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認識“惠、崇、豚”3個生字,會寫“惠、崇、蘆、芽”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惠崇春江晚景》。
3.能借助注釋、插圖等理解《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感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理解詩題
1.國畫鑒賞。
配樂出示一組國畫(均含有“題畫詩”),播放古琴曲《林深尋隱》,讓學生找找這些國畫的共同點。
導入:這些國畫中均有題詩。這些題寫在畫上的詩就叫做“題畫詩”。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首題畫詩,作者是蘇軾。
板書:畫中有詩
2.理解詩題:《惠崇春江晚景》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題畫詩。
3.簡介蘇軾
補充材料:蘇軾,號東坡居士?!疤扑伟舜蠹摇敝?。
設(shè)計意圖:
國畫鑒賞,激發(fā)學生對題畫詩的興趣,初步感受“畫中有詩”。理解詩題的同時,理清蘇軾和惠崇的人物關(guān)系。
二、朗讀指導,讀出韻味
1.學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重點正音:“崇”是翹舌音、后鼻音,“豚”是前鼻音。
2.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義。
(1)借助注釋理解“蘆芽、河豚”。
(2)根據(jù)泡泡中的提示理解“蔞蒿”。(從草字頭可以猜測“蔞蒿”是一種植物)
(3)出示蔞蒿、蘆芽和河豚的實物圖,學生具體感知。
3.明確停頓,讀出韻味。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畫出節(jié)奏。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指導朗讀古詩,注意節(jié)奏和語調(diào)的變化。
引導學生讀“竹外桃花”時一氣呵成,將重音落在“花”字上,“三兩枝”速度放慢,體現(xiàn)桃花的錯落有致;“春江水暖”略微拖長,讀出溫暖的感覺;第三句語速加快;第四句語調(diào)上揚,“欲上時”節(jié)奏放慢,給人想象的空間。
4.同桌練讀,指名朗讀。
設(shè)計意圖:
在疏通字詞后,重點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三、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1.提問:這首詩描繪的是什么時節(jié)的景色?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呢?
預設(shè)1:詩題中“春江”點明了時節(jié)。
預設(shè)2:“竹外桃花三兩枝”,桃花是在春天開放的。
預設(shè)3:“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天冰雪消融,江水回暖。
預設(shè)4:“蔞蒿滿地蘆芽短”,蔞蒿滿地,蘆葦抽芽,這預示著春天來臨。
預設(shè)5:“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在春天溯游產(chǎn)卵。
補充資料:春天河豚由海入江產(chǎn)卵,逆江而上。
2.追問: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預設(shè)1:有的景物剛剛萌發(fā),比如粉紅的桃花才開了三兩枝、春水回暖不久、蘆芽破土而出;有的景物生機盎然,比如鴨子在戲水、蔞蒿很茂盛、河豚為繁育后代逆流而上,顯示出春天朝氣蓬勃的景象。
預設(shè)2:這些景物色彩分明,有紅色的桃花,有翠綠的竹子、蔞蒿和蘆芽,還有碧清的江水。
預設(shè)3:竹子、桃花、蔞蒿、蘆芽是靜止的,江水、鴨子和河豚是活動的,它們一起構(gòu)成了春天的美景。
3.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春江晚景圖。教師可以相機出示歷代名家所作的《春江水暖圖》,幫助學生想象。
4.交流匯報: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春景圖?可以說一處景色,也可以說幾處。
預設(shè)1:叢叢翠竹沐浴著春風,隨風搖曳。竹林旁,桃樹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汩汩的春江水啊緩緩地流淌著,幾只鴨子撲棱著翅膀在江中嬉戲……
預設(shè)2:滿地的蔞蒿正翠,蘆葦也開始抽出嫩芽,嫩嫩的,綠綠的;我們仿佛聽見蘆葦拔節(jié)和河豚逆流而上的聲浪……
5.小結(jié):很遺憾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已經(jīng)失傳,但我們可以通過讀蘇軾這首詩,想象出這幅古畫中美好的春景。這也就驗證了“詩中有畫”。
板書:詩中有畫
6.啟發(fā)思考:詩歌所寫的內(nèi)容中哪些是惠崇畫中有的?哪些是畫中沒有的、詩人想象的?請在書上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出來。(水的溫度、鴨的知覺、河豚欲上是畫中沒有的)
7.提問:江里的魚很多,蘇軾為什么偏偏想到了河豚呢?蔞蒿、蘆芽和河豚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講解:蘇軾的學生張耒在《明道雜志》中記載,長江一帶土人食河豚,用蔞蒿、荻筍、菘菜烹煮。荻筍就是蘆芽。
8.出示蘇軾其他關(guān)于美食的詩句,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初到黃州》)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食荔枝》)
設(shè)計意圖:
題畫詩最大的特點是“詩中有畫”,教學《惠崇春江晚景》,最簡潔高效的方式就是“詩畫比照”。通過學習,把詩中黑白文字讀成五彩畫面,把靜態(tài)描寫讀成動態(tài)影像,從而把詩讀得形象飽滿、生動細膩。歷代名家《春江水暖圖》的呈現(xiàn),既幫助了學生更好地想象畫面,又提高了課堂的文化品格和學生的藝術(shù)鑒賞力。蘇軾美食詩詞的拓展也讓學生感悟到其熱愛美食、熱愛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
四、指導書寫
1.觀察“惠、崇、蘆、芽”4個字。
(1)仔細觀察這幾個字的結(jié)構(gòu)。
(2)指導易錯筆畫。
“惠、崇”中間部分要寫得緊湊,“惠”注意不要漏掉中間的提和點,幾點要注意避讓;“崇”字注意不要少寫寶蓋頭,也不要多寫一個“山”。
“蘆、芽”都是草字頭,“蘆”要注意草字頭與點畫的穿插避讓。
2.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4.展示優(yōu)秀書寫,師生點評。
設(shè)計意圖:
“惠、崇、蘆、芽”這4個字均為上下結(jié)構(gòu),且“蘆、芽”2個字的偏旁相同,都為草字頭,放在這里引導學生觀察并集中示范指導是很有必要的。
這是一份語文統(tǒng)編版(2024)絕句教案設(shè)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顧舊知,激趣導入,了解詩人,初讀詩歌,想象畫面,理解詩意,欣賞圖片,背誦古詩,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三年級下冊惠崇春江晚景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課件,導入新課,初讀古詩,認寫生字,再讀古詩,感受節(jié)奏美,誦讀想象,品味畫面美,布置家庭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2024)三年級下冊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設(shè)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