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50 分鐘 試卷滿分:50 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 I 卷(選擇題)和第 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
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1-4 單元(滬教版?上海)。
5.難度系數(shù):0.60
6.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 12 O-16
第Ⅰ卷 選擇題(共 20 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7 題,共 20 分)
1~14 每題只有 1 個正確選項,每題 1 分,共 14 分;15~17 每題有 1~2 個正確選項,每題 2 分,共 6
分。有 2 個正確選項的,選對 1 個得 1 分,多選或錯選得 0 分。
1.我國科學家對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分析,得到下表所示數(shù)據(jù),與地球大氣相比,火星大氣中含量更高的
是
氣體
Ar(氬氣)
2.7 1.6
體積分數(shù)% 95
A.
和Ar
B.
和
C.
和
D.
2.地殼中元素分布如圖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Al
B.O
C.Si
D.Fe
3.化學上把由同種元素組成而性質(zhì)不同的單質(zhì)叫做這種元素的同素異形體。下列物質(zhì)互為同素異形體的
是
A.干冰和冰
B.金剛石和石墨
C.氧氣和液氧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4.下圖是化學用語“消消樂”游戲,一一對應可消除方塊,以下不能消除方塊的是
1
A.H——氫元素
C.H2——氫氣
B.2H——2個氫元素
D.2H2——2個氫分子
5.分子模型可以直觀的表示分子的微觀結構(分子模型中,不同顏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如圖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分子是
A.
B.HSCN
C.
D.
6.氧元素由游離態(tài)變成化合態(tài)的是
A.氯酸鉀制氧氣
B.雙氧水制氧氣
C.磷燃燒
D.分離空氣制氧氣
7.家用加濕器通過超聲波高頻振蕩,將水霧化為1~5μm(1μm=1×10-6m)的超微粒子,從而改變室內(nèi)濕
度,增進健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室內(nèi)濕度增加是因為空氣中水分子數(shù)目增多
B.水形成水霧時水分子的體積變大
C.水形成水霧時水分子的質(zhì)量變小
D.超聲波高頻振蕩將水分子分解
8.長沙某地區(qū)的土壤呈弱酸性,根據(jù)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農(nóng)作物不適宜在該地區(qū)種植的是
選項
A
B
C
D
農(nóng)作物
茶樹
油菜
水稻
甘草
適宜生長的Ph 5.0-5.5 5.8-6.7 6.0-7.0 7.2-8.5
A.A B.B C.C
D.D
9.如圖是有關水的知識網(wǎng)絡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可通過蒸餾實現(xiàn)
B.水是無色透明的純凈物
C.天然水凈化為自來水過程中加入活性炭能降低水的硬度
D.反應③④都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10.甲醇在工業(yè)上常用作溶劑、防凍劑、燃料等。用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合成甲醇的過程如圖所示(未配
平),此過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正確的是
2
A.CO+H2
CH3OH
CH3OH
B.CO+2H2
C.CO+2H =CH OH
2
3
D.CO↑+2H2↑
CH3OH
11.現(xiàn)有 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的葡萄糖溶液,關于此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質(zhì)是葡萄糖,溶劑是水
C.溶質(zhì)與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
B.將
葡萄糖溶于
水中,可制得該溶液
D.取出
此溶液,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2.在酸雨形成過程中通常發(fā)生如下反應: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的化學式為
B.該反應中硫元素化合價不變
D.粉塵起到催化作用
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13.蔗糖(C12H22O11)是一種常用的食品甜味劑。下列關于蔗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蔗糖中含有45個原子
B.蔗糖的相時分子質(zhì)量為342g
C.蔗糖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
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D.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A.甲: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乙: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
C.丙:驗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D.丁:探究
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15.下圖是電解水時相關量的變化關系,縱坐標中“y”表示的物理量(單位)可能是
A.消耗掉水的物質(zhì)的量(ml)
B.消耗掉水的體積(mL)
3
C.生成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ml)
D.常溫常壓下,生成氫氣的體積(L)
16.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分別滴加等量的蒸餾水觀察
A
B
C
D
鑒別氫氧化鈉和氯化鈉固體
鑒別水和5%的過氧化氫溶液
除去碳酸鈣中的泥沙
分別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觀察
溶于水后,過濾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觀察
A.A B.B C.C D.D
17.某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甲)進行改進。如圖乙所示,在容積為 45mL
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細沙,再加入過量白磷,將注射器的活塞置于 20mL 刻度處,連接好裝置,夾緊彈簧
夾,滴加水,……,讀數(shù)。(裝置氣密性良好)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利用圖乙完成上述實驗時,注射器的活塞最終移動到約 11mL 刻度處
B.圖乙實驗若未使用彈簧夾,實驗前將活塞置于 10mL 刻度處,也可達到實驗目的
C.圖甲實驗若紅磷燃燒時彈簧夾未夾緊,則測得空氣里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五分之一
D.圖甲實驗酒精燈點燃紅磷后為安全起見應慢慢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且紅磷熄滅后立即打開彈簧
夾
第Ⅱ卷 選擇題(共 30 分)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 4 題,共 30 分)
18.(7分)中國航天事業(yè)在浩瀚的太空中不斷刷新“中國高度”。
(1)液氫和液氧的組合可用于做火箭的推進劑。從微觀角度分析:氫氣和液氫都具有可燃性的原因
是
。運載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氫,氫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
(答出一條即可)。
(2)在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裝有肼(化學式為N H ,常溫下呈液態(tài))和過氧化氫,它們混合時的反應圖示如
2
4
下。
4
0.5ml N H 中約含有
個氮原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宇航員所穿宇航服用鋁、橡膠、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鋁易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其中氧化鋁的化
學式是
(4)航天員頭盔面窗兩層之間充有氮氣,氮氣做保護氣是因為它的
(5)載人飛船的整流罩是由基于碳纖維的材料制成的。碳元素能組成多種碳單質(zhì),它們的物理性質(zhì)存在較
大差異的原因是
19.(8分)下列實驗裝置為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部分夾持儀器省略)
。
2
4
。
。
。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取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0.02ml氯酸鉀,理論上可生成氧氣 g;
(2)實驗中若要測生成的氧氣體積,應選擇的收集方法是
(選填編號),實驗中反應消耗
;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實驗室可用圖一發(fā)生裝置制二氧化碳,其優(yōu)點是
,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選填編號);
,若實驗中關閉彈簧夾時,會導致的后果
是
;將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連接壓強傳感器及電腦如圖二所示進行實驗可測得實驗過程中試管內(nèi)氣
體壓強變化情況,其結果局部放大后見圖三所示,解釋數(shù)據(jù)段對應的試管內(nèi)壓強變大的原
因
。
20.(8分)中國古代采用卓筒井汲取地下鹵水,鹵水主要含氯化鈉和氯化鉀。下表是氯化鈉、氯化鉀的
溶解度數(shù)據(jù)。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鉀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溶解度
(g/100g水)
(1)在溶解度曲線圖中,氯化鈉和氯化鉀的兩根曲線
(選填“有”或“沒有”)交叉點。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①40℃時,將30gKCl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是
5
②60℃時,NaCl和KCl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較大的是
(填化學式)。
③20℃時,200g鹵水樣品中含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含K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當恒溫蒸發(fā)掉水的質(zhì)量大于
g時,開始有NaCl析出。
(2)20℃時,取40g氯化鈉,分兩次每次加入50g水。
第一次加入50g水,乙燒杯中所得溶液屬于
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丙燒杯中氯化鈉溶
。
,若使丙中固體全部溶解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3)某地卓筒井獲得的鹵水中約含10%氯化鈉、1%氯化鉀以及其他少量的可溶性雜質(zhì),還有少量的泥沙。制
作井鹽流程為:鉆井(修治井)——汲鹵——曬鹵——濾鹵——煎鹽。
“曬鹵”將鹵水中氯化鈉濃度提升至約20%,“濾鹵”是將泥沙過濾除去。請說出“曬鹵”先于“濾鹵、
煎鹽”的主要作用是
。
21.(7分)古代中國煉銅工藝處于世界鼎盛地位,其中一種“豎爐法“煉銅是現(xiàn)代煉鐵工藝的啟蒙。其
主要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產(chǎn)生一氧化碳,再利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下圖為該方法的模擬裝置,請回答
下列問題(圖中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
(1)實驗步驟如下:
b處酒精噴燈和酒精燈;實驗結束后先熄滅火源,再持續(xù)通入二氧化碳直至冷卻。
(2)實驗分析:當b處出現(xiàn) 現(xiàn)象時,說明有銅生成;能否根據(jù)c處現(xiàn)象判定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發(fā)生了
(填“能”或“不能“)。b中玻璃管進入c中的氣體成分是 。持續(xù)通入二氧化碳直至玻
;裝入碳粉和氧化銅;通入二氧化碳,讓裝置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點燃a處和
反應
璃管冷卻的原因是
。
(3)如玻璃管中純凈氧化銅質(zhì)量為Wg,全部反應后,b處固體質(zhì)量為Mg,c處混合物增加的質(zhì)量為Ng,請選
擇使用W、M、N等符號列式表示氧化銅中銅、氧元素物質(zhì)的量之比 (僅列式)。
(4)用流程圖也可以表示上述煉銅過程(反應條件省略),請你改進流程,使得尾氣得到充分利用。請你
直接在流程圖中作圖
。
6
這是一份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上海專用,滬科版五四學制2024專題1~4)-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專題14滬科版五四學制2024A4版docx、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docx、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pdf、八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參考答案docx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長沙專用,人教版2024第1~8單元)-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參考答案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pdf、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docx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蘇州專用,滬教版2024第1~7章)-2024-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A4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A3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參考答案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docx、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pdf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