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6月4日,攜帶月壤樣品的嫦娥六號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飛,成功進入環(huán)月軌道。6月6日,月壤樣品被安全轉(zhuǎn)移至返回器,在此過程中月壤樣品的質(zhì)量(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為零
2.“掬手為升”是我國古代的計量方法之一,“掬”即為雙手捧。如圖所示,人雙手捧起的米質(zhì)量約為( )
A.3 g B.3 kg
C.30 kg D.300 g
(第2題) (第3題)
(第6題)
3.如圖所示,航天員用毛巾加工成的乒乓球拍擊打水球。如果所有外力都消失,則運動的水球?qū)? )
A.靜止不動 B.速度變大
C.速度變小 D.速度不變
4.下面列舉的語句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從物理學角度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流動的過程中密度減小
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此過程中鐵杵的質(zhì)量減小
C.“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刻后金石的密度不變
D.“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燃燒時體積減小
5.以下體育運動的場景中,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50 m測試——人沖過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受慣性作用
B.引體向上——人拉住單杠靜止時,單杠對人的拉力與人的重力二力平衡
C.排球比賽——將排球向上墊起,力只改變了物體的形狀
D.擲實心球——若球飛到最高點時所有外力都消失,球?qū)⒘⒖瘫3朱o止
6.如圖所示,在太空視角下,站在地球上的小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4年巴黎奧運會圓滿落幕,各項體育賽事精彩紛呈,下列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劃水前進,說明運動需要用力維持
B.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將羽毛球打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跑過終點后不能立刻停止,說明運動員受到慣性
D.籃球比賽中,球落地后能夠彈起,說明籃球具有塑性
8.周末小點去海洋館觀看海獅表演,看到海獅將球頂在頭上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球受到的重力和球?qū)*{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海獅的重力和海獅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獅對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地面對海獅的支持力和海獅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9.水平地面上有一個裝滿圖書的木箱。小點用沿著豎直方向100 N的拉力向上提木箱,但木箱沒有被提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可能等于100 N
B.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和拉力的合力可能為零
C.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和對地面的壓力可能平衡
D.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可能小于100 N
10.小點在學習完質(zhì)量和密度的章節(jié)后,對他家的面和大米進行了測量。如圖所示,小點同學根據(jù)測量的結(jié)果作出了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面的密度ρ面=0.5 g/cm3
B.面、大米密度之比ρ面∶ρ大米=3∶2
C.質(zhì)量相同時,面、大米的體積之比V面∶V大米=3∶2
D.隨著體積的增加,大米的密度也增加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11.小明和同學打乒乓球時,不小心將乒乓球踩扁了(未破損),他將踩扁的乒乓球放入開水中浸泡一會兒后,乒乓球復原了。乒乓球復原過程中,其質(zhì)量________,球內(nèi)氣體密度 ________。(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如圖所示,滑旱冰時小明用力推墻,他便向后退,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
(第12題) (第13題)
13.如圖所示的是小明探究質(zhì)量與體積關(guān)系時繪制的甲、乙兩種液體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圖像,由圖像可知,2 cm3的甲液體質(zhì)量為________g,甲液體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的密度;如果將液體換成酒精,則它的質(zhì)量與體積關(guān)系圖像應(yīng)在______(填“Ⅰ”“Ⅱ”或“Ⅲ”)區(qū)。(ρ酒精=0.8 g/cm3)
14.汽車車輪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為了____________。某同學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車,沒能推動,這時推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車所受的摩擦力??焖傩旭偟钠噭x車后,由于________,還會繼續(xù)前進一段距離。
15.A、B是兩支完全相同的截面為圓形的鉛筆,將它們按如圖所示的方法放置在同一斜面上下滑時,A與斜面間的摩擦屬于__________(填“滑動摩擦”或“滾動摩擦”,下同),B與斜面間的摩擦屬于________,若它們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分別為fA、 fB,則fA____(填“>”“<”或“=”)fB。
16.雨滴在空中下落時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則雨滴下落過程中所受合力F合=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f隨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則在雨滴下落越來越快的過程中,G________(填“”)f;當速度逐漸增大,使得f=G,此后雨滴的運動狀態(tài)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
17.如圖所示,人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向下滑動瀏覽信息。請畫出滑動過程中手指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圖。設(shè)O點是摩擦力f的作用點。
(第17題) (第18題)
18.如圖所示,滑塊被固定在粗糙斜面底端的壓縮彈簧彈出。滑塊離開彈簧后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請畫出滑塊的受力示意圖。
四、實驗探究題(19題10分,20題12分,共22分)
19.某研學小組參觀完橙園后,想測橙汁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過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指針指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調(diào)節(jié),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zhì)量為46.4 g;
③向燒杯中倒入適量橙汁,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在右盤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質(zhì)量為________g;
④將橙汁全部倒入量筒,如圖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測出橙汁的密度為 ________g/cm3。(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3)這種方法測量的橙汁密度值比真實值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將②③④的操作順序稍做調(diào)整即可減小這種誤差,調(diào)整后的順序是 ______________。
20.為解決班級拔河比賽如何選隊員的問題,物理老師引導學生做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他們選擇了長木板、棉布、毛巾、木塊、相同的砝碼若干、彈簧測力計等,進行了實驗。
eq \a\vs4\al()
(1)如圖1所示,將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________運動。
(2)如表是其中一組同學多次實驗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
①分析表中________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據(jù)此結(jié)論,選隊員時應(yīng)選體重________(填“大”或“小”)的同學。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動摩擦力越大。
(3)該組同學又探究了不同材質(zhì)的鞋底對拔河比賽的影響。設(shè)計方案如下:選用外形、體積完全相同的實心橡膠塊和塑料塊(如圖2),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橡膠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它與該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用同樣的方法測塑料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重復上述實驗三次;比較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請指出此設(shè)計方案存在的問題:____________;在不改變器材的情況下提出改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綜合應(yīng)用題(共10分)
21.為了減少環(huán)境污染,國家提倡綠色出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騎自行車出行。使用碳纖維可以制造出輕便的自行車(如圖所示),輕便的自行車登坡順利而爽快,不像一些鋁合金車架,登坡時會感到有一種向后拉的力量。小明利用一小塊碳纖維材料測量碳纖維的密度,他測得該材料的質(zhì)量為64 g,體積為40 cm3。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1)碳纖維材料的密度;
(2)若圖中碳纖維自行車車架的質(zhì)量只有3.2×103 g,求車架的體積;
(3)若用鈦合金材料制作圖中的自行車車架,車架的質(zhì)量將增大5.8 kg,求鈦合金材料的密度。
答案
一、1.C 2.D 3.D 4.A 5.B 6.A 7.B 8.C 9.A
10.C
二、11.不變;變小 12.相互;墻 13.3;大于;Ⅲ
14.增大摩擦;等于;慣性 15.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16.G-f;>;做勻速直線運動
三、17.解:如圖所示。
18.解:如圖所示。
四、19.(1)①右 ③83.8 (2)0.98 (3)偏大;③④②
20.(1)勻速直線
(2)①1、2、3;大
②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
(3)沒有控制壓力相同;將塑料塊疊放在橡膠塊上方,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橡膠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它與該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將橡膠塊疊放在塑料塊上方,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塑料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塑料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重復上述實驗三次,比較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五、21.解:(1)碳纖維材料的密度ρ=eq \f(m,V)=eq \f(64 g,40 cm3)=1.6 g/cm3。
(2)圖中碳纖維自行車車架的體積
V′=eq \f(m′,ρ)=eq \f(3.2×103 g,1.6 g/cm3)=2 000 cm3。
(3)若用鈦合金材料制作圖中的自行車車架,車架的體積不變,車架的質(zhì)量將增大5.8 kg=5 800 g,則鈦合金車架的質(zhì)量m″=m′+Δm=3.2×103 g+5 800 g=9 000 g,鈦合金材料的密度ρ′=eq \f(m″,V′)=eq \f(9 000 g,2 000 cm3)=4.5 g/cm3。
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實驗序號
實驗條件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1
木塊
長木板
0.7
2
木塊上放1個砝碼
長木板
0.9
3
木塊上放2個砝碼
長木板
1.1
4
木塊上放1個砝碼
鋪有棉布的長木板
1.2
5
木塊上放1個砝碼
鋪有毛巾的長木板
1.6
這是一份期末測試 (試卷)-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物理八年級下冊,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yīng)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綜合測試 章節(jié)綜合測試卷(試卷)-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物理八年級下冊,文件包含期中綜合測試答案docx、期中綜合測試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綜合測試一 (試卷)-2024-2025學年蘇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下冊,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