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國詩歌與西方詩歌的異同。
●能力目標:
1.掌握比較研究的方法,并學會借此研究其他文學現(xiàn)象。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熱愛生活,熱愛詩,熱愛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
1.從段落構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
2.引導學生學習文本閱讀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1.分析閱讀的一般方法。
●教學方法:
1.反復誦讀,了解大概。
2.串通文義,學習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結構。
3.文本解讀的一般方法——“五什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從初中開始,我們就已經(jīng)在學習和閱讀課文,到了高三,我們對文本解讀可能還沒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究竟怎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希望今天的課堂能夠給我們解決一些閱讀的實質性問題。
二、文本解讀的一般方法——“五什么”
1、為什么?
2、寫了什么?
3、有什么聯(lián)系?
4、要表達什么?
5、學到了什么?
三、標題探究
對誰談?
怎么談?
談了中國詩的什么?
為什么要談中國詩?
作者“談中國詩”,歸納了中國詩的哪些特點?
⑴沒有史詩(早熟) 詩的發(fā)展
⑵簡短 詩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 詩的韻味
⑷筆力輕淡,詞氣安和 詩的風格
⑸社交詩多,宗教詩幾乎沒有 詩的內容
四、作者通過比較中西詩的異同得出了什么結論?
中國詩和外國詩雖有具體特征的差別,但沒有本質的不同。
五、主題歸納
文章先談作者論詩的根本立場。就是說必須用比較文學的觀點來對待,然后重點論述中國詩的各個特點。最后論說中國詩的與外國詩雖有具體特征的差別,但沒有本質的不同,反對中西本位文化論。啟示人們,論詩必須據(jù)本國文化根基而加以論述,只有這樣才全面科學。
這是一份語文2、談中國詩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教育目標,能力培養(yǎng)目標,德育滲透目標,美育滲透目標,十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必修五2、談中國詩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 導入新課, 作者簡介, 簡介背景,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重點解讀,教讀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語文版必修五2、談中國詩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介紹作者, 簡介背景,通讀全文,感知內容,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