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考情分析TOC \ "1-3" \h \u \l "_Tc9356" PAGEREF _Tc9356 \h 2
知識建構(gòu) \l "_Tc29643" PAGEREF _Tc29643 \h 2
\l "_Tc10235" 考點一 功3
夯基·必備基礎(chǔ)知識梳理 \l "_Tc27985" PAGEREF _Tc27985 \h 3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l "_Tc24719" PAGEREF _Tc24719 \h 4
\l "_Tc16966" 考向01 功與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PAGEREF _Tc16966 \h 4
\l "_Tc6973" 考向02 功的計算 PAGEREF _Tc6973 \h 5
\l "_Tc17589" 考點二 功率 PAGEREF _Tc17589 \h 7
夯基·必備基礎(chǔ)知識梳理 \l "_Tc24359" PAGEREF _Tc24359 \h 7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l "_Tc28528" PAGEREF _Tc28528 \h 8
\l "_Tc4073" 考向01 功率 PAGEREF _Tc4073 \h 8
\l "_Tc12497" 考向02 功率的計算 PAGEREF _Tc12497 \h 9
\l "_Tc23521" 考向03 功率的測量 PAGEREF _Tc23521 \h 12
\l "_Tc6093" 考點三 動能和勢能 PAGEREF _Tc6093 \h 14
夯基·必備基礎(chǔ)知識梳理 \l "_Tc14695" PAGEREF _Tc14695 \h 14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l "_Tc28271" PAGEREF _Tc28271 \h 16
\l "_Tc29697" 考向01 功和能的關(guān)系 PAGEREF _Tc29697 \h 16
\l "_Tc24249" 考向02 動能和勢能的大小 PAGEREF _Tc24249 \h 17
\l "_Tc12282" 考向03 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PAGEREF _Tc12282 \h 19
\l "_Tc15598" 考向04 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PAGEREF _Tc15598 \h 21
\l "_Tc13597" 考點四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PAGEREF _Tc13597 \h 24
夯基·必備基礎(chǔ)知識梳理 \l "_Tc19418" PAGEREF _Tc19418 \h 24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l "_Tc13429" PAGEREF _Tc13429 \h 25
\l "_Tc13350" 考向01 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zhuǎn)化 PAGEREF _Tc13350 \h 25
\l "_Tc2235" 考向02 機械能轉(zhuǎn)化與守恒 PAGEREF _Tc2235 \h 27
一、課標(biāo)考點分析
二、考情分析
《功和機械能》是力學(xué)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必考內(nèi)容。本單元考題在中考試卷中所占分值一般在2-6分之間。對本單元的考查,從出現(xiàn)概率看,主要有: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功與功率的簡單計算、動能和勢能的概念、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等。
考點一 功
一、功的概念
對“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理解
力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移動方向并非一定要與力的方向完全一致,移動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夾角(夾角不等于90°)時力也對物體做功。如圖中,拉力F對物體做功。
二、功的計算
1.功
2.對公式W=Fs的理解
3.應(yīng)用公式W=Fs計算功時的注意事項
4.功的公式的變形公式及其應(yīng)用
5.對做功的兩種表述
(1)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一致,稱為力對物體做功。
(2)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可以稱為克服某個力做功。如克服重力做功:向上拋出某個物體時,重力方向向下,物體運動方向向上,對于該物體,我們一般說物體克服重力做功。
考向01 功與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1)判斷了是否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是否同時存在;
(2)看是否符合三種不做功的情況,即有距離無力、有力無距離、有力有距離但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的方向垂直。
【例1】下列四幅圖中,力有對物體做功的是( )。
A. 推車未推動 B. 提著滑板水平前行
C. 搬石未搬起 D. 用繩子提升物體
【答案】D。
【解析】A.推車未推動,有力但是沒有距離,勞而無功,故A不符合題意;
B.提著滑板水平前行,力與物體運動距離垂直,垂直無功,故B不符合題意;
C.搬石未搬起,有力但是沒有距離,勞而無功,故C不符合題意;
D.用繩子提升物體,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故這個力做了功,故D符合題意。故選D。
【變式1-1】如圖所示,舉重比賽時,運動員第一階段把杠鈴很快舉過頭頂,第二階段使杠鈴在空中靜止3s。下列關(guān)于運動員對杠鈴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他在第一階段內(nèi)沒做功B.他在第二階段內(nèi)沒做功
C.他在兩個階段內(nèi)都沒做功D.他在兩個階段內(nèi)都做了功
【答案】B。
【解析】運動員第一階段把杠鈴很快舉過頭頂,運動員對杠鈴有向上的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滿足做功的要素,所以他在第一階段內(nèi)做了功,第二階段使杠鈴在空中靜止,運動員對杠鈴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沒有移動距離,不滿足做功的要素,所以他在第二階段沒做功。
故選B。
【變式1-2】關(guān)于功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就對物體做功;
B. 物體只要移動了距離,就有力對它做了功;
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動了距離,則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D.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又移動了距離,這個力就一定對物體做了功
【答案】C。
【解析】A、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但沒有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此時也沒有力做功,故錯誤;
B、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進(jìn)20m,手的作用力向上,水桶沿水平方向運動,但手沒有對水桶做功.故該選項錯誤;
C、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符合做功的必要條件.此選項正確;
D、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進(jìn)20m,雖然有力,同時也有距離,但不是沿力的方向的距離,所以此時手對水桶仍沒有做功,故該選項錯誤。故選C。
考向02 功的計算
【例2】小明同學(xué)用15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為100N的超市購物車。購物車自靜止開始在10s內(nèi)沿水平方向前進(jìn)了10m。在整個過程中推力做功為___________J,重力做功為___________J。
【答案】①150;②0。
【解析】[1]推力的方向水平向前,推車水平方向移動的距離為10m,由可知,在整個過程中推力做功
[2]當(dāng)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力學(xué)中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但推車未在豎直方向上移動距離,故重力沒做功,其大小為0。
【變式2-1】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重為2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若5s內(nèi)推力對物體做了8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了________m。
【答案】8。
【解析】由W=Fs得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
【變式2-2】用大小不同的力F甲、F乙且F甲>F乙,分別拉同一個物體,兩個力所做的功W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關(guān)系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B.因為,且,所以當(dāng)移動距離均為s時,兩個力做的功,故A正確,B錯誤;
CD.因為,所以在拉力一定時,拉力所做的功與距離成正比,故CD錯誤。故選A。
【變式2-3】如圖甲所示,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運動,0~6s內(nèi)拉力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丙,則在2~4s內(nèi),拉力所做的功為( )。
A.10JB.30JC.50JD.80J
【答案】B。
【解析】由圖乙可知,在2~4s內(nèi),拉力為F=3N
由圖丙可知,在2~4s內(nèi),物體做勻速運動,有v=5.0m/s
此時摩檫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有f=F=3N
根據(jù)可得,物體運動的距離為
由做功的計算公式可得,物體克服摩檫力所做的功為;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考點二 功率
一、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做功“多少”與“快慢”的意義不同,做功多的不一定做功快,做功少的不一定做功慢。只有做功時間相同時,做功多的做功才快,即功率才大。所以,描述功率時不能說物體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要注意時間的多少,一般描述為單位時間內(nèi)(或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功和功率的比較
二、功率的測量
1.功率的測量
【實驗原理】由可知,要測量功率,必須測物體(或機械)所做的功W和完成這些功所用的時間t。如果我們要測自己上樓的功率,需測出自己的重力G(或質(zhì)量m)、樓層的高度h和上樓所用時間t。
【實驗器材】體重計(或磅秤),皮尺(或米尺),計時器(停表、手表等)。
【實驗步驟】(1)體重計(或磅秤)測出自己的質(zhì)量(m),求出自己的重力G。
(2)用皮尺(或米尺)測出所登樓層的高度h(或測出一個臺階的高度h0,然后數(shù)出樓梯的臺階數(shù)n,則所登樓層高度為h=nh0)。
(3)用停表(或手表)測出自己上樓所用時間t。
功率的計算式為:或。
2.實驗注意事項
(1)測量人上樓的功率時,登樓梯是克服人自身重力做功。
(2)測量過程中,應(yīng)測量樓層的高度,而不測量樓梯的長度。
(3)做功的時間越短,測量誤差越大,因此在測量時要適當(dāng)增加做功所用時間,以減小測量誤差。
考向01 功率
【例1】甲、乙兩人爬樓比賽,同時從一樓出發(fā)跑上五樓,結(jié)果甲先到而獲勝,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做功多, 甲的功率大;
B.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C.若兩人的體重相同,則甲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大;
D.若兩人做的功相同,則甲用時少,甲的功率大
【答案】D。
【解析】AB.甲和乙爬樓,均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由于甲乙自身的重力未知,則無法比較甲和乙做功的大小和做功的快慢,故AB錯誤;
CD.若兩人的體重相同,爬樓的高度相同,由公式W=Gh可知,甲乙兩人做功相同,甲先到說明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時間短,由功率公式 可得,甲的功率比乙大,故C錯誤;D正確。故選D。
【變式1-1】一個物體由A點自由下落時,相繼經(jīng)過B、C兩點,如圖所示,已知AB=BC,物體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W1= W 2,P1>P2 B.W1= W 2,P1=P2 C.W 1=W2,P1<P2 D.W1≠W 2,P1≠P2
【答案】C。
【解析】物體在AB和BC段,距離相同,重力相同,根據(jù)W=Gh,重力做功相同,所以W1=W2
物體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物體質(zhì)量不變,動能增大,所以v1<v2
因為AB=BC,所以t1>t2
又因為W1=W2
根據(jù)P=,所以P1<P2;答案C。
【變式1-2】甲、乙兩個集裝箱質(zhì)量相同。先用起重機將甲集裝箱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將乙集裝箱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那么起重機( )。
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兩次做功一樣多,功率一樣大 D.兩次做功一樣多,第二次功率大
【答案】D。
【解析】由于起重機勻速提升集裝箱,故起重機對集裝箱的拉力等于重力;甲、乙兩集裝箱質(zhì)量相同,則重力相同,提升高度相同,由W=Fs可知起重機兩次做的功相同。起重機提升乙集裝箱的速度大于提升甲的速度,根據(jù)P==Fv=mgv知,第二次功率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變式1-3】甲、乙兩臺機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則( )。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C.甲做功所用的時間比乙的少 D.以上說法都不對
【答案】B。
【解析】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做功就快;功率小,做功就慢,選項B是正確的。
根據(jù)W=Pt,只知道功率的大小而時間的大小不確定,無法確定做功的多少。同樣根據(jù)t=W/P,只知道功率的大小而功的大小不確定,也無法確定做功所用時間的長短,因此,選項A、C、D是錯誤的。
考向02 功率的計算
【例2】某九年級同學(xué)家住5樓,一天,他提著裝有10個雞蛋的塑料袋從1樓走到家里過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雞蛋的力做的功約為60JB.他提雞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約為10W
C.他爬樓做的功約為6×103JD.他爬樓做功的功率約為1×102 W
【答案】B。
【解析】A.兩只雞蛋的重力大約為1N,提著10個雞蛋的力大約為5N;住宅樓每層樓高大約3米,家住5樓,此同學(xué)實際爬樓高度h=43m=12m
故提雞蛋的力大約做的功為,故A合理,不符合題意;
B.從1樓到5樓的時間大約t=1min=60s
則他提雞蛋的力做功的功率,故B不合理,符合題意;
C.中學(xué)生的重力約500N,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他爬樓做的總功W總=W1+W=6000J+60J=6060J,故C合理,不合題意;
D.爬樓做功的功率;
故D合理,不合題意。故選B。
【變式2-1】如圖所示,AC>BC,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同一物體分別沿斜面AC、BC勻速推上頂端,推力分別為F1、F2,功率分別為P1、P2,推力做功為W1、W2,在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F1______F2,P1______P2,W1______W2(均選填“>”“W2;
(3)實驗中通過木塊被鋼球推動的距離來比較動能的大??;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球和木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本實驗將不能達(dá)到探究目的。
故答案為:(1)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物體動能越大;(2)等于;大于;(3)不能。
【變式3-1】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
(1)實驗中,讓同一個鋼球從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靜止自由滾下,是為了探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 ______ 的關(guān)系。
(2)本實驗是通過比較木塊被撞擊后 ______ 來比較鋼球動能大小。
(3)小明猜想,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塊被撞擊后將會 ______ 。
【答案】速度;移動的距離;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1)讓同一鋼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釋放的目的是:使鋼球到達(dá)斜面底部時的速度不同,為了探究鋼球動能大小與其速度關(guān)系;
(2)鋼球因為有動能撞擊木塊盒,動能越大,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就越遠(yuǎn),所以判斷鋼球動能大小的依據(jù)是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
(3)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塊運動時不受摩擦力作用,木塊受到鋼球撞擊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速度;(2)移動的距離;(3)做勻速直線運動。
【變式3-2】物理興趣小組決定對超載超速問題進(jìn)行一次模擬探究,經(jīng)討論后認(rèn)為,可以用小球作為理想模型,代替汽車作為研究對象。如圖,將小球從高度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推動同一小木塊向前移動一段距離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實驗,其中,。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斜面滾下是為了控制到達(dá)平面的___________相同;
(2)實驗中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用表示,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3)研究超載帶來的危害時,選擇甲、乙、丙三次實驗中的___________進(jìn)行比較;
(4)為比較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興趣小組利用上述器材進(jìn)行定量研究。得到數(shù)據(jù)如下表:
請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分析,貨車超載20%與超速20%兩者相比,潛在危害更大的是___________。
【答案】速度;轉(zhuǎn)換法;甲丙;超速。
【解析】(1)[1]為了控制小球到達(dá)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斜面滾下。
(2)[2]實驗中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用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來表示,用到轉(zhuǎn)換法。
(3)[3]研究超載帶來的危害時,要控制速度相同、質(zhì)量不同,所以選擇甲、乙、丙三次實驗中的甲和丙進(jìn)行比較。
(4)[4]小球由斜面滑下的高度越高,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越大,由表格中對應(yīng)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速度對物體的動能影響更大,當(dāng)超速20%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由此造成的危害更嚴(yán)重。
考向04 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在探究實驗中,需要探究影響重力勢能的三個因素,應(yīng)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1)當(dāng)研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質(zhì)量關(guān)系時,需要保持下落高度和運動路徑相同,改變物體質(zhì)量;
(2)研究物體重力勢能與下落高度的關(guān)系時,需要保持物體質(zhì)量和運動路徑相同,改變下落高度;
(3)當(dāng)研究物體重力勢能與運動路徑的關(guān)系時,需要保持物體質(zhì)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改變運動路徑。據(jù)此分析解答。
【例4】沈仔細(xì)同學(xué)在研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猜想二: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guān);
猜想三: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運動路徑有關(guān)。
他為了驗證猜想,準(zhǔn)備了如下實驗器材:花泥(易產(chǎn)生塑性形變)若干塊,刻度尺一把, 體積相同、質(zhì)量為m的小球3個和質(zhì)量為2m的小球一個。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
為驗證猜想,他首先讓質(zhì)量分別為m、2m的小球A、B從距花泥表面高H處由靜止下落,測得A、B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為h1和h2,如圖甲所示;然后讓質(zhì)量為m的小球C從距花泥表面高3H處由靜止下落,質(zhì)量為m的小球D從距花泥表面高3H的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后從管道下端豎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測得C、D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均為h3,且h1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7 電功率(4考點+12考向)(講義)(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7電功率4考點+12考向講義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7電功率4考點+12考向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6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4 機械效率(2考點+6考向)(講義)(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4機械效率2考點+6考向講義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4機械效率2考點+6考向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3 簡單機械(2考點+8考向)(講義)(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3簡單機械2考點+8考向講義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題13簡單機械2考點+8考向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