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
1.資料分析:“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你會鼻酸,你會流淚?!边@是歌手 楊宗緯《洋蔥》里的一句歌詞。說到洋蔥,你一定不會陌生,它是德州人的常用蔬菜,營養(yǎng) 成分豐富,對癌癥、心血管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被稱為“蔬菜皇后”。圖一中甲圖是 洋蔥的實物圖;乙圖是用洋蔥內表皮做臨時裝片的一個步驟;圖二為臨時裝片制作過程。請 回 答 :
甲 圖一
A B C
E F G
圖二
(1)圖甲中被“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的結構為洋蔥的 (器官名稱)。
(2)小剛撕下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時發(fā)現(xiàn)它無色透明,猜想是因為它的細胞中無 , 該 結 構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能制造有機物。
\l "bkmark1" (3)“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你會鼻酸,你會流淚。”是因為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
\l "bkmark2" 這種物質存在于洋蔥細胞內的 中。
\l "bkmark3" (4)圖一中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用字母排序): ,
其中步驟D 中滴加的液體是 ,目的是 0
(5)與鱗片葉相比,管狀葉細胞中特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根尖細胞中能分解有機物并
釋放量的結構是
(6)圖中乙的操作過程是對實驗材料進行 ,滴加的液體是:
(7)在圖一所示的操作中,蓋蓋玻片時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這樣操作的目的 是 _
A. 2 B .B. 只 C.. 片 DD. 上 志
2.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埋在潮濕泥土里的種子,慢慢探出一個小綠芽,沖破了泥土的禁錮,之后這棵小芽 尖慢慢的變大,逐漸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變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資料二:歐洲阿爾卑斯山上生活著一種會放電的雞,它的體內帶有30~60伏特的電,當受到 攻擊時,它便會沖過去朝對方猛啄一 口,從口中放出電流,將對方擊倒。
資料三:大多數(shù)花兒和幫助它們繁殖的傳粉者間都保持著互幫互助的關系。例如蜜蜂、蝴蝶、 蜂鳥等動物,都會在為花兒傳粉的同時吮吸一口甜美的花蜜作為回報。此后,受粉的花朵就 能逐漸結出種子,這些種子最終又能長成新植株。
(1)資料一體現(xiàn)了植物能夠 的特征。小綠芽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說明了植物能進 行 的特征。
(2)資料二中,會放電的雞受到攻擊時就會放出電流擊倒對方,體現(xiàn)了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_ 的特征。
(3)資料三中,植物受了粉的花朵就能逐漸結出種子,這些種子最終又能長成新植株,體現(xiàn) 了植物 特征。
(4)上述資料中提到的小綠芽、會放電的雞、蜜蜂、蝴蝶、蜂鳥等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但 沒 有該結構。
3.小明同學在制作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的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涼開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簽的一端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幾下;
③將牙簽上附著的碎屑涂在液滴中,并用鑷子分散;
④蓋上蓋玻片;
⑤用稀碘液染色;
⑥用低倍鏡觀察。
請你根據(jù)小明的操作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的操作過程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你更正:
(2)小明用顯微鏡觀察材料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一污物存在。于是,他移動玻片標本,污物不 動;轉動目鏡,污物仍然不動。據(jù)此判斷污物最有可能在()
A. 玻片標本上 B. 目鏡上 C. 物鏡上 D. 反光鏡上
(3)過程②中,取材料之前,要先用涼開水漱口,你能說出這是為什么嗎? _
(4)蓋蓋玻片時,必須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液滴,再輕輕蓋上,目的是 -0
(5)步驟⑤染色后, 的顏色最明顯。
(6)下列幾種結構中,小明觀察不到的結構是()
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質 D. 細胞核
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一個成人的身體是由60萬億個細胞組成的,這60萬億個細胞大約分成200多種,各有不同 的形狀和功能任務,但其基本結構和內部組成都很相似。細胞的分工是生命演化歷程中非常 重要的里程碑,分工讓生命呈現(xiàn)出繽紛的多樣性。細胞分工帶來了很多優(yōu)勢,比如人體的紅 細胞專門負責運輸氧氣,而且運輸能力非常強。分工還能促進細胞之間的密切協(xié)作,例如人 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單個上皮細胞能力一般,但是它們通過緊密連接,像磚頭砌墻一樣固定 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小腸壁,把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發(fā)揮到了極致。
(1)人體的60億個細胞、200多種細胞,每時每刻都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它們所處 的生命狀態(tài)也各不相同:有些細胞會 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長到一定大小,就會進行 產生新細胞,在這個過程中, 會進行復制再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 胞,因此,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2)人體內細胞結構不同,分工明確,這是通過細胞 實現(xiàn)的;具有相似形態(tài)、相同功 能的細胞群叫作 0
(3)“人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單個上皮細胞能力一般,但是它們通過緊密連接,像磚頭砌墻一 樣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小腸壁"。由此說明上皮組織具有 作用。
5.李明同學在學習了《生物的特征》 一節(jié)后,利用網(wǎng)絡資源認識了下面兩種生物。請據(jù)資 料回答以下問題。
資料一: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鯨體溫恒定,聽覺十分靈敏,能感受超聲波,靠回聲 定位來尋找食物、聯(lián)系同伴或逃避敵害。鯨通常成群結隊在海里生活,鯨每隔一段時間必須
浮出水面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噴出的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
資料二:紅杏,落葉喬木,是著名的觀花樹種,可配植庭院前、墻隅、道旁或水邊。紅杏在 每年的4月中下旬開花,4月下旬盛花,7月上旬果實成熟。
(1)資料一中畫線部分體現(xiàn)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進行 0
(2)紅杏的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這反映生物的生活需要
(3)紅杏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生物能 _的特性。
(4)杏樹的種子種下后長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這屬于 現(xiàn)象
(5)除了 外,紅杏和鯨等生物都是由 _構成的。 6.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相關的問題:
清晨的稻田里,綠油油的秧苗挺直了腰桿,田埂上,一叢叢野花競相綻放,色彩斑斕,蜜蜂 們忙碌地穿梭其間,采集著甜美的花露;農民們身著樸素的衣裳,彎腰在田間勞作,汗水順 著臉頰滑落,滴落在泥土中,偶爾,也會打擾稻田中的青蛙,讓它們受驚跳入水中,激起一 圈圈漣漪。田邊的水渠上,幾只鴨子悠閑地游弋,它們或低頭覓食,或相互嬉戲,偶爾發(fā)出 幾聲歡快的嘎嘎聲,打破了田園的寧靜。水渠邊的柳樹下,一片落葉輕盈飄落,隨著微風在 水面蕩漾……
(1)這段文字中的植物有 :動物有 ,在自然界中,除了動物和植物,還有其他生物, 如
(2)“田埂上,一叢叢野花競相綻放,色彩斑斕,蜜蜂們忙碌地穿梭其間,采集著甜美的花露” 這句話體現(xiàn)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0
(3)農民們的汗水可以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文中與“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相關的還 有
(4)“青蛙受驚跳入水中”說明生物的特征是 ◎ 7.閱讀資料,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草履蟲、衣藻等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動,如獲取營養(yǎng)、排出廢物、 繁殖后代等。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巨大的矛盾——生殖和運動之間的矛盾,例如,它們正在分 裂時,天敵來了,怎么逃命?
多細胞生物很容易將這個矛盾化解。多細胞生物內不同的細胞會有不同的分工,這樣的細胞 分工帶來了很多優(yōu)勢。例如,人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單個上皮細胞能力一般,但是它們通過 緊密連接,像用磚頭砌墻一樣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小腸壁。小腸上皮細胞間的協(xié)
作,把吸收營養(yǎng)這個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
(1)單細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多細胞生物每個細胞都能獨立進行生命活 動,這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的 -0
(2)細胞數(shù)目的增多是通過 實現(xiàn)的,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jīng)過復制而數(shù)量倍增,并且 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了新細胞與親代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3)人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單個上皮細胞能力一般,但是它們通過緊密連接,像用磚頭砌墻 一樣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小腸壁。這句話體現(xiàn)出的上皮組織的作用與植物的保護 組織的作用是相似的,也說明生物體的結構和 _是相適應的。
(4)人體內細胞形態(tài)多樣,結構不同,分工明確,這是 的結果。
(5)衣藻與桃樹相比,缺少的結構層次有組織和 8. 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在老師的帶領下,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來到池塘實地觀察,請根據(jù)他們看到的以下幾個 景象,回答相關問題。
(1)藻類漂浮在水面上隨水移動,因此有同學認為藻類能運動,據(jù)此可以判斷藻類是生物。 小軒同學卻不同意這種觀點,理由是 _
(2)中午天氣悶熱,池塘里的魚會大量浮到水面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體現(xiàn)出的生物 特征是 -0
(3)立在荷葉上的蜻蜓,當發(fā)現(xiàn)有鳥靠近時,會迅速飛離荷葉,這體現(xiàn)出的生物特征 是: ,蜻蜓細胞中具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0
(4)同學們發(fā)現(xiàn)池塘中的雌雄蛙通過抱對產卵繁殖下一代,蛙的受精卵孵化后依次經(jīng)過蝌蚪、
幼蛙、成蛙等階段,這體現(xiàn)出生物的的特征是 _
(5)綠色青蛙的后代中除了有綠色青蛙,有時候會出現(xiàn)褐色的青蛙,這體現(xiàn)出的生物的基本 特征是 -0
(6)成蛙捕捉稻田里的害蟲,然后吃掉,體現(xiàn)出的生物特征是 -0
(7)上述資料中提到生物都是由 構成的。
9.為進一步擴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灤南安各莊番茄”的知名度及影響力,2024年4月30 日,河北省灤南縣安各莊鎮(zhèn)第四屆西紅柿文化節(jié)啟幕?;顒哟钇鹆宋骷t柿選美的擂臺賽,來 自縣內外的35個西紅柿種植大戶以及近千名農民朋友們參加了這次活動。圖甲、圖乙是不 同生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⑤ ① ⑦ ③ ⑥
②
④
Y
甲 乙
(1)圖 (填“甲”或“乙”)可作為西紅柿的細胞結構示意圖,其細胞的控制中心為 [ 1
(2)西紅柿酸甜可口,是因為[ 中儲存了大量的糖類和有機酸等物質。
(3)把西紅柿放入沸水中煮幾分鐘,沸水變成了橙紅色,這是因為沸水破壞了西紅柿細胞結 構中的 _,其作用是控制物質進出。
(4)番茄葉片呈現(xiàn)綠色,是由于葉片中存在結構[ 1 ,該結構可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
物合成有機物。
(5)兩種細胞共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它能使細胞內的一些有機物,經(jīng)過復雜的變化, 將其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
10 .分析資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生物圈中有許多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動,如獲取營養(yǎng)、排出廢物、 繁殖后代等;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巨大的矛盾——生殖和運動之間的矛盾,例如它們正在分裂 時,天敵來了,怎么逃命?
多細胞生物很容易將這個矛盾化解。團藻是一種多細胞的生物,由兩種不同的細胞組成、 一 種是體形小、長著鞭毛的體細胞,主要負責運動和進行光合作用;另一種是個頭大、無鞭毛, 主要負責繁殖的生殖細胞。這樣一來,生殖和運動這兩個機能就不需要不斷地暫停和切換了。 細胞分工帶來了很多優(yōu)勢。例如,人體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決定紅細胞 能運輸氧氣,而且能力非常強。紅細胞就像一個裝滿了血紅蛋白的大口袋,在發(fā)育過程中、 把細胞核徹底舍棄掉,騰出更多的空間裝血紅蛋白。分工還能促進細胞之間的密切協(xié)作,例 如人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單個上皮細胞能力一般,但它們通過緊密連接,像用磚頭砌墻一樣 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小腸壁。小腸上皮細胞間的協(xié)作,把小腸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
(1)單細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多細胞生物每個細胞都能獨立進行生命活
動,這說明
(2)根據(jù)材料可知,團藻屬于生物的原因是 _
(3)細胞數(shù)目的增多是通過 實現(xiàn)的,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jīng)過 _而數(shù)量倍 增,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這樣就保證新細胞與原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4)“人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單個上皮細胞能力一般,但它們通過緊密連接,像用磚頭砌墻一 樣固定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風的小腸壁”,這句話體現(xiàn)出小腸上皮細胞構成的組織主要功能
是 _
(5)人體內細胞形態(tài)多樣、結構不同、分工明確,這是 _的結果。
6)單細胞生物與綠色開花植物相比,缺少的結構層次有 _。
11.閱讀并分析下列資料,用所學的生物學術語描述資料中所體現(xiàn)的生物基本特征。
資料1:在亞馬遜的熱帶雨林里,一粒種子隨雨水落到土中,長成一棵高大的樹木,并結出 許多種子。
資料2:在非洲遼闊的草原上,在饑餓的驅使下,一只獵豹正在四處覓食,尋找合適的獵物。 資料3:鯨魚和海豚雖然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們需要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
資料4:含羞草是著名的觀賞植物,我們在觀賞含羞草時,若觸碰到含羞草的小葉,其展開 的葉片會合攏,葉柄會下垂,但過一段時間又會恢復原狀。
(1)資料1說明生物能 和 0
0
(2)資料2說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
0
(3)資料3說明絕大多數(shù)生物需要獲取 , 排 出
(4)資料4說明生物能夠對環(huán)境中的 作出一定的 0
12.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橘子洲頭的橘子熟了,橘子的色澤明亮鮮艷,散發(fā)著清新的香氣,能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它的全身都是寶:蜜橘肉含有多種有機酸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 的含量豐富。蜜橘皮 陰涼處風干后,就是常用的中藥陳皮,具有健脾、祛痰的功效。請分析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B ①
②
X
OA
④
③
(1)橘子的“籽”屬于 器官。(填“營養(yǎng)”或“生殖”)
(2)B 過程稱為細胞的 ,進而形成①、②、③、④等不同的組織。
(3)剝掉橘皮的橘子容易腐爛變質,說明橘皮主要屬于 [ ]組織,橘子瓣中的果肉含有豐 富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 [ ]組織。(填序號①、②、③、④)
(4)圖中X 在結構層次上屬于
(5)長沙橘子洲頭的游客在橘樹樹干上亂刻圖案和文字,這一行為傷到了樹皮中的篩管,可
能導致個別橘樹死亡,請說說其中的道理:
13.2024年6月,在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域,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金錢豹 攜雙胞胎幼患悠游林間的畫面。金錢豹主要生活于森林、灌叢、濕地、荒漠等環(huán)境,以鹿、 羚羊、兔等動物為食。下圖是哺乳動物的兩類牙齒組成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門 齒
臼 齒
甲
門齒
乙
(1)金錢豹、鹿、羚羊、兔都是哺乳動物,從體溫是否變化來看,它們都屬于 動物。 (2)金錢豹的體表被 ,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它的生殖方式是 ,這種生殖 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根據(jù)金錢豹的食性來看,它的牙齒組成可能是圖 , 原因是 -0
(4)金錢豹有高度發(fā)達的 _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使它們可以靈敏地感知環(huán)境的變化,并 及時作出反應。
14.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蜂鳥是體型最小的鳥,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fā)出的“嗡”聲酷似蜜蜂而得名。蜂鳥在每 年冬天和來年春天都要進行長距離遷徙,飛行數(shù)千千米。 一些蜂鳥在遷徙前必須增重50%, 以彌補飛行中的能量消耗。蜂鳥的心跳快速,能由休息時的每分鐘500~600次達到活動時 的每分鐘1000多次。
資料二:從春季到秋末,在植物開花季節(jié),蜜蜂天天忙碌不停,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暫休閑 時期。蜜蜂的飛翔時速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內,有效活動范圍在離巢2.5千米以
內 。
(1)從體溫是否恒定分析,蜜蜂是 動物,蜂鳥是 動物。
(2)長時間飛行和保持體溫的恒定需要消耗大量的 ,蜂鳥的食量 能力 強,能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有機物。
(3)蜂鳥的心跳頻率 ,血液循環(huán)快,能為細胞輸送更多的 和 ,從而促進 細胞的 _作用。
(4)蜜蜂只在春季和秋末忙碌,有效活動范圍在2.5千米以內,而蜂鳥可以在不同季節(jié)進行長 距離遷徙,從中可看出恒定的體溫增強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 能力,也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 圍 。
15. 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每年8月末是長白山地區(qū)摘松子的時節(jié),按照本地人的說法叫“打塔”。我國食用松子主要來 自紅松與華山松等。這些松塔(如圖1)只長在樹梢,打塔人要爬到樹冠高處,用長竿把它 們勾下來,是一項風險很高的工作。其實,如果不被打塔人打下,松塔最終也會“瓜熟蒂落”。 既然如此,人們何必冒險爬樹提前打塔呢?原來是要搶在小動物前頭。松塔未完全成熟時, 鱗片緊緊包著種子,小動物很難取食。而等到成熟,鱗片張開,那時人可搶不過松鼠和鳥。 雖然人和松鼠都在搶松子,但其實長白山天然林里的絕大多數(shù)紅松是松鼠“種下”的。
圖 1 圖 2
(1)松塔是松科類植物的 (選填“球果”或"果實"),因其外形似塔而得名。
(2)圖2中,松子即紅松等松科類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是裸露著的,因 此,紅松屬于種子植物中的 (選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3)通常情況下,紅松通過 繁殖,繁殖過程擺脫了對 的依賴。
(4)紅松與松鼠相比,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 ◎
16.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懷柔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與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在懷柔水庫開展調查時,在庫區(qū)西北部水域 發(fā)現(xiàn)了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因形狀如桃花,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已于2003年被列 為“極危動物”。
資料二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環(huán)境污染會立即死亡。水母的攝食多在上午,以動物性為 主,一般可喂養(yǎng)水蚯蚓、豬肝等,水母對食物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不能消化,食物殘渣就會 吐出來。
美麗的桃花水母在捕獲食物時一點也不留情,觸手上的“秘密武器”會釋放絲狀物,使獵物中 毒身亡,但是僧帽水母、箱型水母等部分水母所釋放的物質對人則有致命危險,因此當我們 進入陌生海域之前,應留心觀察以確保安全。
甲 乙 丙 丁
(1)甲覓食時,觸手上的“秘密武器”是 ,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都會吐出來,因為 其 0
(2)乙為蚯蚓,靠 進行呼吸。
(3)丙屬于軟體動物,大多具有
(4)丁的幼蟲是水母的食物,丁的身體和附肢都 ,身體外具有 功能的外骨骼。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鯨魚作為體型龐大的海洋生物,它死亡后掉落海底的過程,漫長而復雜,這個過程 就是鯨落。在鯨尸下落至海底的過程中,章魚、鯊魚、蛤蚌、盲蝦等動物會吞噬尸體:大量 厭氧細菌進入鯨骨中,分解鯨骨中豐富的脂類,產生硫化氫,形成富硫環(huán)境,從而為一些細 菌提供能量來源。
資料二據(jù)《述異記》載,我國宋朝有個叫查道的人在航海時見過一種“魚”,他描述說“海上 有婦人出現(xiàn),紅裳雙祖,髻鬟紛亂”,這就是文人筆下的“美人魚”。其實,“美人魚”并不美, 它的學名是儒艮,是由陸生草食動物演化而來的海生動物。
(1)資料一中,劃線的動物雖然都生活在海洋中,但只有 屬于魚,它用 呼吸。上 述動物中,盲蝦需要定期蛻皮,原因是
(2)鯨魚和“美人魚”儒艮屬于同一動物類群,這類動物有別于其他動物的生殖特點是
(3)厭氧細菌在鯨魚尸體分解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是以 方式大量繁殖的。
(4)資料一中劃線部分除了鯊魚,其他三種動物體內都沒有脊柱,屬于 動物。
18.閱讀如表內容,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幾種常見蔬菜在分類學的地位
(1)下列對種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每一個種里只有一種生物 B. 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生物
C. 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遠 D. 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2)分析表中內容可知,蘿卜與白菜同屬于 科,蘿卜與蔥同屬于 門。蘿卜與辣 椒同屬于 綱。所以蘿卜與 _的親緣關系最近。
(3)在被子植物分類過程中, 的特征是比較重要的分類依據(jù)。 19.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地球上能制造氧氣的生物種類繁多,包括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等。它們在地質年代的不同時期各領風騷。在4億年以前的近30億年時間,地球 上主要為原始的、低等的藻類;隨后,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擴展到了陸地,蕨類植物成為當 時陸地植被的主角;3億多年前,裸子植物出現(xiàn),并逐漸取代蕨類植物在陸地上的主角地位; 大約1.3億多年前,被子植物迅速發(fā)展起來,成為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 的優(yōu)勢類群,直到現(xiàn)在。
資料二:赤潮會使魚類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含大量營養(yǎng)物質的 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等排入海洋,導致赤潮生物(如甲藻、硅藻等)大量繁殖,水中缺氧、
種
屬
科
目
綱
門
蘿卜
蘿卜屬
十字花科
罌粟目
雙子葉植物綱
被子植物門
白菜
蕓薹屬
十字花科
罌粟目
雙子葉植物綱
被子植物門
蔥
蔥屬
百合科
百合目
單子葉植物綱
被子植物門
辣椒
辣椒屬
茄科
管狀花目
雙子葉植物綱
被子植物門
有毒物質積累。嚴重威脅海洋生物的生活。
(1)資料一中,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陰濕環(huán)境中,有根、莖、葉的分化,不結種子的植物 是 ,其綠色部分的細胞中,細胞質內有 ,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氣。
(2)原產于我國的荔枝,果實中富含豐富營養(yǎng),屬于資料一中的 植物,相比于苔蘚植 物和蕨類植物,這類植物更適應陸地環(huán)境。
(3)資料二中,引發(fā)赤潮的生物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 _,其與苔蘚植物一
樣,均可通過形成 _進行生殖。
(4)人類活動是導致赤潮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為預防赤潮現(xiàn)象,請你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一條
合理建議: - \l "bkmark4" 0
20.動畫短片《兔耳袋貍》講述了兔耳袋貍救助--只小鳥的感人故事,它們逃過嬌蛇的糾纏, 豺狼的圍攻以及鱷魚的血盆大口,兔耳袋貍一直守護著這只小鳥。兔耳袋貍是世界上最小的 有袋動物。體長55厘米,尾長23厘米:體重0.8-2.5千克。體形纖細。耳長超大似兔而得 名。吻長,粉紅色,無毛而粗壯。細長的后腿像袋鼠。皮毛柔軟且很長。背部呈灰藍色,腹 部為白色。長尾是灰色和黑色,尾尖白色。棲息于干旱、炎熱的地區(qū),包括沙漠、沙丘和草 原。夜間活動,不善結群。白天呆在地下洞穴中。隱于干旱草原的灌叢或草叢中。食性雜, 既食昆蟲及其幼蟲,也食草籽、果實和真菌類。每年3-5月份繁殖,每次產仔1-3只。分布 于澳大利亞西北部和中部,是當?shù)刈钇嫣氐挠写悇游镏弧?br>(1)兔耳袋貍是有袋類動物,幼仔通過母乳喂養(yǎng)長大,屬于 (填動物類群名稱)。 (2)蟒蛇和鱷魚的體表覆蓋角質的 ,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豺狼屬于肉食性動 物,具有發(fā)達的 (填“犬齒”或“臼齒”),能撕裂食物。
(3)體溫恒定增強了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上述所有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 是 _
21. 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馬巒山郊野公園是深圳最大的郊野公園。馬巒山為方便市民出游,建立了“山河步 道”,針對步道里的香港瘰螈、禾雀花、茅膏菜等特有物種,設立微型自然保護點,引導公 眾保護它們的棲息地,這是國內首次在步道建立“微型自然保護點”。
資料二:馬巒山郊野公園中屬國家保護動物的有:虎紋蛙、三線殼龜、小靈貓等。馬巒山更 是鳥類的棲息寶地,共有翠鳥等鳥類86種。
資料三:如下圖,在馬巒山的淺灘溪流中,會看到成群的小白鷺在水中散步覓食,它們常把
足探入水中攪動后捕食驚嚇中的魚。
(1)香港瘰螈是兩棲動物,它的幼體用 呼吸;它體內有 ,故屬于脊椎動物。
(2)資料二中提到的動物中,屬于變溫動物的是 0
(3)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小白鷺等鳥類適于飛行的特征有 ( 答 一
條即可)。根據(jù)小白鷺的生活環(huán)境,推測小白鷺的足最接近下圖中的 (填字母)。
A.
B.
C.
D.
22.閱讀有關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資料一:明代《農政全書》中記載:“水旱為災,尚多幸免之處,唯旱極而蝗,數(shù)千里間, 草木皆盡……”自公元前707年起,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兩千多年間,見諸史籍的重大蝗災 就在中國發(fā)生過800余次。19世紀,河南、山東的一群飛蝗危害面積就達5800 km2; 過 境 時遮天蔽日,太陽為之失色,危害慘重。
資料二:“牧雞治蝗”是防治草原上蝗蟲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國研究人員在新疆哈密地區(qū)選用 善于奔跑、生長發(fā)育快的麻花雞,將其調訓后集群放牧,用于防治草原蝗蟲。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 雞群每天捕蝗4~5次,30天后蝗蟲的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不僅如此,長大的雞還可以 在市場上出售?!澳岭u治蝗”具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二
三
氣 門
甲 乙
(1)資料中介紹的蝗蟲跟蜜蜂一樣都屬于節(jié)肢動物,因為它們的身體分節(jié), 和 都 分節(jié)。
(2)如圖是蝗蟲的示意圖,其運動中心在 (寫標號),具有三對足和 對翅,因此運 動能力強,危害大。
(3)將蝗蟲甲的頭部浸入水中,同時將蝗蟲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符合結果的選項是
A. 甲先死 B. 乙先死 C. 同 時 D. 不 一 定
(4)一些國家采用了噴灑農藥的方法消滅蝗蟲,防治效果顯著。資料中提及的“牧雞治蝗”相對 于噴灑藥劑消滅蝗蟲,其優(yōu)點是
23.生活離不開生物,形形色色的植物組成了植物界。
資料一:著名宋代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中寫道:“應憐展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贝嗽娒枥L了春日里詩人前往游園但門卻久久未開的場 景,詩人并未因此感到沮喪,反而從門縫或墻頭窺見了一枝紅杏從園中伸出墻外的盎然景色。 資料二:北寨紅杏產于平谷區(qū)南獨樂河鎮(zhèn)北寨村。由于這里獨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條件、氣 候環(huán)境,造就了“北寨紅杏”特有的品質。北寨紅杏果大形圓,色澤艷麗,黃里透紅,皮薄肉 厚核小,汁多味美,含有維生素C 、胡蘿卜素、果糖、果酸、蛋白質、鈣、磷、鉀等多種營 養(yǎng)成分,長期食用具有潤肺止咳等顯著功效。
請回答:
(1)在資料一《游園不值》中,“紅杏出墻”是受墻外陽光刺激引起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杏 出墻表現(xiàn)了生物具有 _的特征;紅杏出墻是為了多爭取陽光,制造有機物,以利于自身 的生命活動,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_ ;紅杏伸出墻開花結果,果實掉落會長成一棵 新杏樹,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杏樹的種子種下后長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這 屬于 現(xiàn)象:同一杏樹結出的杏子酸甜各異,這說明生物具有 現(xiàn)象。
(2)根據(jù)資料二可以判斷北寨紅杏是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依據(jù)是種子外
面
(3)北寨紅杏汁多味美,這些甜美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細胞的 中。
(4)北寨紅杏的葉屬于 (填"營養(yǎng)器官"或“生殖器官"),種子屬于 (填“營養(yǎng)器官” 或“生殖器官”)。
24.我國幅員遼闊,物種資源豐富,植物更是多種多樣,請你根據(jù)對植物的了解回答下列問 題:
核潛艇在海水中長期航行需要大量的氧氣供應,科學家設想在潛艇中建立一個小球藻(一種 單細胞藻類植物)空氣凈化器來解決這一問題,請回答:
(1)這一設想的依據(jù)是:小球藻通過 作用,制造 同時釋放
苔蘚一景觀是在微景觀的基礎上再進行縮小,用苔蘚、蕨類等耐陰植物配合砂石、擺件等在 不同形狀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創(chuàng)造的微縮植物景觀。常用的造景苔蘚包括:白發(fā)蘚、大葉蘚、 石山山苔蘚等。這些苔蘚植物多為直立型苔蘚,產地普遍集中在貴州深山和浙江麗水白云山 樹林中,生存力強; 一般情況下分部形狀為不規(guī)則的圓形,大小直徑2厘米10厘米不等, 十分適合盆栽造景。苔蘚微景觀會選用一些其它植物與苔蘚進行搭配造景, 一般包括:狼尾 蕨、網(wǎng)紋草、羅漢松等。此類植物形狀美觀、顏色翠綠且生長環(huán)境與苔蘚類似,喜歡濕度較 高的環(huán)境。
(2)由材料可知,用于造景的植物適于生長在 的環(huán)境中。
(3)造景苔蘚中的白發(fā)蘚莖高2cm, 植 株 具有起固著作用的 ,其葉片中 ( 選 填“有”或“沒有”)葉脈。
(4)與苔蘚植物搭配造景的狼尾蕨屬于蕨類植物,其根、莖、葉中具有 組織。
(5)用于造景的苔蘚和蕨類均靠 繁殖后代,屬于 植物。
赤松,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5米樹皮桔紅色,分布于黑龍江東部,吉林長白山區(qū),
可作抗風植物,可用作木材,水蜜桃樹屬于落葉小喬木植物, 一般樹高3-4米,水蜜桃有美 膚、清胃、潤肺、祛痰等功效,它的蛋白質含量比蘋果、葡萄高一倍.原產地:中國,世界 各地均有栽植,請完成下列填空:
(6)赤松的葉 形,根系發(fā)達,這使赤松對干旱和貧瘠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
(7)兩種植物的最大區(qū)別是:赤松的 是裸露的,沒有 包被,屬于較低等的一類種 子植物:而水蜜桃有完整的花結構,能形成真正的 ,屬于 植物,是較高等的一類 種子植物。
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苔蘚微景觀是在微景觀的基礎上再進行縮小,用苔蘚、蕨類等耐陰植物配合砂石、擺件等在 不同形狀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創(chuàng)造的微縮植物景觀。常用的造景苔蘚包括:白發(fā)蘚、大葉蘚、 石山山苔蘚等。這些苔蘚植物多為直立型苔蘚,產地普遍集中在貴州深山和浙江麗水白云山 樹林中,生存力強;一般情況下形狀為不規(guī)則的圓形,直徑2cm 到10cm 不等,十分適合盆 栽造景。苔蘚微景觀會選用一些其他植物與苔蘚進行搭配造景,一般包括:狼尾蕨、網(wǎng)紋草、 羅漢松等。此類植物形狀美觀、顏色翠綠且生長環(huán)境與苔蘚類似,喜歡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
(1)由材料可知,用于造景的植物適于生長在 _的環(huán)境中。
(2)造景苔蘚中的白發(fā)蘚莖高2cm, 植株矮小,具有起固著作用的 ,其葉片中
(填“有”或“沒有”)葉脈。
(3)與苔蘚植物搭配造景的狼尾蕨屬于蕨類植物,其根、莖、葉中具有 組織。
(4)用于造景的苔蘚和蕨類均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 _植物。
(5)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不具有真正的
參考答案:
1. (1)葉
(2)葉綠體
(3)液泡
(4) BDCAEGF 清水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5) 葉綠體 線粒體
(6) 染色 碘液
(7) C 避免產生氣泡 2. (1) 生長 呼 吸
(2)作出反應
(3)繁殖
(4)病毒
3. (1)錯誤: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更正: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2)C
(3)清潔口腔,避免食物殘渣對實驗的影響
(4)防止產生氣泡
(5)細胞核
(6)A
4. (1) 生長 分 裂 染色體
(2) 分化 組織
(3)保護
5. (1)呼吸
(2)營養(yǎng)
(3)繁殖
(4)遺傳
(5) 病毒 細胞
6. (1) 秧苗、野花、柳樹 蜜蜂、農民、青蛙、鴨子 細菌、真菌等
(2)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3)一片落葉輕盈飄落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7. (1)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分裂
(3)功能
(4)細胞分化
(5)器官
8. (1)運動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線粒體
(4)生物能生長、發(fā)育和繁殖
(5)生物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6)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7)細胞
9. (1) 乙 [③]細胞核
(2)[⑥]液泡
(3)細胞膜
(4)[⑦]葉綠體
(5)線粒體
10. (1)細胞是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能夠繁殖、需要營養(yǎng)等
(3) 細胞分裂 復 制
(4)保護
(5)細胞分化
(6)組織、器官
11.(1) 生長 發(fā) 育 繁 殖
(2)營養(yǎng)物質
(3) 氧 氣 二氧化碳
(4) 刺激 反應
12. (1)生殖
(2)分化
(3) ④ ①
(4)器官
(5)篩管運輸有機物,橘樹的其他器官會因為無法得到有機物而死亡 13. (1)恒溫
(2) 毛 胎生
(3) 乙 金錢豹屬于肉食性動物,具有犬齒
(4)神經(jīng)
14. (1) 變溫 恒溫
(2) 能量 大 消 化
(3) 高 氧氣 營養(yǎng)物質 呼吸
(4)適應
15. (1)球果
(2)裸子
(3) 種子 水
(4)系統(tǒng)
16.(1) 刺細胞 有口無肛門
(2)濕潤的體壁
(3)貝殼
(4) 分節(jié) 保護和防止水分散失
17.(1) 鯊 魚 鰓 盲蝦屬于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外骨骼會限制其生長發(fā)
育
(2)胎生、哺乳
(3)分裂
(4)無脊椎 18.(1)A
(2) 十字花 被子植物 雙子葉植物 白 菜
(3)花、果實和種子
19.(1) 蕨類植物 葉綠體
(2)被子/種子
(3) 藻類 孢子
(4)集中處理生活污水;號召市民節(jié)約用水;禁止工業(yè)污水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等
20. (1)哺乳動物
(2) 鱗片 犬齒
(3)兔耳袋貍、豺狼
21.(1) 鰓 脊柱
(2)虎紋蛙、三線殼龜
(3) 身體呈流線型(合理即可) C
22. (1) 身體 附 肢
(2) 二 兩
(3)B
(4)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污染環(huán)境,降低農藥的遺留量,對人、畜更安全等
23. (1) 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營養(yǎng) 生長、發(fā)育和繁殖 遺傳 變異
(2) 被子 有果皮包被
(3)液泡
(4) 營養(yǎng)器官 生殖器官
24.(1) 光合 有機物 氧氣
(2)陰濕
(3) 矮小 假根 沒有
(4)輸導
(5) 孢 子 孢子
(6)針
(7) 種子 果皮 身果實 被子
25. (1)陰暗潮濕
(2) 假根 沒有
(3)輸導 (4)孢子 (5)根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含答案),共28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專題訓練:資料分析題(含答案),共22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含答案),共1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