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
考點2 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
考點3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易錯點1 不同滲透裝置中水分子運動情況及液面變化
(1)溶質不能通過半透膜的情況
①若S1溶液濃度大于S2溶液濃度,則單位時間內(nèi)由S2→S1的水分子數(shù)多于由S1→S2的,表現(xiàn)為S1溶液液面上升。
②若S1溶液濃度小于S2溶液濃度,則情況相反,表現(xiàn)為S1溶液液面下降。
③在達到滲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圖所示的液面差Δh,則S1溶液濃度仍大于S2溶液濃度。
(2)溶質能通過半透膜的情況
①若S1溶液濃度大于S2溶液濃度,則最初單位時間內(nèi)由S2→S1的水分子數(shù)多于由S1→S2的,隨著溶質的擴散,最終S1和S2溶液濃度相等,表現(xiàn)為S1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終S1和S2溶液液面持平。
②若S1溶液濃度小于S2溶液濃度,則情況相反。
易錯點2 質壁分離實驗的兩個“并非”
(1)并非所有細胞都可發(fā)生質壁分離。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細胞可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復原現(xiàn)象。死細胞、動物細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細胞(如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復原現(xiàn)象。
(2)并非所有溶液都使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復原
①一定濃度的溶質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只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不能自動復原,如0.3 g/mL蔗糖溶液。
②一定濃度的溶質可透膜的溶液中可發(fā)生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現(xiàn)象,如KNO3溶液、甘油、尿素、乙二醇等。
③在高濃度溶液(如0.5 g/mL蔗糖溶液)中可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但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
易錯點3 膜上的兩種轉運蛋白比較
易錯點4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脚c細胞膜結構的關系
(1)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依賴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或轉運蛋白空間結構的變化,這也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
(2)胞吞和胞吐也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更離不開磷脂雙分子層的流動性。
易錯點5 歸納概括同一物質的不同運輸方式
易錯點6 有關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七個“不要漏掉”
(1)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的運輸方式除主動運輸外,不要漏掉協(xié)助擴散。
(2)消耗能量的運輸方式除主動運輸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運輸方式除自由擴散外,不要漏掉協(xié)助擴散。
(4)影響協(xié)助擴散運輸速率的因素除載體蛋白數(shù)量外,不要漏掉濃度差。
(5)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除供能的線粒體外,不要漏掉載體蛋白的合成場所——核糖體。
(6)運輸速率與O2濃度無關的運輸方式除自由擴散外,不要漏掉協(xié)助擴散。
(7)Na+、K+等無機鹽離子一般以主動運輸方式進出細胞,但不要漏掉,也可通過協(xié)助擴散(或離子通道)進出細胞,如神經(jīng)細胞維持靜息電位時的K+外流和形成動作電位時的Na+內(nèi)流。
1.(2024·浙江·高考真題)嬰兒的腸道上皮細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過程不涉及( )
A.消耗 ATPB.受體蛋白識別C.載體蛋白協(xié)助D.細胞膜流動性
[答案]C.[解析]AD、免疫球蛋白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是有機大分子物質,吸收方式為胞吞,需要消耗ATP,胞吞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AD正確;BC、免疫球蛋白是有機大分子物質,細胞吸收該物質,需要受體蛋白的識別,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B正確,C錯誤。故選C。
知識鏈接:小分子的物質可以通過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來進出細胞,大分子進出細胞是通過內(nèi)吞和外排來完成的。被動運輸?shù)膭恿碜约毎麅?nèi)外物質的濃度差,主動運輸?shù)膭恿碜訟TP。胞吞和胞吐進行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的流動性。胞吞和胞吐與主動運輸一樣也需要能量供應。
2.(2023·遼寧·高考真題)血腦屏障的生物膜體系在控制物質運輸方式上與細胞膜類似。下表中相關物質不可能存在的運輸方式是( )
A.AB.BC.CD.D
[答案]C.[解析]A、神經(jīng)生長因子蛋白是生物大分子,通過胞吞胞吐通過生物膜細胞,與生物膜的流動性有關,A正確;B、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故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可能為協(xié)助擴散,B正確;C、谷氨酸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不能為自由擴散,當谷氨酸作為神經(jīng)遞質出細胞時為胞吐,也不是自由擴散,C錯誤;D、鈣離子通過生物膜需要載體蛋白,方式可能為主動運輸,D正確。故選C。
知識鏈接:自由擴散的方向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不需載體蛋白和能量,常見的有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協(xié)助擴散的方向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需要轉運蛋白協(xié)助,不需要能量,如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shù)姆较蚴菑牡蜐舛认蚋邼舛龋枰d體蛋白和能量,常見的如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3.(2023·全國·高考真題)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都需要經(jīng)過細胞膜。下列有關人體內(nèi)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正確的是( )
A.乙醇是有機物,不能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
B.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
C.抗體在漿細胞內(nèi)合成時消耗能量,其分泌過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shù)荒芡ㄟ^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
[答案]B.[解析]A、乙醇是有機物,與細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過擴散方式進入細胞,A錯誤;B、血漿中K+量低,紅細胞內(nèi)K+含量高,逆濃度梯度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載體蛋白,B正確;C、抗體為分泌蛋白,分泌過程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D、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等為主動運輸,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為協(xié)助擴散,D錯誤。故選B。
知識鏈接:自由擴散常見的有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協(xié)助擴散有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常見的如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大分子蛋白質進出細胞
4.(2022·山東·高考真題)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無機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驅動,NO3-的吸收由H+濃度梯度驅動,相關轉運機制如圖。銨肥施用過多時,細胞內(nèi)NH4+的濃度增加和細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長受到嚴重抑制的現(xiàn)象稱為銨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H4+通過AMTs進入細胞消耗的能量直接來自ATP
B.NO3-通過SLAH3轉運到細胞外的方式屬于被動運輸
C.銨毒發(fā)生后,增加細胞外的NO3-會加重銨毒
D.載體蛋白NRT1.1轉運NO3-和H+的速度與二者在膜外的濃度呈正相關
[答案]B.[解析]A、由題干信息可知,NH4+的吸收是根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驅動的,所以NH4+通過AMTs進入細胞消耗的能量不是來自ATP,A錯誤;B、由圖上可以看到,NO3-進入根細胞膜是H+的濃度梯度驅動,進行的逆濃度梯度運輸,所以NO3-通過SLAH3轉運到細胞外是順濃度梯度運輸,屬于被動運輸,B正確;C、銨毒發(fā)生后,H+在細胞外更多,增加細胞外的NO3-,可以促使H+向細胞內(nèi)轉運,減少細胞外的H+,從而減輕銨毒,C錯誤;D、據(jù)圖可知,載體蛋白NRT1.1轉運NO3-屬于主動運輸,主動運輸?shù)乃俾逝c其濃度無必然關系;運輸H+屬于協(xié)助擴散,協(xié)助擴散在一定范圍內(nèi)呈正相關,超過一定范圍后不成比例,D錯誤。故選B。
知識鏈接:主動運輸是由低濃度向高濃度一側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載體的協(xié)助。
5.(2022·湖南·高考真題)原生質體(細胞除細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積大小的變化可作為質壁分離實驗的檢測指標。用葡萄糖基本培養(yǎng)基和NaCl溶液交替處理某假單孢菌,其原生質體表面積的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組NaCl處理不能引起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表明細胞中NaCl濃度≥0.3 ml/L
B.乙、丙組NaCl處理皆使細胞質壁分離,處理解除后細胞即可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C.該菌的正常生長和吸水都可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
D.若將該菌先65℃水浴滅活后,再用 NaCl溶液處理,原生質體表面積無變化
[答案]A.[解析]A、分析甲組結果可知,隨著培養(yǎng)時間延長,與0時(原生質體表面積大約為0.5μm2)相比,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逐漸增大,甲組NaCl處理不能引起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說明細胞吸水,表明細胞中濃度>0.3 ml/L ,但不一定是細胞內(nèi)NaCl濃度≥0.3 ml/L,A錯誤;B、分析乙、丙組結果可知,與0時(原生質體表面積大約分別為0.6μm2、0.75μm2)相比乙丙組原生質體略有下降,說明乙、丙組NaCl處理皆使細胞質壁分離,處理解除后細胞即可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B正確;C、該菌的正常生長,細胞由小變大可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該菌吸水也會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C正確;D、若將該菌先65℃水浴滅活,細胞死亡,原生質層失去選擇透過性,再用 NaCl溶液處理,原生質體表面積無變化,D正確。故選A。
知識鏈接: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原生質體中的水分就透過細胞膜進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原生質層逐漸縮小,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即發(fā)生了質壁分離。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過細胞膜進入到原生質體中,原生質體逐漸變大,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6.(2022·全國·高考真題)植物成熟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以不同?,F(xiàn)將a、b、c三種細胞液濃度不同的某種植物成熟葉肉細胞,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觀察到:①細胞a未發(fā)生變化;②細胞b體積增大;③細胞c發(fā)生了質壁分離。若在水分交換期間細胞與蔗糖溶液沒有溶質的交換,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B.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
C.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
D.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答案]C.[解析]A、由于細胞b在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的體積增大,說明細胞吸水,則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A正確; B、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因此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B正確;C、由題意可知,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a未發(fā)生變化,說明其細胞液濃度與外界蔗糖溶液濃度相等;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雖然細胞內(nèi)外溶液濃度相同,但細胞c失水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減小,因此,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C錯誤。D、在一定的蔗糖溶液中,細胞c發(fā)生了質壁分離,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其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D正確。故選C。
知識鏈接:質壁分離時,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原生質層皺縮→發(fā)生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

相關學案

【高考生物】必記易錯知識點50個-學案:

這是一份【高考生物】必記易錯知識點50個-學案,共21頁。

高考生物復習:分子與細胞易錯知識點匯總:

這是一份高考生物復習:分子與細胞易錯知識點匯總,共11頁。

高考生物易錯知識清單:

這是一份高考生物易錯知識清單,共30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144條

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144條

高考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176個

高考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176個

高考生物:65個易錯知識點

高考生物:65個易錯知識點

知識清單05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必背知識清單學案

知識清單05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必背知識清單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