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內容
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材第22頁的例3、“做一做”及第26頁練習五第8~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正確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教具學具
投影儀,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游戲——辨認方向。
2.游戲——找朋友。
一人說出方向和大約角度,另一人確定這個位置上的同學。
二 教學實施
1.學習例3。
(1)投影出示主題圖。
(2)觀察主題圖。
說一說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3)小組合作。
老師出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并解決。
(4)全班匯報。
(5)相互質疑。
(6)交流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和感受。
2.應用實施。
說一說今天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
三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22頁“做一做”。
2.教材第26頁練習五的第8題。
3.教材第26頁練習五的第9題。
四 思維訓練
1.根據(jù)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行進路線。
(1)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400千米的地方是1號位置點。
(2)在1號位置點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200千米的地方是2號位置點。
(3)終點在2號位置點西偏南20°方向距離300千米的地方。
2.根據(jù)繪制的路線圖回答問題:
(1)1號位置點的西北方是 ,終點在起點的 方向,2號位置點在起點的 方向。
(2)描述行進具體路線:從起點出發(fā),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1號位置點,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2號位置點,最后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終點。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略
2.(1)略 (2)200×7×2÷(15+7+8+18)=1753(米/分)
3.略
思維訓練
1.
2.(1)2號位置點 西北 東北
(2)東 北40 400 西 北25 200 西 南20 300
備課參考
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里呈現(xiàn)了“臺風路徑圖”,讓學生學習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距離,練習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課堂設計說明
1.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取知識,解決新知識中的難點,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生活化”的理念。
2.學生在掌握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的基礎上去掌握繪制路線圖的方法,體現(xiàn)了學習知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
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級上冊2 位置與方向(二)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顧復習,導入新課,自主活動,探索新知,當堂訓練,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冀教版三年級下冊九 探索樂園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九 探索樂園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導入,探究新知,自主探索,鞏固練習,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