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chǔ)篇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xiàng)是( )
A.輕盈 跳望 閘口 亭臺樓閣
B.徘徊 應(yīng)照 翡翠 目眩神迷
C.猶豫 喧嘩 擦拭 五彩斑斕
D.碩大 漫溢 蒼勁 明揚(yáng)世界
【答案】C
【解析】A項(xiàng)“跳”應(yīng)作“眺”;B項(xiàng)“應(yīng)”應(yīng)作“映”;D項(xiàng)“明”應(yīng)作“名”。
2.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運(yùn)用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我還順著人們遠(yuǎn)眺的目光看見了玉龍雪山,晶瑩奪目矗立在藍(lán)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讓人目眩神迷啊。
B.時光中既有姹紫嫣紅的好日子,也有舉步維艱的難日子,還有平淡無奇的小日子。
C.晚年的楊絳完全可以享受盛名而不再作為,但她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老而彌堅(jiān),筆耕不輟。D.老一輩科學(xué)家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所以才有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答案】 B
【解析】“姹紫嫣紅”是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用來形容日子不恰當(dāng)。
3.下列句子中標(biāo)點(diǎn)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我望見了山下綠色的盆地——麗江壩,望見了森林、田野和村莊。
B.我記起了跌進(jìn)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過四方街。
C.我想停下來看看,東巴文的“水”字是怎樣的寫法?
D.黎明時分,作為一滴水,我來到了喧騰奔流的金沙江邊,躍入江流,奔向大海。
【答案】C
【解析】該句是一個陳述句,問號應(yīng)改為句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新近出爐的麗江古城整改方案可謂無所不包,此前被提及的所有“問題”幾乎都在其中給出回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破此局,麗江政府唯有以破釜沉舟的勇毅猛藥去疴。
①長久以來,在麗江,破壞了的規(guī)則和道德
②儼然構(gòu)成了一個難解的整體性惡性循環(huán)
③治理這種整體性的病變,自然絕非朝夕之功
④事實(shí)上,這份景區(qū)整改方案,已然超越了“旅游業(yè)”的范疇
⑤與丑聞頻現(xiàn)的旅游業(yè)互為表里、互為因果
⑥涉及地方治安、營商生態(tài)、市場秩序等更為基礎(chǔ)的層面
A.①⑤②④⑥③ B.④⑥②①⑤③ C.①⑤④⑥②③ D.④⑥①⑤②③
【答案】D
【解析】④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方案,承接上文;⑥緊承④說明整治的社會范圍以及相關(guān)的秩序關(guān)系;①說明整治方案的背景;⑤將存在的問題提出來;②進(jìn)一步說明存在的具體問題;③表明治理問題的難度之大,引出下文。據(jù)此排序即可。
5.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文章采用第一人稱,從一滴水的角度,從不同視角去描述麗江,展示的自然風(fēng)光、人文景觀、風(fēng)土人情如同風(fēng)景畫、建筑畫、民俗畫,美不勝收。
B.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講述自己由雪直接變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經(jīng)過驛道、納西族村莊、草甸、落水洞、黑龍?zhí)?、四方街、街道店面、納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邊的經(jīng)歷。
C.“一滴水”實(shí)際上指的是作者自己,題目的含義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覽麗江,向人們介紹麗江這座古城。
D.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風(fēng)景如畫的麗江和麗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麗江的民俗民風(fēng),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答案】B
【解析】“由雪直接變成一滴水”有誤,應(yīng)是由雪變成冰川的一粒冰,再變成一滴水。
提升篇
(一)綜合運(yùn)用
八(1)班要開展以“走近玉龍雪山,保護(hù)麗江”為主題的綜合實(shí)踐活動,請你參與。
請你為本主題活動寫一條宣傳標(biāo)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保護(hù)麗江人人有責(zé)。
示例二:保持麗江清澈,我們?nèi)巳擞胸?zé)。
(2)請結(jié)合下面的材料,用簡潔的語言幫玉龍雪山旅游公司寫幾點(diǎn)溫馨提示。(只寫內(nèi)容)
玉龍雪山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海拔5596米,是納西族人心目中的圣山。玉龍雪山是中國最靠近赤道的雪山,山頂?shù)姆e雪長時間都不會融化。在人類征服高山的歷史上,玉龍雪山至今從未被征服。玉龍雪山上有大量的冰川,但是隨著全球環(huán)境的變化,這些冰川面臨著融化的危險(xiǎn),這些冰川大多集中在海拔4000-4200米的范圍內(nèi)。玉龍雪山上修建了滑雪場,主要項(xiàng)目有高山滑雪和雪地摩托。因?yàn)楹0胃叨鹊牟町悾颀堁┥缴缴鲜潜┦澜纾较聟s是鮮花爛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玉龍雪山是高海拔地區(qū),山上和山下溫差大,注意保暖;②玉龍雪山是納西族人的圣山,注意尊重當(dāng)?shù)氐拿袼祝虎郾媾R著融化的危險(xiǎn),注意自身安全;④山上具備游樂設(shè)施,山下風(fēng)景秀麗,可自行選擇,前往賞玩。
(3)下面是一篇有關(guān)玉龍雪山的作文的部分內(nèi)容,請你按要求修改。
【甲】我們先從大理乘車,大概四小時左右,來到了麗江的玉龍景區(qū)。從山下往山上望,玉龍雪山直插云霄,山頂沒入云端,深不可測,簡直就像一條蜿蜒盤旋的玉龍,也許玉龍雪山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吧!接著,我們隨導(dǎo)游乘坐纜車來到雪山上。一路上,云霧環(huán)繞著四周,仿佛在天上遨游似的,【乙】只能隱約看見蔥蔥蘢蘢的樹木、叮咚的水流聲。不一會兒,霧變濃了,山腰被霧擋住了,只露出一個山尖,就像大海里的小島。過了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雪山上。哇!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潔白的,似雪,又似冰。我快步走上前,輕輕地?fù)崦艘幌?,啊?br>原來是晶瑩剔透的冰川!
①【甲】處第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處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語意重復(fù),可以將“左右(或:大概)”刪去。
②搭配不當(dāng),可以改為:只能隱約看見蔥蔥蘢蘢的樹木,聽見叮咚的水流聲
(二)課內(nèi)語段精讀
《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節(jié)選
①順著玉河,我來到了四方街前。
②進(jìn)城之前,一道閘口出現(xiàn)在前面。過去,把水?dāng)r在閘前,是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黃昏開閘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凈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車來把我們揚(yáng)到高處,游覽古城的人要把這水車和清涼的水做一個美麗的背景攝影留念。我乘水車轉(zhuǎn)輪緩緩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獅子山上蒼勁的老柏樹,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順?biāo)サ尿暄牙辖?。古城的建筑就這樣依止于自然,美麗了自然。
③從水車上嘩然一聲跌落下來,回到了玉河。在這里,我有些猶豫。因?yàn)楹恿鲗⒁环譃槿?,流過古城。作為一滴水,不可能同時從三條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時,被急匆匆的后來者推著前行。來不及做出選擇,我就跌進(jìn)了三條河中的一條,叫作中河的那一條。
④我穿過了一道又一道小橋。
⑤我經(jīng)過叮叮當(dāng)當(dāng)敲打著銀器的小店。經(jīng)過掛著水一樣碧綠的翡翠的玉器店。經(jīng)過一座院子,白須垂胸的老者們,在演奏古代的音樂。經(jīng)過售賣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我想停下來看看,東巴文的“水”字是怎樣的寫法。但我停不下來,沒有看見。我確實(shí)想停下來,想被摻入硯池中,被蘸到筆尖,被寫成東巴象形文的“水”,掛在店中,那樣,來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見我了。在又一座橋邊,一個澆花人把手中的大壺沒進(jìn)了渠中。我立即投身進(jìn)去,讓這個澆花的婦人,把我?guī)нM(jìn)了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蘭花在盛開。澆花時,我落在了一朵香氣隱約的蘭花上。我看到了,樓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閑話。樓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著相機(jī)在眺望遠(yuǎn)山。樓上的客人和樓下的主人大聲交談??腿藛栔魅水?dāng)?shù)氐恼乒省V魅藛柨腿诉h(yuǎn)方的情形。太陽出來了,我怕被迅速蒸發(fā),借一陣微風(fēng)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澆花壺中。
⑥黃昏時,主人再去打水澆花時,我又回到了穿城而過的水流之中。這時,古城五彩的燈光把渠水輝映得五彩斑斕。游客聚集的茶樓酒吧中,傳來人們的歡笑與歌唱。這些人來自遠(yuǎn)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靜時分,他們的內(nèi)心也很喧嘩;在這里,盡情歡歌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
⑦好像是因?yàn)槟切┕狞c(diǎn)的催動,水流得越來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來到了城外的果園和田地里。一些露珠從樹葉上落下,加入了我們。在寬廣的麗江壩中流淌,穿越大地時,頭頂上是滿天星光。一些薄云掠過月亮?xí)r,就像麗江古城中,一個銀匠,正在擦拭一只碩大的銀盤。
⑧黎明時分,作為一滴水,我來到了喧騰奔流的金沙江邊,躍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為一滴水,我終于以水的方式走過了麗江。
根據(jù)第①-⑦段內(nèi)容填寫下表。
【答案】①古城全貌 ②經(jīng)過小店 ③百姓尋常生活 ④五彩斑斕,寧靜澄澈
【解析】本題考查對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此題要根據(jù)提示找到相關(guān)內(nèi)容,再仿照示例進(jìn)行概括。第①題可由第②段“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獅子山上蒼勁的老柏樹,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見了順?biāo)サ尿暄牙辖帧钡葍?nèi)容概括為:古城全貌。第②題可根據(jù)第⑤段“我經(jīng)過叮叮當(dāng)當(dāng)敲打著銀器的小店。經(jīng)過掛著水一樣碧綠的翡翠的玉器店""經(jīng)過售賣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等內(nèi)容概括為:經(jīng)過小店。第③題根據(jù)第⑤段“我看到了,樓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閑話。樓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著相機(jī)在眺望遠(yuǎn)山。樓上的客人和樓下的主人大聲交談??腿藛栔魅水?dāng)?shù)氐恼乒?。主人問客人遠(yuǎn)方的情形”等內(nèi)容概括為:百姓尋常生活。第④題根據(jù)第⑥段“這時,古城五彩的燈光把渠水輝映得五彩斑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第⑦段”在寬廣的麗江壩中流淌,穿越大地時,頭頂上是滿天星光。一些薄云掠過月亮?xí)r,就像麗江古城中,一個銀匠,正在擦拭一只碩大的銀盤"等內(nèi)容概括為:五彩斑斕,寧靜澄澈。
2.文章第⑥段描寫城內(nèi)夜色,結(jié)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由上文對古城白天景色的描寫自然過渡到對城內(nèi)夜色的描寫。內(nèi)容上:寫古城夜色的熱鬧場景以及帶給游人的精神撫慰,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
【解析】本題考查段落的作用。此類題通常可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兩方面進(jìn)行分析。結(jié)構(gòu)上通常是過渡或照應(yīng),“黃昏時,主人再去打水澆花時,我又回到了穿城而過的水流之中”由描寫古城白天景色轉(zhuǎn)到描寫城內(nèi)夜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內(nèi)容上,“古城五彩的燈光把渠水輝映得五彩斑斕。游客聚集的茶樓酒吧中,傳來人們的歡笑與歌唱”描寫人們幸福、歡樂的生活,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突出對麗江的贊美之情。據(jù)此回答即可。
3.賞析句子。
(1)看到了獅子山上蒼勁的老柏樹,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見了順?biāo)サ尿暄牙辖?。(修辭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陽出來了,我怕被迅速蒸發(fā),借一陣微風(fēng)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澆花壺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麗江美麗的自然景觀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觀,句式富有節(jié)奏與詩意,增強(qiáng)氣勢,表達(dá)了作者對麗江景色的沉醉與喜愛。
(2)兩個“跳”字,擬人的修辭,表現(xiàn)“我”動作的輕快敏捷,突出“我”的調(diào)皮活潑,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方法及作用。結(jié)合語境首先寫出修辭方法,然后寫出表達(dá)效果和體現(xiàn)的情感。畫線句“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連用三個“看到了”,運(yùn)用的是排比的手法,富有節(jié)奏與詩意,具有增強(qiáng)語勢的表達(dá)效果,內(nèi)容上寫的是“我”在水車上看到的古城景象如“古城”“老柏樹”“重重房屋”“老街”,運(yùn)用排比增強(qiáng)文章的表達(dá)效果和氣勢,把作者對麗江景色的沉醉與喜愛之情抒發(fā)的淋漓盡致。
(2)本題考查對重點(diǎn)字詞的理解。首先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在具體語境中從表達(dá)效果方面分析其含義?!疤币馑际牵阂阅_蹬地,使身體往上或向前的動作。兩個“跳”字,結(jié)合“借一陣微風(fēng)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澆花壺中”分析,“跳”字,把“我”人格化,據(jù)此分析,采用了擬人的修辭,表現(xiàn)“我”動作的輕快敏捷,突出"我"的調(diào)皮活潑,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4.選文最后一句話表達(dá)了我對麗江怎樣的情感?加點(diǎn)詞“走過”是否可以換成“流過”?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情感:向往、熱愛、留戀
不能換。本文從“一滴水”的視角敘述游覽麗江的全過程,“走過”運(yùn)用了擬人手法,就像人駐足漫步欣賞美景,如果替換成“流過”就給人水流速度快而無暇欣賞美景的印象。
【解析】第一問:本題考查句子情感。結(jié)合文本主旨分析。本文用第一人稱寫“一滴水”的旅行,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麗江的自然風(fēng)光、人文景觀。見證了人世的滄桑巨變,體會了豐富多彩的民風(fēng)民俗,“我終于以水的方式走過了麗江”表現(xiàn)一滴水的滿足感,表達(dá)作者對麗江古城的眷戀之情,表達(dá)了作者對麗江的喜愛和贊美。
第二問:本題考查詞語的表達(dá)效果。解答此題要根據(jù)全文運(yùn)用的表現(xiàn)手法來考慮。首先表明自己的觀點(diǎn):不能。其次,分析理由:因?yàn)楸疚倪\(yùn)用擬人手法來寫,“走過”將水人格化,寫出“一滴水”如人一樣,用自己的視角在空間中駐足漫步欣賞麗江美景,與文章運(yùn)用的手法一致,并且能體現(xiàn)游覽麗江之意。“流過”語言平淡,缺乏表達(dá)效果,且不能體現(xiàn)游覽之意。因此不能替換。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西溪的晴雨
郁達(dá)夫
①西北風(fēng)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曉得蘆花總還沒有白,前兩星期,源寧來看了西湖,說他倒覺得有點(diǎn)失望,因?yàn)楹馍缴?,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兒。他開來的一張節(jié)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項(xiàng);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張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寧去嘗一嘗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陰陰漠漠的一層,濕風(fēng)吹來,有點(diǎn)兒冷,也有點(diǎn)兒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氣息。車過方井旁邊,自然又下車來,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們的古墓。從墓門望進(jìn)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個大洞,什么也看不見,鼻子里卻聞吸到了一種霉灰的陰氣。
③把鼻子掀了兩掀,聳了一聳肩膀,大家都說,可惜忘記帶了電筒,但在下意識里,自然也有一種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在那里作惡,直到了花塢的溪旁,走進(jìn)窗明幾凈的靜蓮庵堂去坐下,喝了兩碗清茶,這一些鬼胎,方才洗滌了個空空脫脫。
④游西溪,本來是以松木場下船,帶了酒盒行廚,慢慢兒地向西搖去為正宗。像我們那么高坐了汽車,飛鳴而過古蕩、東岳,一個鐘頭要走百來里路的旅客,終于是難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車座里,引頸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見一派空明,遙蓋在淡綠成陰的斜平海上;這中間不見水,不見山,當(dāng)然也不見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綠綠,遠(yuǎn)無岸,近亦無田園村落的一個大斜坡,過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為止的那一條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處就在這里,尤其是當(dāng)微雨朦朧,江南草長的春或秋的半中間。
⑤從留下上船,回環(huán)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蘆花淺水里打圈圈;圓橋茅舍,桑樹蓼花,是本地的風(fēng)光,還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帶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覺,忽而又會得移上你的面前來,和你點(diǎn)一點(diǎn)頭,又匆匆的別了。
⑥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使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一大又圓又曲的進(jìn)行軟調(diào);游人到此,自然會想起瘦西湖邊,竹西歌吹的閑情,而源寧昨天在漪園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靈簽,仿佛是完全的應(yīng)了,簽詩的語文,是《庸風(fēng)?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同“邀”)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蘆庵,上了彈指樓,因?yàn)槭窃谟昀铮瑤夏?,終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這一天向晚回來,在湖濱酒樓上放談之下,源寧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今天的西溪,卻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br>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風(fēng)和,并且在報(bào)上也曾看到了蘆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龍夫婦,又來約去西溪,去的時候,太晚了一點(diǎn),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彈指樓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陽,反照在蘆花淺渚的高頭,花也并未怒放,樹葉也不曾凋落,原不見秋,更不見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蕩,飄飄然,渾渾然,洞貫了我們的腸腑。老僧無相,燒了面,泡了茶,更送來了酒,末后還拿出了紙和墨,我們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邊的蘆花蕩,就問無相,花要幾時才能全白?老僧操著緩慢的楚國口音,微笑著說:“總要到陰歷十月的中間;若有月亮,更為出色。”說后,還提出了一個交換的條件,要我們到那時候,再去一玩,他當(dāng)預(yù)備些精饌相待,聊當(dāng)作潤筆,可是今天的字,卻非寫不可。老龍寫了“一劍橫飛破六合,萬家憔悴哭三吳”的十四個字,我也附和著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見過的聯(lián)語:“春夢有時來枕畔,夕陽依舊上簾鉤?!?br>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樓來,小河里起了晚煙,船中間滿載了黑暗,龍婦又逸興遄飛,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簫來吹著。“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倒真有點(diǎn)像是七月既望,和東坡在赤壁的夜游。
1.閱讀全文,跟隨作者的游蹤,感受作者筆下雨天西溪的野趣,補(bǔ)全下面的思維導(dǎo)圖。
游蹤:參觀古墓和靜蓮庵堂→(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船上欣賞搖船少女
野趣:感受到(3)_________→感受到(4)________ →感受西溪回環(huán)和秀美→感受到(5)______
【答案】(1)坐車覽沿途景色 (2)從留下上船 (3)恐怖不安和清茶滌蕩相映成趣 (4)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 (5)竹西歌吹般的閑情
【解析】考查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和人物的感受。通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文章第①段交代了游西溪的原因;第②③段介紹了參觀古墓和靜蓮庵堂,下意識里有一種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但是兩杯清茶之后內(nèi)心自然清凈;第④段坐車領(lǐng)略了沿山大道的景色,自是一派空明青翠,微雨朦朧;第⑤段描寫從留下上船,所欣賞的特殊景致,感受它回環(huán)、古怪的秀美之色;第⑥段描寫在船上欣賞搖船的少女,感受竹西歌吹般的閑情;第⑦段彈指樓上做好評;第⑧⑨段略寫了晴天西溪的景色。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有人認(rèn)為可以去掉第①段所寫的西湖景色。你是否同意?請說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意。將西湖湖光山色的整齊、小巧與西溪晴雨景色的變化多姿對比,更突出西溪景色的夠味兒;使情感跌宕起伏,充滿情趣;引出下文游覽西溪的記敘。
【解析】考查段落的作用。結(jié)構(gòu)上,文章第①段寫西湖是一個引子,引出下文游西溪的原因;內(nèi)容上,寫西湖“ 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兒 ”是為了襯托出后文西溪晴雨景色的變化多姿,更能突出體現(xiàn)西溪的景色之美,也為突出了一行人游西溪時情感的跌宕起伏做了鋪墊。
第④段作者為什么稱自己為“難度的俗物”?這里的“俗益”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yàn)樽髡邲]有從松木場下船,慢慢兒地品賞沿途景色,而是坐汽車去西溪(游賞),缺少一種雅興?!八滓妗敝缸囁吹降拿谰啊?br>【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游西溪,本來是以松木場下船,帶了酒盒行廚,慢慢兒地向西搖去為正宗,像我們那么高坐了汽車,飛鳴而過古蕩、東岳,一個鐘頭要走百來里路的旅客”可知,游西溪本來應(yīng)該從松木場下船慢慢欣賞,而我們卻是坐汽車去西溪(游賞)。根據(jù)“只見一派空明,遙蓋在淡綠成陰的斜平海上”“一直到留下為止的那一條沿山大道上的黑色,好處就在這里,尤其是當(dāng)微雨朦朧,江南草長的春或秋的半中間”可知,坐汽車去西溪,不但可以看到一派空明,遙蓋在淡綠成蔭的斜平海上,滿眼渺茫青綠的景象,而且春秋時節(jié),微雨之中,好景盡在沿山大道。據(jù)此可以作答“俗益”指坐車所看到的美景。
4.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
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使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一大又圓又曲的進(jìn)行軟調(d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運(yùn)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少女搖船比作進(jìn)行軟調(diào),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少女搖櫓使槳的優(yōu)美畫面和柔和情調(diào),表達(dá)了作者對此美景的贊美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賞析。題干要求從修辭手法的角度進(jìn)行賞析。答案包括判斷修辭手法+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表現(xiàn)了什么情感。
5.下列對散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作者在前半部分寫雨中游西溪,以“微雨”為背景,通過自己的路上所聞,車?yán)锼姾痛兴?,展現(xiàn)了西溪獨(dú)特的野趣。
B.參觀古墓,聞吸到的是“霉灰的陰氣”,給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這段描寫與后文雨中游西溪的描寫形成對比,引出了后文感受到的野趣。
C.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運(yùn)用了與雨中游西溪相同的筆法,描寫了晴日游西溪的經(jīng)歷。
D.作者在文章收筆處,描述龍婦吹洞簫像東坡夜游赤壁。二者的相似在于洞簫聲的幽咽和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答案】C
【解析】C項(xiàng)分析不當(dāng),錯在“作者運(yùn)用了與雨中游西溪相同的筆法”這個地方,其實(shí)作者前后的筆法不同,雨中游西溪主要是寫景狀物,而晴日游西溪則是寫人記事。
游蹤
景象
感受
登上水車
①
依止自然,美麗自然
②
東巴文字
摻入硯池,蘸到筆尖
投身民居
③
恬淡怡然,安居樂業(yè)
穿城而出
古城夜晚,曠野田園
④
這是一份語文八年級下冊(2018)馬說/韓愈優(yōu)秀達(dá)標(biāo)測試,文件包含人教部編版五四制語文八下第23課《馬說》分層練習(xí)原卷版docx、人教部編版五四制語文八下第23課《馬說》分層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核舟記/魏學(xué)洢精品綜合訓(xùn)練題,文件包含人教部編版五四制語文八下第11課《核舟記》分層練習(xí)原卷版docx、人教部編版五四制語文八下第11課《核舟記》分層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小石潭記/柳宗元精品鞏固練習(xí),文件包含人教部編版五四制語文八下第10課《小石潭記》分層練習(xí)原卷版docx、人教部編版五四制語文八下第10課《小石潭記》分層練習(xí)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