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4 分,共36 分)1. 下列關于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明用力推發(fā)生故障的汽車而未推動時,推力對汽車做了功B. 吊車吊著重物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一段距離時,吊車的拉力對重物做了功C.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滾動一段距離時,重力對足球做了功D. 舉重運動員從地面將杠鈴舉起的過程中,舉重運動員對杠鈴做了功
2. 下列有關功和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某同學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時,他對書包做了功B. 籃球運動員從地上將籃球撿起,人對籃球沒有做功C. 物體所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D. 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3. 某人用力把一個重 10 N 的冰塊水平拋出,冰塊在水平的冰面上滑行 40 m 遠停下來。 則冰塊在滑行過程中 ( )A. 人對冰塊做了 400 J 的功 B. 重力對冰塊做了 400 J 的功C. 人和重力都沒有對冰塊做功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4.[易錯題] 如圖,用大小相等的拉力 F,分別沿斜面和水平面拉物體,拉力方向和運動方向始終一致,運動時間 tab>tcd,運動距離 sab=scd,比較兩種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cd 段支持力對物體做了功B. ab 段拉力做功與 cd 段一樣多C. ab 段拉力做功比 cd 段快D. ab 段與 cd 段的拉力功率一樣大
5. 兩輛汽車均在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之比為 2∶1。 若兩車的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相等,則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 ( )A. 兩車的牽引力之比為 2∶1 B. 兩車的牽引力之比為 1∶1C. 兩車做功之比是 1∶2 D. 兩車做功之比為 1∶1
6.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 G 點兩側粗糙程度不同,物體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大小為 5 N的拉力 F 作用,物體經(jīng)過 E 點開始計時,每經(jīng)過相同時間,用虛線框記錄一次物體的位置, 物體在 EG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 )A. 物體在 EF 段的速度大于 GH 段的速度B. 物體在 GK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5 NC. 拉力 F 在 EF 段所做的功大于在 GH 段所做的功D. 拉力 F 在 EF 段的功率小于在 GK 段的功率
7. 下列現(xiàn)象中,由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的是 ( )
8. 在大型游樂場里,小明乘坐的如圖所示勻速轉動的“摩天輪”正向最高點運動。 對此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明的重力勢能保持不變 B. 小明的動能保持不變C. 小明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D. 小明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少
9.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彈簧在自然長度時,小球位于 O 點;當通過小球壓縮彈簧到 A 位置時,釋放小球;然后小球從 A 點開始向右運動,已知 AO=BO,則 ( )
A. 小球從 A 點運動到 O 點的過程中,所受彈力方向向右,動能不斷增大B. 小球從 O 點運動到 B 點的過程中,所受彈力方向向右,動能不斷減?。? 小球運動到 O 點時,因彈簧恢復了原長,小球停止運動并保持靜止,機械能為 0D. 小球運動到 B 點時,所受彈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運動并保持靜止
二、填空題(每空 3 分,共 24 分)10. 經(jīng)測量重 3 N 的物體沿如圖所示的斜面運動時, 受到的摩擦力為0.6 N,斜面的長與高分別是 2 m 和 1 m。 若物體從斜面頂部自由滑到底端,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是 _____ J,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 ______ J。
11. 過去農(nóng)村耕地主要依靠牛拉犁,現(xiàn)在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使用拖拉機代替牛。若牛的功率為 400 W,拖拉機的功率為 25 kW,則拖拉機工作 4 h 所做的功由這頭牛來完成,需要工作 ________ h。
12. 三清山索道全長 2 426 m,上、下高度差約 600 m,某吊車如圖所示,載滿六人后的總重是 4 500 N。載滿六人的吊車從索道最高處運行到最低處,吊車和人的重力做功為 ________ J,吊車從最高處運行到最低處,需時 20 分鐘,吊車和人的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___________ W。
13. 在體育考試中,小剛投出的實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實心球從離開手后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球受_____ 個力的作用,球的機械能 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最高點時,球的動能 ________(選填“大于”或“等于”)零。
三、實驗探究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14. 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李瑞提出了如下猜想:A. 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大;B. 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C. 物體的動能可能與物體的材料有關。于是他設計了如下的探究實驗:讓小球從斜面上某一高度靜止釋放,撞擊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塊,使木塊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 如圖所示,選擇的器材有:斜面、木塊各一塊,質量為 m1 的鐵球 2 個,質量 m2 的鐵球 1 個,質量為 m1 的鋁球 1 個,已知 m1<m2,h1<h2。
(1)分別讓小球從斜面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目的是改變小球到達水平面的 ______。(2)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得出的結論,可以驗證猜想 ______(選填“A”“B”或“C”)是_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3)通過比較 __________ 兩次實驗,可以驗證猜想 C 是錯誤的。(4)實驗后,李瑞聯(lián)想到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隱患的因素有汽車的“超載”與“超速”,他進一步想知道,在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中,哪個對動能影響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進行了實驗測定,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對應的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 對物體的動能影響更大,即當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由此造成的危害更嚴重。
15.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設計了如下實驗:把三個完全相同的木樁插在沙子中同一深度,然后將 A、B、C 三個鐵塊從空中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分別撞擊三個木樁,三個木樁被撞擊后陷入沙子中不同深度(如圖所示)。(1)在此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比較各個鐵塊重力勢能的大小的。
木樁被撞擊后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2)若 A、B 兩鐵塊質量相等,則兩鐵塊下落的高度的大小關系是 hA _____ hB;若 A、C 兩鐵塊下落的高度相等,則兩鐵塊質量的大小關系是 mA _____ mC。(均選填“>”或“<”)(3)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有關。
四、計算應用題(10 分)16. 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的運動,現(xiàn)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在某次跳傘訓練過程中,一體重為 500 N 的運動員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 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經(jīng) 15 s 下落 210 m 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直至落地,整個過程用時30 s,求在這個過程中:(1)運動員下落的平均速度;(2)重力做的功;(3)勻速下降時重力做功的功率。
這是一份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高頻考題組合卷(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如下圖所示,豎直向上勻速,增加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十章 浮 力 高頻考題組合卷(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6×10-3,×10-5,8×103,舊筆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九章 壓強 高頻考題組合卷(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受力面積,5×105,×103,如下圖所示,高度差變大,大氣壓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