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點1: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此考點考查形式一般是判斷句中加點詞“××”是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作答此類題時,可用以下步驟:第一步,先刪去句中加點詞。第二步,對比。比較句子前后的意思是否發(fā)生變化,若發(fā)生變化,則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若無變化,則未體現(xiàn)。(見附表: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及作用)附: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及作用
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及作用
特點2: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平實性
生動性說明:運用一種或多種說明方法、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的句子,使說明對象生動形象、輕快活潑,增添真實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人,使讀者對說明對象有進一步的了解。平實性說明:用通俗不加修飾的語言將說明對象客觀、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不描寫,不夸張,沒有弦外之音。
(1)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生動說明常運用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詩意,避免枯燥乏味;或通俗或深情地議論,令人深思,啟人智慧。(2)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使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說明的形象性,使語言活潑清新。(3)句式富于變化。俗語、成語、四字詞語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暢,富有情趣。(4)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打比方、摹狀貌等說明方法的使用,可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判斷說明語言是否生動要抓住以下四點:
1.“旅人橋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2.“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 82米,兩端寬9. 6米,中部略窄,寬9米”中的加點詞能否換成“很”?為什么?
答:不能。因為“可能”是估計、推測的意思,“最早”在時間上加以限制。它們是對旅人橋最早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的推測,但并不是絕對的,若刪去,就肯定旅人橋是第一個出現(xiàn)的石拱橋,不符合實際?!翱赡堋焙汀白钤纭斌w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答:不能。因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過是比“兩端”狹窄些,換成“很”,就表明這兩者在寬度上相差很大,與實際不符合?!奥浴斌w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復習-- 專題二 說明文閱讀,共28頁。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復習專題十二說明文閱讀作業(yè)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B,團扇和折疊扇,蠶的自我保護方式,蠶的食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復習專題十二說明文閱讀教學課件,共6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