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關于機械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產(chǎn)生多普勒效應的原因是波源頻率發(fā)生了變化
B. 在一個周期內(nèi),介質(zhì)的質(zhì)點所通過的路程等于振幅
C. 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時,介質(zhì)中振動加強點,振動的振幅最大,減弱點振幅可能為零
D. 某一頻率的聲波,從空氣進入水中時,波長和頻率均增大
2.如圖甲所示是隆陽城區(qū)九龍環(huán)島的俯視圖,九龍雕塑根據(jù)“九隆傳說”命名為“九龍”,環(huán)形花壇由綠色植被拼剪為“保山歡迎您”五個大字,充分彰顯保山古城歷久彌香的文化底蘊和開放融通的人文情懷。A、B兩車(同種型號可認為質(zhì)量相等)正在繞環(huán)島做線速度大小相等的勻速圓周運動,如圖乙所示。已知A、B兩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之比滿足rA:rB=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車的角速度與B車的角速度之比ωA:ωB=3:2
B. A車的角速度與B車的角速度之比ωA:ωB=2:3
C. A、B兩車所受的合力大小之比FA:FB=1:1
D. A、B兩車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之比FnA:FnB=2:3
3.光纖通訊中信號傳播的主要載體是光纖,它的結(jié)構(gòu)如圖甲所示。一束激光由光導纖維左端的點O以α=45°的入射角射入一直線光導纖維內(nèi),恰好在光導纖維的側(cè)面(側(cè)面與過O的法線平行)發(fā)生全反射,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光纖內(nèi)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
B. 頻率越大的光在光纖中傳播的速度越小
C. 光從左端空氣中進入光纖內(nèi)芯后,其頻率變大
D. θ=45°
4.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塊A、B保持靜止.若木塊A與B的接觸面是水平的,且F≠0,則關于木塊B的受力個數(shù)可能是( )
A. 3個或4個B. 3個或5個C. 4個或5個D. 4個或6個
5.有一輛汽車在一個沙塵暴天氣中勻速行駛,司機突然模糊的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路障,他立即采取剎車,未發(fā)生事故。已知該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剎車時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式為:x=20t?2t2(x的單位是m,t的單位是s)。則關于該汽車的運動,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B. 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48m
C. 剎車后,汽車第一個1s內(nèi),第二個1s內(nèi),第三個1s內(nèi),第四個1s內(nèi)位移之比為9:7:5:3
D. 剎車全過程的平均速度為8m/s
6.小明同學用力傳感器探究物塊受的摩擦力,如圖甲所示。固定的力傳感器通過水平細線與物塊相連,能記錄細線拉力大小F。物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現(xiàn)沿細線拉直方向用力抽動長木板,得到F?t圖像如圖乙所示。結(jié)合圖示相關信息,以下論斷不正確的是( )
A. 物塊所受摩擦力方向與長木板運動方向相同
B. 物塊和木板之間靜摩擦力的大小存在一個最大值
C. 由題中信息可以測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D. 細線對物塊拉力與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時刻相等
7.某科學小組研制了一種探測器,其速度大小可隨運動情況進行調(diào)節(jié)。如圖所示,在某次實驗中,該探測器從原點一直沿x軸正向移動,且其速度與位移成反比。已知探測器在A、B兩點的速度分別為4m/s和2m/s,O點到B點的位移為4m,則探測器從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為( )
A. 38sB. 18sC. 34sD. 23s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8.暑假期間,小明在小區(qū)里練習墊球,現(xiàn)將排球以7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墊起,假如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關于排球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排球經(jīng)過0.7s到達最高點B. 排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5m
C. 排球在前1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2mD. 排球在前1s內(nèi)的路程為2m
9.下列給出的四組圖像中,其中一組圖像中的兩圖能夠描述同一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10.如圖,粗糙水平面上a、b、c、d四個相同小物塊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輕彈簧連接,正好組成一個等腰梯形,系統(tǒng)靜止。ab之間、ac之間以及bd之間的彈簧長度相同且等于cd之間彈簧長度的一半,ab之間彈簧彈力大小為cd之間彈簧彈力大小的一半。若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 )
A. ab之間的彈簧一定是壓縮的B. 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
C. 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3fD. d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f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4分。
11.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運動的加速度,一端墊起的木板上有一木塊,木塊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打點計時器接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接通電源后,由靜止釋放木塊,木塊帶動紙帶打出如圖乙所示的一條紙帶,A、B、C、D、E是紙帶上連續(xù)的5個計時點。
(1)圖甲中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電壓為______(填“6V”或“220V”)。
(2)根據(jù)圖乙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打點計時器打C點時木塊的速度大小vC= ______m/s,木塊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m/s2。(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2.在“用DIS研究溫度不變時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組同學先后兩次使用如圖(a)所示實驗裝置獲得多組注射器內(nèi)封閉氣體的體積V和壓強p的測量值,并通過計算機擬合得到如圖(b)所示兩組p?V圖線。
(1)實驗過程中應避免手握注射器含空氣柱的部分,這是為了______,為檢驗氣體的壓強p與體積V是否成反比例關系,可將圖線______轉(zhuǎn)化為______圖線;
(2)兩組圖線經(jīng)檢驗均符合反比例關系,導致①、②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兩組實驗環(huán)境溫度不同
B.兩組封閉氣體的質(zhì)量不同
C.某組器材的氣密性不佳
D.某組實驗中活塞移動太快
(3)嘗試判斷①、②兩氣體的溫度高低,并說明理由:______。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13.如圖所示,一列簡諧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實線和虛線分別是t1=0時刻和t2=2s時刻的波形。求:
(1)該波的振幅和波長;
(2)該波的波速。
14.太原新希望雙語學校高中部舉辦了“水火箭比賽”,同學們積極參與,展示了功能各異的水火箭。某組同學的水火箭可以實現(xiàn)“定點打靶”。將目標置于3.2m高的豎直墻面上,水火箭裝置置于水平地面上A點,發(fā)射位置到墻體的水平距離x=12m,調(diào)整發(fā)射角度θ(θ為初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當初速度為v0時,水火箭恰好垂直墻體擊中目標。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水火箭與目標均可視為質(zhì)點。
(1)求水火箭發(fā)射的初速度v0;
(2)若在水火箭前進方向的水平地面上B點放置一枚“攔截型”水火箭,其發(fā)射方向豎直向上,A點與B點距離為6m。發(fā)射水火箭的同時也發(fā)射攔截火箭,要使攔截火箭攔截成功,則“攔截型”水火箭的發(fā)射速度v是多少。
15.武漢大橋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公路、鐵路兩用大橋,主橋長L=1155m。某次由于交通管制,將汽車攔停在了橋頭處,汽車排成筆直的一列。假設汽車車長均為l1=4m,前車尾部與后車頭部之間距離均為d=2m。一輛長l2=128m的列車抵達武漢,以v0=5m/s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當列車車頭恰與轎車頭部平齊時(如圖所示),汽車交通管制解除,汽車開始以a=1m/s2的加速度啟動過橋,汽車的最大限速為vm=72km/?。
(1)求第一輛汽車通過主橋所用時間t;
(2)求第一輛汽車與列車完成錯車的時間t′;
(3)事實上由于人反應時間的存在,現(xiàn)假設解除交通管制時,第一個司機滯后Δt=0.20s啟動汽車,后面司機都比以前一輛車滯后Δt=0.20s啟動汽車。在該情況下,在汽車達到最大速度前,同時在列車駛離橋頭前,總共有多少輛車能與列車完成錯車?
參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C
7.C
8.AC
9.AC
10.ABC
11.220V 0.45 2.6
12.控制氣體的溫度不發(fā)生變化 p?v p?1V AB ②的溫度高,由pVT=c可得pV=cT,分別在圖線上找到兩個點,則pV乘積較大的溫度高T,由此可知②的溫度高
13.解(1)由圖像可知,波的振幅為:A=5cm,波長為:λ=4m
(2)簡諧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由圖可知:Δt=2s=(n+34)T(n=0,1,2?)
可得波的周期:T=84n+3s(n=0,1,2?)
則該波的波速為:v=λT=4n+32m/s(n=0,1,2?)
答:(1)該波的振幅為5cm,波長為4m;
(2)該波的波速為v=4n+32m/s(n=0,1,2?)。
14.解:(1)由逆向思維法可等效為平拋運動,根據(jù)公式則有:
x=v1t
?=12gt2
v0= v12+(gt)2
代入數(shù)據(jù)聯(lián)立解得
t=0.8s,v1=15m/s,v0=17m/s
(2)水火箭做等效的平拋運動到A的豎直速度滿足以下公式:
vAy=gt=8m/s
則水火箭做斜上拋運動的豎直分速度為8m/s,攔截火箭做豎直上拋運動,兩者同時發(fā)射要使攔截火箭攔截成功,則豎直方向的運動完全相同,故有
v=vAy=8m/s
答:(1)求水火箭發(fā)射的初速度為17m/s
(2)“攔截型”水火箭的發(fā)射速度為8m/s。
15.解:(1)vm=72km/?=20m/s,
對汽車運動分析,先做勻加速運動,則:vm=at1,解得t1=20s;
根據(jù)位移公式有x1=0+vm2t1=20m/s2×20s=200m,
再做勻速直線運動,則:t2=L+l1?x1vm=1155m+4m?200m20m/s=47.95s,
第一輛汽車通過主橋所用時間為:t=t1+t2=20s+47.95s=67.95s;
(2)如圖所示為第一輛汽車和列車要完成錯車的情境圖,可求出各個物理量求出時間,求解如下:
對汽車:x汽車=12at′2,對列車:x列車=v0t′,由題:x汽車+x列車=l1+l2,
解得:t′=12s;
(3)設共有k輛車完成錯車,由l2+k(l1+d)=v0(t1+kΔt)+12at12,
解得k=34輛余2m,此時t3=t1+kΔt,
列車駛離橋頭的時間:t4=l2v0,
解得t4=25.6s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廣西南寧市高三(上)摸底物理試卷(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廣西南寧市高三(上)摸底物理試卷(含答案),共10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廣西南寧市二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含答案),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