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礎知識運用(共15分)
1. 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亙古(gèng) 斑瀾 鍥而不舍(qiè) 目不窺園
B. 嗚咽(yān) 校對 氣沖斗牛(dǒu) 鋒芒必露
C. 田壟 (lǒng) 宛轉 鮮為人知(xiǎn) 來勢洶洶
D. 骨碌(gū) 灌輸 九曲連環(huán)(qǔ) 鞠躬盡粹
【答案】C
【解析】
【詳解】考查字音字形。
A.亙古(gèng)——gèn,斑瀾——斑斕;
B.嗚咽(yān)——yè,鋒芒必露——鋒芒畢露;
D.九曲連環(huán)(qǔ)——qū,鞠躬盡粹——鞠躬盡瘁;
故選C。
2. 下列句中加點詞運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 十佳主持人的賽場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穿著小動物造型的服飾十分有趣,讓人忍俊不禁地笑了。
B. 生命可以不轟轟烈烈,但應擲地有聲。
C. 文化衫設計大賽評比當天,銀杏大上道人頭攢動,我與聞訊趕來參觀的“男神”武校長不期而遇。
D.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長沙地鐵4號線的建設者克服了重重困難,付出了巨大努力,終于按時完成了建設任務。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忍俊不禁:忍不住要發(fā)笑。本身就含有“笑”意思,“忍俊不禁”與“笑了”語義重復,使用不當;
B.轟轟烈烈:形容氣魄雄偉,聲勢浩大。句中用來形容“生命”,使用正確;
C.不期而遇: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遇。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D.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世界上沒有什么辦不好的事情,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故選A。
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千百年來的先賢哲人們給我們留下了燦爛輝煌的許多精神財富。
B. 讀《水調歌頭》只有理解了作品內容,走進了詩人的心靈,才能讀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C. 教師節(jié)前夕,她瞞著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紀念冊,準備把它送給李老師。
D. 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環(huán)境中,業(yè)主委員會討論并通過了文明公約。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A.語序不當,應將“許多”放在“留下了”后面;
B.成分殘缺,句末加上“的內涵”;
C.表意不明,可在“王明”后面加上逗號;
故選D。
4. 下面對句子的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哲人說,你想的對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對象小,心就小。
②空間小,心就會像小水洼,即使一陣微風也能使之心神不寧;空間大,心便會像海一樣,裝得下十二級颶風,萬丈狂瀾。
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靈空間的大小取決于一個人的思想、襟懷。
④寬容是一種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靈有足夠大的空間。
⑤也就是說,心里面想著絕望、仇恨,與懷著向往、寬容,其心靈空間截然不同。
A. ④③②①⑤B. ①⑤②③④C. ④②①③⑤D. ①②⑤④③
【答案】C
【解析】
【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語句排序型試題,首先要認真閱讀每一個語句,把握語句特點,明確體裁。其次,明確材料的中心。思考語句是圍繞什么中心展開的。第三,可以根據“中心句”“總領句”“總結句”等來確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據各句之間的關系依次排序即可。作答時要特別注意其中的關聯(lián)詞、銜接語等內容。本段文字是一段議論性的文字,第④表明作者的觀點,應該為首句;②句緊隨④句闡述心靈空間的大??;①句在②句的基礎上進一步闡釋;③⑤是作結;⑤句是對③的進一步說明。據此,本段文字的正確語序是:④②①③⑤。故答案為C。本題也可以采用排除法進行判定。結合文段表達中心和答案特點,確定第④句為首句,然后A、C項比較,A項中第③句中“因此”“這個意義”和首句無法承接和照應,所以選C。
點睛:排序題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首句或者是尾句,確定首句或尾句后再去找語句中相關(上下句中出現(xiàn)相同的詞語),然后依據內容之間的關系進行排列句序。排序完成后要仔細認真的閱讀,看各句之間的關系排列是否合理,語意表達是否正確、通順。
5. 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玲的生肖屬猴。弟弟比她小2歲,小玲要挑選一款生肖屬相的玩具送給弟弟作為生日禮物,她選擇了可愛的機器狗。
B. 文言文中稱謂語非常豐富,有自稱,有他稱(除一般他稱,又有愛稱、敬稱等),如“卿今當途掌事”中的“卿”就是古代臣對君的愛稱。
C. 絕句共有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D. “足下”的意思是“您”,上級稱下級,或同輩相稱,表尊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B.“卿”就是古代君對臣的愛稱;
C.絕句只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D.應為“下級稱上級”;
故選A。
二、句子默寫(8分,每空1分)
6. 以下是小語周記本上的一段文字,請幫他補全詩句。
(1)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聞笛》),感受李白聞“折柳”引發(fā)的濃濃思鄉(xiāng)之情。
(2)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體會岑參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之情。
(3)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蘭詩》),感受木蘭經過漫長的戰(zhàn)斗歲月,最終凱旋的英雄氣概和家國情懷。
(4)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領悟韓愈哪怕年事己高,依然珍惜春光,乘時而進的豪情。
【答案】 ①. 此夜曲中聞折柳 ②. 何人不起故園情 ③. 故園東望路漫漫 ④. 雙袖龍鐘淚不干 ⑤. 將軍百戰(zhàn)死 ⑥. 壯士十年歸 ⑦. 楊花榆莢無才思 ⑧. 惟解漫天作雪飛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折、園、袖、士、莢、惟”等字詞容易寫錯。
三、閱讀(25分)
(一)非連續(xù)性閱讀
【材料一】
①紅外測溫槍是怎么測溫的?溫度測量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水銀柱體溫計就是最簡單的接觸式測溫工具,它是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還有一些其他的接觸式測溫儀器,使用熱電偶、熱敏電阻和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等器件。疫情期間小區(qū)門口使用的紅外測溫槍是非接觸式的,主要為了避免接觸人體造成病毒感染。
②為什么叫紅外測溫?紅外就是紅外線,自然界所有的物體,無時無刻不在向外發(fā)出輻射能量,這些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平時所說的熱量,或者熱源,其實可以理解為電磁波的發(fā)射源。
③電磁波根據波長的不同,分成多個種類,人眼能看到的光線波長范圍是320nm-760nm。與手機類似,人體也是向外發(fā)射電磁波的,體溫不同發(fā)射的波長、強度也不相同。所以可以通過測量這些電磁波,來檢測人體的溫度。
④所以,探測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的波長和強度,就可以計算出溫度,這就是紅外測溫槍的基本原理。
(摘自《紅外測溫槍是怎么測溫的》)
【材料二】
①眼睛對于波長小于1.5微米的紅外線有一定吸收作用,如果直接照射眼睛,可使眼球中的液體因吸收短波紅外線而發(fā)生反應,引發(fā)眼病。但是,市場上的紅外線測溫儀并不發(fā)射紅外線,發(fā)出的紅光是為了方便定位,其工作原理是靠接收人體散發(fā)熱量中的紅外波長來測量。
②人體在36℃-37℃時放射的紅外線波長為9-13微米,這是生物體自射波長。物體溫度越高,發(fā)射的波長越短,舉個例子:當物體溫度達到300℃時發(fā)射的紅外線波長為6.8微米,而人的體溫最高也就40℃多一點,此時發(fā)射的紅外線波長大于6.8微米,遠遠高于眼睛可吸收的波長范圍(1.5微米),所以人體自射遠紅外線是安全的。
(摘自《新京報》)
【材料三】
①目前,經過醫(yī)學認可的測溫體溫方案,主要有口腔、腋下、肛門三種測溫方法。不同的測溫部位所讀取的溫度值不同。
②此外個體之間有差異,一般兒童的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的體溫較低。一天之中,凌晨 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于1°C。另外,女子體溫二般較男子高0.3°C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紅外測溫儀用于人體測溫,一般測量的是人體表面皮膚的溫度。由于人體的額頭溫度相對穩(wěn)定,因此額頭就作為檢測區(qū)域進行測量,而額頭溫度并非人體實際溫度。大量的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額頭溫度和人體實際溫度之間存在一定關系,在軟件中補償修正的溫度是人體實際溫度。
③人的額頭溫度和人體實際溫度之間的關系:
(選自《基于熱像測溫原理的體溫篩檢關鍵技術的研究》)
材料四】
有多個因素影響測溫的準確度,其一,客觀物理因素,平時我們測溫槍用的大多數都是0.95的發(fā)射率,這適用于生活中大多數的情況。所以你能見到的測溫槍顯示屏基本上都會寫著“0.95”的字樣。但這個0.95畢竟是根據被測物的材質而定的浮動值,這是測溫槍很難絕對準確的原因之一。其二,污染因素,由于信息是通過電磁輻射(光)傳導的,這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煙塵和水蒸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另外,機器入射口處的透鏡污染也是干擾項的一環(huán)。其三,機器精度,因為成本原因,我們平時所用的測溫槍大多沒有用更精確的雙色測溫法技術,內部元件的精細度也參差不齊;再有就是使用時的測溫儀與額頭距離誤差導致的數值波動了,最理想的情況是距離額頭大概5cm至8cm。
(摘自搜狐網)
7. 閱讀上述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接觸式測溫儀器使用了熱電偶、熱敏電阻和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等器件,小區(qū)使用非接觸式紅外測溫槍,主要是為了避免接觸人體造成病毒感染。
B. 電磁波可以根據波長的不同來分類,它分成多個類別,人體也跟手機相類似,向外發(fā)射電磁波,波長還會因為體溫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
C. 人在一天之中,凌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一天之內溫差不低于1°C,一般新生兒和老年人的體溫較低,兒童的體溫較高。
D. 平時我們測溫槍用的大多數都是0.95的發(fā)射率,這適用于生活中大多數的情況。
8. 根據材料一回答,為什么紅外測溫槍能測量人體溫度?
9. 假如你是某一社區(qū)疫情防控期間的志愿者,擔負了測溫工作,為了提高紅外線測溫的準確度,你會向社區(qū)負責測溫的同事們提出哪些建議?請結合文本內容和生活實際回答。
【答案】7. C 8. 人體的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人體的熱量可以理解為電磁波的發(fā)射源。人體也是向外發(fā)射電磁波的,體溫不同,發(fā)射的波長強度也不同。所以,探測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的波長和強度,就可以計算出溫度。
9. ①測溫時,盡量避免煙塵和水蒸氣的影響。②要保持機器入射口透鏡的清潔。③使用更精確的雙色測溫法技術的測溫槍。④測溫時,距離掌握在5cm至8cm。(三條,合理即可)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辨析。
C.結合材料三②段中“此外個體之間也有差異,一般兒童的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的體溫較低。一天之中,凌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于1°C。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C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可知,一天之內溫差應小于1°C,選項“一天之內溫差不低于1°C”說法有誤;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
根據材料一②段中“為什么叫紅外測溫?紅外就是紅外線,自然界所有的物體,無時無刻不在向外發(fā)出輻射能量,這些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平時所說的熱量,或者熱源,其實可以理解為電磁波的發(fā)射源”可知,物體的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人體的熱量可以理解為電磁波的發(fā)射源;
根據材料一③段中“電磁波根據波長的不同,分成多個種類,人眼能看到的光線波長范圍是320nm-760nm。與手機類似,人體也是向外發(fā)射電磁波的,體溫不同發(fā)射的波長、強度也不相同。所以可以通過測量這些電磁波,來檢測人體的溫度”可知,人體也是向外發(fā)射電磁波的,體溫不同,發(fā)射的波長強度也不同;
根據材料一④段中“所以,探測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的波長和強度,就可以計算出溫度,這就是紅外測溫槍的基本原理“可知,探測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的波長和強度,就可以計算出溫度。
【9題詳解】
本題考查提出建議。
根據材料四中“其二,污染因素,由于信息是通過電磁輻射(光)傳導的,這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煙塵和水蒸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可知,周圍不能有煙塵和水蒸氣等外界影響因素;
根據材料四“另外,機器入射口處的透鏡污染也是干擾項的一環(huán)”可知,機器入射口透鏡不能被污染;
根據材料四“其三,機器精度,因為成本原因,我們平時所用的測溫槍大多沒有用更精確的雙色測溫法技術,內部元件的精細度也參差不齊”可知,要使用質量較好的測溫槍,精度很重要;
根據材料四“再有就是使用時的測溫儀與額頭距離誤差導致的數值波動了,最理想的情況是距離額頭大概5cm至8cm”可知,距離額頭大概5—8cm。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饹馇①劉
宋向陽
①水城的柳條巷里有一家老作坊,青瓦,灰墻,方格窗,經過幾次修葺,仍然保留。著過去的樣式。門口斜插著一面黃旗,上邊寫著三個紅字:饹馇劉。
②劉福生經營著這家饹馇作坊,獨生女兒香秀隨丈夫去了南方,家中只剩下他和老伴。白天,劉福生用石磨碾綠豆面,然后加水過籮去渣,再除毛漿;半夜,他又早早起來,用姜黃汁和面,攪成糊狀,在鍋上攤饹馇。
③水城里有好多家攤饹馇的,星羅棋布在各個角落,眾人卻說,即便把饹馇劉的黃旗摘了,照樣能聞著饹馇味兒找到他的作坊。
④巷子里有個鞋匠叫王十三,日子過得不賴,常常在劉福生家買饹馇吃。誰知,王十三家里突然著了大火,窮得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再也沒有光顧劉福生的作坊,即使在門口路過,他也是佝僂著腰,捂著鼻子匆匆而過。
⑤偏偏遇上天災,大家的日子都很艱難,王十三更瘦成了皮包骨。媳婦見他快不中了,便四下借錢為他準備后事。
⑥涼炕上,王十三緊閉雙眼,仿佛真魂就要出竅。家人圍在一旁,正哭天抹淚。這時,面色枯黃的劉福生端著一大碗饹馇湯,步履蹣跚地來到了王十三面前。王十三的鼻尖動了動,猛地睜開雙眼喊道:“饹馇劉!饹馇劉!”吃過這碗饹馇湯,王十三的臉色居然緩了上來。王十三媳婦翻箱倒柜找了幾枚零錢,雙手顫巍巍地捧給劉福生:“天災面前大家都不容易,況且你也還生著病?!眲⒏I鷧s搖搖頭說:“十三是我的老客戶,沒少照顧我?!闭f完,笑呵呵地走了。
⑦一連數日,劉福生都給王家送饹馇湯來,分文不取。不久,王十三又在巷子里擺起了鞋攤。
⑧不知何時,水城里開了一家大飯店,用劉福生的饹馇做了一道招牌菜,每天客人爆滿。飯店老板找到劉福生,讓他把饹馇獨賣他一家。劉福生說:“這可不行?!崩习逭f:“只要你不給別人,價錢我給你翻番?!眲⒏I念^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說:“水城的大街小巷都有我的衣食父母,我不能只鉆錢眼兒,把心擠沒了。”老板在他家坐了一天冷板凳,臉都快綠了。劉福生卻在隔壁不緊不慢地磨著綠豆,嘴里還哼著評戲段子。終于,老板站起身拍拍屁股,沖劉福生翹了翹大拇指,走了。
⑨水城有一座火車站,有人在那里賣起了饹馇。這天,一個老頭倒背著手,在饹馇攤前來回轉悠。攤主沖他笑道:“大爺,我這可是正宗的饹馇劉,保您不上當。”老頭笑了笑,說:“好啊,你的東西我都要了?!?br>⑩攤主高興極了,趕緊用報紙包裝饹馇。老頭突然吼道:“擱著!”攤主頓時愣住了,說:“大爺,我這是饹馇呀!”老頭啪地拍了一下案子,說:“我讓你別動,擱著?!彼驳囟堕_報紙,指著那一摞饹馇說:“你瞪大眼睛看看,這饹馇剛折上就撕開了,分明是白面摻多了?!睌傊骰帕松駜?,道:“你別瞎說呀!”老頭哼了一聲,抓起一塊饹馇說:“你這饹馇看著亮黃,其實是摻了色素,才聞不到姜黃和豆香味?!?br>?攤主道:“你咋啥都明白?”
?老頭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我就是劉福生。你可以用我的黃旗,但是卻不能摻假!”說著話,他一把扯下攤位上頭懸掛的黃旗,怒氣沖沖地盯著上面的三個紅字,眼里仿佛出了血。
?數年后,劉福生因病去世。出殯那天,柳條巷內外人山人海。很多吃過他饹馇的人,都系著白布來為他送行。劉福生的女兒香秀被人架著,簡直哭成了一攤泥。大伙紛紛感嘆:饹馇劉的黃旗再也豎不起來了。
?一天凌晨,饹馇劉的作坊里突然亮起了燈。姜黃和豆香的味道從門縫和方格窗里鉆出來,向四下彌漫。人們驚喜地涌過來,還排起了隊。房門打開,香秀和她的男人笑盈盈地站在那里。在他們的笑容里,人們仿佛看到那面熟悉的黃旗正迎風飄揚。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0年12期,有刪改)
【注】饹馇(gē zha):一種用豆面做的食品。
10. 【梳理概括】許多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常常閃現(xiàn)著優(yōu)秀品格的光輝。閱讀小說,梳理文本,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11. 【分析鑒賞】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這時,面色枯黃的劉福生端著一大碗饹馇湯,步履蹣跚地來到了王十三面前。(請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分析加點詞語的作用)
(2)第⑨段中先后寫了兩次“笑”,請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這兩處“笑”背后的人物心理情感有何不同。
攤主沖他笑道:“大爺,我這可是正宗的饹馇劉,保您不上當?!崩项^笑了笑,說:“好啊,你的東西我都要了。”
12. 【分析探究】以下是小語和小文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一段討論,請根據文章內容和主旨,補全對話。
小語:文章第①段描寫劉福生的老作坊“青瓦,灰墻,方格窗,經過幾次修葺,仍然保留著過去的樣式”,“青瓦,灰墻,方格窗”渲染了古樸幽靜的氣氛,“經過幾次修葺,仍然保留著過去的樣式”暗示了劉福生對傳統(tǒng)饹馇手藝的堅持,也表現(xiàn)了劉福生(1)________的品質。
小文:我注意到這篇文章中“黃旗”反復出現(xiàn),我認為它包含了多重意蘊。
小語:對,黃旗不僅僅只是招牌,還是劉福生高超的傳統(tǒng)手藝和高尚的人格品質的代表。我有一處句子不太懂,最后劉福生去世了,作者寫在他女兒和女婿的笑容里,“人們仿佛看到那面熟悉的黃旗正迎風飄揚?!边@句話如何理解?
小文:聯(lián)系上下文,這句話其實暗示了(2)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①. 勤勞樸實 ②. 給病重的王十三免費送饹馇湯 ③. 不貪圖錢財 ④. 揭穿攤主冒用其名賣假饹馇
11. (1)“面色枯黃”運用了外貌描寫,“步履蹣跚”運用了動作描寫,這兩個詞語寫出了劉福生面容憔悴,生活艱難,突出了劉福生雖處困境但樂于助人。(2)第一個“笑”是攤主招攬生意時討好的笑;第二個“笑”是劉福生對攤主的嘲笑,嘲笑他的無知、自作聰明,竟敢當著真人說假話。
12. ①. 淳樸厚道(堅持初心) ②. ①劉福生傳統(tǒng)的饹馇手藝得以傳承;②老一輩手藝人身上誠實守信、善良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得以傳承。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情節(jié)梳理與概括。
(1)根據“劉福生做的事”是“早起晚睡,精工細作”的提示,找到②段“白天,劉福生用石磨碾綠豆面,然后加水過籮去渣,再除毛漿;半夜,他又早早起來,用姜黃汁和面,攪成糊狀,在鍋上攤饹馇”,可概括為:勤勞樸實;
(2)根據“大光輝”是“心地善良”的提示,找到⑥段“這時,面色枯黃的劉福生端著一大碗饹馇湯,步履蹣跚地來到了王十三面前……說完,笑呵呵地走了”,可概括為:給病重的王十三免費送饹馇湯;
(3)根據“劉福生做的事”是“拒絕將饹馇只賣給大飯店”的提示,找到⑧段“劉福生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說:‘水城的大街小巷都有我的衣食父母,我不能只鉆錢眼兒,把心擠沒了’”,可概括為:不貪圖錢財;
(4)根據“大光輝”是“誠實、反對弄虛作假”的提示,找到⑩段“他嗖地抖開報紙,指著那一摞饹馇說:‘你瞪大眼睛看看,這饹馇剛折上就撕開了,分明是白面摻多了?!瘮傊骰帕松駜海溃骸銊e瞎說呀!’老頭哼了一聲,抓起一塊饹馇說:‘你這饹馇看著亮黃,其實是摻了色素,才聞不到姜黃和豆香味’”,可概括為:揭穿攤主冒用其名賣假饹馇。
【11題詳解】
(1)本題考查語句賞析。要求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分析加點詞語的作用。
⑥段畫線句“這時,面色枯黃的劉福生端著一大碗饹馇湯,步履蹣跚地來到了王十三面前”中的加點詞“面色枯黃”是外貌描寫,“步履蹣跚”是動作描寫,結合⑤段“偏偏遇上天災,大家的日子都很艱難”可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劉福生面容憔悴,生活艱難,結合“吃過這碗饹馇湯,王十三的臉色居然緩了上來”可知,突出了雖處困境但樂于助人的高貴品質。
(2)本題考查詞語理解。
第⑨段“攤主沖他笑道:‘大爺,我這可是正宗的饹馇劉,保您不上當?!项^笑了笑,說:‘好啊,你的東西我都要了’”中第一個“笑”寫的是攤主,根據⑩段“攤主高興極了,趕緊用報紙包裝饹馇”攤主聽說全要了的表現(xiàn)可知,此處的“笑”是招攬生意時討好的笑;第二個“笑”,結合?段“老頭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我就是劉福生……’”可知,是劉福生對攤主的嘲笑,嘲笑弄虛作假、自作聰明,不知模仿對象就在眼前。
【12題詳解】
(1)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據①段“水城的柳條巷里有一家老作坊,青瓦,灰墻,方格窗,經過幾次修葺,仍然保留”,結合?段“你可以用我的黃旗,但是卻不能摻假”可知,表現(xiàn)了劉福生淳樸厚道(或堅持初心)的品質。
(2)本題考查關鍵詞理解。
根據?段“大伙紛紛感嘆:饹馇劉的黃旗再也豎不起來了”可知,“人們仿佛看到那面熟悉的黃旗正迎風飄揚?!北砻鲃⒏I鷤鹘y(tǒng)的饹馇手藝得以傳承;
結合?段“老頭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我就是劉福生。你可以用我的黃旗,但是卻不能摻假!’說著話,他一把扯下攤位上頭懸掛的黃旗,怒氣沖沖地盯著上面的三個紅字,眼里仿佛出了血”可知,“人們仿佛看到那面熟悉的黃旗正迎風飄揚”還表明老一輩手藝人身上誠實守信、善良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得以傳承。
四、文言文
閱讀下面【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群葩①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趧t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③。有風即作飄飄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④菡萏⑤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⑥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⑦者也。
(李漁《芙蕖》)
【注釋】①群葩(p?。喊倩?。各種花都在一定的時節(jié)開放,這段時節(jié)稱為當令。②芙?。汉苫ǖ膭e稱。③妍:美麗。④迨至:等到。⑤菡萏(hàn)(dàn):尚未開的荷花。 ⑥資:資財,這里指享受。⑦目:觀賞。
13.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濯清漣而不妖______ ②宜乎眾矣______ ③芙蕖則不然______ ④及花之既謝______
14.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②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
15. 乙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芙蕖的?結合甲乙兩段文字,比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
【答案】13. ①. 洗 ②. 應當 ③. 這樣 ④. 等到
14. ①我則唯獨喜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污穢,經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
②這對于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于人來說就是應該得到的享受了。
15. 時間順序。相同:兩段文字都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贊美與喜愛之情。但原因卻不相同:甲文因蓮花的君子之風,乙文則是為蓮花的觀賞價值。
【解析】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濯:洗;
(2)句意為:當然就很多人了!宜:應當;
(3)句意為:芙蕖就不是這樣。然:這樣;
(4)句意為:等到花朵凋謝。及:等到。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獨,只,僅僅;淤泥,污泥;染,沾染(污穢);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2)句重點詞語:在花,對于花來說;分內之事,本質特征;在人,對于人來說;應得之資,應當得到的享受。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寫作順序的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需要反復誦讀原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和寫作手法和寫作順序,聯(lián)系寫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結合文章內容,抓住關鍵語句來分析。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李漁《芙蕖》是一篇介紹芙蕖的說明文。作者以芙蕖生長時間為順序,隨四季推移,從荷錢出水開寫,一直寫到蓮花莖葉生長、花苞開放、花朵凋謝(生蓬結子)等各個階段。故閱讀乙原文可知,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芙蕖的,作者所表達情感與甲文有相似之處,有喜愛、贊美之情。
由《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知,文章寫了“蓮”的生長環(huán)境、外形、氣質儀態(tài)、味道等,并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可見其象征意義。作者用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與蓮花的高潔作對比,更突出了蓮花的形象以及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同時也堅定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純潔高尚品格,鄙視世俗惡劣風氣的生活態(tài)度?!盾睫 分小按私匝云淇赡空咭病睂懮彽摹翱赡俊保翱杀?,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寫它的“可鼻”,這是蓮的觀賞價值。
【點睛】參考譯文:
【甲】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的洗滌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乙】在花的最佳觀賞時節(jié),只在花開的那幾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屬于無人問津的時候。芙蕖就不是這樣:自從荷葉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點綴得一片碧綠;等到它的莖和葉長出,則又一天一天地高起來,一天比一天美麗。有風時就作出飄動搖擺的神態(tài),沒風時也呈現(xiàn)出輕盈柔美的風姿。這樣,我們在花未開的時候,便先享受它那無窮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開花,姿態(tài)嬌嫩得簡直要滴水,(花兒)先后相繼開放,從夏天直開到秋天,這對于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于人來說就是應該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謝,也可以告訴主人說,沒有對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蓮蓬,蓬中結了果實,一枝枝獨立,還像未開的花一樣,和翠綠的葉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節(jié)下霜的時候,它所擅長的本領不會停止。以上都是說它適于觀賞的方面。
五、古詩詞鑒賞(7分)
戲題盤石
【唐】王維
可憐①盤石臨泉水,復有垂楊拂酒杯。
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
【注】①可憐:可愛
16. 下列的理解或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通過對盤石、泉水、垂楊、春風、落花等意象的描繪,抒寫了詩人陶醉于山間盤石的獨得意趣。
B. 這首詩前兩句寫盤石臨水、楊柳拂杯,已是可愛之至,而春風更是善解人意,為獨酌之來落花助興。
C. 詩歌的后兩句以肯定的語氣直接抒情,耐人咀嚼回味。
D. 全詩描繪景物靈動和諧,詩意活躍跳動,閃現(xiàn)著智性的光輝,讓人領略到一種清新秀麗的藝術享受。
17. 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三四兩句。
【答案】16. C 17. 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春風人的情感與理解能力,仿佛春風能夠理解人的心思、情感。這種擬人化處理,不僅使得春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變得生動有趣,還增強了詩句的感染力,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春風與人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營造出了一個既美麗又哀愁的意境,使得整首詩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動人。
【解析】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詩歌的后兩句采用了反問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間接寫出了詩人陶醉于山間盤石的獨得意趣;以問答和猜測的語氣抒情遣意,耐人尋味;
故選C。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詞句賞析。
“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這兩句詩運用了擬人和反問的修辭手法。
詩歌中的春風本是自然現(xiàn)象,沒有意識和情感。但詩人通過“解意”一詞賦予春風理解人意的能力,把春風當作一個有靈性的存在來描寫。這種擬人化的處理讓春風變得鮮活起來,不再是單調的自然風,而是仿佛具有了人的思維和情感,能夠感知詩人的心境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詩句通過擬人手法增強了感染力,讓讀者更容易與詩人產生情感共鳴。當讀者讀到“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到詩人的情境中,感受詩人對春風的疑惑和感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個美麗的自然場景中,與詩人一同體驗春風帶來的驚喜和感動。這種感染力還體現(xiàn)在詩句所營造的氛圍上。春風的“解意”使整個畫面充滿了溫情和詩意,讓讀者感受到自然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會被這種美好的氛圍所感染,從而對詩歌產生更深刻的印象。
落花本身就帶有一種凄美之感,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春風吹送落花,給人一種既美麗又憂傷的視覺感受。詩人在欣賞這一美景的同時,也可能會聯(lián)想到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捉摸,從而產生一種哀愁的情緒。擬人化的春風與詩人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也增添了意境的哀愁成分。詩人對春風的疑問,暗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理解的渴望。盡管春風帶來了美麗的落花,但詩人依然感到一種無法言說的寂寞和哀愁。這種復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了一個既美麗又哀愁的意境,使整首詩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動人。
“何因吹送落花來”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為什么要吹送落花來呢”。反問的語氣加強了詩人對春風的質疑,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春風送來落花這一行為的驚喜和感激之情。這種反問的修辭手法,使詩歌的情感更加濃郁,也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和共鳴,讓讀者更加深入地體會到詩人在自然中的獨特感受和情感變化。
六、名著閱讀(5分)
18. 閱讀下面三個語段,回答問題。
【甲】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
【乙】雨住一會兒,又下一陣兒,比以前小了許多。祥子一氣跑回了家。抱著火,烤了一陣,他哆嗦得像風雨中的樹葉?;㈡そo他沖了碗姜糖水,他傻子似的抱著碗一氣喝完。喝完,他鉆了被窩,什么也不知道了,似睡非睡的,耳中唰唰的一片雨聲。
【丙】到了曹宅門外,他的手哆嗦著去按鈴。等著人來開門,他的心要跳出來。對這個熟識的門,他并沒顧得想過去的一切,只希望門一開,看見個熟識的臉。
(1)上面三個片段都選自 (作者)的長篇小說 。
(2)請分別說出上面三個片段中祥子哆嗦的原因。
【答案】(1)老舍 《駱駝祥子》
(2)甲段哆嗦的原因是祥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買到了人生的第一輛車,無比激動、興奮;乙段哆嗦的原因是祥子在烈日與暴雨下拉車,被暴雨淋壞了身子;丙段哆嗦的原因是祥子報復了劉四爺,決定往好里混,來找曹先生給自己出主意,但又擔心曹先生還沒有回來,激動而又緊張。
【解析】
【詳解】(1)由文段中的“祥子”“曹宅”這些信息可知出自名著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2)本題考查名著情節(jié)的把握,根據文段內容的理解,第一處“哆嗦”明確祥子如此激動的原因是祥子買了新車。第二處“哆嗦”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寫出祥子當時被暴雨淋壞了身子;第三處“哆嗦”和劉四爺分開后,祥子感覺自己心中痛快了,身上輕松了。他要找回從前那個無牽掛、純潔、要強,處處努力的祥子,他要好好活著。他想著可以投奔的,可依靠的人,在他心中,只有兩個——小福子和曹先生。寫出祥子此時的激動而又緊張的心理。
三、作文(寫作50分)
19. 作文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這首《如果有來生》是不是很有味道?《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也是借助假設表達了對不如意的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抒發(fā)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想象的世界里我們可以讓思緒盡情飛揚。
請以《假如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可寫你現(xiàn)在所關注的事,比如“假如時間能倒流”,“假如我是班長”,“假如我有超能力”等等。
要求:①想象合理,要有具體的情節(jié);②做到文從字順,語言簡潔;③不少于500字(寫成詩歌不少于2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地名。
【答案】范文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
童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美好的,因為童年是天真的,無憂無慮的,快樂也是簡單的,童年的珍貴,更因為它無法從來。
有時候我會忽然有一個奇怪的想法: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會怎樣呢?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要在課堂上發(fā)發(fā)小呆,幻想著諸葛四郎和魔劍,幻想著烏龍院的劉病已從一個小痞子成為一國之君,幻想自己和牛頓會一樣的充滿好奇,最后發(fā)現(xiàn)了舉世聞名的定理。我要讓童年的我充滿幻想。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要無比的灑脫。看一滴墨水在清水瓶中輪轉千回,看黑板上的灰塵起起落落,看碧綠的草地,看蔚藍的天,不管在何時何地,隨心所欲的干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用看老師和父母的臉色。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要盡情的玩耍,因為童年的我,不會有過多的作業(yè),有的,是一顆天真的心。春天,我會在草地上盡情的奔跑,親手做一架風箏,讓它帶著我的夢想,飛向天空。夏天,我會去海蘭江旁,在水中游泳,與魚兒嬉戲,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情誼。秋天,我會去蘋果梨園,品味甜美多汁的蘋果梨,體驗豐收的喜悅。冬天,我會上布爾哈通河,用雪做一座城堡,嘗試做君主的滋味……體會自己都不曾擁有的簡單快樂。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要廣泛地閱讀。無論是連環(huán)畫,還是長篇小說;無論是童話故事,還是名人傳記——只要我一有空,一有書,我便孜孜不倦地讀起書來,像高爾基童年一樣,在柴房里,在長明燈下,忘我的閱讀;像我國古代讀書人一樣螢囊映雪,懸梁刺股,讓連環(huán)畫給我讀書興趣,讓小說給我讀書耐心,讓童話給我豐富想象,讓名人傳記給我精神動力。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要大膽地說話,大聲地歌唱。我絕不能像我曾經的童年那樣,見人怕說話,說話就臉紅;我也絕不能像我曾經的童年那樣,人前怕唱歌,唱歌就跑調。我要說出心中的自信,唱出美麗的童年。
假如童年可以重來,我知道沒有如果,所以,我會更加的珍惜童年的回憶,永遠保留在心中的。
【解析】
【詳解】此次作文是半命題作文。首先認真審題,補題,明確題旨。補題要新穎,除了提示中的題目,還可補充如“擁有想象的翅膀、踏上月球、再有一次機會”。其次深刻立意,恰當選材。在明確文章題旨之后,我們就要根據所確定的文體來選擇材料了。如以“假如我有超能力”為題,這里“超能力”是未經科學證明的想象中的人類潛能,當今科學界并未找到確鑿證據,這種現(xiàn)象僅在魔術表演時被表現(xiàn)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寫出內心的感受,突出事件的主要點。寫一篇記敘文時,最好通過事件來體現(xiàn)主旨,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適量的細節(jié)描寫,使文章豐滿起來。
額頭溫度(℃)
34.0
35.0
35.6
35.8
36.0
36.2
36.4
37.0
人體實際體溫(℃)
36.2
37.0
37.5
37.8
38.0
38.0
38.1
38.5
小人物
劉福生做的事
大光輝
劉福生
早起晚睡,精工細作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心地善良
拒絕將饹馇只賣給大飯店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誠實、反對弄虛作假
這是一份湖南省婁底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A4,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與運用,閱讀與理解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一中株洲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A4,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知識運用,句子默寫,閱讀,文言文,古詩詞鑒賞,名著閱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A4,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