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解釋詞語:
銀漢:
玉盤:
2. 對詩句的賞析有誤的一組是( )。
A. 第一句沒有寫月光,而是寫“暮云”。
B.第二句運(yùn)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 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 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與親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3.翻譯詩句。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4.寫一首你知道的描寫中秋的古詩吧。
答案:1.銀河 月亮 2. A 3. 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fēng)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擅髂甑闹星?,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4.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1.解釋詞語。
莫: 徹:
聞: 閑:
2. 古詩所描寫的節(jié)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節(jié) C.元宵節(jié) D.端午節(jié)
3.詩中表現(xiàn)之夜游人希望盡興游玩的心理的詞語是 。
4.詩中的兩個(gè)問句在表達(dá)上有什么作用?
5.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古詩的后兩句所呈現(xiàn)的情景。
答案:1.不要 整,通 看 悠閑 2. C 3. 且莫催 4. 連用兩個(gè)問句,不僅將因景色迷人,令人不得不前往的意思表達(dá)得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余地。 5. 元宵夜,沒有哪一家人看見月亮還能在家閑坐,沒有哪一處地方?jīng)]有賞燈的人群;到處是燈火閃爍,到處是賞燈的人流。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同步測試題,共2頁。
這是一份語文古詩三首同步練習(xí)題,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xué)語文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上冊17 古詩三首綜合與測試同步練習(xí)題,共3頁。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