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4小題)
1.下列過程中,化學反應速率的增大對人類有益的是( )
A.鋼鐵生銹B.塑料老化C.汽車尾氣治理D.石材文物風化
2.某同學通過如圖流程制備晶體。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除油污時需要加熱以促進油污水解
B.“固體溶解”時只發(fā)生、與的反應
C.溶液Ⅰ中可能發(fā)生分解的反應
D.操作a為加入適量濃鹽酸,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低溫干燥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干冰晶體、冰、C60晶體中的微粒都屬于密堆積
B.在離原子核較近的區(qū)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在離原子核較遠的區(qū)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低
C.處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態(tài)原子
D.某微粒核外電子排布為2、8、8結構,則該微粒一定是氬原子
4.下列事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使用催化劑,有利于SO2和O2轉化為SO3
B.將裝有溶液的試管置于冰水中,顏色發(fā)生改變
C.對于、、的平衡體系,擴大容器體積,氣體顏色變淺
D.工業(yè)上合成氨反應: ,反應溫度選擇500℃
5.反應,在5L密閉恒容容器中投入1mlNH3和1mlO2,2minNO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4m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開始時刻與2min時容器內壓強之比為9:10
B.用氧氣表示2min內平均反應速率:
C.2min內NH3的轉化率是40%
D.當容器內混合氣體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時不可判斷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
6.常溫下,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質的量百分數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人體血漿中最重要的緩沖體系是碳酸氫鹽,正常人的血液的pH在7.35~7.45,血漿中pH與含碳微粒的關系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b表示隨溶液pH變化的曲線
B.人體中的血漿和常溫下溶液中的均為
C.當血漿中增大時,pH一定增大
D.當血漿的pH=7.2時,則發(fā)生酸中毒,此時是的10倍
7.如圖所示為工業(yè)合成氨的流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步驟①中“凈化”可以防止催化劑中毒
B.步驟②中“加壓”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轉化率,又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C.為了提高原料的轉化率,應及時將氨從混合氣中分離出去
D.步驟③合成氨溫度為500℃是因為該溫度催化劑活性高且有利于提高原料平衡的轉化率
8.2024年的奧運會將在巴黎舉行,沙灘排球比賽場地將設在埃菲爾鐵塔前的戰(zhàn)神廣場,埃菲爾鐵塔為鋼鐵結構,使用了250萬個鉚釘和近兩萬塊鐵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連接鐵片的鉚釘應該用銅質的
B.巴黎的氣候比較潮濕,不易引起鋼鐵的生銹
C.為了減緩鋼鐵生銹,可以在鐵塔表面鍍一層錫
D.在鐵塔表面涂上一層特制的油漆,能有效保護金屬
9.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
A.鉀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B.的電子式:
C.N的電子排布圖:
D.的電子排布式:
10.在25℃和101kPa時,幾種燃料的燃燒熱如下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上述四種燃料完全燃燒時,甲烷放出的熱量最多
B.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常溫常壓下,1ml甲醇液體完全燃燒生成氣體和水蒸氣放出熱量726.5kJ
D.標準狀況下,相同體積的CO、、完全燃燒的碳排放量:
11.已知為吸熱反應,,其中、鍵的鍵能分別為、,則鍵的鍵能為( )
A.B.C.D.
12.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溶液和溶液反應可制取硫化鋁
B.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預防齲齒
C.處理鍋爐水垢中的硫酸鈣,可以先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浸泡,再用酸除去
D.可用作白色顏料和阻燃劑等,在實驗室中可用的水解反應制取
13.某小組制作簡單燃料電池,設計裝置如下圖所示。石墨棒經烘干活化處理,形管中注入滴有滴酚酞溶液的溶液。實驗時,先打開、閉合,電解后,再打開,閉合,電流計指針偏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石墨棒除作為電極材料外,還可吸附和
B.電解過程中,左側石墨棒附近溶液變?yōu)榧t色
C.打開,閉合后,右側石墨棒發(fā)生反應:
D.不考慮兩極氣體的逸出,電解所消耗的電能等于燃料電池產生的電能
14.含有多個配位原子的配體與同一中心離子(或原子)通過螯合配位成環(huán)而形成的配合物為螯合物。一種原子序數為48的Cd2+配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螯合物中N的雜化方式有2種
B.1ml該配合物中通過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鍵有6ml
C.Cd屬于d區(qū)元素
D.Cd的價電子排布式為4d85s2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
15.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鐵管在潮濕環(huán)境中易發(fā)生吸氧腐蝕,其正極的反應式為 ,鑲嵌鋅塊可減緩腐蝕,該法稱為 。
(2)如下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鹽橋中的陽離子進入 (填“”或“”)電極溶液中。
(3)在一個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其平衡常數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若時,在某時刻反應混合物中的濃度分別為、,則此時上述反應的平衡移動方向為 (填“正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或“不移動”)。
(4)常溫下,溶液的,溶液的。
①由以上數據計算可知,的電離常數 。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該溶液可用于去除油污,用離子方程式說明其原因 。
②下列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填標號)。
a. b. c. d.
16.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分別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I.探究乙酸乙酯在不同溫度、不同濃度NaOH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取四支大小相同的試管,在試管外壁貼上體積刻度紙,按下表進行對照實驗。在兩種不同溫度的水浴中加熱相同時間后,記錄酯層的體積來確定水解反應的速率。
已知:①;
②的沸點為77.1℃。
回答下列問題:
(1) , , 。
(2)實驗中,可用飽和食鹽水代替蒸餾水,以減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實驗結果更準確,但不能用飽和溶液代替蒸餾水,其原因為 。
(3)用油浴代替水浴,且當油浴溫度超過100℃時,酯層體積減小的速率變快,原因除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會加快外,還可能是 。
II.用稀硫酸與鋅(足量)制取氫氣的實驗中,發(fā)現加入少量硫酸銅可以加快氫氣的生成速率。為了進一步研究硫酸銅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該同學設計了一系列實驗。
(4)鋅與硫酸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該同學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為(假設其他條件均保持不變):
①當加入少量固體時,生成氫氣的速率會大大提高,原因為 。
②但當加入的固體超過一定量時,生成氫氣的速率反而會下降,其原因可能為 。
17.白醋是日常飲食中的一種調味劑,國家標準規(guī)定釀造白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用標準溶液可以測定白醋中醋酸的濃度,以檢測白醋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某品牌白醋的醋酸濃度測定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某溫度時,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則物質的量濃度為的醋酸溶液中,達到電離平衡時,的電離度 。
(2)用 (填儀器名稱)量取稀釋后的白醋待測溶液到錐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 作指示劑(填“酚酞”“甲基橙”或“石蕊”)。
(3)該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 。
(4)用標準的溶液滴定上述稀釋后的白醋溶液,滴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第4次滴定實驗開始和結束時,堿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所示,則所用溶液的體積為
(5)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該白醋中醋酸含量為 。達到滴定終點后,讀取標準液體積時若視線如圖所示,則對滴定結果的影響情況是:待測液濃度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18.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物質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填標號,下同),非電解質是 ,能導電的是 。
①②③氨水④液態(tài)⑤乙醇⑥⑦⑧
(2)若時,醋酸的電離常數k=1.6×10-5,則該溫度下醋酸溶液中約為 。
(3)現有反應已知該反應中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
則氣態(tài)中的鍵能為 。
(4)用催化還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 kJ·ml-1
② kJ·ml-1
據此,寫出將還原為的熱化學方程式: 。
(5)用50 mL 0.50 ml/L鹽酸與50 mL 0.55 m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缺少的一種實驗儀器名稱是 。
②使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得中和熱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6)C2H5OH可作為燃料使用,用C2H5OH和O2組合形成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電池總反應為C2H5OH+3O2=2CO2+3H2O,則d電極是 (填“正極”或“負極”),c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參考答案
1.【答案】C
【詳解】A.鋼鐵生銹會造成材料資源浪費,該化學反應速率的增大對人類無益,故A不選;
B.塑料的老化會造成材料資源浪費,該化學反應速率的增大對人類無益,故B不選;
C.汽車尾氣治理的反應速率增大,會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對人類有益,故C選;
D.石材文物風化速率增大會加快文物的腐蝕,對人類無益,故D不選;
答案選C。
2.【答案】B
【詳解】A.碳酸鈉的水解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溶液的堿性增強,加熱也能促進油脂水解,A正確;
B.固體表面會吸附,故還應有與的反應以及Fe3+與Fe的反應,B錯誤;
C.溶液Ⅰ中有Fe3+,Fe3+可作為分解的催化劑,會加快分解速率,C正確;
D.加入適量濃鹽酸是為了抑制FeCl3水解,通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低溫干燥即可得晶體,D正確;
故選B。
3.【答案】C
【詳解】A.只含有分子間作用力的分子晶體具有分子密堆積的特征,含有氫鍵的分子晶體不是密堆積,故冰晶體不屬于密堆積,故A錯誤;
B.離原子核越遠的電子能量越大,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小,故B錯誤;
C.原子的電子排布遵循構造原理能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于最低狀態(tài),簡稱能量最低原理。處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態(tài)原子,故C正確;
D.某微粒核外電子排布為2、8、8結構,則該微粒不一定是氬原子,可能為Cl-、K+等離子,故D錯誤;
故選C。
4.【答案】B
【詳解】A.SO2和O2反應生成SO3,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使用催化劑,化學平衡不移動,因此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動,A錯誤;
B.溶液中存在平衡,呈藍色,呈黃色,將裝有氯化銅溶液的試管置于冰水中降溫,平衡發(fā)生移動,與的濃度發(fā)生變化,導致溶液顏色發(fā)生改變,因此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B正確;
C.對于+2的平衡體系,擴大容器體積,氣體濃度減小,顏色變淺,但化學平衡不移動,因此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C錯誤;
D.工業(yè)合成氨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發(fā)熱反應。反應溫度選擇500℃,是由于在該溫度下催化劑的活性最大,化學反應速率最快,能夠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產率,但平衡卻是逆向移動,因此不能用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5.【答案】A
【詳解】A.根據反應4NH3(g)+5O2(g)=4NO(g)+6H2O(g),可知,2 min內NO 的物質的量增加了 0.4 ml,則H2O(g))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6 ml,lNH3(g)、O2(g)分別消耗了 0.4 ml、0.5 ml,反應前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ml+1ml=2ml,反應 2 min末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6+0.5+0.4+0.6)ml=2.1ml,恒溫恒容下,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即開始時刻與 2 min時容器內的壓強之比為2:2.1,A錯誤;
B.由A項的分析可知,2 min內氧氣的物質的量的變化n(O2)=0.5ml,則(O2)===0.05ml/(L?min),B正確;
C.由 A 項的分析可知,2 min 內NH3的轉化量為0.4 ml,則NH3的轉化率為×100%=40%,C正確;
D.由于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氣體,所以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質量一直不變,由于容器容積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也一直不變,所以不能用混合氣體的密度判斷該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D正確;
故答案為:A。
6.【答案】D
【詳解】A.根據圖象可知,曲線a表示c(H2CO3)、曲線b表示c()、曲線c表示隨溶液pH變化的曲線,故A錯誤;
B.根據圖象可知,常溫下c()=c(H2CO3)時,pH=6.2,H2CO3的Ka1=,但人體中的血漿溫度高于常溫,升溫有利于碳酸電離,則血漿中的大于,故B錯誤;
C.人體血漿中碳酸氫鹽起緩沖作用,隨c()增大,pH變化不大,故C錯誤;
D.正常人的血液pH在7.35~7.45,當血漿的pH=7.2時,則發(fā)生酸中毒,,所以此時lg=1, 是的10倍,故D正確;
選D。
7.【答案】D
【分析】N2和H2凈化干燥除去雜質后,加壓既能提高反應速率,又能促進平衡正向移動,合成氨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低溫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但是低溫下,催化劑活性低,反應速率也低,因此綜合考慮將溫度設定在500℃并使用含鐵催化劑進行催化反應,及時將產生的NH3液化分離出來以提高N2和H2的轉化率,剩余的N2和H2再循環(huán)利用,據此分析判斷。
【詳解】A.步驟①中“凈化”是除去雜質,以防止鐵催化劑中毒,故A正確;
B.合成氨的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加壓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提高原料轉化率,加壓也可以提高反應速率,故B正確;
C.在反應達到一定轉化率時及時將氨從混合氣中分離出去,可使平衡正向移動,能保持足夠高的原料轉化率,故C正確;
D.由圖可知工業(yè)生產中,催化合成氨的反應溫度為500℃,說明500℃是催化劑催化活性的最佳溫度,但催化劑只能提高反應速率,不能提高平衡轉化率,故D錯誤;
故選D。
8.【答案】D
【詳解】A.連接鐵片的鉚釘若用銅質的,由于鐵比銅活潑,銅作原電池正極,鐵作原電池負極,會導致鐵制品本身被腐蝕,A錯誤;
B.鐵在與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所以潮濕環(huán)境比干燥的環(huán)境更易引起鋼鐵的生銹,B錯誤;
C.在鐵塔表面鍍一層錫由于鐵比錫活潑,錫作原電池正極,鐵作原電池負極,會導致鐵制品本身被腐蝕,C錯誤;
D.在鐵塔表面涂上一層特制的油漆,可以隔絕空氣中的氧氣,能有效保護金屬,D正確;
故選D。
9.【答案】D
【詳解】A.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個,鉀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應為,故A錯誤;
B.的電子式應為:,故B錯誤;
C.N的電子排布圖違背了泡利原理,正確的N的電子排布圖應為:,故C錯誤;
D.的電子排布式:,故D正確;
答案選D。
10.【答案】D
【分析】燃燒熱是在101 kPa時,1 m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
【詳解】A.CO、H2、CH4、CH3OH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28、2、16、32,又因為它們每1ml分別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依次為283.0kJ、285.8kJ、890.3kJ、726.5kJ,所以1gCO、H2、CH4、CH3OH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分別為:10.0kJ、142.9kJ、55.6kJ、22.7kJ,則相同質量的以上四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H2,A錯誤;
B.CO燃燒熱?H為-283.0 kJ·ml-1,表示1mlCO完全燃燒釋放283.0 kJ熱量,則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566.0kJ/ml,B錯誤;
C.甲醇燃燒熱的數據指的是1ml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釋放熱量726.5kJ,若生成氣態(tài)水,釋放的熱量小于726.5kJ,C錯誤;
D.標準狀況下,相同體積的CO、H2、CH4物質的量相同,根據C元素守恒,完全燃燒的碳排放量:CO=CH4>H2,D正確;
故選D。
11.【答案】D
【詳解】從微觀角度,反應物鍵能之和—生成物鍵能之和,設鍵鍵能為x,,解得;
故選D。
12.【答案】A
【詳解】A.Al3+發(fā)生水解生成Al(OH)3和H+,S2-水解生成H2S和OH-,兩者水解相互促進,最終反應徹底生成Al(OH)3和H2S,無法制取硫化鋁,A錯誤;
B.牙膏中氟有防齲的作用,因為氟化物能夠降低釉質的溶解度,使抵抗酸腐蝕能力增強,B正確;
C.硫酸鈣難溶于水也難溶于酸,處理鍋爐水垢中的硫酸鈣,可以先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浸泡,發(fā)生沉淀的轉化生成可溶于酸的碳酸鈣,再用酸除去即可,C正確;
D.SbCl3的水解分三步進行,中間產物有SbOCl等,其總反應可表示為2SbCl3+3H2O=Sb2O3+6HCl,故Sb2O3在實驗室中可用SbCl3的水解反應制取,制備時加大量水,同時加熱,使水解盡可能徹底,Sb2O3為白色,氧化物不可燃,故可用作白色顏料和阻燃劑等,D正確;
本題選A。
13.【答案】A
【分析】根據題干裝置圖和需制作簡易的燃料電池的要求可知,首先需斷開,閉合開關,此時左側石墨電極陽極,電極反應為:,右側電極為陰極,電極反應為:,然后斷開,閉合,此時裝置變?yōu)闅溲跞剂想姵兀髠仁姌O為正極,電極反應為:,右側石墨電極為負極,電極反應為:;
【詳解】A.石墨有吸附氣體的作用,可吸附氫氣和氧氣,A項正確;
B.在電解中,左側接電源正極,右側接電源負極,根據故右側電極反應式可得出右側電極附近溶液變?yōu)榧t色,B項錯誤;
C.打開,閉合,此時裝置變?yōu)樵姵?,右側為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C項錯誤;
D.電解所消耗的電能,不等于燃料電池多產生的電能,能量轉化有損失,D項錯誤;
答案選A。
14.【答案】B
【詳解】A.該整合物中無論是硝基中的N原子,還是中的N原子,還是六元環(huán)中的N原子,N均為雜化,即N只有1種雜化方式,A錯誤;
B.該螯合物通過螯合配位成環(huán)而形成的,與4個N原子形成兩個環(huán)、2個O形成1個環(huán),共6個配位鍵,故1ml該配合物中通過整合作用形成6ml配位鍵,B正確;
C.原子序數為48的Cd屬于ds區(qū)元素,C錯誤;
D.Cd的價電子排布式為4d105s2,D錯誤;
故選B。
15.【答案】(1) 犧牲陽極法
(2)
(3)逆反應方向
(4) b
【分析】雙液原電池中鹽橋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
【詳解】(1)吸氧腐蝕的正極反應式為,鑲嵌鋅塊可減緩腐蝕屬于原電池原理,該法稱為犧牲陽極法;故答案為:;犧牲陽極法;
(2)根據原電池原理分析,電池總反應為,所以為負極,為正極,故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鹽橋中的陽離子移向正極,故進入電極溶液中;故答案為: ;;
(3),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答案為:逆反應方向;
(4)①根據題干信息:利用三段式求解,
所以;溶液的來源于的電離,故;溶液去除油污,主要是的水解,故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②與發(fā)生雙水解,故選,故答案為:b。
16.【答案】(1) 1.5 3 1
(2)碳酸氫鈉水溶液呈堿性,干擾了NaOH溶液濃度對水解速率的影響
(3)溫度越高,乙酸乙酯揮發(fā)越快
(4)
(5) 生成的Cu與原有的Zn形成了原電池 生成的Cu會沉積在Zn的表面,減小了Zn與溶液的接觸面積
【分析】根據實驗目的“探究乙酸乙酯在不同溫度、不同濃度NaOH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利用控制變量的原則分析。
【詳解】(1)探究乙酸乙酯在不同溫度、不同濃度NaOH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四個試管中乙酸乙酯的體積都應該為1.5mL,即:V1=V2=V3=1.5;探究的是氫氧化鈉的濃度對乙酸乙酯水解的影響,還必須保證溶液總體積相等,由試管III可知溶液的總體積為6mL,故:V1=1.5;;;
(2)乙酸乙酯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減小,故實驗中可用飽和食鹽水替代蒸餾水,以便減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溶液水解顯堿性,干擾了探究NaOH溶液對水解速率的影響,所以不能用飽和溶液替代蒸餾水;
(3)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1℃,水浴溫度接近乙酸乙酯的沸點,溫度越高,乙酸乙酯揮發(fā)也越快,導致試管中酯層減少速率加快,干擾了實驗結果;
(4)鋅為活潑金屬,加入硫酸銅,發(fā)生Zn+CuSO4=ZnSO4+Cu,離子方程式為;
(5)①鋅為活潑金屬,加入硫酸銅,發(fā)生Zn+CuSO4=ZnSO4+Cu,置換出銅,與鋅形成原電池反應,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②硫酸銅量較多時,會生成更多的銅,生成的銅會附著在鋅片上,阻礙鋅片與硫酸繼續(xù)反應,氫氣生成速率下降。
17.【答案】(1)0.4%
(2) 酸式滴定管 酚酞
(3)當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時,溶液由無色變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4)28.10
(5) 0.036 偏大
【分析】堿性滴定管洗凈后用待裝氫氧化鈉溶液潤洗2~3次、裝入氫氧化鈉溶液,使尖嘴部分充滿液體,并沒有氣泡,調液面到零或零刻度以下,等液面穩(wěn)定后讀數并記錄;準確移取25.00毫升白醋稀釋液于錐形瓶中,滴加兩滴指示劑,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通過堿式滴定管向醋酸溶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并不搖動錐形瓶,等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從無色變成淺紅色、30秒內不褪色時停止滴定、待液面穩(wěn)定后讀取滴定管液面的讀數并記錄,重復2-3次實驗;
【詳解】(1)設電離的氫離子及醋酸根離子為xml/L,,,,的電離度;
故答案為:0.4%;
(2)醋酸為弱酸,準確量25mL取稀釋后的白醋待測溶液應當用酸式滴定管,醋酸和氫氧化鈉恰好中和得到強堿弱酸鹽醋酸鈉,溶液顯堿性,故應選擇在堿性環(huán)境中變色的酚酞作指示劑;
故答案為:酸式滴定管;酚酞;
(3)酚酞在醋酸中呈無色、在pH=8的溶液中呈淺紅色,該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當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時,溶液由無色變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故答案為:當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時,溶液由無色變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4)按堿式滴定管中的液面示意圖,則所用NaOH溶液的體積為28.10mL -0.00mL =28.10mL;
故答案為:28.10mL;
(5)由表知:第一次消耗NaOH溶液體積為25. 11mL -0.12mL=24.99mL,第二次消耗NaOH溶液體積為25. 31mL -0.30mL=25.01mL,第三次消耗NaOH溶液體積為25. 80mL -0.80mL=25.00mL,第四次消耗NaOH溶液體積為28.10mL,偏差大,舍去第四次數據,則按前三次數據取平均值:消耗0.06000ml/L NaOH溶液體積為25.00mL,則25.00毫升白醋稀釋液中含醋酸為0.06000ml/L×25.00mL×10-3L/mL=1.500×10-3ml,則未稀釋前10.00mL白醋中醋酸含量,則其含量為;
讀取NaOH溶液體積時,仰視讀數偏大,導致標準溶液體積數值偏大,則待測液濃度偏大;
故答案為:0.036g/mL;偏大。
18.【答案】(1) ①④⑥ ⑤⑧ ③⑦
(2)4.0×10-4
(3)1084
(4)
(5) 玻璃攪拌器(寫成“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或“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也可) 偏大
(6) 正極
【詳解】(1)①屬于鹽,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導電,溶于水后完全電離出銅離子和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動,可以導電,屬于強電解質;
②HF屬于酸,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導電,溶于水后部分電離出氟離子和氫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動,可以導電,屬于弱電解質;
③氨水屬于混合物,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可以導電,由于是混合物,所以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④液態(tài)HCl屬于酸,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導電,溶于水后完全電離出氯離子和氫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動,可以導電,屬于強電解質;
⑤乙醇屬于有機化合物,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導電,溶于水后不能電離,屬于非電解質;
⑥屬于鹽,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導電,熔融狀態(tài)下完全電離出鋇離子和硫酸根,熔融狀態(tài)下可以自由移動,可以導電,屬于強電解質;
⑦Cu屬于金屬單質,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子,可以導電,由于是單質,所以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⑧CO屬于非金屬氧化物,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導電,不溶于水,屬于非電解質;
綜上所述,屬于強電解質的是①④⑥,屬于非電解質是⑤⑧;能導電的是③⑦。
(2)醋酸的電離常數k=1.6×10-5,設該溫度下醋酸溶液中約為x,則==1.6×10-5,解得x=4.0×10-4ml/L;
(3)因為化學反應焓變=反應物鍵能總和?生成物鍵能總和,設C≡O中的鍵能為xkJ·ml-1,則x kJ·ml-1+4×436 kJ·ml-1-(413×3+343+465 kJ·ml-1)=﹣91 kJ·ml-1,解得x=1084;
(4)根據蓋斯定律,得到,,故將還原為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5)①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缺少的一種實驗儀器名稱是玻璃攪拌器;
②該裝置會有熱量損失,焓變?yōu)樨?,則測得中和熱偏大;
(6)d電極是電子流入的電極,為正極;c為負極,乙醇失去電子生成二氧化碳,電極反應為。
燃料
―283.0
―285.8
―890.3
―726.5
700
800
830
1000
1200
0.6
0.9
1.0
1.7
2.6
試管I(55℃)
試管II(55℃)
試管III(55℃)
試管IV(75℃)
乙酸乙酯的體積/mL
1.5
NaOH溶液的體積/mL
3.5
0
蒸餾水的體積/ mL
0
4.5
1.5
滴定次數
待測溶液的體積
標準溶液的體積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0.12
25.11
2
0.30
25.31
3
0.80
25.80
4
化學鍵
H—H
C—O
H—O
C—H
E/(kJ/ml)
436
343
465
413
這是一份四川省瀘州市瀘州老窖天府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瀘州市瀘州老窖天府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四川省瀘州市瀘州老窖天府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瀘州市瀘州老窖天府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半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