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我國傳統(tǒng)手工藝品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并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下列手工藝品中主要成分為無機物的是( )
A.云錦B.牡丹瓷C.麥稈畫D.油紙傘
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正確的是( )
A.CaO的電子式:B.的結構示意圖:
C.中子數為38的鎵原子:D.的化學名稱:乙基戊烷
3.W是一種短周期金屬元素的單質,V是無色氣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略去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氣體V可通過排水法收集B.X與水反應能生成氣體V
C.Y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D.電解Z的水溶液可得到W
4.下列圖示中,操作規(guī)范的是( )
A.A B.B C.C D.D
5.化合物L是從我國傳統(tǒng)中藥華中五味子中提取得到的一種天然產物,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能使酸性溶液褪色B.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C.能與溶液反應放出氣體D.既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又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6.某化合物分子式為,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與Z同主族,W與X質子數之和等于Z的質子數,Y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一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負性:B.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
C.最簡單氫化物的沸點:D.Y的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
7.對于下列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相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濃硝酸中加入少量氧化亞銅:
B.以熱氫氧化鈉溶液洗滌附著在試管內壁的少量硫:
C.醋酸銨的水解:
D.向碘酸鉀溶液中滴加雙氧水:
8.配合物間的結構轉變是一種有趣的現象。配合物1經過加熱可轉變?yōu)榕浜衔?,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配合物1中含有2種配體B.配合物2中N原子采取雜化
C.轉變過程中涉及配位鍵的斷裂和形成D.轉變前后,C的化合價由價變?yōu)?價
9.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水系可充電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充電時,電極b為陽極 B.充電時,陽極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 D.放電時,溶液中向電極b方向遷移
10.由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能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
A.AB.BC.CD.D
11.環(huán)己酮可以在Zr基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環(huán)己醇,其可能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的還原劑是
B.反應過程中涉及O-H鍵的斷裂和形成
C.用同位素標記的代替可得到
D.環(huán)己酮轉化為環(huán)己醇的反應為
12.的資源化利用有利于實現“碳中和”。一種功能性聚碳酸酯高分子材料G可由如下反應制備。
A.B.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C.G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能降解D.E與F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3.庚醛(N)與亞硫酸氫鈉(P)可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羥基磺酸鈉(Q),正、逆反應速率可以表示為和和分別為正,逆反應的速率常數,和分別為正,逆反應的活化能。與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C.達到平衡時D.加入催化劑可以提高N的平衡轉化率
14.向飽和溶液(有足量固體)中通入HCl氣體,調節(jié)體系pH促進溶解,總反應為。平衡時,分布系數與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M代表或)。比如。已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Ⅰ表示的變化關系
B.時,溶液中
C.總反應的平衡常數
D.時,和的分布系數關系為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14分)一種利用鈦白粉副產品[主要成分為,含有少量等]和農藥鹽渣(主要成分為等)制備電池級磷酸鐵的工藝流程如下。
一定條件下,一些金屬氟化物的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除鉗”中產生的少量氣體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鐵粉的作用之一是提高體系的pH,使得水解以沉淀形式除去,其另一個作用是____________。
(2)“除雜1”中除去的離子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氧化1”中若加入速度過快,會導致用量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本步驟不能使用稀鹽酸代替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
(4)濾渣3的主要成分是,生成該物質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5)“氧化2”的目的是減少____________氣體的排放(填化學式)。
(6)“沉鐵”中如果體系酸性過強,會導致產量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16.(14分)某實驗小組利用EDTA標準溶液滴定,從而間接測定混合溶液中和的總濃度。已知EDTA與按物質的量之比反應。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Ⅰ.如下圖所示,取混合溶液于①中,在攪拌下滴加NaOH溶液,調pH至11。然后準確加入溶液(過量),攪拌下水浴加熱至60℃并保持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洗滌,合并濾液和洗滌液,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Ⅱ.取25.00mL步驟Ⅰ配制的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一定量蒸餾水,用NaOH溶液調pH在12~13之間,再滴加4~5滴鈣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平行測定三次。消耗EDTA溶液平均體積為。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②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2)步驟Ⅰ中,若不慎將NaOH溶液沾到皮膚上,應對措施是____________。
(3)步驟Ⅰ中,調pH至1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加入的溶液需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步驟Ⅰ中,采用水浴加熱方式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
(5)步驟Ⅱ滴定接近終點時,使滴定管尖嘴處懸垂的半滴標準溶液加入到錐形瓶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6)混合溶液中,和的總濃度____________(寫出計算式)。
17.(15分)硅是電子工業(y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半導體材料,少量磷的摻入可提高硅的導電性能。Zn高溫還原(沸點27.6℃)是生產多晶硅的一種方法。
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Zn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晶體的類型為____________。
(2)化合物的結構如圖1所示,中F-P-F鍵角略大于分子中的F-P-F鍵角,原因是____________。
(3)Si、P和Zn三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圖2所示(晶胞參數),若將M點Si原子作為晶胞頂點,則N點Si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填“面心”“棱中點”或“體心”)。
(4)在Zn還原的過程中會生成副產物,抑制生成可以增加Si產量并降低生產能耗。該過程存在如下主要化學反應:
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①____________。
②在總壓分別為、和下,反應達平衡時:物質的量與初始物質的量的比值x隨溫度變化如圖3所示。圖中壓強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在一定溫度、180kPa條件下,體系中初始:和分別為1ml和4ml,假設此條件下生成的忽略不計,恒壓反應4min時,分壓變?yōu)?0kPa,0~4min內用分壓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此時可生成硅____________g。
18.(15分)化合物K具有鎮(zhèn)痛作用,以下為其合成路線之一(部分反應條件已簡化)。
已知:
回答下列問題:
(1)B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
(2)由C生成D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
(3)E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吡啶具有弱堿性,由D生成E的反應中吡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由F生成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5)H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6)在F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___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含有苯環(huán);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③不含甲基。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為四組峰,且峰面積比為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A.配制溶液
B.洗滌盛有廢液的試管
C.蒸發(fā)濃縮NaCl溶液
D.長期存放標準溶液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以甲烷球棍模型為基礎,用兩個代表氯原子的小球替換代表氫原子的小球,只能得到一種結構模型
無同分異構體
B.
將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具有漂白性
C.
將潔凈的鉑絲在酒精燈外焰灼燒至與原來火焰顏色相同,再蘸取某溶液在外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
該溶液的溶質為鈉鹽
D.
常溫下,溶液與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溶液
為弱酸
氟化物
這是一份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適應性測試(九省聯考)化學試題(適用地區(qū):江西)(Word版附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1月江西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1月安徽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化學試題(無答案),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