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過基礎
(一)字詞理解
下列對詞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中 “風色” 指風勢、風力,描繪出臨近中秋時洞庭湖上風平浪靜的景象。
B. “玉鑒瓊田三萬頃” 里 “玉鑒” 意為玉鏡,形象地寫出洞庭湖水如鏡子般平靜、澄澈。
C. “著我扁舟一葉” 的 “著” 通 “著”,是附著、安置的意思,表現(xiàn)出詞人泛舟湖上的悠然。
D.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 中 “挹” 是舀取的意思,詞人想象舀取西江水當美酒,盡顯豪邁之情。
下列對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中 “明河” 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明亮的銀河,在這澄澈的夜晚,銀河與月光、湖水相互輝映。
B. 指明亮的河流,形容洞庭湖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如明亮的河。
C. 星空中閃爍的星星組合成的明亮圖案,與周圍景色構成畫面。
D. 神話中連接天地的光明之河,為詞句增添神秘奇幻色彩。
(二)詩句背誦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開篇點明時間、地點,描繪出洞庭湖上風平浪靜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展現(xiàn)洞庭湖廣闊澄澈、如仙境般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描繪了明月灑下銀輝、銀河與湖水相映,上下一片澄澈的美好夜景。
(4)詞人以景寫心,表達自己在這澄澈天地間悠然自得,卻又難以言傳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詞句理解
下列對《念奴嬌?過洞庭》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不僅點明了時間、地點,還營造出一種寧靜、平和的氛圍,為下文描繪洞庭湖美景做鋪墊。
B.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將廣闊的洞庭湖比作美玉鋪就的田地,自己的扁舟如一片葉子漂浮其中,以大襯小,突出了詞人的渺小與孤獨。
C.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回憶在嶺海一帶任職的歲月,表明自己雖遭貶謫,但依然保持著高潔的品質,如同冰雪般晶瑩剔透。
D.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詞人敲擊船舷,獨自長嘯,陶醉在這美好的夜晚,忘記了時間,表現(xiàn)出他擺脫塵世束縛后的暢快與灑脫。
對 “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 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短發(fā)蕭騷” 描寫了詞人頭發(fā)稀疏、蕭索的狀態(tài),暗示其歷經滄桑。
B. “襟袖冷” 不僅寫出了秋夜的寒冷,更烘托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感。
C. “穩(wěn)泛滄浪空闊” 表明詞人在廣闊的洞庭湖上穩(wěn)穩(wěn)泛舟,心情閑適自在,毫無波瀾。
D. 這兩句詞通過描寫外在形象與行為,展現(xiàn)了詞人在困境中依然堅守自我、從容淡定的心境。
二、過能力
(一)藝術手法賞析
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全詞,找出其中一種并分析其作用。
從情景交融的角度,賞析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這幾句詞的藝術效果。
(二)情感探究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豐富的情感?請結合具體詞句進行分析。
結合張孝祥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談談你對《念奴嬌?過洞庭》中所體現(xiàn)的精神境界的理解。
三、過拓展
(一)對比閱讀
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處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這兩首詞都寫了水上的景象,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
兩首詞在描寫景物、營造意境方面各有特色,請結合詞句進行賞析。
(二)文化拓展
洞庭湖在古代詩詞中頻繁出現(xiàn),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除了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還有許多文人墨客以洞庭湖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經典之作。請查閱資料,選擇一首你喜歡的洞庭湖題材詩詞,從內容、藝術手法、情感等方面進行賞析,并與《念奴嬌?過洞庭》進行比較,分析它們的異同之處。
答案
一、過基礎
(一)字詞理解
答案:A
解析:“風色” 在這里指風的跡象,即沒有一絲風,并非風勢、風力。
答案:A
解析:“明河” 在詞中就是指明亮的銀河,與素月、湖水相互輝映,營造出澄澈的意境。
(二)詩句背誦
(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2)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3)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4)悠然心會,處處難與君說
(三)詞句理解
答案:B
解析:“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以大襯小,并非突出詞人的孤獨,而是展現(xiàn)出詞人在廣闊天地間的悠然自在與豪邁灑脫。
答案:C
解析:“穩(wěn)泛滄浪空闊”,詞人雖表面上穩(wěn)穩(wěn)泛舟,但結合前文遭貶經歷,其內心并非毫無波瀾,而是在困境中努力保持從容淡定。
二、過能力
(一)藝術手法賞析
答案:示例:運用了比喻手法,如 “玉鑒瓊田三萬頃”,將洞庭湖比作 “玉鑒”“瓊田”,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湖面廣闊、平靜且澄澈的特點,仿佛是由美玉鋪就的仙境,讓讀者能直觀感受到其美麗,也為全詞營造出空靈、超凡的意境,襯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和灑脫的心境。
答案:這幾句詞情景交融?!坝耔b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描繪出廣闊澄澈的洞庭湖上,詞人駕著一葉扁舟的畫面,景中含情,展現(xiàn)出詞人在如此浩渺天地間的悠然?!八卦路州x,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描繪了明月、銀河與湖水相互輝映,上下一片澄澈的夜景,既寫出自然景色的純凈美好,又借此景暗示自己內心如這天地般澄澈,毫無雜念。外在之景與詞人內在之情完美融合,營造出空靈、純凈的藝術境界,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詞人的高潔與灑脫。
(二)情感探究
答案: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多種豐富情感。①對洞庭湖美景的贊美:“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生動描繪出洞庭湖的廣闊、澄澈,流露出對其美景的喜愛與贊嘆。②高潔品質的自許:“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在嶺海任職期間,雖遭貶謫,但內心如冰雪般晶瑩剔透,堅守高潔。③豪邁灑脫的情懷:“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詞人想象舀西江水當酒,以北斗為勺,宴請?zhí)斓厝f物,敲擊船舷獨自長嘯,盡顯豪邁灑脫,擺脫塵世束縛后的暢快。
答案:張孝祥因遭政敵排擠讒害而被罷免官職,歸鄉(xiāng)途中創(chuàng)作此詞。在詞中,他通過描繪洞庭湖的澄澈美景,如 “玉鑒瓊田三萬頃”“表里俱澄澈”,以景寫心,展現(xiàn)出自己內心的純凈高潔,不被世俗污染。“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表明他雖歷經仕途坎坷,但依然堅守自我,保持正直品格。在困境中,詞人能在廣闊的洞庭湖上 “穩(wěn)泛滄浪空闊”,甚至有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的豪邁之舉,體現(xiàn)出他超越困境、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不為外物所擾,追求心靈的自由與超脫。
三、過拓展
(一)對比閱讀
答案:相同點:兩首詞都表達了豁達樂觀的情感。張孝祥詞中 “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 萬象為賓客”,蘇軾詞中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都展現(xiàn)出面對自然與人生境遇時的灑脫、豁達。不同點:張孝祥詞在豁達中還蘊含著對自身高潔品質的堅守,如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蘇軾詞則更多體現(xiàn)出對自然景觀變化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如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
答案:張孝祥詞:在描寫景物上,運用大量比喻,如 “玉鑒瓊田三萬頃”,生動展現(xiàn)洞庭湖的廣闊澄澈。營造出空靈、澄澈、超凡的意境,如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讓人仿佛置身于純凈的仙境。蘇軾詞:描寫景物時注重動態(tài)變化,如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從平靜的湖面到突然涌起的波浪,使畫面富有動感。營造出開闊、壯觀且富有哲理的意境,“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描繪出開闊的視野,而對 “天籟” 的探討又增添了哲理深度。
(二)文化拓展
示例:選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內容上,詩中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描繪了洞庭湖在八月時湖水上漲,與天相接,水汽蒸騰,波濤洶涌,仿佛能撼動岳陽城的壯觀景象?!坝麧鸁o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則委婉表達了自己渴望出仕,希望得到引薦的心情。藝術手法上,運用夸張手法,“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極言洞庭湖的磅礴氣勢;還采用比興手法,以 “欲濟無舟楫” 暗喻自己想入仕卻無人引薦。情感上,既表達了對洞庭湖壯麗景色的贊美,又抒發(fā)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施展才華的政治訴求。與《念奴嬌?過洞庭》相同點:都寫洞庭湖,都對洞庭湖景色進行了精彩描繪。不同點:《念奴嬌?過洞庭》側重于借景抒情,表達詞人自身的高潔、豪邁等復雜情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則在寫景基礎上,更側重于表達政治上的訴求,借景引出渴望出仕的想法 。
這是一份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精品達標測試,共10頁。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念奴嬌·過洞庭精品同步測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用具,教學過程,課后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念奴嬌·過洞庭當堂達標檢測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古代詩歌閱讀,情景默寫,語言表達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