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識點】
元夕:元宵節(jié),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東風(fēng):春風(fēng)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
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
玉壺:玉壺指月亮,光轉(zhuǎn)指月光移動,是說月亮漸漸西沉。
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jié)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里指盛裝的婦女。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fā)出來的香氣。
千百度:千百遍。
驀然:突然,猛然。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易錯字填空】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 )風(fēng)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 )車香( )路。 鳳( )聲動,玉( )光轉(zhuǎn),一夜魚龍( )。
( )兒雪( )黃金( ), 笑語( )( )暗香去。眾里( )他千百度,( )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 )( )處。
【答案】東、雕、滿、簫、壺、舞、蛾、柳、縷、盈盈、尋、驀、闌、珊。
【全詩譯文】
東風(fēng)拂過,數(shù)不清的花燈晃動著,仿佛催開了千樹花,焰火紛亂,往下墜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著大街。鳳蕭那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蕩,月亮在空中發(fā)出明亮的熒光,光華流轉(zhuǎn)。熱鬧的夜晚里,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
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jīng)過。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看見她,不經(jīng)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處。
【默寫模擬訓(xùn)練】
1.【2024·河北張家口·一模】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眾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興高采烈地去參加元宵盛會,反襯了下文與眾不同的“那人”。
2.【2024·江西贛州·期末】“東風(fēng)”是古詩中常見的意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辛棄疾《青玉案·元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到了這個意象。
3.【2024·安徽蕪湖·三模】文人筆下的簫的形象,可以是《赤壁賦》中的“如泣如訴”,也可以是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江蘇鹽城·階段練習(xí)】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歷經(jīng)千百次尋覓后,驀然回首,驚喜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4·江蘇蘇州·開學(xué)考試】從古代詩歌中可看出服飾文化。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寫了當(dāng)時女子頭上的飾物;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提到了唐代低等官員的品服。
6.【2024·遼寧沈陽·階段練習(xí)】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化用岑參“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車水馬龍、人潮擁擠的觀燈盛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寫答案]
1.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2.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
3.鳳簫聲動;乘醉聽簫鼓。
4.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蛾兒雪柳黃金縷;江州司馬青衫濕。
6.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寶馬雕車香滿路。
【文學(xué)文化常識】
一、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xué)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二、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此時,辛棄疾已經(jīng)四十多歲,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饒已經(jīng)好幾年。當(dāng)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tǒng)治階級卻不思恢復(fù),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詞人滿腹的激情、哀怨,無可奈何,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三、題目解讀
1.青玉案是詞牌名
2.元夕是詞的標(biāo)題,元夕就是陰歷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jié),是夜稱元夕或元夜。自古為中國重要佳節(jié)。宋代,人們慶賀元夕的方式很多,比如:觀燈、放焰火、猜字謎等。
四、課文主旨
詞的上闋,用鋪敘(渲染)的手法。極寫都市元夕的華燈明艷、歌舞聲喧。人以此反襯出一個自甘寂寞、不慕榮華、不肯同流合污的女子形象。以此來自喻,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寄寓了在政治上的失意苦悶的心情,表達了不愿跟時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五、表現(xiàn)?法
1.反襯手法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風(fēng)簫聲動”等句體現(xiàn)了元宵夜的繁華熱陰,面詞人難點表現(xiàn)的“那人”卻在“燈火鬧珊處”,所以表現(xiàn)方式是反村。詞人以此突出自己耐得住冷落寂寞、不趨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潔品性。
2.比喻、借景抒情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前句把繁多的燈火比作千樹花,后句把滿天的煙花比作似雨點般落下的星星,極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張燈結(jié)彩,煙花怒放的喜慶景象。
3.借代
“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 這兩句的“香”“暗香”均是借“體香”來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爭相去看燈、戲耍的女子,這樣寫含蓄而又生動,這些女子的歡鬧與下文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貴。
4.鋪陳(排)手法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這三句用動、轉(zhuǎn)、舞三個動詞寫舞燈之歡,運用了鋪陳(排)手法,視聽結(jié)合,渲染元宵節(jié)的熱鬧氣氛。
六、文學(xué)常識
1.美人
美人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往往有多層含義:
①人生理想、追求(英雄無用武之地、志向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
②以美人自比,以臣妾對君王,寄托著臣民對家國的政治理想;
③喻指君主、國家。
2.對比
對比是指為了充分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熟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
分類:有兩體對比和一體兩面對比。其作用是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五的對立,給人以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表達作者的某種情。
3.襯托
襯托又稱“陪襯”。指為了表現(xiàn)、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種或另一些與之相似、相關(guān)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來陪襯,分為正襯、反襯兩種。
①正襯:就是用次要內(nèi)容從正面襯托主要內(nèi)容,也叫“烘托”“旁襯”,如李自《贈汪倫》中的“桃花源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倫對詩人的深情厚誼。
②反襯:就是用次要內(nèi)容從反面烘托主體。一般包括美丑相襯、哀樂相襯、動靜相襯、明暗相襯、有無相襯。
運用襯托,其作用是使被陪襯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對比VS襯托 區(qū)別】
①構(gòu)成襯托的務(wù)組成部分有主次之分,而且次要部分要對主要部分起陪襯烘托的作用,陪襯事物說明被陪襯事物的。
②構(gòu)成對比的雙方?jīng)]有主次之分,對比是表明對立現(xiàn)象的,兩種對立的事物并無主次之分,面是相互依存的。
4.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也叫上元節(jié),早在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
補充知識點: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jié)——農(nóng)歷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節(jié)”。在南方,亦稱“鬼節(jié)”。節(jié)日這天,人們帶上品,到墳上去奠祖先,與清明節(jié)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shè)孤魂道場,以奠陣亡的渾士,中元節(jié)時,人們要燒大量的紙錢。
農(nóng)歷十月十五,為下元節(jié),俗謂是日,水官根據(jù)考察,錄天廷,為人解。在民間,下元節(jié)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xí)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爐煉丹。
【拓展訓(xùn)練一】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明月逐人來①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
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②。東風(fēng)靜、珠簾不卷。玉輦待歸,云外聞弦管。認得宮花影轉(zhuǎn)。
【注】①本詞描寫汴京上元之夜燈節(jié)狀況。②“鳳樓”即宣德樓,“兩觀”宣德樓東西兩闕。
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詞從天空與季節(jié)入手,“星河明淡”刻畫上元夜月圓星稀,“春來深淺”描寫春雖至、寒猶厲,氣溫是有反復(fù),故有春意忽深忽淺之說。
B.次句描寫紅蓮開滿全城,人們在京城游玩觀賞,極力描寫熱鬧歡樂的場景,襯托形成的富庶與繁華。
C.“光動”點明上元夜樓上的萬千彩燈熠熠發(fā)光、璀璨輝煌,“珠簾不卷”句指的皇帝垂下簾子觀賞花燈,而有了“東風(fēng)靜”三字使自然與人事巧妙相融。
D.“云外聞弦管"體現(xiàn)出皇帝駕臨賞燈聽到的民間藝人們奏響的美妙音樂,虛無縹緲、引人入勝。
E.最后一句說臣僚們官帽上簪著宮花,宮花在彩燈的映照之下,花影也隨之轉(zhuǎn)動,富有動態(tài)的美感。
2.南宋詞人辛棄疾有一首著名的詞《青玉案?元夕》:“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闭堉赋鲞@首詞與李持正的詞在內(nèi)容、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小題。
點絳唇·試燈夜①初晴
吳文英
卷盡愁云,素娥臨夜新梳洗。暗塵不起。酥潤凌波地。
輦路重來,仿佛燈前事。情如水。小樓熏被。春夢笙歌里。
【注】①試燈夜:元宵節(jié)前一夜為試燈夜。宋俗,農(nóng)歷十二月下旬即開始試燈,直至正月十四日。
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卷盡”二句寫試燈夜雨散云收之景,以“素娥”喻指月亮,以“新梳洗”形容月色明凈。
B.“凌波”語出《洛神賦》“凌波微步”,本指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態(tài),此處指女子步履輕盈。
C.“輦路”兩句寫詞人故地重游,陷入回憶之中,“仿佛”一詞感今懷昔,含物是人非之感。
D.“小樓”“春夢”二句虛實相生,形成了惝恍迷離的意境,可謂“咳唾珠玉”余音裊裊。
4.本詞與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都描寫了燈市盛況,但角度不同,請結(jié)合兩首詞上闋加以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拓展訓(xùn)練答案]
1.BD
2.內(nèi)容上,兩首詞都通過對明月、花燈、賞燈游人的歡樂等方面的描寫,刻畫出京城上元節(jié)燈會的熱鬧場景。寫法上,均從視覺、聽覺、嗅覺等方面綜合運用多種感官來描寫目不暇接的美景。
【解析】1.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這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B項,“次句描寫紅蓮開滿全城”錯誤,從注釋一來看,“本詞描寫汴京上元之夜燈節(jié)狀況”,這交代了季節(jié),紅蓮花不可能開放,“紅蓮正、滿城開遍”,“紅蓮”即借指扎成蓮花狀的燈,這是說花燈滿城。D項,“皇帝駕臨”不對,從詞中來看,應(yīng)是皇帝回宮,樓上樂聲高奏,如同從云外傳來,故“民間藝人”一說也不對。
2.試題分析:題干要求學(xué)生指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這首詞與李持正的詞在內(nèi)容、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這是比較鑒賞題,鑒賞的點是“內(nèi)容”“寫法”?!肚嘤癜?元夕》也是寫元宵節(jié),即上元節(jié),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jié)日里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且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fēng)飄來,(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偶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詞中寫到明月、花燈以及賞燈的游人,在寫景的時候,借助多種感官來體現(xiàn)上元節(jié)燈會的熱鬧,如“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是視覺,“香滿路”是嗅覺,“鳳簫聲動”是聽覺。再看李持正的詞,“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寫夜空,下句寫季節(jié)。上元之夜,明月正圓,故“星河”(銀河)顯得明淡?!凹t蓮”這一句轉(zhuǎn)入寫燈?!凹t蓮滿城開遍”,這一句“開”字又從蓮花自身生出,花與燈兩種意思相關(guān),這種手法寫給人以快樂的美感。“禁街行樂”二句,寫京城觀燈者之眾,場面之熱鬧。這幾句主要是從視覺角度來寫?!鞍祲m香拂面”,元宵夜,老百姓幾乎全部走到街頭,去行樂看熱鬧,以致于弄得到處灰塵滾滾;而仕女們的蘭麝細香,卻不時撲入鼻中,使人欲醉。這是從嗅覺角度來寫?!梆┰码S人近遠”句,此時作者把視線移向天上,只見一輪皓月,似多情的伴侶,“隨人近遠”。它與上句“暗塵香拂面”結(jié)合起來,寫出兼有人間天上之美的元夕之夜。下闋中,“玉輦將歸,云外聞弦管”,這時候,樓上樂隊高聲吹奏管弦。鼎沸樂聲,仿佛從云外傳來。這是從聽覺角度來寫。
3.A
4.①吳詞主要運用側(cè)面描寫(或烘托),以雨散云收,天晴月明,酥雨乍潤,街市無塵的清潔明凈之景,烘托出雨后燈月交輝,佳人(或游人)游玩賞燈的盛況。
②辛詞主要運用正面描寫,燈彩似火樹銀花,亂落如雨,街上車馬如織,笙聲縈耳,載歌載舞,描繪了繁華熱鬧,萬民同樂之燈節(jié)盛景。
【解析】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A.“‘卷盡’二句寫試燈夜雨散云收之景”錯誤?!熬肀M”二句寫寫試燈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之景。
故選A。
4.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吳詞:
“卷盡愁云,素娥臨夜新梳洗。暗塵不起。酥潤凌波地”意思是:天上的烏云都被風(fēng)吹走了,剛下過雨時天空姣潔的明月,就像剛剛梳洗的嫦娥一樣光彩照人。街上沒有一點飛塵,在光潤如如酥的大地上,往來著身姿輕盈的美麗女子。此詞寫燈節(jié)之事,但詞人并未由正面起筆描繪燈市盛況,而是以試燈夜的景象作陪襯。以雨散云收,天晴月明,酥雨乍潤,街市無塵的清潔明凈之景,烘托出雨后燈月交輝,佳人(或游人)游玩賞燈的盛況。
辛詞: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jié)日狂歡之中?!皩汃R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gòu)成萬民同歡的景象。主要運用正面描寫,描繪了繁華熱鬧,萬民同樂之燈節(jié)盛景。

相關(guān)試卷

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師說》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師說》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師說》實詞句式默寫模擬課內(nèi)外訓(xùn)練教師版docx、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師說》實詞句式默寫模擬課內(nèi)外訓(xùn)練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勸學(xué)》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勸學(xué)》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勸學(xué)》實詞句式默寫模擬課內(nèi)外訓(xùn)練學(xué)生版docx、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勸學(xué)》實詞句式默寫模擬課內(nèi)外訓(xùn)練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登泰山記》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登泰山記》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登泰山記》實詞句式默寫模擬課內(nèi)外訓(xùn)練學(xué)生版docx、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登泰山記》實詞句式默寫模擬課內(nèi)外訓(xùn)練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赤壁賦》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

2025年高考語文必修上冊背誦篇目之《赤壁賦》實詞句式默寫--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古詩文篇目讀寫專練(全國通用)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知識清單新高考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含答案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知識清單新高考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含答案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必背知識識記八 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必背知識識記八 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知識清單新高考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知識清單新高考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