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下列變化中,有一個變化與其它變化的本質不同,該變化是( )
A.酸雨的形成B.石墨變成金剛石
C.干冰升華D.氫氣遇明火爆炸
2.下列現(xiàn)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蠟燭燃燒時慢慢變短
B.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氣中變重
C.鎂帶燃燒時,生成物的質量會增加
D.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氣體
3.霧霾是今年“兩會”點擊率頗高的詞匯.霧霾是霧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霧是自然天氣現(xiàn)象,霾的核心物質是懸浮在空氣中的煙、灰塵等物質.下列措施能減少霧霾的是( )
A.鼓勵開私家車出行B.鼓勵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C.鼓勵用煤火力發(fā)電D.鼓勵用液化石油氣作燃料
4.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24B.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2%
C.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00
5.化學能讓生活更美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糖工業(yè)中用活性炭脫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氦氣通電發(fā)出粉紅色的光,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
C.干冰升華會放熱,可用于人工降雨
D.硬水軟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時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雜質
6.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結構觀:H2O和H2O2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B.守恒觀:1gH2和8gO2充分反應生成9g水
C.變化觀:在一定條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轉化
D.微粒觀: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7.2003年8月4日在齊齊哈爾發(fā)生了侵華日軍遺留的芥子氣毒罐泄漏傷人事件.芥子氣是一種微黃色或無色的油狀液體,具有芥子末氣味或大蔥、蒜臭味.目前還沒有特效的預防和救治芥子氣中毒的藥物.芥子氣的化學式為(ClCH2CH2)2S.下列關于芥子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芥子氣是由氯、碳、氫、硫四種元素組成
B.芥子氣的相對分子質量159
C.芥子氣分子中氯、碳、氫、硫四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4:8:1
D.芥子氣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2.3%
8.將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甲和乙的質量比為3:2B.x=3.2
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丙一定是催化劑
9.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水滅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氣后也能燃燒
C.將煤塊粉碎后再燃燒是為了使其燃燒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0.下列實驗能夠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A.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比較溫度對微粒運動速率的影響
C.驗證木炭具有吸附性
D.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的氣體中CO2含量
二、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16分,每小題16分)
11.釣魚島是我國固有領土,釣魚島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并且是我國東海靖漁場.我國福建,浙江和臺灣等地的漁民經(jīng)常到這一帶捕魚請回答:
(1)釣魚島附近水域海底蘊藏的天然氣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石油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我國漁民在這一帶捕獲的魚類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魚肉是人體很好的 (由氨基酸構成的營養(yǎng)素)來源,魚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其中鈣,磷含量較高,此處鈣,磷是指 (分子、原子、元素).
(3)海水中含有很多雜質,取一杯渾濁的海水,若要使其變得澄清,所需要的操作方法為 ;若要使其變成較純凈的水,需要的操作方法為 .
三、科普閱讀題(共1小題,滿分7分,每小題7分)
12.認真閱讀下列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年月日,中國東方航空全球首架大型客機測試飛行。客機的制造過程中用到了大量金屬材料。實驗表明,大多數(shù)金屬都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是不同的。例如,鎂、鋁等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鐵、銅等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
(1)“真金不怕火煉”描述的是金的 性質填“物理”或“化學”。
(2)請用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說明通常鋁制品很耐腐蝕的原因 。
四、推斷題(共1小題,滿分12分,每小題12分)
13.A﹣F是目前我們已學的幾種常見的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化學反應的反應條件、反應物、生成物未給出).已知:A、C常溫下均為液體,且含有相同的兩種元素;D是一種氣體.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有關物質名稱:A ,D ,F(xiàn) .
(2)寫出①?④反應的表示式(均用化學式表示):
反應①: ;反應②: ;反應③: ;反應④: ;
(3)反應②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
(4)B物質在反應①中起 作用.
(5) D物質的一種用途是 .
五、計算題(共1小題,滿分6分,每小題6分)
14.如圖是某小組利用傳感器研究KClO3分解反應。
(1)將2.45g KClO3和一定質量的MnO2混合物后,加熱至完全反應,可得氧氣的質量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已知:KClO3的熔點約為356℃,MnO2在加熱條件下不分解。
(2)圖a是KClO3分解時傳感器采集到的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圖,KClO3分解溫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點;在KClO3分解前,傳感器測得氧氣濃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3)圖b是使用不同催化劑時固體殘留率的變化關系圖,對KClO3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填“納米MnO2”或“分析純MnO2”)
六、實驗題(共2小題,滿分29分)
15.下列實驗均用到紅磷或白磷,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1中紅磷要過量的目的是 。用此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所選藥品的要求有 (填序號)。
A.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B.不生成氣體
C.在空氣中能自燃
(2)實驗2中紅磷燃燒未耗盡氧氣,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的要求有 (填序號)。
A.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B.不能有氣體生成 C.必須是化學反應
(3)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為240℃。實驗3水中白磷未燃燒的原因是 。熱水的作用有 (填序號)。
A.升高著火點
B.使白磷和紅磷的溫度均達到著火點
C.隔絕水下白磷與氧氣的接觸
16.根據(jù)下列裝置,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②的名稱: 。
(2)實驗室選擇裝置A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你認為A裝置存在的問題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選擇收集裝置應依據(jù)氣體的 (填序號)的物理性質以及不與水和空氣反應的化學性質。
①顏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實驗室可以選擇裝置 (填A﹣E中的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驗滿的方法是 。
(5)若用F裝置收集CO2氣體,氣體應該從 (填“a”或“b”)導管進。
答案
【解析】【解答】A、酸雨的形成,有硫酸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石墨、金剛石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石墨變成金剛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干冰升華,只是狀態(tài)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氫氣遇明火爆炸,有新物質水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C。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解析】【解答】解:質量守恒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故化學變化必須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A、蠟燭燃燒時慢慢變短屬于化學變化,故遵循質量守恒,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氣中變重的原因是氫氧化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故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鎂帶燃燒時生成氧化鎂,生成物的氧化鎂質量比鎂多了氧元素的質量,故生成物的質量會增加,該化學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氣體,屬于物理變化,故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化學變化的實質來解答。
【解析】【解答】解:愛好環(huán)境,防止空氣污染的措施是減少粉塵和有害氣體對空氣的污染。
A、汽車燃燒燃油會產(chǎn)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尾氣對空氣污染,故鼓勵開私家車出行的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減少化石燃料燃燒,鼓勵使用太陽能清潔能源熱水器可以防止空氣污染,該做法正確,符合題意;
C、煤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有毒一氧化碳污染空氣,故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液化石油氣作燃料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故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jù)空氣污染物有粉塵、氣體,三大化石燃料燃燒會產(chǎn)生有毒的氣體和粉塵污染空氣來解答。
【解析】【解答】 解: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的信息分析可知,左上方的數(shù)字表示質子數(shù),最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24,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鉻元素是重金屬元素,在地殼中含量非常少,而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鈣、鈉、鉀等,故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鉻元素屬于金屬元素,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00,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的信息分析可知,左上方的數(shù)字表示質子數(shù),最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以及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來解答。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故制糖工業(yè)中用活性炭脫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的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稀有氣體在通電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以作為生活中的霓虹燈,該變化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由電能轉換成光能和熱能,故不符合題意;
C、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固體的二氧化碳吸收周圍空氣的熱量升華變成氣體,進行人工降雨,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生活中通常采用煮沸將硬水轉換成軟水,煮沸只能除去少量的雜質,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j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
B、根據(jù)稀有氣體在通電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屬于物理變化來解答;
C、根據(jù)干冰升華吸熱來解答;
D、根據(jù)煮沸來降低水的硬度來解答。
【解析】【解答】A、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H2O由水分子構成,H2O2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故二者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方程式的意義是1克氫氣和8克氧氣反應生成9克水,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CO在O2中燃燒生成CO2,CO2在高溫下和單質C反應生成CO;故在一定條件下,CO和CO2 可以相互轉化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氫原子的原子核沒有中子,故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jù)不同物質的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來解答;
B、根據(jù)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的質量守恒定律來解答;
C、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來解答;
D、根據(jù)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氫原子沒有中子來解答。
【解析】【解答】A、芥子氣(ClCH2CH2)2S 是 氯、碳、氫、硫四種元素組成,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芥子氣的相對分子質量,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芥子氣分子中氯、碳、氫、硫四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4:8:1,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芥子氣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jù)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
B、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之和來解答;
C、根據(jù)一個分子中的不同元素個數(shù)來解答;
D、根據(jù)化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占物質總質量的百分含量來解答。
【解析】【解答】解:在密閉的容器內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前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催化劑,故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A、反應中甲和乙的質量比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故,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參加反應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符合分解反應的概念,故是分解反應,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在該反應中,丙沒有參加反應,不一定是催化劑,可能是雜質,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jù)密閉的容器內的總質量不變,書寫出正確的方程式,以及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催化劑的概念來解答。
【解析】【解答】A、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屬性,不能降低,只能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來滅火,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白磷的著火點是40℃,常溫下的冷水溫度是小于℃,通入氧氣,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故不燃燒,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將塊狀的煤粉碎變成粉末狀來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燃燒,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為不可再生能源,而乙醇是可再生能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jù)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屬性,不能降低來解答;
B、根據(jù)可燃物燃燒雖然與氧氣接觸,但沒有達到著火點,不會燃燒來解答;
C、根據(jù)可燃物燃燒的現(xiàn)象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成正比來解答;
D、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為不可再生能源,而乙醇是可再生能源來解答。
【解析】【解答】A、鎂在空氣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反應后的質量大于固體鎂的質量,雖然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但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題意;
B、實驗應該控制單一變量法,而該實驗的水溫不同,水的質量不同,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C、木條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故滴有紅墨水的水通過活性炭后變成無色液體,該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
D、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小于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實驗室可以向不同的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該實驗不能達到目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驗證天平能稱的物質來解答;
B、根據(jù)實驗探究溫度對分子的運動速度,必須控制單一變量來解答;
C、根據(j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來解答;
D、根據(jù)燃著的木條在空氣中可能會熄滅來解答。
【解析】【解答】(1)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學式為CH4 , 石油中含有大量的煤油、柴油、瀝青等雜質屬于混合物。
(2)物質由元素組成,人體中營養(yǎng)素有水、無機鹽、蛋白質、油脂、糖類、維生素,故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魚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其中鈣,磷含量較高,此處鈣,磷是指元素。
(3)過濾可以出去水中的不溶物,硬水軟化的方法是煮沸或蒸餾。故答案為:過濾,蒸餾。
【分析】(1)根據(jù)三大化石燃料均是混合物來解答;
(2)根據(jù)物質由元素組成,魚屬于蛋白質食物來解答;
(3)根據(jù)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蒸餾降低水的硬度來解答。
【解析】【解答】(1)“真金不怕火煉”是指金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即描述的是金的化學性質。
(2)鋁耐腐蝕是由于常溫下鋁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文字表達式為:鋁氧氣氧化鋁 。
【分析】(1)根據(jù)“真金不怕火煉”是指金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分析;
(2)根據(jù)鋁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分析。
【解析】【解答】解:A、C常溫下均為液體,且含有相同的兩種元素,A轉換成C,故A是過氧化氫,B是二氧化錳,C是水,D是氧氣。F分解生成氧氣、二氧化錳和錳酸鉀,則F是高錳酸鉀。
(1) A過氧化氫,D是氧氣,F(xiàn)是高錳酸鉀。
(2)①?④反應的化學式表示:①是 2H2O22H2O+O2↑ ;
反應②: 2H2O2H2↑+O2↑ ; 反應③: 2H2+O22H2O ;
反應④: 2KMnO4K2MnO4+MnO2+O2↑ 。
(3)反應②是由一種物質分解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故該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4)B物質是二氧化錳,在反應①中起催化作用。
(5)D物質是氧氣,氧氣的一種用途是供給呼吸或支持燃燒。
【分析】(1)根據(jù)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氧氣和水,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
(2)根據(jù)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氧氣和水,水和氧氣的互相轉換以及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
(3)根據(jù)分解反應的概念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反應就是分解反應來解答;
(4)根據(jù)催化劑所起的作用就叫做催化作用來解答;
(5)根據(jù)氧氣的用途是供給呼吸或支持燃燒來解答。
【解析】【解答】(1)解:設 2.45g KClO3 完全反應可生產(chǎn)x克氧氣
x=9.6g
答:可得氧氣的質量為9.6g
(2)圖a是KClO3分解時傳感器采集到的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圖,分析可知KClO3分解溫度高于熔點,且溫度是大于4000C時開始反應產(chǎn)生氧氣。 在KClO3分解前,傳感器測得氧氣濃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加熱時試管內溫度升高,試管中的空氣膨脹逸出,導致氧氣濃度降低 。
(3)圖b是使用不同催化劑時固體殘留率的變化關系圖,對KClO3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納米MnO2,原因是需要的溫度比分析純二氧化錳的溫度低。
【分析】(1)根據(jù)氯酸鉀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的方程式中的已知氯酸鉀的質量來計算氧氣的質量來解答;
(2)根據(jù)圖a分析數(shù)據(jù)來解答;
(3)根據(jù)圖b不同催化劑催化氯酸鉀反應時的溫度變化曲線圖來解答。
【解析】【解答】(1)實驗1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時,紅磷足量的目的是完全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 用此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所選藥品的要求有只能與氧氣反應,不與氮氣反應,且反應物是易燃物,產(chǎn)物不能是氣體,會影響氧氣的測定。故答案為:AB.
(2)實驗2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該實驗的驗證要求是必須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的學變化,且該實驗中紅磷燃燒未耗盡氧氣,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故答案為:AC.
(3)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為240℃。實驗3水中白磷未燃燒的原因是水中沒有氧氣,熱水的作用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同時給銅片上的白磷提供熱量。故答案為: 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 ,C.
【分析】(1)根據(jù)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要求來解答;
(2)根據(jù)化學變化才有質量守恒定律,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變化的質量守恒定律是驗證必須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來解答;
(3)根據(jù)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達到著火點來解答。
【解析】【解答】(1)儀器②的名稱: 長頸漏斗 。
(2)實驗室選擇裝置A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你認為A裝置存在的問題是試管口缺少一團棉花來防止粉末堵塞導管,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2KMnO4K2MnO4+MnO2+O2↑ 。
(3)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且不易溶于水,來選擇排水法收集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氣體與氣體的顏色、氣味、是否具有可燃性無關。故符合題意的是 ②③ .不符合題意的是 ①②④ 。
故答案為: ②③.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則選擇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裝置B為發(fā)生裝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氣,故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是C。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驗滿操作是將燃著的木條平放瓶口,觀看燃著的木條是否熄滅,若熄滅則已滿。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
(5)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故用F裝置收集CO2氣體時,氣體應該從a進,空氣從b出。
【分析】(1)根據(jù)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
(2)根據(jù)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
(3)根據(jù)選擇收集裝置的依據(jù)是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來解答;
(4)根據(jù)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條件來選擇發(fā)生裝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以及驗滿的方法來解答;
(5)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來解答。實驗1: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實驗2: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3:燃燒條件的實驗
2KClO3
2KCl
+3O2↑
245
96
24.5g
x
這是一份山西省晉中市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工程,科普閱讀題,物質性質及應用題,定量分析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西省晉中市2024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科普閱讀題,計算題,實驗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西省晉中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和答案(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 氧氣在醫(yī)療急救中有重要作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