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過一段時間,要給自行車的車軸和鏈條上機油,汽車也需要定期更換潤滑油。
潤滑油能夠減少摩擦力,提高運動部件的靈活性和運行效率
任何機械都不省功,那么會有機械“費功”嗎?
通過一動滑輪用 60 N 的拉力提起重為100 N 的重物,使重物提高 2 m。(1)拉力做多少功?(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s = 2h = 2×2 m = 4 mW拉 = Fs = 60 N×4 m = 240 J
W手 = Gh = 100 N×2 m = 200 J
使用機械做功時,由于機械本身的自重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響,需要額外多做一些功。
思考:為什么利用動滑輪做的功大于直接用手做的功呢?
知識點1 有用功和額外功
要把重 100 N 的沙子運上三樓。圖中畫了三種方法,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種方法?為什么?
無論采取哪種方法都必須做的功
方式:沙子裝在桶或口袋里,桶或口袋由人或通過動滑輪提上樓
不需要,但要把沙子運上樓不得不做的功
(1)有用功(W有):為了達到目的,必須做的功。(2)額外功(W額):為了達到目的,并非我們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總功(W總) :有用功加上額外功是總共做的功。
W總= W有用+ W額外
2. 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目的:把鉤碼提升一定的高度
提升繩子所做的功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指出圖中動滑輪的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指出圖中杠桿的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額外功:克服杠桿自重及摩擦所做的功
W額外 = G杠桿h杠桿
甲用桶從井中提水,其中對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對______做的功是額外功。乙從井中撈水桶,桶中帶有部分水,則對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對______做的功是額外功。(均選填“水”或“桶” )
在使用機械工作時,我們希望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它反映了機械的一種性能,物理學中表示為機械效率。
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符號η。
η:機械效率W有用:有用功W總:總功
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
1. 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同一機械在不同的做功過程中,機械效率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2. 機械效率反映的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與具體做功多少、是否省力無關。
[宜昌中考]下列有關機械做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效率越高的機械,功率越大做功越多的機械,功率越大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快
在圖中三種不同做功方法中,我們已經計算出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下面計算三種不同方法的機械效率。
例 起重機把質量為 0.5 t 的重物勻速提升了 3 m,而它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 3.4×104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g 取 10 N/kg。
解:起重機勻速提升重物所用的力與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F = G = mg = 0.5×103 kg×10 N/kg = 5×103 N起重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用=Fh = 5×103 N×3 m = 1.5×104 J起重機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總功:W總 = 3.4×104 J因此,起重機的機械效率
指出圖中杠桿的機械效率
指出圖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f 為物體與接觸面間的滑動摩擦力
建筑工地上,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如圖所示。在勻速吊起重為 4.8×103 N 的物體時,物體 4 s 內上升了 6 m,在此過程中,拉力 F 為 2×103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拉力 F 的功率為________W。
生產生活中,人們利用多種方式提高機械效率,但都不能使其達到100%,如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通常為 40%~50%,抽水機的機械效率是 60%~80%。
1. 用一個動滑輪把重 100 N 的沙袋從地面提到 9 m 高的腳手架上,所用的力是 60 N,那么這一過程所做的總功和有用功分別是多少?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解:這一過程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 = Gh = 100 N×9 m = 900 J繩端移動的距離 s = 2h = 2×9 m = 18 m,則總功 W總= Fs =600 N×18 m = 1080 J。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2. 用滑輪組把重 720 N 的貨物勻速提高 10 m,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若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則總功和額外功各是多少?
解:滑輪組做的有用功W有用 = Gh = 720 N×10 m = 7200 J因為所以總功 額外功W額外=W總 – W有用 = 1.2×104 J – 7200 J = 4800 J。
3.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 300 N 的物體以 0.1 m/s的速度勻速向上提升 10 s。(1)若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滑輪與軸間的摩擦,求人對繩的拉力 F。
解:由圖可知,動滑輪上承擔物重的繩子共有2段,即 n = 2,若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滑輪與軸間的摩擦,則人對繩的拉力
3.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 300 N 的物體以 0.1 m/s的速度勻速向上提升 10 s。(2)實際中動滑輪重為 40 N,人的拉力做功 400 J ,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及克服繩重和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解:物體提升的高度 h = vt = 0.1 m/s×10 s = 1 m繩端移動的距離 s = nh = 2×1 m = 2 m滑輪組做的有用功W有用 = G物h = 300 N×1 m = 300 J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的功W動 = G動h = 40 N×1 m = 40 J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克服繩重和摩擦做的額外功W摩擦=W總 – W有用 – W動 = 400 J – 300 J – 40 J = 60 J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11章 機械與功4 機械效率優(yōu)秀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有用功,W有用,不得不做,額外功,W額外,動力做的功,辨析三種功,哪種方法比較好呢,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功的大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11章 機械與功4 機械效率說課ppt課件,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功,什么是功率,功的原理的內容,做功的不同辦法,W總W有+W額,計算機械效率,實驗原理,實驗器材,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測量的物理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八年級下冊(2024)第11章 機械與功4 機械效率集體備課ppt課件,文件包含第2課時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pptx、如何提高機械效率mp4、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