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分第Ⅰ卷基礎題(75分)和第Ⅱ卷提高題(22分)兩部分,共97分。3分卷面分,滿分100分。
第Ⅰ卷 基礎題(共75分)
選擇題: (1-10題每題1分,11-20題每題2分,共30分)
1.肺炎是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常因病原體感染而發(fā)生。根據病原體不同,肺炎可分為: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病毒)、細菌性肺炎(如肺炎鏈球菌)、支原體肺炎(如肺炎支原體)等類型。關于上述不同種類病原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有膜結構 B.結構組成中一定都有核膜
C.合成所需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 D.都可以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
2.請問肺炎支原體細胞中,核苷酸、堿基的種類和遺傳物質分別是( )
A.4、4、DNA或RNA B.8、5、DNA
C.8、4、DNA D.8、5、DNA和RNA
3.填鴨是一種人工強制填喂玉米、谷類、菜葉等而達到催肥目的的飼鴨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鴨子攝入的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
B.當糖類代謝發(fā)生障礙時,脂肪可以大量轉化為糖類
C.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H、O三種元素
D.構成糖類和脂肪的基本骨架是碳鏈
4.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的化學成分時,發(fā)現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也都存在,這一事實主要說明( )
A.生物來源于非生物 B.生物與無機自然界具有統(tǒng)一性
C.生物與無機自然界具有差異性 D.生物與非生物在元素組成上沒有區(qū)別
5.細胞中含有大量的水及少量的無機鹽,水和無機鹽統(tǒng)稱為無機物。無機物在細胞的正常代謝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下列不正確的是( )
A.Fe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植物缺Fe會影響葉綠素的合成
B.種子在曬干的過程中無機鹽的相對含量將會升高
C.驗證Mg為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實驗組培養(yǎng)液中不含有Mg
D.北方冬小麥在冬天來臨前,自由水比結合水的比值會逐漸降低
6.正確的科學方法和嚴謹的實驗設計是得出結論的重要前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運用歸納法建立的細胞學說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
B.羅伯特森將細胞膜描述為靜態(tài)統(tǒng)一結構的過程運用了提出假說的科學方法
C.通過傘藻嫁接實驗證明細胞核能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D.用放射性同位素14C、15N、35S標記化合物可研究物質變化規(guī)律
7.下圖表示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物質甲可表示蛋白質,物質乙可表示磷脂
B.生物膜組成成分和結構相似,在結構功能上緊密聯(lián)系
C.圖中①的場所是葉綠體,②的場所是線粒體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結構均具有雙層膜結構
8.下列是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或實驗現象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A.馬鈴薯勻漿中含豐富的淀粉,可選其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
B.番茄汁含豐富的還原糖,可選其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
C.鑒定蛋白質需要的試劑是NaOH和CuSO4溶液,并需加熱至50~65℃
D.用蘇丹III染液檢測花生子葉中的脂肪時,要用到濃度50%的酒精溶液
9.酶活性(也稱酶活力),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一定條件下,一定數量的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學反應的轉化速率來表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底物濃度,能提高酶活性從而提高反應速率
B.在一定范圍內增加酶的濃度,能提高酶活性從而提高反應速率
C.低溫、高溫、強酸及強堿均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從而影響酶的活性
D.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不能用H2O2和H2O2酶為實驗材料
10.下圖是線粒體的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線粒體外膜,③是線粒體內膜
B.葡萄糖在②處氧化分解為丙酮酸
C.有氧呼吸過程中,③處有少量能量釋放
D.[H]與氧氣結合生成水發(fā)生在②處
11.如圖表示胰島素分子的一條多肽鏈,其中有3個甘氨酸且分別位于第8、20、23位,現設法除去圖中的3個甘氨酸。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該多肽鏈形成時要脫去29個水分子
B.除去3個甘氨酸后,能形成4條多肽
C.除去3個甘氨酸時需要消耗6個水分子
D.胰島素的功能與該肽鏈的空間結構有關
12.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機制是核孔復合物的運輸障礙。核孔復合物是細胞核膜上溝通核質與胞質的開口,由內外兩層膜的局部融合所形成,核孔的直徑為80-120nm,可以看成一種特殊的跨膜運輸蛋白復合體。下列相關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房顫的成因可能與核質之間的信息交流異常有關
B.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數目較多
C.核孔運輸障礙發(fā)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孔復合物蛋白質結構異常
D.DNA、RNA、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運出細胞核發(fā)揮作用需依賴核孔復合物
13.如下圖實驗裝置,玻璃槽中是蒸餾水,半透膜只允許單糖、水透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定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出現的漏斗液面變化是( )
A.先上升,加酶后下降
B.先下降,加酶后上升
C.先下降,加酶后上升,然后又下降
D.先上升,加酶后繼續(xù)上升,然后又下降
14.為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適溫度,某同學做了以下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應將各組的pH設為7
B.反應結束可使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實驗結果
C.該實驗中三個溫度的組別都為實驗組形成相互對照
D.各組結果相同說明胃蛋白酶的最適溫度為35~39℃
15.某同學為了驗證酶的相關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況進行了三組實驗:
實驗一:某大分子物質甲與酶1混合,可得到中間產物乙;
實驗二:某大分子物質甲與酶1和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質丙;
實驗三:某大分子物質甲與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間產物乙及小分子物質丙。
下列相關推理,錯誤的是( )
A.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間產物乙
B.小分子丙可能是大分子物質甲的基本組成單位
C.由實驗一和實驗三可得出酶1具有高效性
D.由實驗一、實驗二和實驗三不能得出酶具有溫和性
16.腦細胞的生理活動中可產生β—淀粉樣蛋白等有毒蛋白,這些蛋白的積累可傷害神經元,引發(fā)阿爾茨海默癥等一些大腦疾病。最新研究發(fā)現,腦血管周圍的星形膠質細胞上有一種水通道蛋白AQP4X,有助于從大腦中清除這些有毒蛋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水通道蛋白AQP4X的形成需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B.水進出細胞的速率只取決于濃度梯度的大小
C.AQP4X 既是水分子的轉運蛋白,也是β—淀粉樣蛋白等有毒蛋白的轉運蛋白
D.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星形膠質細胞上AQP4X的數量可能比正常人少
17.某生物興趣小組對粳稻、秈稻和雜交稻三種水稻中的H2O2酶在不同重金屬離子及濃度下的活性[單位:U/(g·FW)]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本實驗目的是探究不同濃度的Cd2+、Cu2+對不同水稻品種中H2O2酶活性的影響
B.該實驗需要在H2O2酶所需的適宜溫度和pH條件下進行
C.雜交稻更適宜在Cd2+、Cu2+等重金屬離子污染嚴重的土地上種植
D.Cd2+、Cu2+等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影響H2O2酶的空間結構,從而引起酶活性的改變
18.將某綠色蔬菜放置在密閉、黑暗的容器中,一段時間內分別測定了其中O2、CO2相對含量數據見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隨著氧氣含量降低,第5min開始裝置中的植物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乳酸和CO2
B.有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儲存在ATP中
C.0~5min植物進行有氧呼吸, NADH的產生、消耗過程都伴隨著產生 ATP
D.15~20min裝置中的蔬菜產生的CO2最少,這個時間段植物參與呼吸作用的葡萄糖最少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鹽堿地中含過量的鈉鹽,如NaCl、NaHCO3等,為應對鈉鹽對生存的威脅,海水稻具有如圖1和圖2所示的抗逆性機制(圖中①-⑥是不同物質的運輸方式;SOS1和NHX是鈉氫交換體)。
19.對海水稻細胞而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海水稻生物膜蛋白呈對稱分布
B.海水稻以不同方式吸收和排出無機鹽,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海水稻能在一定鹽濃度的環(huán)境中生存,故可用鹽度更高的海水直接灌溉稻田
D.鹽堿地中,土壤溶液的pH高于海水稻細胞內
20.下列關于海水稻中物質出入細胞方式,錯誤的是( )
A.海水稻以自由擴散和易化擴散兩種方式吸收水分
B.海水稻液泡以主動轉運方式富集Na+適應高鹽環(huán)境
C.將Na+濃縮于液泡中會降低細胞的吸水能力
D.H+以主動轉運方式進入液泡
二、判斷題(共10分)
21.判斷以下概念是否正確,對的標明√,不對的標明×,并說明理由:
(1) 用黑藻葉片做細胞的質壁分離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有利于觀察實驗現象。( )
(2) 無氧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 )
(3) 果脯在腌制過程中慢慢變甜,是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糖分的結果。( )
(4) 所有的細胞生物都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 )
(5) 酸奶脹袋現象是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氣體造成的。( )
三、填空題
22.(8分,每空1分)回答下列有關蛋白質的問題:
(1)下圖為腦啡肽的結構簡式,據圖回答:
①該化合物稱 肽(填“多”不給分),由氨基酸經 而形成的。
②該化合物由 種氨基酸構成,造成氨基酸種類不同的原因是 。
(2)蛋白質的結構非常復雜,高溫、X 射線、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會引起蛋白質變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質的 遭到破壞。
(3)現有 800 個氨基酸,其中氨基總數為 810 個,羧基總數為 808 個,由這些氨基
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 個肽鍵和 個氨基,至少含有氧原子的個數是 。
23.(11分,每空1分)圖甲為高等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圖乙為動物細胞部分結構及某生理過程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結構,字母代表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
(1)圖甲的細胞模式圖是根據 (填“光學”或“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的結果繪制的。
(2)甲細胞屬于真核細胞,主要是因為其具有 。與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相比,甲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 (填序號)。
(3)甲細胞的邊界是 (填序號),其基本骨架是 。
(4)乙細胞中⑨溶酶體,除圖示功能外,還能分解 ,過程 b體現生物膜具有
的特點。
(5)圖乙中, a、d過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填“需要”或“不需要”)載體協(xié)助。
(6)某科研小組為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向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最先出現放射性的具膜細胞器是 (填名稱)。若3H標記的亮氨酸參與縮合反應產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 H來自于氨基酸的 (填寫基團名稱)。
24.(16分,每空2分)某同學同學利用不同種類植物葉片進行了如下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5g新鮮萵筍葉片剪碎放入研缽,加入少量石英砂進行快速充分研磨。
②向研磨液中加入50mL蒸餾水并攪拌,再用紗布過濾,得到酶提取液。
③將萵筍的酶提取液分別用pH為4~10的7種緩沖液稀釋1倍,在高溫下保存。
④用注射器吸取5mL3%的過氧化氫,將注射器中的氣體排出,然后吸入5mL酶提取液,將針口處密封。
⑤室溫下記錄實驗數據。
另取新鮮的菠菜、白菜葉片重復上述操作步驟。實驗結果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為 ,無關變量是 (寫出2點即可)
(2)如果反應速率過快,不利于記錄實驗數據,應該對酶提取液進行怎樣的處理? 。
(3)步驟③高溫下保存酶,你認為合理嗎? ,理由是 。
(4)據圖分析,如要測得菠菜細胞中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下一步的具體做法是 。
(5)該同學想進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最好選擇 葉片作為生物材料并用pH為 的緩沖液稀釋酶提取液。
第Ⅱ卷 提高題(共22分)
25.(8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29.細胞在高滲環(huán)境中體積減小后,會通過RVI機制恢復體積。RVI過程中,主要涉及細胞內外的H2O及Na+,K+,H+,、五種無機鹽離子流入和流出的調節(jié)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A、B、C為三種轉運蛋白。將細胞置于某溶液中后,細胞相對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RVI過程中,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進入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是 ,除此之外,水分子還可以通過 的方式進入細胞,兩種方式的區(qū)別是 。
(2)除轉運蛋白A、B、C外,細胞膜上還存在一種轉運Na+、K+的載體蛋白——鈉鉀泵,其既能運輸Na+、K+,又能催化ATP的水解。細胞膜內的Na+與鈉鉀泵結合后,ATP分子中的 脫離下來與鈉鉀泵結合,使鈉鉀泵發(fā)生 ,導致其空間結構發(fā)生變化,在膜外側釋放Na+,K+與鈉鉀泵結合后促使其去磷酸化,使其構象恢復原狀,使K+在膜內側被釋放,據此推測,細胞外Na+濃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細胞內Na+濃度。
(3)RVI過程中,轉運蛋白A依賴于鈉鉀泵建立的鈉電化學梯度將Na+、K+、運進細胞,轉運蛋白B每次轉運均運進1個Na+和運出1個H+,轉運蛋白C每次轉運均運進1個和運出1個,據此推測,圖2中的某種轉運蛋白抑制劑中的“某種轉運蛋白”指的是A、B、C中的哪種? (2分)。
26.(14分,每空2分)某課題小組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實驗開始時,利用調節(jié)螺旋將U形管右側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后,關閉三通活栓。實驗中定時記錄右側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
(1)表中①表示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甲、乙裝置均置于28 ℃恒溫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 min后讀數。若裝置中的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那么甲裝置U形管右側液面將__________,乙裝置U形管右側液面將________。
(3)若圖2中YZ∶ZX=4∶1,則對應O2濃度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總消耗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圖2中無氧呼吸強度降為0的點對應的O2濃度是________點對應的濃度。
(4)在O2濃度為J點對應濃度前,限制細胞呼吸CO2釋放量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
(5)若圖2中EL=LH,則說明O2濃度為H點對應濃度時,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_____________相等。
靜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學期高一生物(12月)
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答案
1—5 CBBBA 6—10 BDDDA 11-15 BDDCC 16-20 BCCBC
(10分) (1)(√) (2)(√)
(3)(×)腌制過程中細胞已死亡,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4)(×)原核細胞沒有生物膜系統(tǒng)。
(5)(×)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過程中不產生氣體。
22.(8分,每空1分)
(1) 五 脫水縮合 4 R基不同 (2)空間結構
(3)798 12 818
23.(11分,每空1分)
(1)電子 (2) 有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②⑥
(3) ③ 磷脂雙分子層
(4) 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一定的)流動性
(5) 需要 不需要
(6) 內質網 氨基和羧基
24.(16分,每空2分)
(1) pH、植物(葉片)種類 溫度、過氧化氫的體積/濃度、稀釋倍數、葉片的質量等
(2)(利用相應PH緩沖液)提高稀釋倍數/進一步稀釋/減少酶提取液的使用量
(3) 不合理 高溫下酶的空間結構易遭到破壞,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4)在pH7~8之間設立較小等梯度的分組實驗,比較不同pH條件下該酶的活性(氧氣生成速率) (5) 萵筍 7
25.(8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
(1) 協(xié)助擴散 自由擴散 協(xié)助擴散需要轉運蛋白協(xié)助,自由擴散不需要轉運蛋白協(xié)助。
(2) 磷酸基團 磷酸化 大于 (3) A (2分)
26.(14分,每空2分)
(1)細胞呼吸時O2吸收量 (2)上升 下降
(3)1/13 I (4)O2濃度 (5)釋放CO2的量知 識 與 技 能
學習能力(學法)
內容
元素化合物、細胞結構
物質輸入輸出、酶、ATP、呼吸作用
易混易錯
關鍵環(huán)節(jié)
信息篩選
方法規(guī)律提煉
分數
37
60
10
17
12
10
試管
水浴溫度
底物和試劑
1小時后蛋白塊體積
1
35℃
1cm3蛋白塊+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2
37℃
1cm3蛋白塊+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3
39℃
1cm3蛋白塊+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重金屬離子及濃度
Cd2+/( mml/L)
Cu2+/( mml/L)
0
0.5
1.0
1.5
0
0.5
1.0
1.5
粳稻
80
40
38
25
80
30
25
10
秈稻
80
35
30
20
80
20
10
8
雜交稻
85
30
20
10
85
10
8
1
0min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CO2 相對含量
1
4
5.6
6.7
7.7
9.1
O2相對含量
20
17
15.8
15.0
14.6
14.4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天津市靜海區(qū)第一中學高一(上)12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生物試卷(含答案),共11頁。
這是一份天津市靜海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上學期10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生物試卷(含答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判斷題,讀圖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天津市靜海區(qū)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生物試卷(含答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判斷題,讀圖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