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環(huán)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下列行為不符合該要求的是( )
A. 隨手關閉電燈B. 直接焚燒垃圾C. 減少使用塑料袋D. 使用清潔能源
2.(2分)蔗糖產業(yè)被稱為“甜蜜的事業(yè)”。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要“把這個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做強做大”。吃甘蔗時感覺到甜,這是因為甘蔗中富含( )
A. 糖類B. 油脂C. 蛋白質D. 無機鹽
3.(2分)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吸煙”的是( )
A. B. C. D.
4.(2分)廣西鋁土礦資源豐富。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 )
A. 二氧化硅B. 氧化鋁C. 四氧化三鐵D. 碳酸鈣
5.(2分)潛水員水下作業(yè)時需要攜帶氧氣瓶,這是因為氧氣( )
A. 無色無味B. 密度比空氣大C. 能支持燃燒D. 能供給呼吸
6.(2分)化學實驗操作應嚴謹、規(guī)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量取液體B. 加熱液體
C. 取用藥品D. 過濾
7.(2分)繡球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民族工藝品,制作時用到了棉線。棉線屬于( )
A. 塑料B. 金屬材料C. 合成橡膠D. 天然纖維
8.(2分)下列行為不符合實驗室安全常識的是( )
A. 在實驗室嬉戲打鬧,吃零食
B. 遠離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藥品
C. 酒精燈不慎被碰倒著火,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D. 眼里濺入藥品,立即用水沖洗,必要時送醫(yī)治療
9.(2分)野外燒烤結束后,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撤走剩余木炭B. 用水澆滅火堆C. 對火堆置之不理D. 用沙土蓋滅火堆
10.(2分)家用凈水器經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其凈水方法是( )
A. 過濾B. 蒸餾C. 沉降D. 吸附
11.(2分)下列物質能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現(xiàn)象的是( )
A. 蠟燭B. 紅磷C. 木炭D. 鐵絲
12.(2分)我國著名化工專家侯德榜發(fā)明了聯(lián)合制堿法,為純堿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純堿是指( )
A. NaOHB. Ca(OH)2C. Na2CO3D. CaCO3
13.(2分)實驗室要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1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 計算:配制該溶液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8.0g
B.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固體
C. 溶解:將稱量好的氯化鈉固體倒入量筒中溶解
D. 裝瓶: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貼好標簽的試劑瓶并蓋好瓶塞
14.(2分)碳元素的開發(fā)與利用貫穿人類發(fā)展史。下列含碳物質最早被人類利用的是( )
A. 煤炭B. C60C. 石墨烯D. 碳納米管
15.(2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珍藏著一枚長滿紅銹的魚鉤,它承載了紅軍長征路上的艱辛和戰(zhàn)友情。魚鉤生銹涉及反應4Fe(OH)2+O2+2H2O=4Fe(OH)3,該反應屬于( )
A. 分解反應B. 化合反應C. 置換反應D. 復分解反應
16.(2分)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氯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 )
A. 2B. 7C. 8D. 17
17.(2分)酚酞(C20H14O4)是常見的酸堿指示劑。酚酞屬于( )
A. 無機化合物B. 有機化合物C. 氧化物D. 單質
18.(2分)下列家務勞動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
A. 用洗滌劑清洗衣物的油污B. 用自來水沖洗地上的灰塵
C. 用食醋清除水壺內的水垢D. 用潔廁靈除去廁所的污垢
19.(2分)如表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AB. BC. CD. D
20.(2分)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當于6.25g蛋白質。通過測定樣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計算出蛋白質的含量。部分測定過程如下:①樣品+H2SO4→(NH4)2SO4+CO2↑+SO2↑+H2O;②(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某品牌奶粉部分營養(yǎng)成分表如表:
取100g該奶粉樣品,測得CO2、NH3的質量分別為a、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蛋白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氨基酸,最終被人體全部吸收
B. 該奶粉樣品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7a:44b
C. 若a=8.8g,則該奶粉樣品中蛋白質的含碳量為8.8%
D. 若b=3.4g,則該奶粉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與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56分。
21.(5分)用化學用語填空。
(1)鉀離子______;
(2)鎂元素______;
(3)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4)3個碳原子______;
(5)甲烷_______。
22.(5分)請用下列物質對應的序號填空。
①石墨
②氧化鈣
③酒精
④小蘇打
⑤鈦合金
(1)可用作航空、航天材料的是____;
(2)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劑的是____;
(4)可用于制作鉛筆芯的是____;
(5)可用于制作面包發(fā)酵劑的是____。
23.(5分)《夢溪筆談》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記錄了古代鐵器生產、使用的情形?;卮饐栴}:
(1)煉鐵的原理是利用CO與Fe2O3的反應。Fe2O3中Fe的化合價為______。
(2)“劑鋼”指的是合金鋼,鋼的硬度比純鐵的____(填“大”或“小”)。每年有大量的鋼鐵被銹蝕,請?zhí)岢鲆粭l鋼鐵防銹的措施____________。
(3)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____(填“強”或“弱”)。已知膽礬溶于水得到硫酸銅溶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某研學小組進入柑橘園勞動。農技人員介紹,柑橘的產量和品質受到肥效和土壤酸堿性等因素的影響?;卮饐栴}:
(1)柑橘富含維生素C(C6H8O6),維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個數(shù)比為_________。人體缺少維生素 C會引起_______(填“佝僂病”或“壞血病”)。
(2)研學小組給柑橘樹苗施肥時,對碳銨(NH4HCO3)、尿素[CO(NH2)2]的肥效進行比較,相同質量的兩種氮肥中,含氮量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3)研學小組測得某處土壤pH=4,說明該土壤呈____性,不利于果樹的生長。某鉀肥既可以解決此問題,又可以增強果樹的抗病蟲害能力,該鉀肥是____(填字母序號)。
A.碳酸鈉
B.氫氧化鈣
C.碳酸鉀
25.(5分)《天工開物》記載“凡引水種鹽,……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表明古人已經掌握了制鹽工藝。回答問題:
(1)古人的制鹽工藝屬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該工藝獲得的“顆鹽”屬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用化學知識能很好地解釋古人的制鹽工藝。如圖為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20°C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________ g。此溫度下,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fā)部分溶劑,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6.(6分)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氣,如何將氮氣在常溫下轉化為氨氣成為近年研究的熱點。一種將氮氣轉化為氨氣的循環(huán)過程如圖所示?;卮饐栴}:
(1)該過程中的LiOH屬于____(填“酸”“堿”或“鹽”)。
(2)將液態(tài)空氣升溫,N2先變成氣態(tài),這說明N2的沸點比O2的____(填“高”或“低”)。
(3)過程Ⅰ中發(fā)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4)該過程中能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_______。
(5)該過程每生成17kg氨氣,至少需要補充______ kg水。
27.(7分)硫酸錳廣泛用于醫(yī)藥、電子工業(yè)等領域。以軟錳礦(主要成分是MnO2,含少量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生產硫酸錳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卮饐栴}:
資料1:2MnO2+C2MnO+CO2↑
2Fe2O3+3C4Fe+3CO2↑
資料2: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1)焙燒前將軟錳礦和煤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過量的煤炭可保證軟錳礦中的MnO2充分轉化為MnO,生成的氣體a中除了CO2外,還可能含有______。
(3)用稀硫酸浸取MnO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固體a中的某物質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氣體b,該物質是____。
(5)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濃縮結晶后剩下的母液應該________(填“回收利用”或“直接排放”)。
三、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
28.(8分)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
(2)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在添加藥品____(填“前”或“后”)。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填裝置序號)。若用D裝置收集CO2,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A、C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得到的氣體中除氧氣外,還含有_______;實驗完畢后,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熄滅酒精燈,目的是_____________。
29.(8分)氫氣是一種對環(huán)境友好的清潔能源。以水為原料制備氫氣在新能源領域備受關注。某興趣小組為此開展了電解水的實驗探究。
任務一:探究電解水產生的氣體
(1)興趣小組向如圖1裝置中加入蒸餾水,接通電源后,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查閱課本后,興趣小組向水中添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a、b管很快出現(xiàn)了氣泡。b管內的氣體是______。
任務二:探究物質對電解水產生氫氣的速率的影響
資料:加入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都可以提高水的電解效率。
(2)甲同學分別取等質量的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均為12%,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產生氫氣的速率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加入________,產生氫氣的速率最大。
(3)乙同學取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其結果如圖3所示。產生氫氣速率的變化趨勢為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學從實驗室取用了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產生氫氣的速率比乙同學的小。丙同學猜想速率變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5)為了驗證猜想,丙同學設計了如圖4的實驗裝置。當他滴加稀硫酸時,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他認為猜想正確。同學們討論后發(fā)現(xiàn),該設計方案不夠嚴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在該裝置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法以達到驗證目的,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基于安全考慮,老師建議電解水時最好選用碳酸鈉溶液,因為NaOH具有________。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30.(6分)物質甲發(fā)生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二氧化錳______(填“能”或“不能”)增加生成丙的質量。
(2)含物質甲3.4g的溶液完全反應可生成物質丙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來分析。
【解答】解:A、隨手關閉電燈可以節(jié)約電能,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不合題意;
B、直接焚燒垃圾會產生大量的煙塵和有害氣體,加重空氣污染,符合題意;
C、減少使用塑料袋既能節(jié)約化石資源,又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緩解白色污染,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不合題意;
D、使用清潔能源既能節(jié)約化石資源,又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不合題意。
故選:B。
【點評】環(huán)保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重視,關于“三廢”的處理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化學上提倡綠色化學工藝,要從源頭上杜絕污染。
2.【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食物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來分析。
【解答】解:甘蔗中含有糖類,因此甘蔗時感覺到甜。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食物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解題的關鍵。
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生活中常見公益圖標的識別,可根據圖標的意義和平時生活經驗進行辨析。
【解答】解:A.該圖標是禁止攜帶火種標志,故錯誤;
B.該圖標是禁止燃放鞭炮標志,故錯誤;
C.該圖標是禁止吸煙標志,故正確;
D.該圖標是禁止堆放易燃物質標志,故錯誤;
故選:C。
【點評】圖標的含義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指導作用,特別是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幾種常見的圖標,在化學實驗室和其他危險場合最常見,明白它的含義,不但能保障我們的人身安全,該知識也是化學考查的熱點之一。
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鋁,簡稱氧化鋁來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硅是沙子的主要成分,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氧化鋁(三氧化二鋁)是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故選項符合題意。
C、四氧化三鐵是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鈣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常見礦物的主要成分即可解答。
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據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解答】解:氧氣能供給呼吸,因此潛水員水下作業(yè)時需要攜帶氧氣瓶。
故選:D。
【點評】解答這類題目時,要熟記氧氣的用途,以及它與氧氣的性質的相互聯(lián)系等。
6.【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據向量筒中傾倒液體藥品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向量筒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量筒口;圖中瓶口沒有緊挨量筒口、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向著手心,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C、取用固體粉末狀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應用藥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觸藥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據塑料、金屬材料、合成橡膠、天然纖維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棉線是用棉花制成的,屬于天然纖維。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特征、金屬材料的特征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實驗室安全常識,化學實驗必須遵守“實驗規(guī)則”,有些化學實驗必須嚴格遵循操作的順序,這樣才能保證化學實驗的安全和成功。
根據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和實驗的安全規(guī)則分析有關的做法,找出正確的選擇項。
【解答】
A.應遵守實驗的安全規(guī)則,不在實驗室內飲食(以防中毒)、打鬧(以防損壞儀器)和大聲喧嘩,做法錯誤;
B.易燃、易爆的藥品要遠離火源,防止火災或爆炸,做法正確;
C.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抹布蓋滅,利用的是隔絕氧氣的滅火原理,做法正確;
D.如果藥品的藥液濺入眼中,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必要時請醫(yī)生治療,做法正確。
故選:A。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滅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或空氣,③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結合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撤走剩余木炭,清除了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防止發(fā)生火災,故選項做法合理。
B、用水澆滅火堆,使溫度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防止發(fā)生火災,故選項做法合理。
C、對火堆置之不理,可能引起火災,故選項做法不合理。
D、用沙土蓋滅火堆,能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防止發(fā)生火災,故選項做法合理。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滅火的原理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0.【答案】D
【解析】【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色素、異味等。
【解答】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色素、異味等,家用凈水器經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其凈水方法是吸附。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1.【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據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蠟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瓶壁上出現(xiàn)水霧,故選項錯誤。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選項錯誤。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D、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常見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的區(qū)別。
1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來分析。
【解答】解:A、氫氧化鈉(NaOH)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Ca(OH)2]俗稱熟石灰、消石灰,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蘇打,故選項符合題意。
D、碳酸鈣(CaCO3)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碳酸鈉的俗稱及化學式的書寫即可解答。
13.【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來分析解答;
B、根據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固體質量來分析解答;
C、根據溶解時將稱量好的氯化鈉固體倒入量燒杯中溶解來分析解答;
D、根據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貼好標簽的試劑瓶并蓋好瓶塞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A、實驗室要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16%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50g×16%=8g,故A正確;
B、稱量時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固體質量,故B正確;
C、溶解時將稱量好的氯化鈉固體倒入量燒杯中溶解,而不是在量筒中溶解,故C錯誤;
D、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貼好標簽的試劑瓶并蓋好瓶塞,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含碳物質的認知歷程分析。
【解答】解:人們對煤炭的認知和利用較早,而C60、石墨烯、碳納米管屬于現(xiàn)代化學研究的新成就。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屬于化學常識的簡單認知。
15.【答案】B
【解析】【分析】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
分解反應: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可總結為“一變多”;
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由4Fe(OH)2+2H2O+O2=4Fe(OH)3可知,反應物是三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反應類型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分析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然后再根據各種反應類型的概念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6.【答案】D
【解析】【分析】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
【解答】解: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則氯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7。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對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7.【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據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對應,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進行分析。
B、根據有機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進行分析。
C、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進行分析。
D、根據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進行分析。
【解答】解:A、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對應,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氫鹽、碳酸鹽等,簡稱無機物。根據酚酞的化學式可知,酚酞不屬于無機化合物,故A錯誤。
B、有機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氫鹽、碳酸鹽等。根據酚酞的化學式可知,酚酞屬于有機化合物,故B正確。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據酚酞的化學式可知,酚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符合氧化物定義,酚酞不屬于氧化物,故C錯誤。
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根據酚酞的化學式可知,酚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符合單質定義,酚酞不屬于單質,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分類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18.【答案】A
【解析】【分析】洗滌劑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無數(shù)細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這些細小液滴能隨著水流走,這種現(xiàn)象叫乳化現(xiàn)象。
【解答】解:A、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對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選項正確;
B、自來水可以把地面上的灰塵沖去,用自來水沖洗衣服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選項錯誤。
C、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與水垢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物質,不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選項錯誤。
D、潔廁靈顯酸性,能與廁所污垢反應從而清除污垢,這里利用了化學反應的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生活中或實驗室中洗滌的原理主要有三種,一是利用化學反應把不溶物變成可溶物而洗去,二是利用乳化作用原理,三是利用溶解原理;在洗滌時,要根據被洗滌的物質成分選擇合適的原理和方法。
19.【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據兩種氣體性質的不同,設計的方案能出現(xiàn)兩種明顯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才能達到一次鑒別出兩種氣體的目的。
B、除雜至少要滿足“不增不減”的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的質量。
C、根據硬水和軟水的區(qū)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氧化銅和鐵粉均難溶于水,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CO和CO2均沒有顏色,用觀察顏色的方法不能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
B、CaO和CaCO3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
C、硬水和軟水的區(qū)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取樣,分別加入等量肥皂水,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軟水,產生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故選項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
D、氧化銅和鐵粉均難溶于水,用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的方法不能進行分離,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20.【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據蛋白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氨基酸,最終不會被人體全部吸收來分析解答;
B、根據奶粉中有糖類、脂肪等含碳物質,無法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奶粉樣品中碳元素質量來分析解答;
C、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碳元素的質量,進而求出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來分析解答;
D、根據氨氣的質量求出氮元素的質量,再結合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當于6.25g蛋白質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A、蛋白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氨基酸,最終不會被人體全部吸收,故A錯誤;
B、奶粉中有糖類、脂肪等含碳物質,無法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奶粉樣品中碳元素質量,故B錯誤;
C、若a=8.8g,則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8.8g××100%=2.4g,則該奶粉樣品的含碳量為×100%≈13.7%,故C錯誤;
D、若b=3.4g,則氮元素的質量為3.4g××100%=2.8g,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當于6.25g蛋白質,則該奶粉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為2.8g×6.25g=17.5g,則該奶粉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與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考查的問題,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和題中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21.【答案】(1)K+;
(2)Mg;
(3)P2O5;
(4)3C;
(5)CH4。

【解析】【分析】(1)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要省略。
(2)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5)根據常見有機物的化學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1)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要省略,鉀離子可表示為K+。
(2)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鎂的元素符號是Mg。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為P2O5。
(4)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個碳原子可表示為3C。
(5)甲烷的化學式為CH4。
22.【答案】【解答】解:(1)⑤;
(2)③;
(3)②;
(4)①;
(5)④。

【解析】【解答】解:(1)鈦合金強度大、耐腐蝕性強,可用作航空、航天材料;故答案為:⑤;
(2)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答案為:③;
(3)氧化鈣能與水反應,可用作食品干燥劑;故答案為:②;
(4)石墨質軟,能在紙上留下灰黑色痕跡,可用于制作鉛筆芯;故答案為:①;
(5)小蘇打能與酸性物質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可用于制作面包發(fā)酵劑;故答案為:④。
【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服務于生產、生活,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是中考熱點之一。
23.【答案】【解答】解:(1):+3;
(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硬度,“劑鋼”指的是合金鋼,鋼的硬度比純鐵的大。每年有大量的鋼鐵被銹蝕,鋼鐵防銹的措施有鋼鐵制品表面噴漆、涂油等;故答案為:大;噴漆(合理即可);
(3)強;Fe+CuSO4=Cu+FeSO4。

【解析】【解答】解:(1)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F(xiàn)e2O3中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可得:2x+(?2)×3=0,則x=+3;故答案為:+3;
(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硬度,“劑鋼”指的是合金鋼,鋼的硬度比純鐵的大。每年有大量的鋼鐵被銹蝕,鋼鐵防銹的措施有鋼鐵制品表面噴漆、涂油等;故答案為:大;噴漆(合理即可);
(3)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故答案為:強;Fe+CuSO4=Cu+FeSO4。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合金的性質、鐵的防銹措施、化學方程式的寫法等是解題的關鍵。
24.【答案】(1)_3:4:3_。壞血病
(2) 尿素或CO(NH 2) 2_。
(3)酸 _C_(

【解析】【解答】解:(1)維生素C(C6H8O6)分子中C、H、O原子個數(shù)比為6:8:6=3:4:3。人體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故答案為:3:4:3;壞血??;
(2)碳銨的含氮量為×100%≈17.7%,尿素的含氮量為100%≈46.7%,因此相同質量的兩種氮肥中,含氮量較高的是尿素;故答案為:尿素或CO(NH2)2;
(3)研學小組測得某處土壤pH=4,說明該土壤呈酸性。
A.碳酸鈉中不含農作物需求量大的氮、磷、鉀元素,不屬于化肥;
B.氫氧化鈣中不含農作物需求量大的氮、磷、鉀元素,不屬于化肥;
C.碳酸鉀中含農作物需求量大的氮、磷、鉀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
故答案為: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式的意義、營養(yǎng)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等是解題的關鍵。
25.【答案】(1) 物理混合物
(2)_36.0_g飽和不變

【解析】【解答】解:(1)古人的制鹽工藝是利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獲得食鹽,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該工藝獲得的“顆鹽”中含有氯化鈉和其它物質,例如還含有泥沙、氯化鎂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故答案為:物理;混合物。
(2)用化學知識能很好地解釋古人的制鹽工藝。如圖為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20°C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此溫度下,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可配得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fā)部分溶劑,析出固體,仍然是飽和溶液,由于溫度不變,因此溶解度不變,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故答案為:36.0;飽和;不變。
【點評】溶解度曲線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變化的規(guī)律,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溶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溫度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影響不同。
26.【答案】(1)堿 (
(2)低
(3)_6Li+N 2=2Li 3N_。
(4)鋰、水 。
(5)_27_kg水。

【解析】【分析】(1)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是堿。
(2)將液態(tài)空氣升溫,N2先變成氣態(tài),這說明N2的沸點比O2的低。
(3)鋰和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鋰。
(4)該過程中能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鋰和水,是因為水在過程中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
(5)根據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數(shù)據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和判斷。
【解答】解:(1)該過程中的LiOH屬于堿,是因為氫氧化鋰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
故答案為:堿。
(2)將液態(tài)空氣升溫,N2先變成氣態(tài),這說明N2的沸點比O2的低。
故答案為:低。
(3)過程Ⅰ中鋰和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Li+N2=2Li3N。
故答案為:6Li+N2=2Li3N。
(4)該過程中能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水,是因為鋰和水在過程中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
故答案為:鋰、水。
(5)由6Li+N2=2Li3N、Li3N+3H2O=3LiOH+NH3↑、4LiOH=2H2O+4Li+O2↑可知2N2+6H2O=4NH3+3O2。
設該過程每生成17kg氨氣,至少需要補充水的質量是x。
2N2+6H2O=4NH3+3O2
108 68
x 17kg
=
x=27kg
故答案為:27。
27.【答案】(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反應更快、更充分 。
(2) _CO_。
(3)_MnO+H 2SO 4=MnSO 4+H 2O_。
(4)鐵 。
(5) 回收利用

【解析】【分析】(1)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快、越充分。
(2)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3)MnO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錳和水。
(4)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
(5)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濃縮結晶后剩下的母液應該回收利用。
【解答】解:(1)焙燒前將軟錳礦和煤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反應更快、更充分。
故答案為: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反應更快、更充分。
(2)加入過量的煤炭可保證軟錳礦中的MnO2充分轉化為MnO,生成的氣體a中除了CO2外,還可能含有CO,是因為加入的煤炭過量,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可能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CO。
(3)用稀硫酸浸取MnO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nO+H2SO4=MnSO4+H2O。
故答案為:MnO+H2SO4=MnSO4+H2O。
(4)固體a中的鐵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
故答案為:鐵。
(5)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濃縮結晶后剩下的母液應該回收利用。
故答案為:回收利用。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28.【答案】(1)錐形瓶 。
(2) 前
(3_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_B_ 把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
(4)水蒸氣 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

【解析】【分析】(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3)實驗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不需要加熱,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4)利用加熱方法制取氣體,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實驗結束時,應該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解答】解:(1)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
故答案為:錐形瓶。
(2)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在添加藥品前。
故答案為:前。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若用D裝置收集CO2,驗滿的方法是把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B;把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4)用A、C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得到的氣體中除氧氣外,還含有水蒸氣;實驗完畢后,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熄滅酒精燈,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故答案為:水蒸氣;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29.【答案】(1)氧氣 。
氫氧化鈉
(3)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由12%?18%時,隨著氫氧化鈉濃度增大,產生氫氣速率增大;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由18%?20%時,隨著氫氧化鈉濃度增大,產生氫氣速率減小 。
(4)_2NaOH+CO 2=Na 2CO 3+H 2O_
(5) 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放熱,沒有變質的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把澄清石灰水換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 。
(6)強腐蝕性 。

【解析】【分析】(1)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
(2)產生氫氣的速率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加入氫氧化鈉,產生氫氣的速率最大。
(3)根據圖3所示可以判斷產生氫氣速率的變化趨勢為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
(4)氫氧化鈉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5)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放熱,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中時,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色。
(6)NaOH具有強腐蝕性。
【解答】解:(1)興趣小組向如圖1裝置中加入蒸餾水,接通電源后,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查閱課本后,興趣小組向水中添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a、b管很快出現(xiàn)了氣泡。b管內的氣體是氧氣。
故答案為:氧氣。
(2)甲同學分別取等質量的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均為12%,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產生氫氣的速率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加入氫氧化鈉,產生氫氣的速率最大。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
(3)乙同學取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其結果如圖3所示。產生氫氣速率的變化趨勢為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由12%?18%時,隨著氫氧化鈉濃度增大,產生氫氣速率增大;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由18%?20%時,隨著氫氧化鈉濃度增大,產生氫氣速率減小。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由12%?18%時,隨著氫氧化鈉濃度增大,產生氫氣速率增大;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由18%?20%時,隨著氫氧化鈉濃度增大,產生氫氣速率減小。
(4)丙同學從實驗室取用了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產生氫氣的速率比乙同學的小。丙同學猜想速率變小的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為:2NaOH+CO2=Na2CO3+H2O。
(5)為了驗證猜想,丙同學設計了如圖4的實驗裝置。當他滴加稀硫酸時,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他認為猜想正確。同學們討論后發(fā)現(xiàn),該設計方案不夠嚴謹,其原因是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放熱,沒有變質的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在該裝置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法以達到驗證目的,該方法是把澄清石灰水換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中時,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色)。
故答案為: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放熱,沒有變質的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把澄清石灰水換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
(6)基于安全考慮,老師建議電解水時最好選用碳酸鈉溶液,因為NaOH具有強腐蝕性。
故答案為:強腐蝕性。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0.【答案】(1)_2H 2O 22H 2O+O 2↑ 不能 (填“能”或“不能”)
(2)1.6

【解析】【分析】(1)根據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可知,該反應是2個過氧化氫分子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2個水分子和1個氧分子,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結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生成物質丙的質量即可。
【解答】解:(1)由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可知,該反應是2個過氧化氫分子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2個水分子和1個氧分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2H2O+O2↑;二氧化錳在反應中作催化劑,催化劑只能影響反應速率,不影響產生氧氣的質量。
故答案為:2H2O22H2O+O2↑;不能。
(2)丙是氧氣,設生成物質丙的質量是x。
2H2O22H2O+O2↑
68 32
3.4gx
x=1.6g
答:可生成物質丙的質量是1.6g。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CO和CO2
觀察顏色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C
區(qū)別硬水和軟水
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觀察現(xiàn)象
D
分離氧化銅和鐵粉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
營養(yǎng)成分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脂肪
Ca
每100g奶粉含量
17.5g
61.2g
16.2g
0.55g

相關試卷

2024年陜西省中考化學試卷(A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2024年陜西省中考化學試卷(A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流程題,實驗題,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遼寧省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2024年遼寧省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簡答題,科普短文題,實驗題,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推斷題,實驗題,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4年江西省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4年江西省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4年新疆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4年新疆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4年寧夏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4年寧夏中考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2-2023學年廣西梧州蒼梧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2-2023學年廣西梧州蒼梧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