分液可得苯和溴苯的混合液,B正確;由分析可知,不涉及到過濾操作,C錯誤。]
6.(2019·山西名校模擬)“侯氏制堿法”是我國化工專家候德榜為世界制堿工業(yè)作出的突出貢獻。某實驗小組模擬“侯氏制堿法”的工藝流程及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省略)如下: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時先點燃裝置①的酒精燈,過一段時間后再打開裝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B.裝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C.向步驟Ⅰ所得濾液中通入氨氣,加入細小的食鹽顆粒并降溫,可析出NH4Cl
D.用裝置④加熱碳酸氫鈉可實現(xiàn)步驟Ⅱ的轉(zhuǎn)化,所得CO2可循環(huán)使用
D [固體NaHCO3加熱不能用燒杯,D錯誤。]
“操作—現(xiàn)象—結(jié)論”實驗評價
7.(2019·許昌模擬)下列實驗中根據(jù)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論錯誤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相同條件下,用1 mol·L-1的CH3COOH和1 mol·L-1的HCl分別做導(dǎo)電性實驗
CH3COOH溶液對應(yīng)的燈泡較暗
CH3COOH是弱電解質(zhì)
B
向某溶液中加銅和濃硫酸
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
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O
C
向某鈉鹽中滴加濃鹽酸,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
品紅溶液褪色
該鈉鹽為Na2SO3或NaHSO3
D
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現(xiàn)藍色沉淀
Ksp[Mg(OH)2]> Ksp[Cu(OH)2]
C [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可能為氯氣或二氧化硫,則鹽可能為NaClO與濃鹽酸反應(yīng)生成氯氣,也可能為Na2SO3或NaHSO3與濃鹽酸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硫,C錯誤。]
8.(2019·江西名校模擬)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jié)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A
將Fe(NO3)2樣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紅
稀硫酸能氧化Fe2+
B
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
溶液褪色
乙二酸具有氧化性
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Ag+與NH3·H2O能大量共存
D
分別向盛有KI3溶液(顯黃色)的a、b試管中滴加淀粉溶液、AgNO3溶液
a中溶液變藍,b中產(chǎn)生黃色沉淀
溶液中存在:II2+I-
D [酸性條件下Fe2+、NO、H+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Fe3+,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但稀硫酸不能氧化Fe2+,A錯誤;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使溶液褪色,則乙二酸具有還原性,B錯誤;AgNO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生成銀氨溶液,故Ag+與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9.(2019·攀枝花模擬)下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將FeCl2樣品溶于鹽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原FeCl2樣品已變質(zhì)
B
將Na2SO3樣品溶于水,滴加稀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原Na2SO3樣品已變質(zhì)
C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再加入10%的H2O2溶液
滴入稀硫酸未見溶液變藍;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立即變藍
酸性條件下,H2O2氧化性強于I2
D
向5 mL 0.5 mol·L-1 NaHCO3溶液中滴入2 mL 1 mol·L-1 BaCl2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且有無色氣體生成
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NaHCO3+BaCl2 ===BaCO3↓+ 2NaCl+CO2↑+H2O
B [若Na2SO3不變質(zhì),酸性條件下NO氧化SO生成SO,也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B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