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章節(jié)測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如圖所示的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機械或工具,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核桃夾 B.鉗子 C.羊角錘 D.面包夾 2.用下列幾種裝置來提升相同的物體,其中最省力的裝置是(忽略繩重、滑輪重和摩擦)( ) A. B. C. D. 3.圖(a)所示的杠桿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點兩側(cè)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如圖(b)所示,則杠桿(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要保持平衡應將左端的物體向右移動 D.要保持平衡應在右端再加掛一個物體 4.如圖所示裝置中,不計滑輪、彈簧測力計及輕繩的質(zhì)量,若拉力F=4N時,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甲、乙兩彈簧的讀數(shù)分別為( ) (第4題) A.12N,8N B.8N,8N C.8N,12N D.12N,12N 5.如圖所示是古代人利用滑輪打水的場景。井架上安裝一個滑輪,繞過滑輪的繩索一端懸吊水桶,當人用力向下拉動繩索的另一端,即可讓水桶上升。不計摩擦,以下方法能提高滑輪提水的機械效率的是( ) (第5題) A.減小滑輪的質(zhì)量 B.增大拉繩的速度 C.增大桶內(nèi)的水量 D.增大水桶的重力 6.(多選)如圖甲所示的條凳,人若坐在凳的一端,極易使其另一端上翹而摔倒?,F(xiàn)將其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示意圖,B、C點分別與凳腳的E、F點在同一豎直線上。當人對水平凳面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第6題) A.壓力作用于A點,可將條凳視為繞E點轉(zhuǎn)動的杠桿 B.只要壓力作用于凳面的中間,則條凳一定不會上翹 C.只要在A、D點同時施加壓力,則條凳一定不會上翹 D.在B或C點施加一個壓力,則條凳一定不會上翹 7.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 中點懸掛重物,在A 端施加一垂直杠桿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F 的方向不變,始終與杠桿垂直,將杠桿從A 位置勻速提升到B 位置的過程中,力F 將( ) (第7題) A.變小 B.變大 C.先變大再變小 D.不變 8.(多選)搬運工人為了將笨重的物體裝進汽車車廂,常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把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推上頂端,已知斜面長5m,高2m,物體重1000N,沿斜面向上的推力為500N,則下列判定正確的是( ) (第8題) A.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受3個力的作用,而且這3個力是平衡的 B.推力所做的功是2500J C.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 D.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為100N 9.某興趣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能測一根頭發(fā)絲質(zhì)量的“小天平”,取一根細長的飲料吸管,在其靠左端朝上剪一個小缺口,靠右端朝上剪出多個小缺口,然后在距左端一定距離處穿過一縫衣針,并在左端插入一個小螺絲釘,將吸管放在支架上。仔細調(diào)節(jié)螺絲釘?shù)奈恢茫刮茉谥Ъ苌媳3炙狡胶?,測量時在左端缺口處掛一段質(zhì)量已知的細銅絲,右端缺口處放上一根頭發(fā)絲。關(guān)于測量原理和方法,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螺絲釘?shù)淖饔孟喈斢谔炱缴系挠未a B.吸管的質(zhì)量必須很小且可忽略不計 C.為了測出頭發(fā)絲的質(zhì)量,還需要用到刻度尺 D.當頭發(fā)絲放在3號缺口處時發(fā)現(xiàn)吸管右端較高,應將頭發(fā)絲調(diào)到1或2號缺口處 10.建筑工地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物A,電動機拉動繩子的功率保持不變,電動機對繩子的拉力F與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v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重物A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分析與計算正確的是(g取10N/kg) ( ) A.重物A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電動機對繩子的拉力為600N B.重物A的重力為600N C.動滑輪重為120N D.勻速提升108kg的重物B時,重物B在30s上升的高度為4.5m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2分) 11.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人們常用的簡單機械除了杠桿、滑輪,還有斜面和輪軸。如圖所示,是用螺絲刀擰螺絲的情景。手柄__(填“粗”或“細”)一些的螺絲刀用起來更省力;螺絲釘是一種簡單機械,螺絲釘上螺紋展開相當于____(填“斜面”或“輪軸”),螺紋密一些的螺絲釘擰起來更省力。 (第11題) 12.如圖所示,物體A 重150N,物體B 重15N,此時物體A 沿著水平桌面以0.2m/s 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繩重、滑輪重、繩輪及輪軸間的摩擦),物體B勻速下降的速度是____m/s,物體A與水平桌面間的摩擦力是__N,若物體A向右運動的速度增大,則物體A與水平桌面間的摩擦力將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第12題) 13.如圖所示,小鐘用彈簧測力計沿粗糙斜面勻速向上拉動木塊,用時2s,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_,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第13題) 14.一個重為300N 的物體Q,底面積為400cm2,將其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Pa。如圖所示,現(xiàn)將物體Q 掛在杠桿的B 端,在A 端懸掛一個重為200N 的物體P,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忽略杠桿自重的影響,若OA:OB=2:5,那么地面對物體Q 的支持力為____N。為了使物體Q 對地面的壓強剛好為0,則需要在P 的下方添加重量為____N 的物體。 (第14題) 15.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1.4×104N的貨物A,貨物A的體積為0.2m3,當貨物A浸沒在水中時,貨物A在2s內(nèi)勻速升高1m,繩端C處拉力F的功率P=7.5kW。(忽略繩重和摩擦,ρ水=1.0×103kg/m3,g取10N/kg)當貨物A完全出水后,在空氣中被勻速提升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計算結(jié)果保留整數(shù)) 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 16.如圖甲所示是一種新式的下開式窗戶,圖乙為該窗戶的示意圖,B為轉(zhuǎn)動軸,O為窗扇的重心。畫出窗扇向外推開時其重力G的力臂l和作用在A點所用最小力F的示意圖。 (第16題) 17.某同學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繩子自由端豎直移動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乙中圖線a所示,物體上升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乙中圖線b所示,在圖甲中畫出繞線方式。 (第17題) 四、實驗探究題(第18題14分,第19題14分,共28分) 18.如圖甲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裝置。 (1) 在杠桿上掛鉤碼前,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____并靜止,達到平衡狀態(tài)。 (2) 該小組在實驗中操作規(guī)范,由于不知道鉤碼的重力大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分析數(shù)據(jù)后,初步總結(jié)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與阻力之比和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互為倒數(shù)。顯然,鉤碼重力的具體數(shù)值對得到杠桿平衡條件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根據(jù)此結(jié)論,表中第3次中實驗數(shù)據(jù)的阻力臂l2為__cm。 (3) 為明確鉤碼的重力大小,該小組找來天平測其質(zhì)量。調(diào)整天平橫梁平衡時,要先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__________處。測量鉤碼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時托盤中的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質(zhì)量為____g,即可求出重力大小。 (4) 桿秤是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工作的。如圖丙,當秤盤不放物品時,秤砣懸掛在0kg刻度線處桿秤剛好平衡(簡稱“調(diào)零”)。某桿秤的秤盤因不慎磕壞了一個缺口,導致桿秤不能調(diào)零,繼續(xù)使用該桿秤,測量結(jié)果將____。該小組在秤盤底粘一塊橡皮泥,使桿秤能調(diào)零,那么使用該桿秤,測量結(jié)果將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響”) 19.在“探究動滑輪工作時的特點”活動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鉤碼,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1) 實驗時,用手豎直向上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實驗中所用動滑輪的重力一定小于____N。 (3) 第①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4) 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實驗結(jié)論:同一滑輪組,__________________,機械效率越高。 (5) 以下情形導致測得的機械效率偏大的是______。 A.加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B.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錯誤,致使結(jié)果偏大 C.鉤碼有磨損,導致實際質(zhì)量比標注質(zhì)量小 D.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零刻線以下,未調(diào)零測量拉力 (6) 小明進一步研究,計算出每一組總功與有用功和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的差值ΔW=W總?W有用?W輪,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鉤碼的重力越大,差值ΔW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變”),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對此作出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計算題(14分) 20.在欣賞影視作品時,我們會看到一些用于道路管制的路障,如圖是其模型示意圖。在該模型中,均勻直桿AB可以繞O自由轉(zhuǎn)動,其中OB段長度為0.8m。當有車輛需要通過管制區(qū)域時,需要將A端升起。 (1) 若在B端施加始終與直桿垂直的作用力F1緩慢壓起直桿AB的過程中,請推理說明作用力F1大小將如何變化。 (2) 為了使直桿與支架恰好分離,若在B端施加作用力,則至少需240N;若在A端施加作用力,則至少需要60N。求均勻直桿AB的長度d和重力G。 【參考答案】 第十二章 章節(jié)測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D 2.D 3.A 4.A 5.C 【點撥】增大桶內(nèi)的水量,提升的水的高度不變時,做的有用功變大,額外功不變,由η=W有用W總=W有用W有用+W額外=1?W額外W有用+W額外可得,此時機械效率變大,故C正確。 6.ABD 【點撥】若壓力作用于A點,則會使得條凳在力的作用下逆時針旋轉(zhuǎn),此時支點為E,A正確;壓力若作用在凳面的中間,則此時條凳無論以E或是以F為支點,均不會有翻轉(zhuǎn)的可能,B正確;若在A、D點同時施加壓力但大小不相等,還是有可能會上翹,C錯誤;在B或C點施加壓力,壓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則此時壓力的作用線經(jīng)過支點,其力臂為0,對條凳的平衡無影響,此時條凳一定不會上翹。D正確。 7.A 【點撥】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A提升到位置B,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阻力臂變小,所以動力變小。故選A。 8.BCD 【點撥】把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推上頂端,受重力、支持力、推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共4個力作用,這4個力是平衡的,故A錯誤;推力做的總功W總=Fs=500N×5m=2500J,故B正確;克服物體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1000N×2m=2000J,斜面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2000J2500J=0.8=80%,故C正確;推力做的額外功W額外=W總?W有用=2500J?2000J=500J,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f=W額外s=500J5m=100N,故D正確。故選BCD。 9.C 【點撥】“小天平”和天平的工作原理是相同,因此“小天平”中的小螺絲釘?shù)淖饔孟喈斢谔炱街械钠胶饴菽?,故A錯誤;在使用之前調(diào)節(jié)小螺絲釘,使吸管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故吸管的質(zhì)量與小螺絲釘?shù)奈恢糜嘘P(guān),不能忽略不計,故B錯誤;為了計算頭發(fā)絲的質(zhì)量,還需測量細銅絲到縫衣針的距離L1和頭發(fā)絲到縫衣針的距離L2,故需要用到刻度尺,故C正確;在測量過程中,當頭發(fā)絲放在3號缺口處時發(fā)現(xiàn)吸管右端高左端低,此時應將頭發(fā)絲調(diào)到4或5號缺口處,故D錯誤。故選C。 10.C 【點撥】由圖1可知,n=3,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繩=nv物=3×0.1m/s=0.3m/s,由圖2可知,電動機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故A錯誤;根據(jù)η=W有用W總=G?Fs=G?Fn?=GnF可知,重物A的重力G=ηnF=80%×3×200N=480N,故B錯誤;不計繩重與摩擦,根據(jù)F=1n(G+G動)可知,動滑輪重G動=nF?G=3×200N?480N=120N,故C正確;電動機的功率為P=Wt=Fst=Fv繩=200N×0.3m/s=60W,當勻速提升108kg的重物B時的拉力F′=1nG′+G動=1n(m′g+G動)=13×108kg×10N/kg+120N=400N,因電動機拉動繩子的功率保持不變,重物B移動的速度vB=PnF′=60W3×400N=0.05m/s,則重物B在30s上升的高度為?=vBt=0.05m/s×30s=1.5m,故D錯誤。故選C。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2分) 11.粗; 斜面 12.0.4; 30; 不變 13.1.2W; 1N 14.7 500; 220; 550 【點撥】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所以物體對地面的壓強p=FS=GQS=300N0.04m2=7500Pa。A端懸掛一個重為200N的物體P,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物體Q對杠桿的拉力F2=F1l1l2=GPl1l2=200N×25=8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桿對物體Q的拉力F拉=F2=80N,對物體Q受力分析,可得GQ=F拉+F支持,所以地面對物體Q的支持力F支持=GQ?F拉=300N?80N=220N。物體Q對地面的壓強剛好為0時,物體Q對地面無壓力,物體Q對桿的拉力大小等于物體Q的重力,即FQ拉=GQ=300N,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F(xiàn)P拉=FQ拉l2l1=300N×52=750N,則A端懸掛物體的總重G總=FP拉=750N,需要在P的下方添加重量G添=G總?GP=750N?200N=550N。 15.82 【點撥】當貨物A浸沒在水中時,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kg/m3×0.2m3×10N/kg=2×103N,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F=G?F浮=1.4×104N?2×103N=1.2×104N,物體上升速度v=st=1m2s=0.5m/s,自由端移動速度vC=12v=12×0.5m/s=0.25m/s,由P=Fv可得,繩端C處的拉力FC=PvC=7500W0.25m/s=30000N,由于FC=2F+G動,則動滑輪重G動=FC?2F=30000N?2×1.2×104N=6000N, 當貨物A完全出水后,繩端C處的拉力FC′=2G+G動=2×1.4×104N+6000N=3.4×104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G?FC′×12?=2×1.4×103N3.4×104N≈0.82=82%。 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6分) 16.【解】如圖所示。 17.【解】如圖所示。 四、實驗探究題(第18題14分,第19題14分,共28分) 18.(1) 水平 (2) 沒有; 20 (3) 零刻度線; 50.2 (4) 偏?。?不受影響 【點撥】由于桿秤的秤盤不慎磕壞了一個缺口,在測量時需要多放物品去補足缺口處的質(zhì)量,所以,在m砣g×l砣不變時,測量結(jié)果偏小。該小組在秤盤底粘一塊橡皮泥,則補足了因缺口而減小的秤盤的質(zhì)量,所以使桿秤能調(diào)零,那么使用該桿秤,測量結(jié)果將不受影響。 19.(1) 勻速 (2) 2.3 (3) 30.3% (4) 所提升物體越重 (5) C (6) 越大; 鉤碼的重力越大,繩子和滑輪以及滑輪轉(zhuǎn)軸的摩擦越大,ΔW就是克服繩重和摩擦所做的功,所以ΔW也就越大 五、計算題(14分) 20.(1) 【解】若在B端施加始終與直桿垂直的作用力F1緩慢壓起直桿AB的過程中,動力臂大小始終等于OB的長度不變;抬起過程中,阻力即重力的大小不變,抬高后阻力臂減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動力減小,即F1將減小。 (2) 均勻直桿AB重力在中點,因而重心到O點的距離是12d?OB,若在B端施加作用力,則至少需240N,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G×12d?OB=FB×OB, 即G×12d?0.8m=240N×0.8m①; 若在A端施加作用力,則至少需要60N,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G×12d?OB=FA×OA, 即G×12d?0.8m=60N×d?0.8m②; 聯(lián)立①②解得:d=4m;G=160N。實驗次數(shù)動力/鉤碼個數(shù)動力臂l1/cm阻力/鉤碼個數(shù)阻力臂l2/cm1620430241022032303412555……………實驗序號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c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cm11.0101.13022.0101.73033.0102.330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