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葉綠素a的尾部主要嵌在葉綠體的內膜中
B.鎂元素在植物體內主要以葉綠素a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常用無水乙醇作層析液分離出綠葉中的葉綠素a
D.葉綠素a呈藍綠色,合成時需要光照和適宜溫度
2、(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雙縮脲試劑鑒定高溫處理后的淀粉酶時出現紫色現象,說明淀粉酶沒有失活
B.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是酸堿指示劑,該溶液中CO2含量增高時將由藍變?yōu)辄S綠色
C.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過程中,水分子主要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
D.利用向日葵舌狀花花冠的表皮細胞觀察胞質環(huán)流,發(fā)現葉綠體按一定方向移動
3、(2024屆江蘇省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下學期教學情況調研(一) )利用層析液分離提取的紫色鴨跖草葉中的色素,濾紙條上出現五條色素帶,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條帶1~4中的色素都能吸收藍紫光,1和2中的色素基本不吸收紅光
B.條帶5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極低,但能吸收和轉換光能
C.濾紙條上條帶的多少與層析時間無關,但與所含色素種類有關
D.若用水替換層析液,條帶5中的色素不會與其他色素分離
4、(2024屆江蘇省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下學期教學情況調研(一) )下列關于科學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以DNA的X射線衍射照片為物理模型,推測出DNA呈雙螺旋結構
B.摩爾根等人發(fā)明了測定基因位置的方法,并繪制出果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
C.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揭示了生物進化的機制,解釋了適應形成和物種形成的原因
D.艾弗里等人用減法原理設計了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得出DNA是轉化因子的結論
5、(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高三下學期調研測試(一模))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換高倍鏡前,必須先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再轉動轉換器
B.斐林試劑甲、乙液混合后必須放置數天才可用于還原糖的檢測
C.在進行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實驗的時候使用含水乙醇提取不到色素
D.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前必須對酵母菌培養(yǎng)液進行稀釋
6、(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高三下學期調研測試(一模))孟德爾說“任何實驗的價值和效用,取決于所使用材料對于實驗目的的適合性”。下列有關實驗材料應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黑藻葉直接替代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制片,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
B.用雌雄異花的玉米做雜交實驗時,過程中可不去雄,但雌花成熟后必須套袋
C.若用同位素標記的煙草花葉病毒做侵染細菌實驗,也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D.用大蒜根尖進行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實驗,可觀察到染色體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
7、(2024屆江蘇省常州市前黃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適應性考試)生物實驗的成敗與實驗的選材密切相關。下列實驗中材料或試劑選擇不恰當的是( )
A.選用蝗蟲精巢而非小白鼠卵巢,觀察減數分裂的不同時期
B.選用黑藻小葉而非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研究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
C.選用血細胞計數板而非載玻片,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
D.選用淀粉酶而非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8、(2024屆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B.BC.CD.D
9、(2024屆江蘇省連云港市高三一模)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某氨基酸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可以利用雙縮脲試劑來檢測
B.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可以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C.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時需排除剩余葡萄糖的影響
D.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單層濾紙過濾研磨液以提高色素純度
10、(2024屆江蘇省連云港市高三一模)高中生物學相關實驗操作和觀察到的現象如下表所示,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1、(江蘇省泰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一模調研)下列關于生物科學方法和相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離各種細胞器和證明DNA進行半保留復制的實驗均使用了離心法
B.孟德爾獲得遺傳規(guī)律和薩頓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均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C.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模型均為物理模型
D.研究CO2轉化為有機物的途徑和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均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12、(2024屆江蘇省宿遷市高三 一模調研)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或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時,原生質層顏色會逐漸變深
B.可以根據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是否變色來判斷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C.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外植體分別用酒精和次氯酸鈉均消毒30秒
D.觀察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時,發(fā)現只有部分細胞被染色,可能原因是漂洗不充分
13、(2024屆江蘇省宿遷市高三 一模調研)下列關于生物科學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恩格爾曼用水綿進行實驗證明了葉綠體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B.赫爾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C.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證明了胰腺分泌促胰液素并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D.高斯構建種群增長“S”曲線用來研究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規(guī)律
14、(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一模)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彼此分離開來
②制片之前要通過漂洗洗去染料,便于顯微鏡下觀察
③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分散開,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
④視野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最多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5、(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一模)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實驗中常應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給水稻提供14CO2,根細胞在缺氧環(huán)境有可能出現14C2H5OH
B.給小麥提供14CO2,則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
C.用15N標記丙氨酸,內質網上核糖體將有放射性,而游離核糖體則無
D.小白鼠吸入18O2,在尿液、呼出的二氧化碳中有可能分別檢測到含有H218O、C18O2
16、(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下列關于“觀察百合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實驗Ⅰ)和“觀察百合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實驗Ⅱ)的敘述,錯誤的有( )
A.實驗I中將染色后的根尖放在載玻片中央,蓋上蓋玻片直接按壓
B.實驗Ⅰ和實驗Ⅱ中均要使用鹽酸和70%的酒精,其目的和作用相同
C.實驗Ⅱ中的花藥需在花蕾期采集,制片后觀察減數分裂各分裂相特征
D.實驗Ⅰ和Ⅱ均能觀察到DNA復制過程,且實驗Ⅱ可觀察到同源染色體的聯會
17、(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一??荚嚕└咧猩飳W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能達成所述目標的是( )
A.用沸水浴可縮短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所需時間
B.蒜不定根長約1cm時放入冰箱冷藏室培養(yǎng)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
C.將PCR產物和溫熱的瓊脂糖溶液混合后倒入電泳槽,待凝固后接通電源
D.微生物培養(yǎng)基制備時,待培養(yǎng)基冷卻至室溫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倒平板
選項
實驗操作過程
實驗現象
A
將花生子葉切片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并洗去浮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
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
B
從尚未開放的蠶豆花蕾中挑取花藥經染色后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減數分裂I前期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C
用幼嫩的黑藻小葉制作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葉綠體按一定方向運動
D
用臺盼藍染液染色的酵母菌制作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死細胞被染成藍色
選項
實驗名稱
相關操作
實驗現象
A
使用高倍鏡觀察葉綠體
用鑷子撕取黑藻葉略帶葉肉細胞的下表皮
葉綠體沿液泡順時針運動
B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
在蓋玻片一側滴加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
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在角隅處發(fā)生分離
C
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
用亞甲基藍或臺盼藍溶液染色
活細胞無色,死細胞藍色
D
天竺葵的組織培養(yǎng)
煉苗時,間斷揭開瓶蓋,并用流水清洗試管苗除去培養(yǎng)基,再移植到蛭石培養(yǎng)基上生活一段時間
試管苗逐漸適應環(huán)境,便于大田移栽
這是一份專題12 教材實驗和科學史、科技文閱讀--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北京專用),文件包含專題12教材實驗和科學史科技文閱讀原卷版docx、專題12教材實驗和科學史科技文閱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3 基因工程--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江蘇專用),文件包含專題13基因工程原卷版docx、專題13基因工程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2 發(fā)酵工程和細胞工程--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江蘇專用),文件包含專題12發(fā)酵工程和細胞工程原卷版docx、專題12發(fā)酵工程和細胞工程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